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骊,曹 勇,权 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710055)
CDIO(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是2000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共同研究并创立出的一种全新的工程教育理念,这一理念继承和发展了欧美20余年的高等工科教育改革经验。[1]该教育理念的主要理论依据是美国著名哲学家、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的“从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即从活动中学、从实践中学、从经验中学),其目的是培养拥有综合应用素质的工程师。[2]近年来,这一理念由于良好的实践效果,被逐渐应用于工程教育领域以外的其它学科并得到认可。
在我国,研究生外语教育(非外语专业)目前正处在一个由“可持续”发展向“跨越式”发展的转型期。全国高等学校研究生外语教学研究会明确指出:研究生外语教学一定要“以需为本”,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提高研究生外语的应用能力,特别提高研究生在本专业和相关专业领域的口语和文字交流能力,从而培养出“外语+专业”的复合应用型人才。[3]
不难发现,研究生外语教学目标与CDIO工程教育理念存在相当大的相融性。CDIO大纲中所设定的工程技术人才必备的四种基本能力之一就是人际交往技能,其中明确提到工程教育培养的工程师应具备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这与研究生外语教育培养出“外语+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谋而合。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企业实力的逐渐壮大,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也日益加强,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国际重大项目建设中,而且大多在不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开展,这一现状导致国家对掌握小语种的工程类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同时也对研究生小语种教育实践提出了更高要求。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与工程类研究生小语种教学实践相结合,不仅可以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而且对探索合理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从而在具备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小语种,又称非通用语,即指英语以外的其它语种,非专业外语院校一般主要开设俄、德、法、日四种语言的教学。基于小语种自身特点及由此导致的教学特殊性,研究生小语种教学实践如果只是简单地照搬或模仿英语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是无法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更难以真正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当前,研究生小语种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由于小语种学生人数少,因此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英语的特殊性。一方面,小班教学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情绪和把握学习动机,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因材施教”;另一方面,缺少相应的学习氛围。由于学生人数少通常难以配备外教授课,且没有成熟的网络学习平台,学生缺少可交流和沟通的对象,导致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目前各高校开设的研究生小语种课程主要有三种:研究生公共外语(非英语)、研究生二外和研究生专业外语。
研究生公共外语(非英语)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以小语种为第一外语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一课程是本科外语教学的继续和延伸,其目的和任务是让已具有一定语言基础的学生获得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之成为他们今后在科研或工作中的有力工具。与英语不同,小语种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往往把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培养贯穿在一个课堂上,由同一名教师讲授,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和单一的教学手段容易让学生心理上产生疲劳情绪,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
研究生二外课程是针对以英语为第一外语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所开设的,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第二门外语的基础语言技能,掌握一定翻译技巧,培养初步交际能力,并了解相关国家的国情和文化,为以后进一步自学和不断完善打下牢靠基础。在今天世界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掌握第二门外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未来竞争力,而且已成为高端专业人才的必需,因此近年来研究生在选修小语种二外课程上呈现出更主动和积极的态势,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不足,班级规模过大,课程设置单一,教材与时代脱节等因素,最终的教学效果与期望存在一定差距。
研究生专业外语课程是为以小语种为第一外语的研究生开设的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必选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外语词汇,具备较强的阅读专业文献和实践应用能力。但由于小语种的不普及,很多专业教师无法胜任,因此当前多数高校主要由小语种外语教师承担相应教学任务。但大多数小语种外语教师只懂外语不懂专业知识,加之课堂上汇集了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学的实际效果很难达标。
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而教材则是重中之重。小语种因学生人数少,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教材的更新与英语相比远远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教材内容选题单一,与现实联系不紧密,加之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料也不丰富,这都限制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时下高校包括小语种在内的本科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考核评价指标就是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学生往往在社会求职压力的影响下,盲目地急功近利,贪图“考级”,钟情“考证”,学校内的考核测试往往流于形式。研究生小语种考核尽管没有了这种强制性测试的压力,但学生学习的侧重更明显,专业课程和帮助导师搞科研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外语课程无非是通过学期考试便万事大吉。因此,研究生阶段的外语学习并没有让学生真正提高所学语言的水平,自然难以培养出具备较强外语交流能力的专业人才。
社会对熟练掌握小语种工程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促使研究生小语种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也对研究生小语种教学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定位和要求迫使小语种教师不能再重复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应主动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途径,以期培养出符合国家和社会所需的人才。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入研究生小语种教学实践,从教学模式的合理构建、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建立科学考核评估体系三个方面来尝试改善和优化小语种教学实践效果,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特别是在本专业和相关专业领域的口语和文字交流能力,使学生所掌握的语言知识最终转变为今后实际工作中所需的应用技能。
如上所述,传统的研究生小语种课程,尤其是研究生公共外语和研究生专业外语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并没有有效实现外语知识向外语应用技能转变这一教学目标,从而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究其原因,以基础语言为主传统的研究生小语种课程已不合时宜,单一的读、写和听说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作用有限。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在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基础上,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方式,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依据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将教学内容理论性和应用性有机结合,建立充分体现语言知识、应用能力和文化素质的课程体系,让传统课程发生变化,将语言基础训练、语言技能培养和专业应用融合其中,甚至还可以包括所使用语言国家的国情文化等内容,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结构和价值观念得到发展。
近年来,熟练掌握一门小语种,且出自土木、建筑、环境、材料等工程类专业的毕业生成为紧俏人才,尤其是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工程类高级专业人才更是被企业单位求贤若渴,许多学生就业后马上被派往海外工程现场并参与管理工作,这无疑需要毕业生具有较为厚实的专业知识和语言专长。基于这一现状,可以尝试在教学实践中构建“复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研究生小语种课程设置中,将涉及帮助学生巩固其在大学本科阶段所学语言基础知识的内容比重降低,更多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开展专门用途语言教学,强化外语实用价值。传统课程内容中所包括的报刊阅读、时事听力、外汉翻译等内容,在本科阶段教学中尚且合适,但在以培养综合应用复合型人才为目的的研究生外语教学中其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突出专业特色,与满足社会需求的目标相悖。因此,将科技文献阅读、文献翻译实践、科技论文写作和口语实践等纳入研究生小语种课程体系中,强化“外语+专业”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又对所学专业领域的语言知识有较好的把握,从而提升小语种毕业生的综合实力。
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以产品从构思—设计—实施—运作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开展学习,其核心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动手实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基于这一教育理念,学生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学生的能力是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因此,针对小语种人数少的客观现实,教师可以尝试从教学方法上改善小语种学习环境,从而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有意设置一些课程主题,围绕某一主题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并积极参与,要求学生课前借助网络搜索丰富资料,在课上分享观点并展开讨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从而改善了课堂学习的氛围。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QQ、微信、易信等即时通讯服务搭建与学生的交流平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为小语种课堂的延伸提供了更大的可能。通过这个平台,教师随时与学生分享自己优选出的网络资源,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学习,既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的关键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共享知识和传播知识,将语言学习与语言实践相整合,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研究和解决问题,从而在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得到提升。当然,这样的教学方法对教师本人同样提出了较传统课程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身份不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而是促进者、协调者、合作者、倾听者和资源提供者。比如,教师在主题的选择上既要体现时代特点,又要兼顾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涉及该语言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社会风土人情等内容;不仅需要满足专业的需求,还要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和提高兴趣。
考核和评估始终是教学发展方向的指挥棒,直接影响着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传统的测试评价体系中,研究生在读期间的外语成绩基本是由每学期最后一次考试确定,对于英语学生有些学校还要求参加英语学位考试,而对于小语种的学生考核评定则单一的由期末笔试成绩构成。这种评价体系往往导致研究生不重视课堂学习,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只要考试通过,上课与否并不重要,这无疑与研究生外语教育的培养目标相悖。
在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课程的考核与评价不是孤立的进行,而是根据学生的课内外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客观地评价,可以根据教学活动内容把平时测试成绩、课堂表现状况、团体协作成绩、自我评价指标等均纳入课程考核,采用阶段性、任务型评价手段,凸显学习过程和方法对学习的重要性。[5]这无疑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研究生小语种的小班教学便于教师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尝试和体验,从而得以实现考核评估的多层化。在研究生小语种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将课堂讨论(15%)、随堂测试(10%)、模拟语境表演和主题演讲(20%)、课后作业(撰写命题小论文、翻译和阅读专业文献等)(15%)以及期末考试(40%)按不同比例纳入考核评估体系,这样对学生能力的认定不再由单一的考试成绩评定,而发展为对学习过程、教学活动参与度、课堂表现、平时测试等全方位多维度的综合评价。应该说,任何考核和评估手段最终都是为教学服务的,建立全方位、多维度、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学实践的有效开展,从而有助于研究生小语种教学实践的顺利推进和高效完成。
尽管CDIO工程教育创立的初衷是被应用于工程教育领域,但其中所包含的教育理念显然具有更宽泛的适应性,CDIO工程教育理念与研究生小语种教学实践相结合体现出的是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理论对实践具有规范、批判和引导功能,因此CDIO工程教育理念所给予的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这三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观念,这对探索研究生小语种教学实践改革具有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1]Crawley E.F.,Malmqvist J.,Östlund S.Brodeur D.R.RethinkingEngineeringEducation-TheCDIOApproach[M].Springer-Verlag,2007:3-9.
[2]赖红梅.浅论杜威“从做中学”的理论内涵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8(8):32.
[3]周 梅.ESP: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的发展方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1):67.
[4]耿延宏,张秀琴.CDIO理念下研究生外语教学体系重构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81-83.
[5]张沉香.澳大利亚伍伦冈大学“学术英语”课程教学模式[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4):49.
[责任编辑 范 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