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覃伟中
九江石化将“绿色低碳”作为谋求在魅力浔阳“永久居留权”的前置条件,积极践行环保理念和行动准则,努力培育绿色低碳核心竞争优势。
南倚匡庐、北濒长江、东枕鄱阳湖,处在山水画卷之中的九江石化,面临巨大的环保压力。如何真正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科学发展的双赢?近年来,九江石化积极践行环保理念和行动准则,努力培育绿色低碳核心竞争优势。
九江石化将“绿色低碳”作为谋求在魅力浔阳“永久居留权”的前置条件,并将“绿色低碳”作为倾力培育的两大核心竞争优势之一。在油品质量升级改造工程建设的过渡期里,针对“环保意识达不到与安全意识同等高度、现有环保设施与治理能力不足”等问题,积极倡导“环保优先,全员参与,三分投入,七分管理,自我加压,勇创一流”等理念,并坚决付诸实际行动。针对企业实际情况,编撰制作电视专题片《践行绿色低碳 实现永续发展》,将其作为三支队伍“地毯式”培训的重要内容,努力增强全员环保意识,使环保入脑入心,逐步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
深入分析油品质量升级改造工程投产前过渡期里环保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管理措施。积极开展环保对标、追标和创标活动,按照国内一流的环境绩效指标及标准,对照提升本企业环保水平,为率先打造炼化行业一流环保业绩创造条件。
积极开展“环保管理上台阶”活动,完善环保制度,梳理管理流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各级、各部门环保职责,做到“各司其职”。持续推进清洁生产,加强污染物产生、处理、排放等全过程环保监管,形成“日分析、周通报、月考核”闭环管理模式,做到问题处理不过夜,检查监管不走过场,奖惩考核不讲情面。
加强技术攻关,突破环保瓶颈。该公司全面梳理和排查出电脱盐污水含油多、含酚污水难降解、净化水氨氮高等多年的环保“痼疾”,开展18项专题技改攻关,通过利旧设备,以最小投入,优化处理流程;打破固有操作方式,实施精细控制调节,取得显著治污成效;逐一消除净化水氨氮高、电脱盐水油多等环保瓶颈,为后续污水处理奠定良好基础。全力推进“碧水蓝天”环保治理专项行动,提升环保治污与风险防控能力。
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不断提升环境监测水平。该公司自主开发环境数据在线监测系统,对各装置排污情况实行在线监测,及时掌握排污情况。加强异常数据监测,增加环境监测异常数据实时预警功能,异常数据第一时间发送至公司负责人及相关人员手机上,要求1小时内查清原因并进行反馈,做到处理问题不过夜,有效管控污染物排放。在动力锅炉、污水外排口等5个主要排放口安装环保在线监控系统,均与省市环保在线平台实现联网,外排污染物数据全部向社会公开。
□ 绿色炼厂。柯斌 摄
以信息化推进严格环保绩效考核。通过在线监测,分级控制,过程管控,末端治理,有效落实环保“一票否决”制;从严绩效考核,逐月硬兑现,层层传递压力,充分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2014年上半年环保考核次数与金额是2013年同期的两倍以上。
2014年3月,九江石化在我国炼化企业中率先发布《环保白皮书》,并在九江市政府网站上对外公布,主动向社会作出庄严承诺并接受监督,积极推进“开门开放办企业”,赢得公众认可。
针对芳烃项目负面舆情,九江石化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积极搭建沟通平台,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宣传。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化学教师、网络意见领袖等各阶层人员进厂并赴金陵石化实地参观,最大限度引导公众理性看待芳烃项目,两次成功化解芳烃项目舆情危机。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以“长江石化行”媒体采访、“走进央企——清华学子石化行”以及“碧水蓝天”行动媒体沟通会为契机,积极展示绿色低碳发展的企业形象。
同时,九江石化狠抓节能减排工作,从源头上促进绿色低碳。认真落实总部技术服务节能优化建议,用好1号催化余热锅炉改造等“14+4”节能技改措施;深入开展降催化生焦、机组节能和提高加热炉热效率等专项攻关;狠抓锅炉运行方式优选、蒸汽和循环水管网系统优化,落实“能效倍增”计划。“十二五”前3年累计节能27.9万吨标煤,完成地方政府“十二五”节能指标的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