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训练中心平台在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中的作用探析

2014-04-11 01:11管图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年5期
关键词:卓越校企实训

李 蓓,姚 庆,管图华

(南通大学 工程训练中心,江苏 南通 226019)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指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经验,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构建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通过高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拥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多层次卓越工程师[1]。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转变,教育部制定了“卓越计划”,致力于培养一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能力强的工程技术领域的各类型卓越人才,这对于引导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工程人才队伍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2-3]。

1 实施“卓越计划”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实施“卓越计划”并非轻而易举,不同的高校在与企业达成联合培养合作意向的问题上所面临的机会和可能性各不相同[4-5]。目前高校在推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上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体现在高校与企业达成校企合作意向的难度较高,或是在合作中企业深度参与的现实性较低。

一方面,尽管校企合作意义重大,但是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卓越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直接的联系,甚至存在不少的矛盾冲突,这无疑加重了高校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工作的难度,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参加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导致高校难以与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另一方面,尽管国家政策和地方财税对实施“卓越计划”的企业将有所支持和倾斜,但是目前由于政策不到位或政策力度不够等因素,校企合作存在许多“走马观花”、“走过场”的现象。除了政策原因,多种成本代价也成为企业深度参与培养的主要阻力:

首先,企业在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而且要与高校密切合作,共同创建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共同设计培养目标,拟定培养方案,并细化到每一周的学习安排;其次,企业在实施培养过程中,要在累计达1年的时间里向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分别提供在企业实践和做毕业设计、学习和开展研究性工作的机会;第三,在师资队伍方面,企业的相关工程师要接受高校的聘请,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授课,同时,企业要接收被学校派遣来参加工程实践的教师,帮助其补充工程经历;第四,尽管有相关实习安全与保险政策,企业在接收实习学生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承担了相应的实习安全风险,如何将实习安全保障工作做到位,对企业来说又是另一个挑战。上述因素对企业的产品生产、项目研发、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安全保障等工作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企业的日常运行和管理工作,加上所耗费的生产时间、人力、物力及财力等大量成本的代价,导致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可能性大大降低,校外实习变成“走过场”,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实习效果难以达到各方满意。

学生只有通过直接参与产品的设计、生产制造、组织管理、项目研发等过程,才能真正体验理论与生产实践的无缝对接,才能从中得到深层次、卓有成效的训练。可见,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是决定“卓越计划”校企联合培养收效的关键因素。

2 工程训练中心平台在实施“卓越计划”中的作用

2.1 工程训练中心是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重要载体

“卓越计划”要求培养学生具备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拥有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传统的工程教育模式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而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6-7]。想要培养具备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人才,高校就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工作,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符合国情和校情的实践教学之路。高校工程训练中心作为工程素质教育和技能训练的综合性开放平台,融传授工程知识、培养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工程素质于一体,是实施“卓越计划”的理想教育实践基地。

从教学目标上来看,传统的实验教学目标注重的是对所学知识的验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操作技能。而工程训练(实训)中心是通过强调通过工程基础知识教育、工程基本技能训练、工程综合训练及工程创新训练等教学环节,让学生体验工程认知、工艺设计、产品生产、企业管理等一系列的实训过程,在实践中训练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综合素质,为工程技术领域积累高素质的潜在人才。因此,工程训练中心平台是高校实施“卓越计划”的重要载体。

2.2 工程训练中心是高校解决校企合作难题有效的补充途径

实践教学通常包含了实验、实习和实训3种形式。工程训练中心的实训活动与另外两种形式相比,同时具备了实验的“学校能控性”和实习的“职业技术性”两大优点[8]。随着近年来工程实践教育的改革,工程训练中心也迅速蓬勃发展起来[9],成为“卓越计划”实施的重要途径。面对时代的要求,高校必须积极转变观念,把加强产学研合作作为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密切学校与社会联系的重要举措[10]。一些工程训练中心正在由校内的教学实践训练场所逐步向“产学研一体化”的多功能综合性工程实践教育基地转变。工程训练中心不断引进一系列生产线,或者直接引进企业的生产车间,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新型的训练方式和运行机制,承担起企业实习的训练任务,从训练机会、训练效果及训练组织管理等方面具备了原来到企业实习难以实现的优势。

(1)师资队伍的优越性,教学本位性。在师资方面,工程训练中心拥有专业理论知识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高学历专职教师的优势;依托综合性大学师资平台可以聘请学院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兼职相关的实践教学工作,实现与其他学院的资源共享与合作共建;与一般企业相比,能为指导教师提供更多形式的学习培训机会或更宽松的深造氛围,从而提升教师指导水平;还可以引进或聘请具有企业经历的工程技术人员,在产学研一体化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见,工程训练中心师资队伍能够消除企业兼职教师精力有限、难以校企兼顾,以及影响企业生产效率带来的企业配合度不高等难题,体现了师资的优越性。

企业的盈利性与工程训练中心的教学本位性决定了企业实习和工程训练中心的实训组织者的出发点、能动性的不同,工程训练中心能够始终以工程实践教学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致力于工程人才的教育培养活动。归根结底,工程训练中心教学本位理念是对学生开展工程实践教育活动的根本动力和稳固保障。

(2)实训内容的灵活性、综合性。近年来,工程训练中心以教学为主线,围绕“卓越计划”,逐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创造性地尝试将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模块化设计,如开设先进制造类、电气控制类、电子通信类、网络软件类和船舶、纺织、驾驶等多种工程实训模块,通过必选模块与可选模块的组合,实现灵活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多学科交叉性工程实训。南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2012年开始面向全校16个学院120多个班级、近4 000名本科生开设了模块化工程训练课程,教学效果反映良好。实训内容的模块化组合选择具有良好的综合性、灵活性和通用性,适应了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工程综合能力的培养需求,成为一种有效的新的实践教学模式。

(3)实训课程安排的系统性、层次性。实训课程的安排遵循因材施教,从简单到复杂,逐层递进的原则,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分阶段、分层次地逐步开展“工程认知—技能训练—综合实践—工程创新”的层级递进式教学,实现从大一入校的专业认知到大四的毕业设计,逐步接受科学、连贯、系统而有序的工程实践活动,为培养扎实深厚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4)实训过程的可控性、安全性。可控性是指实训系统应具有事前安排、事中监督、事后检验和评价功能,即系统的可计划、可监控、可检验和可评价[11-12]。工程认知、工艺设计、产品制造、生产管理等实训环节,始终在规定的实训场所、在专业实训教师指导下开展教学活动,实训期间教师严格把关,规范操作。工程训练中心制定训练目标内容,掌握实训节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且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网络答疑,发布教学信息,开展教学评估等活动。

此外,安全保障是实训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健全的实训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实训安全工作责任制以及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是校内实训安全工作的制度保障。除了上述规章制度,工程训练中心还为学生提供防护措施,构建安全实训环境,营造工程文化氛围。所有人员进入实训区须统一着装(劳动保护服),并且按不同的实训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营造了企业化的职业环境,帮助学生体验工程文化、树立工程意识。

(5)创新能力培养的可行性、有效性。工程训练中心集合了人才、设备、场地、科研项目等有利资源,通过建立工程综合创新实训室,为学生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条件;通过组织、承办或指导学生参与各类创新竞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探索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承担科研项目,实现了工程综合创新能力的训练,推动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实现。工程训练中心可为学生提供专门的创新创业平台,学生团队可带项目入驻,开展项目设计、创业运作和科技创新,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也为学生就业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6)课程教学改革的实用性、前沿性。近年来,随着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入,工程训练中心的实践教学开始趋向于强调实用性,也更注重训练项目的行业性和个性化,尽可能地面向产业实际和地方经济建设,彰显了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对学生进行了涉及多学科并涵盖工程认识、工程设计、工程制造、工程管理等多环节的“大工程”训练,致力于实现“毕业即上岗”的综合性实用工程人才的培养。同时,依托学校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的广阔背景,不断充实最新科技发展的前沿知识,使实训内容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创新,也使“卓越工程师”培养成为工程训练中心深化实践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要求的重要内容。

3 结束语

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平台是推行“卓越计划”的重要载体,在实施“卓越计划”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校对“卓越计划”校企合作的可能性持悲观态度,而是要更加积极地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本文尝试在高校推行“卓越计划”所面临校企合作的难题(包括难以达成合作意向,或无法实现深度合作,合作收效甚微)时,充分发掘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平台的价值与潜力,加快工程实践教育改革,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变化,走一条立足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这一过程中,各高校要准确定位,不盲目攀比,结合自身工程训练中心实际,推进产学研并举,打造企业化的生产实训平台,使实训内容最大限度地贴近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实情。同时,注重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办出特色,适应服务社会和地方产业经济的需要及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真正成为“卓越计划”的教学实践基地,将工程理念贯穿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实践教育之中,培养出拥有工程意识、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卓越工程师。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2):47-55.

[2]林健.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保障[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23-39.

[3]林健.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保障(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2):24-40.

[4]彭熙伟,廖晓钟,汪湛清.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需要解决的几个突出问题[J].高教论坛,2012(11):60-62.

[5]张欣韵.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刍议[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7(1):84-87.

[6]傅水根.我国高等工程实践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1-4.

[7]洪林,王爱军.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9):5.

[8]胡剑慧.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训中心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9]周琼琼,何亮.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历程与现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2):20.

[10]陈长喜.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带动高校文化产业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4):158.

[11]李春友,王秦湘.会计软件实训教学的优化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7,10(4):73.

[12]隋秀凛,邵俊鹏,王义文,等.机械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探索[C]//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89.

猜你喜欢
卓越校企实训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