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仁
(四川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达州6350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研究
——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
刘世仁
(四川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达州6350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延伸,在当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对其教学模式及方法的探索也在不断深入。四川文理学院作为一所地处革命老区的本科院校,在不断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模式与方法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思想认识上、监控和考核方法上、教学形式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但最主要的渠道和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清主与次,认识好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互补作用关系,对切实有效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两个基本的功能,即兼具思想性和政治性的功能,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是要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向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在我们国家现阶段条件下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坚定的政治信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种纯粹理论形式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宣扬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占了重要地位,但其效果也日益受到挑战。为提高理论教学的实际效果,改进教学形式,近些年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又增添了实践教学的环节,200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与教育部共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完善实践教学制度。要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1]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的阐释,目前国内有很多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依托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通过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参与、体验,使其直观的接受社会教育,从而达到对主体教育感染的作用;也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区别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也就是课堂之外的教学,按照这种界定,课堂中的“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参与教学”均不是实践教学的内容;还有学者认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统一的,从内容上讲,实践教学要与课堂教学内容有联系,相统一,形式上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灵活的活动形式,但是这种解释模糊笼统,不够具体准确。也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是要体现“社会实践性”,其重点不在场所,而在内容,要看内容是否体现了社会性,实践教学不应被理解为社会实践中的教学活动,而应被理解为“教学内容中的社会实践问题”。[2]“这种观点偏重实践性而忽视了实践以外的其他内容和形式。”[3]基于以上几者的观点,均可看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无疑是教学内容的一个部分,至于这个部分应该体现在课堂内还是课堂外,笔者认为均可以,但其必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内容相关,其目的在于训练和培养大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思考的能力,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是一项与社会活动密切相关的教学活动。
针对不同类型的院校以及院校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等因素的不同,目前国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从其教学场所概况起来无非以下三种基本模式。
一是基于课堂教学开展的实践教学模式。自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以来,课堂教学在整个思想政治教学中就占了主要地位,无论是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上来看,课堂教学都是一种最主要的方式,通过利用课堂开展实践教学也是目前很多高校所践行的一种重要形式,如在课堂内开展的即兴演讲、专题辩论、案例讨论等,还有如观看专题片、资料片、经典电影、革命题材影片、名著选读等都是目前课堂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
二是基于校园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模式。社会是个大课堂,学校也是个大社会,校园实践教学活动也是当前一种比较普遍的教学模式,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校园以其独特的文化氛围、独特的群体环境发挥了其重要的育人作用,具体的操作可以通过参观校史陈列馆、校内爱国主义实践基地等,还可以通过利用现代新媒体、网络等,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互动网络、红色网站等开展活动;还可以通过学生社团开展一些具体的活动,如利用特殊的节假日开展纪念活动,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利用大学生艺术节开展各类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活动等。
三是基于社会资源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模式。该模式也是当前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模式,主要是通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社会调研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历史文化纪念馆,革命将领、烈士故居等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大学生的政治意识,通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服务社会的本领,为其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川文理学院地处革命老区,这曾经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苏区的中心地带,近代也走出了像张爱萍、魏传统、杨超等一大批老革命家。“05”方案实施以来,四川文理学院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不断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方法改革,坚持做到思想政治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使学生真正的体会到思想政治课对其自身有用,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坚持“发挥自身优势,突出自身特色”这一理念,从“红色”方面入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将其概况为“三步走”、“六个一”策略。
“三步走”,主要是指针对四川文理学院地处革命老区的实际,将秦巴地区红色资源转化成活生生的教学素材,让红色资源“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针对四川文理学院的具体实际,马克思主义学院面向全校学生实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步走”策略,即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课程设置特点,分三个阶段使学生通过深刻的了解革命历史、地方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社会主义建设精神,践行社会主义高尚品德。
所谓“三步走”,第一步即把“大一”阶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阶段,通过课堂内和外的理论教学和系列讲座,主要是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作专题讲座和报告,介绍地方革命历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及当前的热点焦点问题,增强学生对红色历史、文化的了解,通过课堂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
第二步即把“大二”作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阶段,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学生创立的“知行合一”社团作为载体,通过“三下乡”、“第二课堂”、“专业实习”等形式,组织学生参观、考察革命圣地,帮扶贫困村民脱贫致富,利用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传统纪念日开展红色资源主题活动,通过践行革命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
第三步即把“大三、大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充实与提高”阶段,主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通过鼓励学生积极申报课题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社会,调查实践,指导学生积极申报实践教学课题,撰写学生报告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良好的择业观,培养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服务社会的能力。
所谓“六个一”,即“建立一批基地、确立一个学分、创建一个社团、编写一部教材、创立一个团队、帮扶一个贫困对象”。建立一批基地是指我们依托周边的红色资源平台,有针对性的建立起学生思政教育的实习与实训基地,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出课堂、贴近社会,增强理论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4]在国家相关的政策支持下,我们先后在周边的一些革命烈士陵园、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地区建立了一大批实践教学基地。确立一个学分即在实践教学中引入学分制,对学生实践活动后所撰写的调研报告进行考核评价,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3—5个社会实践的调研报告,方能获得实践活动所对应的学分。同时,为保证其质量,不使其流于形式,我们还建立了一系列考核和奖励机制。创建一个社团是指我们根据当前教学的需要,组织学生成立了“知行合一”社,每学期由部门任课教师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该社团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社团都起到了引领社会良好风尚的作用。编写一部教材是指我们依托大巴山地区的红色资源,组织教师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红色教材,该书作为大学生了解川东革命史,弘扬“大巴山”精神的重要载体,增强了学生对川东北这片热土的亲近感、认同感,基于这种认同很多学生也树立了服务社会、建设家乡的良好信念;创立一个团队是指我们重视教学与创新团队的培养,我们成立了针对教学改革的教学科研团队,依托高校独有的人才与学术资源,鼓励教师和学生申报此类专项课题,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帮扶一个贫困对象指针对革命老区存在的贫困村进行帮扶,为其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通过学生实践调研及为农民增收脱贫献言建策,在学校、市政府的齐心协力,学校定点帮扶的贫困村的经济水平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也使学生获得了农村建设方面的诸多知识。
通过深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贯彻和实行“三步走”和“六个一”策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鼓励教师和学生实地调研、考察,积极申报课题,为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发展建言献策,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实效性,使四川文理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正逐渐成为学校的精品课,成为学生喜欢的课。
通过一系列的模式和方法的探索,虽然目前四川文理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否则将会影响实践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及其实际效果的提升。
(一)思想认识仍有待提高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意识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这也就是说人的活动应该在意识的指导下才能成功的达到目标,所以当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上还需加强。一方面,学校层面要提供物质条件保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育部通过一系列文件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建设的专项经费为最低生均20元,主管部门应该加强监督,学校层面要切实落实,只有有了物质保障,相关部门才能加大建设力度,改进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也要加强认识,尤其是教师在传统的教学中一味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主动积极地改善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效果,学生也要积极配合实践教学活动,特别是要反对“空谈论”、“宣传论”、“无用论”等一些消极观点,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使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切实有效。
(二)完善监控机制和考核机制
完善的监控机制和优化的考核机制是防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的重要手段。[5]从学校层面上讲,要通过职能部门加强监控,防止经费浪费和经费乱用,建立严格的经费审批程序。从教学部门讲,要建立相应的有效的考核机制,上下两级的监控机制要通畅且互补,尤其是教学部门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考核要做到双向评价,学生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另外,要增强教师的责任心,通过相应的考核方式、激励方式督促教师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最后,要对学生进行细致的量化考核,建立相应的考核标准,细化考核细则,避免形式主义。
(三)进一步改进和改善实践教学形式
学生欢不欢迎、喜不喜欢已经成为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其强烈的社会实践性,马克思理论的一个重要品质就是实事求是,学生目前是有较强烈的从事实践活动的热情,所以重视教学形式的改革,使学生能够不断的接触社会,使知识与实践不脱节是当前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相关的管理部门、教学部门应该多花力气去思考、探索新的实践教学形式,使学生能够喜欢参与、乐于参与,调动其主动性与积极性。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关系到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只有不断的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拓新,不断的完善评价考核机制,才能使其在今后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2014—5—20].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72/201001/xxgk_80380.html.
[2]李海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析[J].高教研究,2006(10):25.
[3]钱广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7(2):76.
[4]吴殿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30—132.
[5]阎占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相关问题的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08(11):181—183.
[责任编辑 范 藻]
On Practicality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Political—Ideological Courses in Universities:A Case Study of SUSA
LIU Shi—ren
(Marxism Schoo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Dazhou Sichuan 635000,China)
As an extent of the class teaching of the political—ideological courses,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the cour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t present,the teaching mode and method of which has been researched recently.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abbr.SUSA),located in the old revolutionary area,has achieved something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ation of the course teaching,but there still are some problems about its recognition,supervision and assessment,teaching forms,which needs to be developed and perfected.
university;political—ideological course;practical teaching;practicality
G41
A
1674—5248(2014)04—0147—04
2014—01—18
四川文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2013年一般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6+3模式研究’”(2013JY26)
刘世仁(1981—),男,山东费县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