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的创作背景与艺术特征

2014-04-11 06:29岩,郝
关键词:格里格浪漫主义挪威

孙 岩,郝 爽

(沈阳音乐学院 音乐教育系,辽宁 沈阳 110818)

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的创作背景与艺术特征

孙 岩,郝 爽

(沈阳音乐学院 音乐教育系,辽宁 沈阳 110818)

《钢琴抒情小品》是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奠基人格里格钢琴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格里格带来世界声誉的经典之作。他在1867年~1901年间出版了十卷《钢琴抒情小品》,共66首。这些作品以清新隽永的风格风靡全球,赢得了国内外音乐爱好者的广泛赞誉。虽然格里格创作的钢琴小品,形式短小,没有很高程度的炫技,但是它的艺术价值和教学价值却不容忽视,因为它以浓郁的民族特色、抒情优美的旋律、自然清新的技巧组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美丽画卷。

格里格;抒情小品;民族风格;钢琴教学

19世纪下半叶是欧洲各国民族乐派空前活跃的时代,格里格自觉地担任起创作本民族音乐的责任,成功探索了一条将西欧的传统作曲技术与本民族音乐巧妙结合起来的音乐道路。格里格这种既充满异国情调,又绚丽多彩的独特魅力形成是受到许多因素影响的。他身处浪漫主义时代的大文化背景,其音乐继承浪漫主义传统,受到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将挪威的人文与大自然风格融入其中。

一、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的创作背景

格里格是生活在19世纪晚期的作曲家。19世纪的音乐常被称为浪漫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在手法和形式上都作了非常大胆的革新,并且丰富和发展了古典音乐传统,其核心是主观情感、诗意想象、个性解放和自由精神。但在19世纪中叶,生活在东欧、北欧以及俄罗斯的作曲家深受西欧浪漫主义音乐的影响,更致力于研究及创作属于本民族的特色音乐,一直在探索一条将西欧传统作曲技术与本民族音乐巧妙结合起来的音乐道路。

挪威社会当时处于异族压迫时期,格里格的书信以及谈话中无不透露出对祖国、对人民的关怀和热爱。他曾这样写道:“无论祖国的前途如何,要把我和挪威分开,就等于割掉我的手臂和双腿。”在他的祖国被瑞典侵略时,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团结一致,把敌人赶出国境。当他发现有一部分人并没有觉悟到这一点时,他意识到自己的任务。他意识道:“很快整个民族将要入睡。让我们艺术家至少保持清醒吧。毫无疑问,我们的任务是保持民族感情的生气勃勃。”这种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下,为他的作品注入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激发了抒情小品的创作源泉。

除了时代背景之外,自然环境也是其重要背景因素。格里格是将自然融入音乐中的第一位挪威作曲家,他的写作与挪威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格里格曾说:“我的素材汲取于卑尔根的一草一木。卑尔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给予了我所有的灵感。我发现这个德国样式小港有令人兴奋的气息。事实上,在我的音乐中肯定有种鳕鱼的味道。”格里格生出在卑尔根,并在此度过了生命中的大部分时光。1867年,格里格与爱妻妮娜结婚,定居在克里斯帝安尼亚的一间公寓里,这一年他创作了《钢琴抒情小品》第一集。之后格里格把自己的工作地点移到了一间靠近水边的小木屋里,后来为了获得更安静的创作环境,将这间小木屋移到了半山腰。他喜欢在远离喧闹的山中小屋

创作,把自己置身于风光旖旎大自然中去谱写抒情的乐章,他的《蝴蝶》、《小溪》、《高山暮色》等作品都出自于此。他曾说:“卑尔根周围的一切都抚养了我。卑尔根的大自然、卑尔根的人民生活、卑尔根劳动和生活一切领域的业绩感召了我。”正是挪威大自然的美景,激发了格里格无限的创作灵感。

二、《钢琴抒情小品》的艺术特征

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在风格和形式上我是属于德国浪漫主义的舒曼乐派的,但同时我又尽情吸取了祖国民歌的丰富宝藏,并从挪威人民的心灵,这个迄今未被探讨过的源泉中,力图创作出民族的艺术来”。在创作风格上,格里格认为自己的创作继承了浪漫主义传统,同时扎根于民间音乐,用属于挪威的本民族的语言进行创作。

民族性因素的增加,是浪漫主义音乐又一显著特征。格里格对于挪威来说,是挪威民族精神的代表。但是在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对这种“异国情调”感到迷惑,由于这种民族因素在他的《抒情小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为了准确传递出乐曲的民间色彩,本节着重分析其浓郁的民族主义特征。

(一)充满浪漫主义情怀

“在浪漫主义音乐所有表现力最为突出的,是以个人的精神感受和感情冲动来引导作曲家的创作。因此,作曲家比过去更自由地来建立音乐形式,按照情感上的需要处理它,在感情上的需要胜于形式上的需要。”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强调主观情感的表达,之前的传统体裁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抒发个人情感的强烈愿望,受文学中诗歌的影响,他们创作出了带有标题特性的钢琴小品。简明牛津音乐辞典这样解释:“标题音乐,是以文字性的小说、诗歌绘画及其民间传说等为素材,在音乐作品中用音响来描绘具体故事情节,自然形成或心理的客观途径等具体内容,并用文字(标题)说明创作意图,其音乐形式、题材和结构布局受故事及形象的制约。”可以看出标题音乐和文字是密不可分的,对音乐的理解具有指向性意义。而“小品性”主要是指其篇幅短小、通俗易懂、风格多样的特征。格里格综合了前人在标题性钢琴小品创作上的所有因素,因此被称为“写小品的大作家”。

‘抒情小品’一词来自歌德对这一名词在文学上的定义,其内容为个人的生活见闻与想象,并非局限于抒发情感和描述心境。格里格的抒情音乐与自巴赫至舒曼的德国抒情音乐的特点显然不同,在他的作品里,感受与想象交融为一体。”可以看出,格里格的《钢琴抒情小品》继承了浪漫主义时期标题钢琴小品创作中几乎所有因素,贴切的标题与描绘性的内容相结合,如描写大自然风光的“致春天”“高山暮色”“小溪”,民间神话题材类的“小精灵舞蹈”“侏儒进行曲”,叙事性描写日常生活的“特罗尔德豪根的婚礼日”“回乡途中”,抒发内心情感的“哀歌”“乡愁”等。

《钢琴抒情小品》富有诗意的描绘性标题,运用自由的表现手法描写大自然风光,还有主观情感的表达,这些都体现出了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的创作充满浪漫主义情怀,表现着浪漫主义精神。

(二)浓郁的民族气息

浪漫主义的民族主义作曲家们无不对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注入巨大热情,格里格作为一名爱国战士,表达民族情感成为音乐的内容和表现的中心,内心深沉的民族情感的音乐内容蕴藏在浓郁的乡土气息中,真挚地表达了作者浓浓的乡情。第一,民族精神。所谓民族精神,也就是爱国精神、民主精神、革新精神的集中体现。要想探究格里格的民族精神,这就要从挪威的地理、历史环境开始追溯了。一提到挪威,最先想到的就是连绵的陡峭绝壁—峡湾,以及覆盖其上的蓊郁森林,无论是海岸或内陆地区,峡湾就像蚕蛹的褶皱般曲折。挪威海岸线总长2万公里,几乎可以绕地球半圈。看看挪威的自然生态,就可以得知这里的居民如何将逆境化为机会。他们是在接近北极圈的险恶地形上,经常与自然搏斗而存活下来的民族。对于挪威人来说,险恶的自然不是顺服者才能存活,而是必须开拓它,征服它。这种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如格里格创作的灵魂,贯穿于每一首作品;第二,浓郁的乡土气息。格里格长期生活在北海岸边“特罗尔德豪根”的乡间别墅,自然对乡间农民生活、习俗耳濡目染,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的66首作品,是挪威浓郁乡土气息的真实写照。在二拍子的《哈林舞》、三拍子的《斯普林舞》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农民舞蹈的雄壮步伐;在《特罗尔豪根的婚礼日》中,活泼而充满喜悦的节奏,毫不做作朴实的和声,将一场乡间婚礼描写得栩栩如生;《侏儒进行曲》中淳朴的中段充满浓厚的挪威乡土风情,是最具北欧风格的作品之一;《乡愁》《回乡途中》等乐曲中,句句哀诉,声声催泪,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完全灌注到作品当中。

(三)民族形式的运用

首先是民间素材的运用。民间音乐、舞蹈及民间传说,是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音乐创作的一个重要来源。格里格最大限度强化了挪威舞蹈、民间乐器、文学、民间传说等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形式在抒情作品中的运用,成为钢琴音乐中的不朽篇章。包括民歌因素,挪威从古至今都拥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和表演传统,包括乐器演奏、民歌以及舞蹈。格里格在19世纪

40年代开始与奥莱·布尔等作曲家在乡村四处系统地收集各种曲调。这是对挪威民间音乐的首次研究、收集和记录,因此,将挪威与其它北欧国家以及欧洲文化区别开来。格里格自己在创作时也总能从这些曲调中获取灵感;还有民间舞蹈因素。挪威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过去人们在劳作和庆典时总要高歌,而且常常伴有舞蹈。挪威民间舞蹈主要以哈林舞和斯普林舞流传最广。哈林舞是盛行于哈林而达地区的一种男人单人跳的舞蹈,是一种二拍子的民间舞蹈。这种舞蹈节奏灵活,极具弹性,速度极快,在舞蹈的表演过程中,伴有跃起、空翻等灵活的动作。因此,这种舞蹈对舞者的体力以及动作要求很高。斯普林舞是一种双人跳的舞蹈,是一种三拍子的民间舞蹈。与哈林舞一样,斯普林舞节奏灵活并充满热情,速度极快情绪热烈,常常伴有快速旋转的动作。这种舞蹈常用的音型是三连音以及小节重音的变换。在格里格的创作中,对于节奏节拍的选择是非常自由的。这种自由来自于他将挪威民间舞蹈音乐的节奏特点运用到钢琴音乐中,具有明显的哈林舞特点。再者,民间乐器因素。在格里格的《抒情钢琴小品》中,大量运用五度持续低音作为低声部伴奏。五度持续低音(是主音与上方五度音形成的空五度)在《钢琴抒情小品》中经常被使用,这与挪威的民间乐器—哈丹格提琴有极大的关联。

哈丹格小提琴当之无愧是挪威乐器中最典型的。由于哈丹格小提琴的演奏充满了灵活性而且传音效果非常好,因此成为人们跳舞时的主要伴奏乐器。哈丹格提琴比一般小提琴的琴码更平一些,因此容易同时弹奏两根或三根弦,产生共振,发出富有特色的嗡嗡声。格里格运用长持续低音的手法来模仿哈丹格小提琴的发声效果,就是格里格在钢琴上模仿哈丹格提琴的织体特征与发声特点,运用空五度模拟孤山深处“钟声”的效果。在《钢琴抒情小品》中,模仿哈丹格小提琴这一特点的作品屡见不鲜。最后是民间神话因素。在格里格的《抒情钢琴小品》中,根据挪威民间神话和传说创造出的乐曲,形象生动活泼,充满魔幻的情趣。如《小精灵舞曲》刻画的是精灵机智灵敏甚至诙谐的性格,全曲运用断奏的和弦来表现精灵灵巧不见踪影的生动形象,表现的是一群侏儒神灵活现地、骄傲地行进,它们却不知道其实自己不过是一群矮小、丑陋的精灵而已。

(四)民间自然调式的运用

格里格受中世纪教会音乐和挪威民间乐器哈丹格小提琴的影响,在创作手法上,在运用传统的大小调体系基础上,将挪威民间自然调式巧妙地融入到作品中。

(1)利第亚调式:它是格里格最常用的调式,属于大调式,其特征是升高四级音,形成“利第亚增四度”。利第亚调式色彩明朗,格里格经常使用这种调式表达跳跃欢快的内容,如《纪念册的一天》(OP.12NO.7),从第9小节开始为乐曲的B段,调式有A段的主调e小调转到关系大调G大调上。左手旋律声部出现的#C音是G大调的升四级音,与主音形成增四度音程,构成G利第亚调式的旋律。

(2)爱奥尼亚调式:音阶形式与自然小调相吻合,格里格经常用爱奥尼亚调式的音阶获得独特的调式风味。如《回家途中》(OP.62NO.6)第二部分的开始处,就带有明显的爱奥尼亚调式的特点。

(3)多利亚调式:挪威音乐中常见的调式,属于小调式,其特征是升高六级音,在小调式中出现”大六度”。如《圆舞曲》(OP.38NO.7)在第三小节出现#F音与a和声小调的主音形成大六度,形成多利亚调式的特点。《抒情小品》中经常运用此类调式,如《乡愁》、《小精灵舞蹈》、《即兴圆舞曲》、《小鸟》。

综上所述,格里格作为挪威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一生创作了大量具有卓越艺术成就和民族特色的作品,他用属于挪威的民族语言抒发着民族情感,将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作为创作基础,表现了挪威的民族精神和自然风光。可以说,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中的民族因素与民族调式巧妙的运用让人“耳目一新”,形成了很有吸引力的“异国情调”。在此基础上,格里格成功探索了一条将西欧的传统作曲技术与本民族音乐巧妙结合起来的音乐道路,写出了许多具有粗犷淳朴北欧特色和个人柔和抒情诗人气质的优秀作品,这些音乐作品对后来欧洲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BrianSchlotel.BBC音乐导读17格里格[M].高群,译.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9.

[2]杨沛仁.音乐史与欣赏[M].北京:美乐出版社,2001.

[3]吴京珍.格里格抒情曲探究[M].台北:宏欣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

[4]谢·斯克列勃科夫.音乐风格的艺术原则[M].陈复君,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曹 萌】

H81

A

1674-5450(2014)06-0161-03

2014-08-16

孙岩,女,辽宁沈阳人,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格里格浪漫主义挪威
漫谈诗的革命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论浪漫主义对新诗功能的影响
格里格格巫婆和一张银色碟片
挪威
爱德华·格里格:北欧音乐巨匠
挪威Norge酒店
来自挪威的冰鲜美味
法式浪漫主义音乐会登陆杭州
格里格·维勒与他的全球互联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