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学前儿童玩电子游戏现状的研究

2014-04-11 08:34:50胡彩云付新磊杨雅清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电子游戏学历比例

胡彩云,付新磊,杨雅清

(1.唐山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2.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幼教研究室,河北 石家庄 050000)

电子游戏作为高科技发展下的产物,具有形象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已成为儿童重要娱乐方式。实证研究表明,如能合理开发利用,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征,减少对儿童智能发展的不利因素,电子游戏可以成为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1]本文即以河北省为例,针对学前儿童玩电子游戏的频率、时间、方式、原因、有无玩伴及游戏的类型进行了调查。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取样

本研究随机抽取河北省唐山、保定和张家口3个地区共12所幼儿园1 200名幼儿家长,发放《学前儿童玩电子游戏的现状调查问卷》,了解学前儿童玩电子游戏的现状。发放问卷1 200份,有效回收问卷1 097份。

(二)研究工具

《学前儿童玩电子游戏的现状调查问卷》包括学前儿童是否玩电子游戏,玩电子游戏的原因、时间、方式、类型、有无玩伴,涉及儿童城乡、性别、年龄以及家庭背景等信息。

二、河北省学前儿童玩电子游戏现状

(一)学前儿童是否玩电子游戏

从整体来看,有25.2%的学前儿童不玩电子游戏,58.6%的儿童偶尔玩,13.2%的儿童经常玩,3%的儿童天天玩。从城乡比较角度来看,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偶尔玩电子游戏的儿童人数最多;城市中经常玩电子游戏的儿童比例为20.3%,农村中同类儿童比例为6.8%,城市儿童比例远高于农村儿童比例;农村中不玩电子游戏的儿童比例为33%,城市中同类儿童比例为16.6%,农村儿童比例高于城市儿童比例。从性别比较角度来看,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偶尔玩电子游戏的人数最多;不玩电子游戏的女孩比例为30%,男孩比例为21.4%。从年龄比较角度来看,无论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儿童,偶尔玩电子游戏的人数最多,都超过一半;玩电子游戏的中班儿童比例为61.7%,小班儿童比例为53.4%,大班儿童比例为60.6%,中班儿童比例要高于小班和大班儿童比例。从家庭收入比较角度来看,月收入高于6000元的家庭里天天玩电子游戏的儿童比例相对较高,超过了5%。从家长受教育程度比较来看,在经常玩电子游戏的儿童中有5.1%的儿童家长为初中及以下学历,其他学历层次家长比例都超过了10%;不玩电子游戏的儿童中家长多为初中及以下学历。从家长职业比较来看,家长为半失业人员的儿童偶尔玩电子游戏的比例为16.67%,家长为其他职业类型的儿童偶尔玩电子游戏的比例都超过一半以上;家长为半失业人员的儿童不玩电子游戏的比例最高;家长为私营企业主的儿童天天玩电子游戏的比例为0。

(二)学前儿童玩电子游戏的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有将近一半家长之所以允许孩子玩电子游戏是为了“让孩子娱乐一下”,有20%的家长认为 “玩电子游戏对孩子的发展有帮助”,有8%的家长让孩子玩电子游戏是为了使自己有时间做事情。“电子游戏吸引力大”这项原因在儿童玩电子游戏所有原因中所占比例最高。从城乡角度比较发现,城市中有33.5%的家长允许孩子玩电子游戏是因为孩子“没有同龄玩伴”,而农村中仅有24.7%的家长是因为这一原因让孩子玩电子游戏;农村家长中因为“别的小朋友玩他/她也玩”而允许孩子玩电子游戏的比例为31.5%,城市家长中这一比例为21.8%。从性别角度比较,女孩家长因为“没有同龄玩伴”和“别的小朋友玩她也玩”而让孩子玩电子游戏的比例高于男孩家长。从家庭背景角度比较,因为“没有同龄玩伴”而允许孩子玩电子游戏的农业劳动者家庭不到20%,而商业服务人员家庭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家庭则高达40%;以“家里人忙没时间陪孩子”为缘由让孩子玩电子游戏的农业劳动者家庭和商业服务人员家庭都接近25%,而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家庭则不到15%;以“孩子没别的事可干”为缘由而让孩子玩电子游戏的半失业人员家庭占到40%,公务员家庭不到6%;以孩子“对玩具不感兴趣”为缘由而让孩子玩电子游戏的半失业人员家庭和私营企业主家庭达到20%以上,其他类型家庭则为5%左右。从家长学历角度比较发现,以孩子“没有同龄玩伴”为缘由而让孩子玩电子游戏的高中以上学历家长所占比例要高于初中及以下学历家长;以“家里人忙没时间陪孩子”为缘由而让孩子玩电子游戏的初中及以下学历家长为22.5%,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家长为10%;以“别的小朋友玩他也玩”为缘由而让孩子玩电子游戏的初中及以下学历家长为33.2%,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家长为5%;以孩子“对玩具不感兴趣”为缘由而让孩子玩电子游戏的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家长的比例要高于其他学历类型家长比例。

(三)学前儿童玩电子游戏的时间

调查发现,不定时玩电子游戏的学前儿童比例为38.6%,周末玩电子游戏的学前儿童比例为26.3%,每天晚上或从幼儿园回来之后玩电子游戏的儿童比例为16.1%,放小长假或寒暑假玩电子游戏的儿童比例为14.4%,饭前或饭后玩电子游戏的儿童比例最少,为5%。

具体比较发现,农村中在放假时玩电子游戏的学前儿童比例为17.7%,城市中同类儿童比例为10.8%,农村儿童比例高于城市儿童比例。从性别比较来看,每天晚上或从幼儿园回来之后玩电子游戏的学前儿童中,男孩占17%,女孩占13.8%,男孩比例高于女孩比例;在周末玩电子游戏的学前儿童中,女孩占27.5%,男孩占25.5%,女孩比例略高于男孩比例。从年龄比较来看,在每天晚上或者从幼儿园回来后玩电子游戏的学前儿童中,小班儿童占20.1%,而中班和大班儿童还不到15%。从家庭收入比较来看,放假时玩电子游戏的学前儿童中,有18.1%的儿童属于家庭月收入在1 500元到2 500元之间的家庭,有9.2%的属于家庭月收入高于6 000元的家庭。从家长职业类型比较来看,家长无固定职业的学前儿童在放假时玩电子游戏的比例最高,为22.58%;家长为商业服务人员的同类学前儿童比例为19.44%;家长为无业人员的同类学前儿童比例最低,为0。

(四)学前儿童玩电子游戏的方式

对学前儿童玩电子游戏的方式主要设立使用游戏机、家庭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四个项目。[3]调查结果显示,使用手机玩电子游戏的学前儿童比例最高,使用游戏机玩电子游戏的学前儿童比例最低。学前儿童玩电子游戏的方式在城乡、年龄、家庭背景方面有明显差异。城乡比较显示,城市学前儿童玩电子游戏使用平板电脑的比例达到33.1%,农村同类学前儿童比例还不到12%。年龄比较显示,大班学前儿童使用家庭电脑玩电子游戏的比例接近60%,高于小班和中班学前儿童。家庭背景比较显示,家长处于半失业状态的学前儿童使用游戏机玩电子游戏的比例达到20%,家长为其他职业的学前儿童中这一比例均低于10%;家长为农业劳动者的学前儿童使用平板电脑玩电子游戏的比例最低,为7.7%,家长为私营企业主的学前儿童使用平板电脑玩电子游戏的比例最高,为44.4%;不同收入家庭儿童玩电子游戏的方式不同,家庭月收入高于6 000元的儿童使用平板电脑玩电子游戏的比例超过41%,而其他收入水平家庭中学前儿童这一比例均未超过24%。

(五)学前儿童玩电子游戏有无玩伴

从总体来看,一半以上的学前儿童是自己玩电子游戏;有父母陪同玩电子游戏的学前儿童仅占33.3%;有祖父母陪同玩电子游戏的学前儿童最少,只占2%。在有父母陪同玩电子游戏的学前儿童中,城市儿童比例为35%,农村儿童比例为31.8%,城市儿童比例高于农村儿童比例;在有小伙伴陪同玩电子游戏的儿童中,农村儿童比例为14.3%,城市儿童比例为6.2%,农村儿童比例高于城市儿童比例。从性别差异比较来看,在有小伙伴陪同玩电子游戏的儿童中男孩占10.4%,女孩占9.5%,男孩比例略高于女孩比例。从家庭收入方面比较,在有小伙伴陪同玩电子游戏的儿童中,家庭月收入高于6 000元的学前儿童比例最低,为3.9%。从家长职业类型角度比较,在有父母陪同玩电子游戏的学前儿童中,家长为半失业人员的学前儿童比例最低,为16.67%;家长为其余职业类型的儿童比例均超过20%。从家长学历角度比较,家长为研究生学历的儿童有祖父母陪同或有小伙伴陪同玩电子游戏的比例为0。

(六)学前儿童玩电子游戏的类型

经过调查了解,把学前儿童经常接触的电子游戏类型归结为:动作类、倾听类、社会类、科学类、数学类和艺术类。

调查结果显示,学前儿童玩电子游戏的类型在不同的性别、年龄和家庭背景方面有明显差异。性别比较结果显示,男女孩在选择电子游戏的类型上存在明显差异,选择科学类电子游戏的男孩比例为68.1%,女孩比例为57.8%,男孩比例高于女孩比例;选择艺术类电子游戏的女孩比例为13.4%,男孩比例为7.1%,女孩比例高于男孩比例。年龄比较结果显示,无论选择哪种游戏类型,小班幼儿比例最低,大班幼儿比例最高;选择动作类电子游戏的学前儿童中,小班幼儿比例为50.1%,大班幼儿比例为59%;选择科学类电子游戏的幼儿中,小班幼儿比例为54.5%,大班幼儿比例达到76.5%;选择数学类电子游戏的幼儿中,小班幼儿比例为47.1%,大班幼儿比例为55.1%;选择艺术类电子游戏的幼儿中,小班幼儿比例为6.1%,大班幼儿比例为15.1%。从家庭收入比较来看,收入最高的家庭和收入最低的家庭①收入最高的家庭是指月收入高于6 000元的家庭,收入最低家庭是指月收入在15 000元在25 000元之间的家庭。幼儿在选择游戏类型上有所不同:在科学类电子游戏选择上,收入最高的家庭幼儿选择比例为70%,收入最低的家庭幼儿选择比例为53%,两者相差较大;在动作类电子游戏选择上,收入最高的家庭幼儿选择比例将近60%,收入最低的家庭幼儿选择比例接近48%;在倾听类电子游戏选择上,收入最高的家庭幼儿选择比例为30.8%,收入最低的家庭幼儿选择比例为17.8%;在社会类电子游戏选择上,收入最高的家庭幼儿选择比例为6.2%,收入最低的家庭幼儿选择比例仅为2.1%。从家长学历角度比较,各类家庭幼儿对科学类电子游戏选择最多,家长为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幼儿选择比例为58.6%,家长为大专或本科学历的幼儿选择比例接近70%;在倾听类电子游戏选择上,家长为初中以下学历的幼儿选择比例为19.9%,家长为大专以上学历的幼儿选择比例为30.6%,前者比后者选择比例小;在艺术类电子游戏选择上,家长为大专或本科学历的幼儿选择比例接近13%,家长为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幼儿选择比例为15%,家长为初中以下学历的幼儿选择比例为7%。进一步统计发现,家长为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幼儿在除了数学类的其他类型游戏上选择比例都比较高。从家长职业角度比较,在动作类游戏选择上,家长无固定职业的幼儿选择比例为67.4%,家长为个体工商户的幼儿选择比例为63.2%,两者比例相差不大;在倾听类电子游戏选择上,家长为失业人员的幼儿选择比例为11.1%,家长为商业服务人员的幼儿选择比例为30.4%,家长为半失业人员的幼儿选择比例为40%;在社会类电子游戏选择上,家长无固定职业的幼儿选择比例为1.1%,家长为私营企业主的幼儿选择比例为10%,家长为半失业人员的幼儿选择比例为40%;在科学类电子游戏选择上,家长为私营企业主的幼儿选择比例为53.3%,家长为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幼儿选择比例为72%,两者相差较大;在艺术类电子游戏选择上,家长为无业人员的幼儿选择比例为7.1%,家长为公务员的幼儿选择比例为7.7%,家长为半失业人员的幼儿选择比例为20%,家长为商业服务人员的幼儿选择比例为19.6%。

三、结论与启示

(一)学前儿童普遍玩电子游戏

调查显示,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电子游戏已经成为学前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家长对学前儿童玩电子游戏不能盲目禁止与反对,要用理性的观点看待孩子玩电子游戏。

(二)手机是学前儿童接触电子游戏最普遍的工具

调查显示,由于科技的发展和手机的普及,学前儿童玩电子游戏也逐渐趋于普遍化。而学前儿童接触电子游戏最普遍的方式是手机,这说明现代儿童接触电子游戏越来越方便。

(三)电子游戏成为学前儿童的娱乐方式

调查显示,学前儿童普遍热衷于玩电子游戏。华爱华在《幼儿游戏理论》中认为游戏能够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4]大部分学前儿童将电子游戏作为娱乐消遣方式,以此来放松。因此,游戏设计者要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和年龄特征设计出适合学前儿童玩的电子游戏,设计出的电子游戏要有利于儿童的发展。

(四)学前儿童玩电子游戏的时间不定时

调查显示,学前儿童玩电子游戏没有固定时间,大多集中在周末、每天晚上或从幼儿园回来之后,玩的时间也不固定。由此可以得出家长对学前儿童玩电子游戏的时间没有严格的规定。但学前儿童年龄小,自控力差,如果没有人约束,玩的时间太长对眼睛和身体有危害。因此家长对孩子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要做出严格的规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休息和娱乐习惯。

(五)学前儿童玩电子游戏需要家长的参与

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学前儿童都是一个人在玩电子游戏,有家长陪同玩电子游戏的儿童比例较小。学前儿童还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孩子在玩电子游戏之前,家长应先看看游戏是否适合孩子。孩子玩电子游戏时需要父母参与,这样父母就能了解孩子们是如何玩电子游戏的、游戏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同时父母也能够与孩子们一起享受亲子游戏时间。[5]

(六)学前儿童玩电子游戏的类型存在差别

调查显示,学前儿童玩电子游戏类型差异显著。家长们为孩子选择电子游戏时应尽量从多种游戏类型来考虑,不仅注重科技、数学类电子游戏的选择,还要注意社会、倾听类电子游戏的选择。

[1]刘彪,陈卫东.电子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实证研

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9-83.[2]孟娜.家长应理性认识电子游戏——访马红亮[J].少年儿

童研究,2012,(17):13-18.

[3]马红亮.电子游戏面面观 [J].少年儿童研究,2012,(17):19-20.

[4]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电子游戏学历比例
数学电子游戏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公民与法治(2022年4期)2022-08-03 08:20:42
人体比例知多少
沉迷电子游戏的小熊
快乐语文(2020年30期)2021-01-14 01:05:18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英语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30
从玩具到电子游戏“乐高”为何能如此“笼络人心” ?
玩具世界(2017年3期)2017-10-16 01:18:01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红土地(2016年7期)2016-02-27 15:05:54
知识无力感
东西南北(2015年9期)2015-09-10 07:22:44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
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 02: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