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京城茶具收藏家汪帮宏先生一起品茶畅聊茶文化的时候,他刚刚在清华大学举办了一个关于茶具和茶文化的讲座。汪帮宏与茶、与茶具结缘已有多年,对茶文化、茶具与茶文化的关系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在汪帮宏看来,茶与酒都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与“宋人多饭酒”不同,饮茶象征着高品位,古代人的观念中,只有雅士才能在一起喝茶。当然,饮茶不乏实用之处,不过把它看成一件雅事,说明人们已经将此上升到精神层面去理解,并且认为这种行为对人的精神有很强大的调剂作用。
中国的茶文化是受中国“儒释道”精神的影响而形成的,“静、雅、和”这三个字是汪帮宏对这种文化核心的概括。一是“静”。因为茶叶生在寂静的山里,生长环境赋予了它如此特质。所以我们喝茶,追求达到把自己浮躁的心情和不安的情绪平静、放松下来的境界。
进一步说,中国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都讲究静,这是主要内容。比如儒家认为,静是人追求的一种目标,人只有保持着虚心、平静的心态,勇于放下身段,才有利于与人交往。中国道家也讲究静,道家名士的修炼场所都在深山,他们把静作为修炼的一种手段。因此,静是茶的本性。
二是“和”。这是茶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内容。朋友来了,我给他沏茶,这是一种尊重,表示我希望求得彼此之间的沟通。通过敬茶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和”与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和”是一样的。例如儒家文化的和,讲究的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中国道家文化所提倡的“和”,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合一。说一句“一起喝茶去”,实则就是意味着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三是“雅”。喝茶即雅赏。当然,现代人在喝茶时多数可能不大讲究旧时的规矩,只是把它当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所谓茶的雅,要有礼仪与讲究来体现。古人对喝茶是很重视的。比如宋徽宗赵佶每年得到贡茶以后都要举行茶宴,以示恩宠;乾隆皇帝也经常举行茶宴,请众臣喝茶。起初,乾隆只请文臣喝茶,不请武官。由于茶宴上,大家不光喝茶,还要现场赋诗,这方面显然武官不行。而文人墨客们每次参加完皇帝的茶宴以后都很高兴,因为结束后可以把放在自己面前的茶具带走,这些官窑茶具摆放在家中,是种多么大的恩宠。那么武将就不高兴了,向皇帝提意见,考虑到这些武将都是跟随皇帝出生入死打天下的,所以后来乾隆也叫武将们一起参加。但最大的问题是,喝茶要作诗,他们不会怎么办?于是,聪明的乾隆皇帝让身边的人先把题目给透露出去,然后武将们事先请人作好,带上宴会背诵,可惜经常会出现背错字而闹笑话的情况。这些故事也说明了,喝茶是件很雅的事。
事实上,茶文化的传承载体有很多,比如书画、典籍、诗词等等。但最直观的、与茶文化互动最紧密的,当属茶具。历朝历代的茶具,都承载着那个时代茶文化的特征,以及当时人们的审美追求、价值取向。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流传下来的茶具,有的用粉彩、有的用青花,而不管是陶瓷的也好、青铜的也罢,这些茶具一般都难以腐烂,从而起到很好的传承作用。鉴于此,茶具无疑是传承茶文化最有效和直接的载体。
比如汉唐时期,煮茶是当时风行的饮茶习惯,煮的是茶饼。其中“风炉”是唐代常见的一种煮茶用具。它的使用,蕴含了传统“五行”的契合:锅为“金”,里面盛的是“水”,炉子放置于地上为“土”,然后燃“木”取“火”,由此可见,古人的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
唐代煮茶要经过“三沸”,一锅茶汤煮好后,一人盛一碗,说声“请吃茶”,“吃茶”的说法就是由此诞生的。唐人按照这一套程序做成了专业茶具,其种类有说是26种,有说27种,无论如何,足够说明唐代的茶具分得非常细致。
到了宋代,宋人习惯将茶粉放在盏里直接冲泡,称之为“点茶”,而一些茶具因为丧失了基本功能而开始逐渐消失。明代,朱元璋废除饼茶作为贡茶的制度,由此开始出现泡茶。总体上说,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这就是茶具在茶文化发展当中所经历的演变。一直以来,茶具与中国“儒释道”精神总是紧密联系的。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禅茶一味”,它体现了茶文化与中国佛教文化的同源、同行、同质。历史上,茶文化与佛教在中国推广是同时产生的,受历史背景、文化冲突、融合的影响,中国每一种名茶的诞生背后都可能与庙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是同源;在古代,哪里有庙,哪里就有茶,这是同行;中国的茶文化与佛教文化在很多方面不谋而合,例如对苦的认识。喝茶讲究回甘,而在佛的四大教义中,排在第一的也是苦,所谓“跳出苦海、回头是岸”,这种“先苦后甜”在某些方面的一致性,即同质。因此,当我们以“三同”的原则来探寻茶文化的传统,也就不能理解为何时至今日,饮茶这种习惯依然在国人心目中占有如此牢固而特殊的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