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友芳 童慧娟 楼爱仙
●护理园地
湿润烧伤膏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内瘘感染针眼愈合不良的疗效观察
章友芳 童慧娟 楼爱仙
血液透析是目前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得以存活和延长生命的可靠方法之一[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必须建立长期血管通路。一般情况下医师尽可能为患者建立血管内瘘通路,然而反复内瘘穿刺可引起亚临床菌血症,引起穿刺针眼感染,甚至针眼结痂不愈合,最终影响透析患者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2]。内瘘感染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积极预防和治疗血管通路感染对于延长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3]。我科对内瘘感染针眼结痂愈合不良的患者采用湿润烧伤膏涂敷治疗,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10—2013-12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6例,男15例,女21例,年龄18~82(58.6±18.8)岁;透析年限0.5~14(5.7±3.9)年,透析时间4.5~5.0h/次,2~3次/周,血流量200~300ml/h,透析液流速500 ml/h,均采用碳酸氢盐透析。纳入标准:内瘘穿刺针眼结痂增大,皮肤结痂后不能愈合,脱痂后有渗血,经压迫后血可止,有少量渗出物,无明显疼痛、红肿,体温正常。调查并记录上述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临床检验结果: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受教育程度、是否吸烟喝酒、透析年限、每周透析剂量、尿素清除指数及透析前肌酐、尿素氮、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甲状旁腺激素等生化指标。将上述患者按确诊次序单双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常规进行透析及护理。治疗组:在血液透析结束针眼彻底止血1h后,先用0.9%氯化钠溶流清洁局部皮肤,待干燥后以穿刺点为中心,用棉签以螺旋式方法将湿润烧伤膏均匀涂于穿刺针点周围,涂敷直径1.5~2.0 cm,厚度1mm,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换药1~2次/d,疗程2周。换药前将残留在创面上的药物及液化物用无菌干棉签拭去。整个过程注意无菌操作。一般情况下,维持性透析患者仅在透析时来院,故还须对患者或家属进行培训和指导,使其正确掌握操作方法。对照组采用百多邦软膏,方法同治疗组。
1.2.2 评价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进行效果评价,观察穿刺点结痂大小变化及有无红肿、渗液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评价标准:(1)痊愈:针眼结痂脱落,局部组织完全修复;(2)有效:针眼结痂面积较原来缩小,变浅,渗出物减少;(3)无效:局部无变化或加重[4]。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维持性血液透析内瘘感染针眼结痂愈合不良的常见原因[4]:(1)穿刺部位皮肤有感染灶;(2)穿刺部位消毒不严;(3)拔针后穿刺点污染,特别是血管内压较大止血困难者,可在更换敷料时污染穿刺点引起感染;(4)透析间期患者自我保护不当,如过早取下敷料使穿刺点污染;(5)局部水肿,营养不良。治疗预防内瘘感染针眼愈合不良的治疗关键是严格消毒隔离制度,认真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强患者免疫功能。
湿润烧伤膏的主要成分有黄芩、黄连、黄柏、地龙,具有清热、解毒、止痛、除腐生肌的功能[6],且对皮肤黏膜无刺激,同时具有融点低、表面活性高、吸附力强的特点;能保护细胞膜及脂肪不受氧化破坏,能维持组织正常代谢,增加创面及周围皮肤血液循环;其亲脂性使药膏紧贴创面,能有效隔离空气与创面接触,减少异物与皮肤的摩擦,使细菌代谢合成减慢,促进局部微循环的恢复与上皮组织生长,实现损伤皮肤再生修复。湿润烧伤膏用于治疗内瘘感染针眼不愈合的机制是加快表皮细胞迁移速度,刺激毛细血管生成,促进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生长,促进角质细胞增殖,从而促进创面愈合,而且密闭状态下的微酸环境能直接抑制细菌生长,并有利于细胞繁殖及发挥功能,同时防止细菌透过,预防和控制感染[7]。
湿润烧伤膏不仅可以用于烧伤创面,实现烧伤皮肤原位再生,也适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感染针眼愈合不良中的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内瘘感染针眼愈合不良的疗效是肯定的,而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适合临床推广应用。但由于本研究样本数小,湿润烧伤膏治疗内瘘感染针眼结痂愈合不良的确切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的临床试验来证实。
[1]应迎娟,方君娣,周彩萍,等.Forgaty导管取栓术治疗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3(7):671-672.
[2]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3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5.
[3] 孙晓萌,刘宏,刘必成.血管通路感染的诊治进展[J].中国血液净化, 2013,12(6):333-335.
[4]张微微,刘补兴,陈晓白,等.湿润烧伤膏治疗Ⅲ、Ⅳ度褥疮20例临床分析[J].海峡药学,2013,(2):215-216.
[5]陈常峰,李玉兰,时春玲.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感染的原因与防护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07,7(4):289-290.
[6]田代华.实用中医对药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87-692.
[7]李乐之,路潜.外科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35.
2013-08-09)
(本文编辑:杨丽)
321100 兰溪市中医院肾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