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明 王昌雄 黎红光 陈光兰 朱雅碧
经鼻肠梗阻减压导管置入术在高位小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王立明 王昌雄 黎红光 陈光兰 朱雅碧
小肠梗阻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可导致全身性体液代谢功能紊乱,病情复杂多变,严重者病死率可达10%~30%,因此准确判断肠梗阻的类型并选择合适的方法是治疗的关键[1]。近年来随着减压技术的不断改进,在保守治疗肠梗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院对31例高位小肠梗阻患者在内镜下置入经鼻肠梗阻减压导管,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05—2012-06我科收治高位小肠梗阻患者61例,其中男39例,女22例,年龄29~57岁,平均(42±12)岁。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胀、腹痛、排便、排气停止。按就诊卡号奇偶数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1。
1.2 器械与设备 选用FUJINON EG-250WR5电子胃镜,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库利艾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黄斑马导丝(Bosstan公司),一次性活检钳(安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例)
1.3 方法 对照组行胃肠减压加负压吸引、肥皂水灌肠、抗感染、禁食、补液等保守治疗,治疗组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减压导管予以减压治疗。操作方法:首先将导管前端的引流孔分别系上带有外科结的手术缝线,由鼻腔置入至食管,然后通过胃镜将导管送至梗阻肠段的近端,活检钳依次钳住带有外科结的手术缝线,将导管前端缓慢送入梗阻肠段,在球囊内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5~10ml,在重力以及肠道蠕动的作用下,导管可自行下降。在明确导管到达梗阻后,再在体外固定肠梗阻导管,密切观察导管下降刻度。术后第2天在导管引流管注射40ml泛影葡胺明确导管位置。严密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复查腹部立位平片,了解腹痛、腹胀、肛门排气、排便等症状缓解率及其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1 两组患者术后第3、7天疗效的比较 内科保守治疗后,对照组有2例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术后第3、7天在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肛门排气、排便等症状以及腹部立位平片的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2-3。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疗效比较[例(%)]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比较 治疗组31例患者在内镜下置入经鼻肠梗阻减压导管均一次性成功,术中、术后未见肠坏死、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对照组30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肠坏死,且并发腹腔感染,另外1例出现肠穿孔,急诊转外科行手术治疗后,两例患者均好转出院。
肠梗阻是指由于病理因素发生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为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小肠梗阻,占肠梗阻的60%~80%。有效的肠内解压是治疗的关键,短的胃管对高位小肠梗阻有一定的减压效果,但效果甚微。对在肠梗阻患者中,尤其是高位小肠梗阻,保守性治疗进行到什么程度合适、手术时机的判断也有一定困难;中转手术的患者,术后又存在再发粘连的等诸多问题,目前仍是临床工作中一难题。
肠梗阻减压导管正是专门为解决肠内压力设计的一种装置,与传统胃肠减压导管比较,其优点:(1)肠梗阻减压导管设有两个气囊,前气囊可以防止梗阻液体反流,且气囊远近端均有侧孔,有利于吸引梗阻近端的液体;后气囊后方无侧孔,可进行选择性小肠造影。(2)肠梗阻减压导管设有补气装置,为一毛细导管,位于吸引管壁内侧,在保证持续负压吸引同时,不断有少量气体进入肠腔,避免肠管内形成完全封闭的负压,发生附壁现象以致肠黏膜坏死。肠梗阻减压导管进入十二指肠,随着胃肠蠕动,对梗阻的上方实施减压,并通过补气孔提高了吸引效率,减压效果显著[2-3],其治疗机制为[4]:(1)利用导管随肠蠕动不断前进的特点,可低位、持续、分段下移对肠管进行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快速有效降低肠内压,减少肠腔内的细菌和毒素,同时改善肠壁血循环,促进肠道运动功能的恢复,从而阻断肠梗阻的病理进程;(2)可精确计算出入量,能更好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3)具有诊断价值,插管时和减压过程中,可选择性小肠造影,既能润滑肠道,增强肠道蠕动,又能明确梗阻部位和性质,为预测非手术治疗前途及中转手术提供客观依据。目前该方法在日本已成为急性小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改变了单纯性肠梗阻手术率较高的现状,尤其是粘连性肠梗阻或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增加非手术治疗的缓解和治愈率[5]。
本研究显示,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保守治疗失败转外科手术治疗,治疗组对临床表现缓解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肠梗阻导管治疗小肠梗阻疗效可靠,可作为小肠梗阻的优先考虑治疗方法。但在置管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病情演变,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及时把握手术指征,以免延误病情。
[1]王丽波,何平,徐红.内镜置入经鼻肠梗阻导管在治疗急性小肠梗阻的体会[J].中国内镜杂志,2011,17(10):1083-1085.
[2] 闫保功.84例导管治疗肠梗阻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9,7(6):63-65.
[3]Mansour Ghanaei F,Shafaghi A,Bagherzadeh A H,et al.Low gradient ascites:a seven year course review[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5,11(15):2337-2339.
[4]贺朝,曲宏伟,马选鹏.经鼻肠梗阻减压导管置入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30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2):177-178.
[5]Hayanga A J,Bass Wilkins K,Bulkley G B.Current management of small bowel obstruction[J].Adv Surg,2005,39(1):1-33.
2012-12-28)
(本文编辑:严玮雯)
323000 丽水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王昌雄,E-mail:wangchenbo200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