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艳
北宋 越窑青瓷瓜棱执壶 河南博物院藏
与唐代煎茶不同,宋代盛行点茶的风尚,即将碾罗后的茶末放在茶盏中,用茶瓶煮水来冲点,再以煎好的沸水冲进去,随后用竹子制成的“茶芜”搅拌,形成乳状汤汁。而在这一程序中,以执壶为代表的茶瓶自然成为一种很重要的茶具。
瓷茶具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代,随着社会饮茶方式的改变及点茶法的流行,瓷茶具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普及,成为主流茶具之一。宋代瓷茶具产地广泛,数量众多,品类丰富,有茶碗、茶盏、茶托、执壶、茶碾、茶罐、茶盒等。从使用功能上可分为煮水器、盛水器、点茶器、饮茶器、碾茶器、贮茶器。现仅就瓷执壶的名称、造型及在茶饮活动中的使用与功能等进行探讨。
缘起于唐 称谓繁多
执壶,源于鸡首壶、凤首壶,唐代成熟并形成定式,时称注子、偏提,分为酒器与茶器。用作酒器,见于唐李匡乂《资暇集》的记载:“元和初,酌酒犹用樽杓……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大和九年后中贵人恶其名同郑注,乃去柄安系,若茗瓶而小异,目之曰偏提。”因此,注子又称偏提。用作茶器,主要依据两例出土实物。实例一为陕西西安唐太和三年(829年)王明哲墓出土的一件白釉执壶,底部墨书“老□家茶社瓶”。由铭识可知此执壶为茶器。实例二为1950年河北省唐县墓葬出土的一组白釉茶器模型,有风炉、茶釜、茶臼、执壶、渣斗、瓷人,共五件器具和一件人形瓷塑。从尺寸之小可以判断,它们只是陪葬明器而非实用的器具,但却为我们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茶具组合资料。孙机等学者还认为,其中的瓷人很可能就是唐代的茶神陆羽。茶瓶的造型为喇叭口,粗颈,阔腹,平底,短流,双泥条柄,与上述文献记载中的注子造型相似,且与茶神塑像组合出现,当为茶器无疑了。
宋代瓷执壶的功能沿袭唐代,但名字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汤瓶、瓶、汤提点等多种称谓。汤瓶,见诸于北宋蔡襄《茶录》。瓶,见诸于北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书中罗列的茶器中,有“瓶”之称。汤提点,见诸于南宋审安老人《茶具图赞》,书中将水注、汤瓶称为“汤提点”。“汤”,即热水,“提点”为宋代官制职称,有“提举点检”之意,联系起来,是说可用它提而点茶,赞曰:“养浩然之气,发沸腾之声,中执中之能,辅成汤之德,斟酌宾主间,功迈仲叔圉”,称誉此器功德无量,足见当时社会上层人士对这种茶器的钟爱程度。书中还以传统白描画法绘制了一幅图,器身似壶,小口,长颈,溜肩,长圆腹,管状长流,曲柄,带盖,盖与柄间有系相连,造型秀美,与同期定窑、景德镇窑等生产的瓷执壶造型相似,体现了宋瓷的造型风格与审美取向。
造型丰富 各具特色
宋代,城市经济发展,工商业繁荣,瓷器手工业兴旺发达,各地窑场林立,瓷茶具生产精益求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瓷茶具物美价廉,产地广泛,便于传播与普及,因此,很快便深入到宋代社会的茶饮活动当中。尤其是当时点茶法的盛行,也极大地促进了瓷茶具——执壶烧造技术与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宋代瓷执壶发现的数量很多,造型丰富,有侈口、直口以及盂口、盘口等。以侈口者最为常见。从执壶的产地看,遍及大江南北,习惯上分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别研究。北方地区主要有陕西耀州窑,河南当阳峪窑、登封窑、鹤壁窑,河北定窑、磁州窑等;南方地区主要有浙江越窑、龙泉窑、瓯窑,江西景德镇湖田窑、吉州窑,安徽繁昌窑,广东潮州窑,福建德化窑、磁灶窑,四川广元窑等。
这些执壶因产自不同的窑场,装饰工艺亦各不相同,因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特征与独特艺术魅力。如:浙江越窑执壶,圆唇,喇叭形侈口,细颈内束,肩上有鋬,长流曲折,腹饰瓜棱,浅圈足,灰色胎,细而坚致,通体施青釉,釉色艾青,釉面光润,有沉稳含蓄的质感;龙泉窑执壶,盘形大口,细长颈,瓜棱腹,肩有双系,细长流,曲柄,造型秀美,通体施釉,釉色绿中闪黄,薄而润泽,素雅大方;陕西耀州窑执壶,喇叭口,翻卷唇,长颈,斜折肩,圈足,细长曲流,双泥条柄,肩置双系,通体施青釉,釉色青绿,釉质晶莹透亮,并带有精美的刻花装饰,刻工犀利流畅,有雍容华丽之感;浙江瓯窑执壶,直口,长颈,附宝珠钮塔式盖,瓜棱形腹,平底稍内凹,底缘外展,弧形长流,扁条形曲柄,柄面压印缠枝花卉纹,通体施淡青釉,釉面匀净,釉下饰褐彩蕨草纹,装饰新颖,纹饰活泼;景德镇湖田窑执壶,直口稍外侈,附浅盘形盖,长颈,细长流,曲柄,瓜棱腹,胎体轻薄,通体施青白釉,釉色青中泛白,柔和悦目,有玉质美;河北定窑执壶,喇叭形口,长颈,平肩,管状流,曲柄,喇叭形足,胎白,坚致厚重,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黄,釉面光亮莹润,呈现出温润柔和的牙白色;河南当阳峪窑执壶,圆唇,卷沿,喇叭形口,细长颈,圆折肩,细长曲流,绳索状曲柄,圈足,腹部饰白地黑花散草纹,装饰精美,纹饰洒脱,黑白对比强烈,有着水墨画般的艺术感染力。这些执壶共同开启了宋代瓷器装饰艺术的新境界,体现出端庄、秀美、简约、和谐之美。
器身修长 长流长柄
这些宋代瓷执壶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宋代瓷茶具研究的内涵,还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宋代瓷茶具的组合与功能提供了新的信息。从目前发现的资料分析,宋代瓷执壶有多种使用情况,可用之煮水,盛沸水,点茶,亦可为酒具斟酒。对于点茶,尤为适用。我们看宋代的执壶,它一改唐代器身矮胖、流口短小的雍容之态,而为器身修长,长流长柄的秀美之风。执壶作为宋代流行的点茶法饮茶风俗中的重要器具,常常出现在当时的文人画或墓室壁画中。如北宋徽宗赵佶所绘《文会图》中有备茶场景:茶炉上置两只执壶,正在煮水候汤;炉旁一童子手提其一,为点茶做准备。茶炉上的执壶,显然是煮水的器具,但亦可盛沸水、点茶之用。再如南宋刘松年所绘《撵茶图》图上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点茶的生动场面:火炉上置提梁釜,正在煮水候汤;一人伫立茶案边,左手持茶盏,右手提执壶正在点茶。图上的执壶显然不是煮水器具,而是专门的用于盛沸水和点茶了。宋代墓室壁画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相关资料。如1999年河南省登封市黑山沟村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李守贵墓出土壁画《备茶图》:桌上置一风炉,风炉上有两个执壶,显然是在煮水候汤;一侍女手执其一只,显然是准备点茶。endprint
类似宋代的这种带有执壶使用情景的《备茶图》与《点茶图》,也还常常出现在辽、金等少数民族墓室壁画当中。如河北省宣化辽大安九年(1093年)张匡正墓出土有壁画《备茶图》:火炉上置一白色执壶,桌上摆着一瓜棱腹执壶,均为小口,长颈,细长流,腹体修长;再如河北省宣化辽天庆六年(1116年)张世卿墓出土壁画《点茶图》:桌下置一五足炉,炉上为一执壶,当为煮水备汤;桌旁侍者右手提另一相同造型的执壶正在点茶。而属于金代的壁画则以北京石景山金皇统三年(1143年)赵励墓出土的壁画《点茶图》为代表:画面中央一侍者右手提执壶,左手托茶盏,正在向盏中注水,真实地反映了金人的点茶方法。
无论是古代绘画,还是宋墓壁画,这些图像资料上的执壶,都只能让我们欣赏到它们的造型,却很难判定它们的质地,它们都是瓷的吗?
为了进一步探究这一问题,还是让我们回到文献记载与考古资料当中来吧。北宋蔡襄《茶录》“论茶器”篇中,将当时饮茶器具分为八种,并分析:瓶小者宜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以黄金为上,次一些则以银、铁或瓷石为之。如果仅论执壶本身,暂不谈执壶功能来讲,其质地是十分丰富的,有金、银、铜、铁、石、瓷等。但由于执壶不仅用来点茶、盛沸水,还要以之煮水,因此对材质的选择必然是很重视的,且会有较高的要求,从而会形成等级之分,虽然金、银、铜、石、瓷等都是制作执壶的可用之材,但是皇亲贵戚、王公大臣、富商巨贾享用的当是金、银制品。茶具以金银为上品,被视之为身份和财富的象征。实际上,民间茶肆酒楼等使用的茶具材质十分多样。南宋罗大经有诗曰:“松风桧雨到来初,急引铜瓶离竹炉。待得声闻俱寂后,一瓯春雪胜醍醐。”这首饮茶诗中明确了煮水的器具为铜制品。从考古实物资料看,金、银、铜、铁、石、瓷、陶等材质的执壶均有发现,但煮水的执壶以金属制品为佳,用于点茶的执壶,定有瓷质的。最后,还要强调一点:宋代瓷业虽然已经冲破了唐代“南青北白”的格局,呈现出百花争艳的景象,而从执壶的功能出发,则主要对其造型的实用与科学上有较高要求,制作也更加讲究。以1986年河南省三门峡市工程局29号北宋墓葬出土的一件越窑青瓷瓜棱执壶为例,侈口,细长颈,圆肩,长曲腹,腹饰瓜棱,圈足,细长流,扁曲柄。通体施青釉,釉色青中泛黄,呈艾草色。此执壶为北宋时期越窑青瓷的典型造型,特别是细长流,流的末端圆小而峻削,完全符合当时人们以点茶法饮茶时对器具的严格要求。北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中曰:“注汤利害,独瓶之口嘴而已。嘴之口差大而宛直,则注汤力紧而不散。嘴之末欲圆小而峻削,则注汤有节而不滴沥。盖汤力紧则发速有节,不滴沥,则茶面不破。”要求壶嘴直,末端小而圆且尖挺,这样才能保证茶汤的品相与质量。点茶,就是将茶末以开水调成膏,再用沸水点注。从目前所看到的宋代瓷执壶实物和图像资料中,其造型上的设计与制作,恰好都为流嘴细长,瘦削,符合上述对点茶器具的要求。
执壶作为宋代茶饮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用作茶器已无可争辩,但也不排除其用于酒器斟酒等情况。其形象曾被真实地记录于宋代文人画、墓室壁画或史籍插图中,虽然只是某些场景与零星片段,却让我们有机会将瓷器实物与之相对照研究,从而幸运地了解了一些当时社会人们的点茶习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