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探讨

2014-04-11 08:27:12王可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人文素质教育

王可

(长沙师范学院湖南·长沙410100)

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探讨

王可

(长沙师范学院湖南·长沙410100)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经济社会体制化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均不断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高校是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主要基地,是提高民族素质,实现科教兴国的关键环节。因此,在高校教育实践教学活动中,科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整体人文素质已成为高校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和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 健美操教学 人文素质教育

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健美操教学课程是学校具有时代性标志的体育教学课程。该门课程是形体美与力量美的融合,即可锻炼身体,又具有独特的艺术欣赏价值,可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深受各高校学生的喜爱[1]。在健美操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可将人文素质进行较为完美的融合,在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并产生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高校健美操教学活动中,充分合理地渗透人文素质培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一、高校健美操教学中蕴含的人文素质

校健美操教学中蕴含的人文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合作精神。合作精神集中体现了是团队意识、全局观念及服务精神。合作精神的形成主要建立在对个人兴趣、需要、成就等的尊重的基础上,反映的是个体与整体利益的统一,可有效促进团队能力及效益的提高[2]。在健美操教学中,合作精神主要表现为对个体个性、优势、表现等的肯定和鼓励。第二,意志品质。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健美操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共同目标。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热爱国家,关注社会,勇于拼搏,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第三,审美情趣。审美情趣是学生拥有健康审美观念及能力的重用体现,可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审美情趣是人们的理智与情志和谐发展的主要体现。在健美操运动中,健、力、美三者得到完美金融,提高健美操审美能力是为了更好的对健美操进行完善和创新,这两者之间是共同影响,相互促进的。在高校教育活动中,学生在美的欣赏与追求中,增强了创作美的意识,从而促进学生为创作美而进行不断的学习以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人格得到不断提升,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第四,创新精神。健美操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自主性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自由对舞蹈动作的交流探讨,并自行进行动作编创。同时,学校定期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比赛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特点,对健美操动作进行性主动性的编创,自行创作比赛作品进行表演。这一系列教学及活动的开展均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一直以来都是人文素质教育教育工作中的重点目标。

二、在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健美操教学课程体系,构建课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经过教学研究发现,目前各高校正在使用的健美操教学课程体系还不尽完善,对人文素质教育在健美操教学活动中的展开存在较大的制约性。高校健美操课程应该重点突出健身性、审美性、文化性等相互融合,将学生的全面发展贯穿于教学课程体系的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课程改革,首先从调整和优化课程内容入手。可根据学校具体条件及学生特点针对性的选择选修课、普修课等形式将人文素质教育引入体育课堂,使健美操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时效性,促进文素质教育体系的形成。在课程内容设置上,需保证大学健美操课程内容融合理论性、前瞻性、综合性。课程内容侧重突出各知识点均具有良好的科学、系统及结构性。课程内容需充分考虑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我创新等教学方式及模式地有效开展。课程内容需摒弃过去单一模式,以学生的兴趣、个性特点、发展要求等作为出发点,设置即可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又符合学生兴趣爱好及性格特点的教学内容[3]。只有这样的教学内容才可有效的增强学生体质,同时又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审美习惯和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科学的健美操教学课程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首先,健美操理论。理论对实践活动的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健美操理论课的学习,学生可掌握各种健美操的特点、规则、方法等,提高学生对健美操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了解和掌握应用能力,增强体质锻炼和建设理念。其次,制定总教学目标。总教学目标必须结合现代高效教育特点及健美操的教学特点进行设定。在健美操课程内容中,可将教学目标制定为总体培养目标、分层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等。第二,实践内容。在加强理论知识、基础技能培养的基础上,通过对具有概括、适应性及变换性的健美操技术动作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为舞蹈动作的自行编制打好基础,增强学生的技能运用与创新能力。最后,扩充实践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内容上,可适当增添富有时代气息、时尚、风格多样的健美操,如爵士舞、街舞、慢摇等,这些实践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丰富可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4]。

(二)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方式,注重合作精神培养

在传统的美操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方式主要为教师做示范动作,学生在后面跟学,不断地重复练习同一组动作,直至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为止。这种教学方式严重缺乏师生、生生交流,课堂枯燥乏味。健美操教学不仅是教学生学会跳健美操,更重要的目的是通过各种交流、合作、联系方式,让学生逐步形成优美的体型、健康的身心,在塑造形体美的同时实现情操的陶冶。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适当应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沟通交流、合作等机会。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意志品质。例如,在健美操动作的练习教学中,教师可将课堂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就之前已掌握的单个动作自行进行创编。小组创编完成后进行表演展示,通过各组相互讨论对各各表演作出评价。评价依据为动作搭配的协调、合理、流畅程度及创编动作的新颖度等。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每位学生均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创编独具特色的舞蹈动作。在健美操教学和学习中,合作精神的形成主要在特长的表现和个性的挥洒得到肯定和鼓励的过程中。在健美操的创编过程中,同学间的相互肯定和鼓励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保证了整个团队的队形、动作具有最佳的协调性和流畅[5]。自行创编动作的过程是学生发挥特长及挥洒个性的过程,因此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同时,整个过程也可有效得锻炼和挖掘学生的技能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注重基本功练习,增强学生意志品质

意志指的是人通过自觉性对目标进行确定,然后自行控制和调节自身行为动作,克服各种困难以达到目标为目的的一种心理过程。健美操是一项健身体育运动,但它与别的健身运动不同,健美操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极具艺术欣赏性。健美操的学习对学生的柔韧性、协调性等均有一定要求。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学注重对学生的柔韧性、协调性、节奏感等进行训练和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可安排相应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或热身活动,并鼓励学生在平时的健身锻炼过程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锻炼自身的柔韧性、协调性等。在动作练习的教学中,严格要求动作、队形等的规范性、优美性。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各种基础性步伐、动作、姿势等,如走法、弹挺步、跑跳步、波尔卡步等等。同时加强队形的创编和训练。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逐步形成勇于挑战和克服困难的性格特征,让学生的合作、拼搏精神和意识不断加强。

(四)拓展参与健美操的途径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丰富化健美操参与的途径,可有效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的进行。健美操参与途径可包括几种方式:第一,建立校内健美操倶乐部。通过参加健美操倶乐部可有效增强学生健美操练习水平,提高课堂技能的运用能力。同时还可以丰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促进人文素质教育向多样化形式发展。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竞赛活动、社团运动活动,设立健美操俱乐部、协会、社团等,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体验健美操的健身性、审美性、文化性等多重内容,增强学生对健美学习的热情,促进健美操锻炼活动的持续、长期进行,促进良好素质品质的形成。第二,在校内定期组织和举行各种形式的健美操比赛。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可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锻炼学生的应对挑战的勇气,感受团队拼搏的气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同时也有效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并实现知识技能的学以致用。举办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有效弥补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丰富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形式和内容,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6]。第三,丰富健美操课外活动。加强学校健美操训练场所及设施的建设,加强专业教师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学校健美操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余健美操锻炼的质量。

三、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世界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和生活不断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提升高校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进行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应坚持不懈地探讨将德、智、体、美育各方面进行有效融合与协调,实现在体育教学中通过立体思维的运用培养和塑造学生逐步构建和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能力。

[1]宋绍成.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浅探[J].当代教育论坛,2012,4(33):418-419.

[2]何忠论.影晌体育舞蹈选手舞蹈表现力的因素[J].广州体育学报,2012,11(8):45-46.

[3]陈忠英.健美操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实施[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1,12(12):32-33.

[4]石亚军.论人文素质教育的“332架构”[J].中国高等教育,2012,8(35):108-109.

[5]王风娟.浅谈健美操教学与健康体育[J].辽宁师专学报,2012,9(26):56-57.

[6]邹宏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升高职院校发展竞争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1,5(20):501-502.

G807

A

1009-8534(2014)03-0123-02

2013-09-21

王可(1971-),女,湖南长沙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和健美操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
北京纪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人文绍兴
中国三峡(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1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
风能(2015年4期)2015-02-27 1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