谭琳元 刘秋艳 周君琪
(1.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 工商管理系,黑龙江 哈尔滨150025;2.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办好民办高等教育和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已经成为焦点问题。因此,加强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对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民办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主体选择的过程,要求具有不断学习、增强专业素养的主动意识,在促进专业发展过程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民办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缺乏内在的自主专业发展意识,特别是青年教师缺乏个人专业发展的规划和设计,不能有效利用学校现有条件和资源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已成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障碍,必然造成教师可持续发展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从而影响专业发展的效果。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现象比较严重,年龄结构上,专任教师年龄偏轻,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呈现青年化趋势,中青年教师缺乏,老、中、轻教师梯队不合理;学历构成上,绝大多数专任教师是本科或硕士学历,拥有博士学位的极少;职称结构上,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所占较低,普遍缺乏学科带头人,这些都不利于专业发展的提高。
民办高校教师中大部分把工作当成一种谋生手段,少数教师把其作为“终身职业”看待,加之对工作环境的不满,教师对于教育事业缺乏热情和责任感,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两者密不可分。然而在一些民办高校中,未能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出现了教学科研两极分化的趋势。特别是在职称评审中,存在重科研业绩考核轻教学质量考核的现象,对教师承担教学工作情况仅以是否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为考核标准,有的仅以学生评教成绩作为教学效果好坏的评估标准,有些教师为取得高的评教分,迎合学生需要,降低教学要求。而对科研的要求则以论文、课题的数量等级为评估标准,这种评审机制导致许多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在科研工作中尽力做到精益求精,在教学工作中只重量的多少不重质的提高,直接导致教学业务水平不高,影响了教学质量。
专业知识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更是民办高校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必要条件。而教师的专业基本理论掌握不牢,不能把握专业领域前沿,不能适应本科教学的需求。不注重知识的更新,导致知识面狭窄,教学内容陈旧,将较多的精力投放在教学手段的改革上,忽略了教学本身的内涵建设,导致教学表面“丰富”而实质浅薄,专业知识的有限和结构的不完善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驾驭课堂和因材施教的能力不高,而老教师缺乏一定的创新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从而教学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师专业发展速度缓慢。教学能力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创造性教学能力缺失等情况,制约着教师的专业发展。
部分教师仍习惯于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角色,对科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正确认识学术研究与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及自身素质之间的关系。科研方向缺少目的性和计划性,缺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规划;没有形成有力的科研团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科研质量不高,科研成果缺少创新性,申请到的科研项目数量有限,而且层次不高。
树立正确而积极的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保持良好的主观积极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得以实现的基石。民办高校教师应改变观念,树立自主专业发展意识,科学合理地制订专业发展计划。首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现状有一个准确认识,为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奠定基础,同时审视有可能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的机会,利用其来促进自我发展,最后确定专业发展的短、中、长期目标与相应的实施方案。
教学和科研的统一是高校教学的特色。一方面要将科研的最新成果和研究进展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理论素养,了解专业发展规律,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加深对专业发展内涵的理解和拓展,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师的专业发展才具有实质意义。
学校的人事、教务、科研等部门应根据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联合组建教学研讨及学术交流平台。一方面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技能与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校内教师的学术活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应成立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中心,一方面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及专业知识培训,另一方面引导专业成长方向,帮助解决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困惑,指导教师专业成长。
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对青年教师可采取岗前培训、教学导师制等办法,丰富学科知识,培养良好的教风,提高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校本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学历培训与短期脱产进修培训相结合、正式培训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是较好的模式,使得培训更好地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由于民办高校发展的特殊性,教师在许多方面还没有真正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政府应加快相关法规建设,保障民办高校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为民办高校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各项政策措施制度化、规范化、具有可操作性,从而激发教师的内驱力,把压力转化为主动进行专业发展的动力,从外部环境上保证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提高,从根本上促进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首先,在引进教师时不仅要强调学历和教学能力,还要重视实践经验,同时要通过高校教师资格证来规范教师的入职,从源头把好民办高校教师准入关,更好地提高民办高校教师整体素质。其次,以促进专业发展为目标,建立教师评价体系。第一,工作态度,即对学校、所教学科、学生的态度;第二,教学效果,通过教学方法、内容、学生成绩作为衡量指标;第三,科研水平,促进和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第四,思想道德素质,如教师的职业信念、责任心及爱岗敬业的精神。
[1]王锋.江西民办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取向[J].江西教育科研,2007(5).
[2]樊泽恒.提升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技术选择及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9.
[3]王楠.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性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2009.
[4]马香莲.教学学术视角下大学教师教学责任意识的重建[J].继续教育研究,2010(12).
[5]陈伟,易芬云.教学学术发展的制度分析[J].高教探索,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