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生态教育的思考*

2014-04-11 00:41曹加杰阮宏华杨宝莲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文明意识生态

曹加杰,阮宏华,杨宝莲

(1.南京林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7;2.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句容 2124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把建设生态文明写进党章,成为党的执政纲领之一。生态文明的实现必须提高全人类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养成良好的生态世界观,而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的形成依赖于生态教育体系的建立和生态教育的全面开展[1]。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对大学生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观念,激发其保护生态环境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更好的条件和保障。然而,就目前国内高校生态教育而言,主要以各类专业生态环境教育为主,如生态学、环境科学等,非专业生态教育还相当薄弱,绝大多数学校根本没有开设非专业生态教育[2]。在高校公共课程教学中,生态教育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手段、方法,以及最终的教育目标都显得十分薄弱。

一、生态教育的内涵

生态教育是以生态学为依据,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增强学生的生态认知能力和情感体验,并使他们的意识、认知、体验升华为自觉的生态行为习惯,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衍生生态文明的教育[3-4]。

生态教育既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符合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5],能够全面提高未来一代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类、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当前一系列生态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6]。

二、生态教育的意义

(一)生态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生态意识、塑造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

面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要真正改变生态危机的状况,要唤起民众的生态意识、强化民众的生态情感、建设全民的生态文明,就必须造就一代又一代富有生态精神的人,创造出新的生态型的生存模式,这就需要生态教育的支撑和依托。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社会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理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先行者[7]。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能否真正实现。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对培养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起着重要作用[8]。通过生态教育,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观、价值观,继而在全社会普及生态文明的科学知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提高生态意识、塑造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

(二)生态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生态教育不仅是生态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意识。通过生态教育,让大学生形成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相一致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生活行为方式,提升他们的生态素养、生态道德观念,培养他们树立起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激发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以他们的社会示范效应来拓展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发展[4,9],促使社会不同群体在实践中真正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10]。因此,高等学校是否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及其教育效果,不仅影响当前整个社会的生态状况,更重要的是它将影响未来社会的生态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高校生态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积极的根本性的影响[11]。

(三)生态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素质全面提升的内在要求

对生态文明观念的认知和践行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教育的重大职责就在于让大学生清醒认识到生态问题的解决需要靠全人类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认识到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最终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制约人类文明的进步。

通过生态教育,可使学生自觉形成从专业素质培养的高度,将所学知识与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有机集成,构建自己特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可以帮助大学生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生态伦理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因此,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教育,更重要的是通过生态课程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生态世界观,激发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养成生态行为。最终将大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应用型和复合型综合人才,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高校生态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生态教育教学目标是要激发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生态法制教育、生态审美教育,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观,建立新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树立和培养生态道德,养成生态行为。高校应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几方面入手,使生态教育真正实现其教育目标。

(一)设置生态教育课程

长期以来,由于对生态学认识的局限性,生态教育仅仅是生物学、生态学等专业工作者及学生的教研任务和学习内容,这就造成了生态学只能在狭小空间发展应用,生态文明的理念迟迟不能普及的现状[5]。据调查,目前非生物、生态专业开设与生态相关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接受教育的学生数量只占很小比例,且效果一般[12]。因此,应改变生态教育课程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地位,将其从选修课程调整为高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其课程地位不应次于诸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政治经济学等公共基础课[4,13]。高校可以利用现有的师资和课程资源优势,开设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课程,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选择不同侧重的课程[7],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与治理”“城市生态学”“园林生态学”等课程,并进行大学生生态道德修养、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学、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内容的教育。

(二)改造专业课程,进行学科渗透

单单开设基础性生态学课程还远远不够,高校生态教育还应该充分发挥其他课程潜在的“生态”优势,把生态教育类课程贯穿在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实施渗透式教学。例如,在园林专业中,可以开设园林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课程;在经济学专业中,可以开设生态经济学课程;在建筑类专业中,可以开设城市生态学、环境设计学、环境规划学等课程;在文科专业中,可以开设生态环境与生活、生态美学等课程[14]。植物学老师在讲到植物的生态作用时,可以扩展到生态危机,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全球生态恶化的状况和植物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课老师在讲解有关理论时,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知识;化学课教师,可通过回收利用实验废液,既保护了环境,又可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15-16]。这样,生态教育课程与各相关专业课相互结合、相互呼应、相互渗透,就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这种完整的课程体系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比较完善的生态知识结构,培养大学生整体而全面的生态环境素养;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从大局着眼、从长远利益出发考虑事情做出决策的能力。

(三)开展多样化生态教育教学模式

目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形成过程中最大的困境是如何将生态意识外化为生态行为,并固化为习惯和素养。因此,生态教育课程教学,要采用灵活、务实、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对生态危机的感性认识,将危机感、责任感、生态文明意识融入到思维意识中,形成关爱生态、保护环境的浓厚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其一,将课堂所讲原理、基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鼓励和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与“生态环保”相关的考察、调研活动,学生可以通过亲身感受和体验,进一步深入地了解生态环境状况,增强危机感,激发强烈的责任意识。

其二,鼓励大学生组建环境保护类的社团,既可以在校内开展各类环保活动,也可以积极鼓励和引导他们与公益性环保组织合作共同开展面向社会的课外环保实践活动,进行公众生态教育宣讲及社会实践活动,以大学生的良好生态形象,唤起公众积极参与环保事业,提高环保意识。

其三,可以在每年的地球日、环境日等节日,在校内举办丰富多彩的生态保护专题讲座或生态知识宣传展览[7];举办摄影、征文、演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环境保护科技知识、法律法规,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全球生态恶化的状况,了解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环境管理制度,学习治理与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的技术手段,形成关爱生态、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生态文化氛围,唤起他们深层的生态环保意识,逐步提升生态道德情感。

(四)加强生态教学的保障

生态教育的正常开展,必备的教学资源主要应包括相关的教师、教材、图书(信息)资料、教学设备、教学基地等。然而,当前高校生态教育教师缺乏,不能满足要求;教材、图书资料既老化又缺乏,教学设备和教育基地缺乏,是一种普遍现象。

因此,高校一方面要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生态专业的教师队伍,提高对生态环境知识的驾驭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环保人才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应编写生态教育教材,补充和更新生态教育方面的图书资料[7]。可以从庞杂的生态学原理和知识中遴选出相关教学内容,以生动的例子、浅显易懂的知识点为基本生态教育内容,构建基本生态教育课程。

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要有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教育是一条可行途径。高校生态教育的实现,有利于带动广大民众树立生态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协调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各种关系,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生态氛围;有利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态文明,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秀芳,苏宝梅.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生态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4):66-68.

[2] 李久生.环境教育论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37-139.

[3] 黄正福.高校生态教育浅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6(2):36-37.

[4] 王 玲.大学生生态教育现状与路径探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4(4):103-107.

[5] 杨克涛,陈敬佑.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生态教育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10):180-185.

[6] 刘经纬,赵晓丹.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模式与途径研究[J].教育探索,2006(12):97-98.

[7] 温志英,赵士豪,薛胜平.高校生态教育特色化发展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3·上半月刊):215-217.

[8] 周卫平,夏法金.高校德育应增强生态文明教育[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843-3845.

[9] 陈斯拉.大学生生态教育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6):92-93.

[10] 石国进.简论生态教育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J].科学发展观研究,2008(11):48-50.

[11] 邓丽芳,韦方立.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高校生态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9(2):62-64.

[12] 梁仁君,林振山.高校生态教育的现状及体系构建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20-23.

[13] 文传浩,郭 涛,常学秀,等.论我国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J].生态经济,2001(5):17-19.

[14] 黄治东.论社会转型视阈下高校的生态教育[J].江苏高教,2011(6):84-85.

[15] 祝怀新.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65-82.

[16] 祝怀新.环境教育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191-223.

猜你喜欢
文明意识生态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对不文明说“不”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