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桥脑小脑萎缩的MRI表现

2014-04-13 06:30:59李章宇沈小勇何剑钱海峰
浙江医学 2014年23期
关键词:脑萎缩橄榄脑干

李章宇 沈小勇 何剑 钱海峰

●检测诊断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的MRI表现

李章宇 沈小勇 何剑 钱海峰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是一组中枢神经系统多部位进行性萎缩的变性疾病,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小脑共济失调,部分患者伴有锥体外系症状和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临床较容易忽视。现将我院2008-10—2014-06收治的16例拟诊为OPCA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例患者中男13例,女3例,年龄42~75岁,平均54.4岁。病程4个月~5年。所有患者均否认相关家族史,均有慢性进行性加重的下肢无力、行走不稳、共济失调等表现,3例患者伴有智力减退,6例伴肌张力增高,10例表现为腱反射亢进,2例咽反射迟钝、饮水呛咳,2例眼外肌麻痹。

1.2 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Signa 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头颅8通道相控阵线圈。扫描序列包括:SE-T1WI(TR/TE:500/24ms),FSE-T2WI(TR/TE:4 500/120ms),矩阵256×256,层厚7mm,层间距1mm。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16例患者MRI均表现为桥脑腹侧变扁,前后径明显变小,延髓变细(图1C),延髓橄榄突起变平或消失(图2C),小脑脑沟裂增宽呈羽毛状(图2A、B),桥前池增宽(图3A),第四脑室扩大(图1A)。其中6例出现“竖线征”,即T2WI轴位显示桥脑中央垂直的高信号影(图2B);5例桥脑垂直线后开始出现水平高信号影(图3B);3例有特征性的“十字征”,T2WI轴位桥脑出现十字形异常信号(图1B)。

本组患者桥脑前后径为(15.8±3.2)mm,与正常值(22.0±1.3)mm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小脑中脚宽(8.9±2.4)mm,与正常值(16.5±1.5)mm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

图1 患者头颅MRI(男性,73岁;A~B:桥脑见“十字交叉”T2WI高信号)

图2 患者头颅MRI(男性,61岁;A~C:桥脑、延髓上部及小脑中脚变细,小脑脑沟增宽,邻近脑池扩大,大脑半球未见明显萎缩;B:T2WI可见垂直高信号)

图3 患者头颅MRI(女性,55岁;A~B:桥脑、小脑萎缩,周围脑室、脑池扩大,桥脑出现垂直高信号及模糊水平高信号影)

3 讨论

3.1 病因及分型 OPCA是一组原因不明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进行性加重的神经元变性疾病,可能与某些酶的缺陷引起的代谢性异常有关,也有学者认为病毒性感染在本病的发生上起作用[1]。其临床表现各异,分型混乱,临床上和文献报道常分为家族型(Menzel型)和散发型(Dejerine-Thomas)2型。病理表现主要为小脑半球、桥脑腹侧、延髓橄榄萎缩,神经细胞脱失伴胶质细胞增生,小脑中脚和齿状核变性。可以累及基底节、红核、黑质及大脑皮质。临床可有小脑、锥体束、锥体外系、自主神经等多系统的症状和体征,表现无特异性。家族型OPCA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以显性遗传多见,偶尔可呈伴性遗传方式,常在30岁以前发病,多数文献将家族型OPCA归纳入多系统萎缩(MSA)[2]。散发型多于中年或中年后发病,男性比女性稍多,本组患者均为散发型,病程4个月~5年,14例在50岁以后发病,临床均出现缓慢性、进行性加重的小脑共济失调症状,部分患者还伴有锥体束、锥体外系、自主神经系统的一种或多种症状和体征,与文献报道相符[3]。

3.2 MRI表现 MRI检查没有颅骨伪影,可行多方位扫描,尤其矢状位可显示脑干全貌,能较好地显示本病的范围、病变严重程度。OPCA的MRI主要征象:(1)脑干变细,其中以桥脑前后径变窄最明显;(2)小脑萎缩,小脑脑沟裂增宽,小脑中脚萎缩;(3)脑池、脑室扩大;(4)双侧大脑半球萎缩轻,幕上萎缩程度明显轻于幕下;(5)其他表现,如脑白质脱髓鞘,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灶等。有学者认为桥脑出现T2WI十字形高信号是OPCA的特异性表现,其机制为桥脑核及其发出的纤维变性,而齿状核发出的纤维和锥体束未受到损害,桥横纤维和小脑中脚变性和神经胶质增生,致其含水量增加,轴位T2WI上形成十字形高信号。将MRI“十字征”演变过程分为6期:0期为正常;1期桥脑开始出现垂直高信号;2期垂直高信号清晰;3期垂直高信号后开始出现水平高信号;4期清晰十字形高信号,本组中3例患者为4期;5期除了上述异常信号,还可有桥脑腹侧异常高信号,或桥脑腹侧体积缩小,文献报道7年内所有患者均达5期[4-5]。

3.3 鉴别诊断 (1)Shy-drager综合征(SDS):本病主要应与SDS鉴别[6],两者临床症状十分相似,SD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广泛病变的疾病,MRI表现为大脑、脑干、小脑非特异性萎缩,T2WI可显示壳核信号明显减低,具有鉴别意义的临床表现为SDS较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2)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HCA):两者临床表现相似,但MRI表现有差异,HCA主要表现为小脑萎缩,而脑干形态基本正常,桥脑前后径无明显变窄。(3)多发性硬化(MS):此外,本病还应与MS相鉴别,特别是MS脑干型,常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颅神经损害,病变主要发生在中枢神经和视神经,多以视神经炎为首发症状。MS主要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区异常信号,可见多发斑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即MS斑块,一般不出现脑干及小脑萎缩,与OPCA表现不同。

综上所述,临床遇见下列情况应考虑OPCA:(1)中老年男性;(2)出现不明原因进行性加重的小脑共济失调;(3)有自主神经症状,伴或不伴有锥体外系及锥体束征,特别是早期;(4)头颅MRI显示桥脑和小脑萎缩,但早期这一特征改变可不明显;(5)排除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即可诊断。疑为OPCA时,应追踪患者头颅MRI的改变,以帮助诊断。当出现特征性的“纵线征”和“十字征”时,应考虑OPCA。

[1]陈红群,方旭明,余晖,等.橄榄桥脑小脑萎缩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J].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10,19(4):226-228.

[2] 单慧明,王成林.橄榄桥脑小脑萎缩的磁共振诊断[J].罕少疾病杂志, 2008,15(6):4-6.

[3] 安丰新,孙屹岩,刘增胜,等.橄榄桥脑小脑萎缩的临床和磁共振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2,12(3):172-174.

[4]Abe K,Hikita T,Yokoe M,et al.The"cross"signs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ystem atrophy:a quantitative study[J].Neuroimaging, 2006,16(1):73-77.

[5]Horimoto Y,Aiba I,Yasuda T,et al.Longitudinal MRI study of multiple system atrophy-when do the findings appear,and what is the course[J]?Neurol,2002,249(7):847-854.

[6]张彤,刘瑞春,刘希奇.橄榄桥脑小脑萎缩11例临床与MRI表现[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16(4):367-369.

2014-09-05)

(本文编辑:胥昀)

313000 湖州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猜你喜欢
脑萎缩橄榄脑干
如何预防脑萎缩
保健与生活(2022年9期)2022-05-06 22:50:00
橄榄林中的乡村酒店
现代装饰(2021年2期)2021-07-21 08:28:06
115例急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分析
云南医药(2020年5期)2020-10-27 01:37:32
冬清肺火用橄榄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3-01 07:36:25
橄榄情
学生天地(2017年19期)2017-11-06 01:45:11
脑萎缩会发展成痴呆吗
颈动脉狭窄伴局限性皮质脑萎缩22例临床观察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颅内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
榨橄榄器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萎缩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