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对激素补充治疗的知晓率调查

2014-04-12 12:15:30高丽虹吴晓杰张梅光赵蔚
浙江医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使用率绝经期妇产科

高丽虹 吴晓杰 张梅光 赵蔚

医护人员对激素补充治疗的知晓率调查

高丽虹 吴晓杰 张梅光 赵蔚

激素补充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是临床上针对女性因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不足所产生的健康问题而采用的医疗措施,目前国内使用率低,医护人员对HRT的态度直接影响其使用率。为了解嘉兴市区部分医院医护人员对HRT的知晓率,笔者特开展本次调查并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嘉兴市第一医院、第二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共发放2 500份问卷,排除妇科专门从事更年期保健的专业人员。

1.2 研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HRT的认知度、益处、不良反应、推荐与否、培训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被调查者根据自身对HRT的了解程度进行评分,评分可保留至小数点后2位。评分标准如下:0分为完全不了解,<2.00为不了解,2.00~5.99分为一般了解,6.00~8.99分为很了解,9.00~10.00分为非常清楚。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发放问卷2 500份,回收2 158份。其中妇产科医师119人(5.51%),非妇产科医师436人(20.20%),护士1 603人(74.28%)。男性198人(9.18%),女性1 960人(90.82%)。年龄17~67岁,平均(31.77± 7.55)岁;工作年限0~44年,平均(9.65±8.27)年;妇产科医师与非妇产科医师间,以及医护间年龄和工作年限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

2.2 不同专业人员对HRT知晓率调查

2.2.1 对HRT的了解程度评分 所有医护人员平均评分为(3.14±2.38)分。妇产科医师为(3.55±2.67)分,非妇产科医师为(3.52±2.57)分,护士评分为(3.01±2.28)分。妇产科医师和非妇产科医师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医师和护士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2 对绝经期妇女应用HRT必要性的认识 总体认为有必要的(包括非常必要和必要的)医师多于护士,妇产科医师多于非妇产科医师(χ2=28.19、18.17,均P<0.01);认为非常必要的医师多于护士(χ2=40.36,P<0.01);妇产科与非妇产科医师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认为没有必要的在妇产科医师与非妇产科医师间比较及医护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见表1。

2.2.3 对HRT治疗基本作用的认识 认为HRT能改善更年期症状的医师多于护士(χ2=6.35,P<0.05),妇产科医师与非妇产科医师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认为HRT能预防骨质疏松的医师多于护士,妇产科医师多于非妇产科医师(χ2=84.82、9.07,均P<0.01)。认为HRT能改善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的医师多于护士,妇产科医师多于非妇产科医师(χ2=30.76、13.31,均P<0.01)。认为HRT能降低心血管风险的医师多于护士,妇产科医师多于非妇产科医师(χ2=99.24、16.46,均P<0.01)。认为HRT能减少肿瘤发生的医师多于护士(χ2=4.11,P<0.05),妇产科医师与非妇产科医师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1 不同专业医护人员对HRT必要性的认识[例(%)]

表2 不同专业医护人员对HRT基本作用的认识[例(%)]

表3 不同专业医护人员对HRT引起癌症的认识[例(%)]

表4 不同专业医护人员对HRT引起其他不良反应的认识[例(%)]

2.2.4 对HRT不良反应的认识 认为HRT引起乳腺癌的风险很常见的医师多于护士,妇产科医师多于非妇产科医师(χ2=13.52、36.90,均P<0.01),但认为乳腺癌风险常见的在医护之间及妇产科医师与非妇产科医师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认为HRT能引起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的医师总体多于护士(χ2=13.72,P<0.01),妇产科医师与非妇产科医师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认为HRT会引起体重增加的护士多于医师,非妇产科医师多于妇产科医师(χ2=39.88、21.30,均P<0.01);认为HRT引起血栓的风险很常见的占6.60%,常见的28.70%,少见的63.40%,护士均多于医师,非妇产科医师多于妇产科医师(均P<0.01);认为HRT不会成瘾的医师多于护士,妇产科医师多于非妇产科医师(χ2=11.49、79.37,均P<0.01),见表4。医护人员最担心的HRT不良反应为继发肿瘤,医师总体高于护士(47.39%vs 42.55%,χ2=3.93,P<0.05);担心体重增加的医师为27.21%,护士为31.57%;担心产生依赖的医师为18.92%,护士为22.89%;认为会引起血栓的医师为6.49%,护士为2.99%,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

2.2.5 对HRT推荐情况比较 医护之间推荐HRT的总体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妇产科医师高于非妇产科医师(χ2=53.94,P<0.01)。不推荐的理由主要是担心不良反应,见表5。认为中国HRT使用率低的原因为HRT不良反应大的有45.97%,不了解相关知识的有57.09%,认为中国传统观念的有48.61%,见表6。

2.2.6 对HRT培训需求的认识 所有医护人员中,认为医师需要培训的占83.20%,认为患者需要培训的占81.40%,医护人员及妇产科医师与非妇产科医师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

表5 不同专业医护人员对HRT推荐情况[例(%)]

表6 不同专业医护人员认为HRT使用率低的原因调查[例(%)]

3 讨论

多数国家调查表明,妇女自然绝经的平均年龄为50岁左右。按照目前的平均寿命,绝经后女性还将活30年,也就是说女性约有1/3岁月在绝经期后度过。由于卵巢功能的丧失导致体内雌激素的缺乏,将引发一系列严重危害妇女生活质量的健康事件[1]。从围绝经期开始,月经紊乱、血管舒缩症状和神经精神症状在大多数女性身上发生,随后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逐渐发生,在绝经晚期老年慢性疾病如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的发生也与长期的雌激素缺乏密切相关。围绝经期妇女健康是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如何防治老年疾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HRT是能够全面解决围绝经期妇女出现的相关症状的唯一方案,对围绝经期的中老年妇女给予及时、适当的HRT,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月经紊乱、血管舒缩症状及神经精神等症状,另一方面也是预防老年慢性疾病的重要手段。Manson等[2]妇女健康倡议(WHI)研究者报道,60岁以前应用HRT,使女性的病死率下降30.00%。2011年国际绝经学会指南指出血管舒缩症状和泌尿生殖道萎缩问题,最有效治疗措施仍是HRT。HRT也可改善绝经相关其他问题如关节和肌肉痛、情绪波动、睡眠障碍等,个体化的HRT能改善性功能和生活质量,Sturdee等[3]更认为HRT是维持绝经后妇女健康总体策略的一部分,如同关于饮食、运动、戒烟等的推荐,在60岁之前可以不考虑HRT的风险。但是目前在国内HRT使用率低,Ying等[4]在北京西城某社区的前瞻性研究中发现2010年HRT使用率仅为0.87%。而2003年Ge等[5]曾对院内宣传进行得较好的北京协和医院进行调查,发现在年龄超过40岁的本院绝经职工中进行HRT的比例为35.70%,远高于相同条件的普通人群。HRT能明确的改善更年期症状,预防骨质疏松,预防泌尿生殖道萎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能减少部分肿瘤的发病率。HRT不会引起妇女体重增加,不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导致血栓和乳腺癌的风险也较为罕见。

本研究调查显示嘉兴市部分医护人员,即使妇产科医师对HRT了解程度也不够,且对不良反应过分担心。我国老年医疗保健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对绝经后雌激素缺乏,特别是与其相关的老年慢性疾病的防治仍然存在较多问题。HRT的应用仍有较大阻力,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加强医护人员HRT知识的培训及人群中HRT知识的普及迫在眉睫。

[1]Crandall C J,Zheng Y,Crawford S L,et al.Presence of vasomotor symptoms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bone mineral density:a longitudinal analysis[J].Menopause,2009,16(2):239-246.

[2]Manson J E,Allison M A,Rossouw J E,et al.Estrogen therapy and coronary-artery calcification[J].N Engl J Med,2007,356(25):2591-2602.

[3]Sturdee D W,Pines A,Archer D F,et al.Updated IMS recommendations on post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 and preventive strategies for midlife health[J].Climacteric,2011,14(3):302-320.

[4]Ying C,Shou Q L,Yang W,et al.Menopaus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atisfaction in community-dwelling menopausal women in China[J].Gynecol Endocrinol,2007,23(3):166-172.

[5]Ge Q,Tian Q,Tseng H,et al.Development of low dose reproductive hormone therapies in China[J].Gynecol Endocrinol,2006,22 (11):636-645.

2012-09-29)

(本文编辑:胥昀)

嘉兴市科技局计划项目(2013AY21050-7)

314000 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更年期专科门诊(高丽虹、吴晓杰、赵蔚);嘉兴学院医学院(张梅光)

猜你喜欢
使用率绝经期妇产科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围绝经期女性多焦虑 积极化解要得法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 07:20:33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妈妈宝宝(2017年4期)2017-02-25 07:01:18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中外医疗(2015年5期)2016-01-04 03:57:55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23
延经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
中医研究(2013年9期)2013-03-11 20:27:35
吓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