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适应及其影响因素探析*

2014-04-11 00:39夏天成马晓梅克力比努尔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异质群体个体

夏天成,马晓梅,克力比努尔

(新疆医科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一、文化适应的内涵

适应一词来自于生物学,后被广泛引用至心理学和人类学。“文化适应”一词,一般公认是美国的鲍威尔(John W.Powell)最早提出的,他于1883年将其定义为“低等文化模仿先进文化过程中所造成的心理变化”[1]。这一定义有很强的歧视色彩。目前最为人所常用的定义是1936年由雷德菲尔德(R.Redfield)、林顿(R.Linton)和赫斯科维茨(M.J.Herskovits)所提出的,即“由个体所组成,并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直接的、持续的文化接触,从而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2]。虽然雷德菲尔德等人关注于原始文化研究,所研究的文化适应也多集中于原始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接触与文化模式变化,但其关于文化适应的定义具有普遍意义。一般来说,文化间的交互会寻求一种交互平衡,弱势文化在这种交互作用下处于不利地位,出于个体和群体的发展,弱势文化必然会自发地调整接触策略,并进行有利自身的积极变化。文化适应必然发生于两个不同的文化群体之间的接触和交流过程之中,这一情况在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接触过程中同样也会发生。面对主流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弱势的一方,这当中具有一种“不平等和不对称关系”[3]。少数民族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主流文化或者强势文化的影响,而弱势文化一方的个体出于生存和发展的考虑,就会自发地去调整生存策略,去适应新的变革给自己生存带来的影响,所以这种变化往往发生在弱势群体一方。总的来说,这一适应可以分成个体和群体两个层面。从个体层面来说,文化适应即当个体接触到与其本身不同的异质文化之后,个体基于对这两种文化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情况,所做出的一种选择和变化调整。从群体层面来说,则是个体调整的一种整体性变化的呈现。简言之,适应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一种平衡,即两种文化的和谐,而这种平衡状态并非静态,而是一种动态过程,即“不平衡—平衡”的循环往复,这个寻求平衡的过程即是适应的过程。

二、文化适应的相关模型假说

1.文化适应的阶段模型假说。如上所述,文化适应是一个寻求平衡的过程,而作为一个经验过程,它可以在时间上进行过程分析。在文化适应的阶段模型方面,阿德勒(A.Adler)在1975年提出了关于文化适应的五阶段模式。(1)接触阶段:对初接触的异质文化感兴趣,但是尚未感到来自该文化的冲击和压力;(2)不统一阶段:丧失对异质文化的浓烈新鲜感,感到异质文化与自身文化的差异,并感受到异质文化对自身的压力,产生出茫然和无力感;(3)否定阶段:对异质文化产生否定性认知,并容易产生攻击性的念头和行为,属于自尊心和攻击性都较强的阶段;(4)自律阶段:开始承认文化上的差异在可以接受范围,逐渐接触心理上的攻击或者防备态度,能够自然地接受和应对异质文化;(5)独立阶段:对于文化差异产生更多的理性认识,并且能在这一基础上产生更多的情感认同,从而在日常生活中顺利实现自我价值,获取丰富的感情生活。除阿德勒之外,葛兹(C.Geertz)在1991年也提出关于文化适应的四阶段假说。(1)多幸阶段:个体和异质文化初接触,感到新奇与兴奋;(2)文化冲击阶段:接触到异质文化对自身生活的切实影响,体验到对自身生活的冲击;(3)文化变化阶段:开始对异质文化产生认知,并开始接受新的价值观念,能够融入异质文化环境之中;(4)精神安定阶段:能够开始正常的社会生活。除了上述两人之外,还有许多学者对于文化适应的阶段做出了模型假说。总的来说都可以看作是一种过程分析,并且带有明显的个体心理学色彩,遵循着从好奇到冲突,从认知到变化,最终达到适应状态的心理过程。

2.文化适应的个体策略模型。对于个体如何适应强势的异质文化,戈登(M.Gordon)在吸取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一维模型。戈登认为,个体要么完全选择自身文化,要么选择新文化,要么对两者的混合体中选择一个全新的文化点,文化适应的最终结果是被新文化同化。这一观点被广泛质疑和反驳。约翰·贝利(John W.Berry)在1974年提出二维适应模型。他认为在文化适应中主要是认同问题,即文化保持和文化接触问题,前者涉及到自身文化的认同,后者是对异质文化的认同。根据这两个问题的态度,贝利提出了四种个体文化适应模式,即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首先,当个体对于这两个问题都持积极态度时,也就是既坚持自身文化又认同异质文化时,个体采取整合策略。其次,对两个问题都持消极态度时,个体采取边缘化策略。再次,对坚持自身文化持积极态度,而对异质文化持消极态度时,个体采取分离策略。最后,对自身文化持消极态度,而对异质文化持积极态度时,个体采取同化策略。四种策略中,最理想的是整合策略,最不利的是边缘化策略。在实际生活中,受主流文化的策略实施及弱势文化保守主义影响,个体一般采取整合策略,但由于文化的复杂性,对于异质文化的接受不可能是全面接受,通常只是有限接受。所以,文化适应策略也是灵活多变的,如个体可能会在科学领域采取同化策略,在语言等工具性领域采取整合策略,在婚恋等民族情感比较强烈的领域采取分离策略,在流行事物等个性较强领域采取边缘化策略。

三、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

关于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门登霍尔(M.E.Mendenhall)与奥德多(G.Oddou)认为,文化适应有四个维度的因素,即自我导向维度、他人导向维度、认识维度和“文化硬性”维度。其中,自我导向维度指个体自信和精神健康的能力;他人导向维度指个体与异质文化群体有效交流的能力和意愿;认识维度指对于异质文化行为的正确归因能力和自身行为可能引起冲突的预测能力;文化硬性维度指异质文化本身的开放度,这涉及到文化距离等因素。这一理论强调个体的适应能力和异质文化本身特质。沃德(C.Ward)认为,跨文化适应有两个维度,即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前者指个体在异质文化接触过程中所获得的满意度和心理健康程度(若无因文化接触而产生负面情绪即算心理适应),后者指个体在接触异质文化过程中所获得的适应性知识和能力(能否适应异质文化环境及与异质文化群体有效交流)。沃德认为,采取整合态度的个体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问题最少,而采取分离态度则适应水平最低。沃德所提出的情感、行为、认知三个要素的观点(ABC),也为多数学者所认同,如贝利也提出“行为上的转变、文化适应压力以及精神病理状况的产生”[4]等心理层面的分析。

在文化适应的情感因素方面,除个体好恶之外,较为显著的影响因素是社会支持。社会支持中可以划分为母体文化群体和异质文化群体支持。母体文化群体能够为个体提供情感帮助,应对个体所遇到的挫折,为其提供保护和宣泄情感的途径;而异质文化群体的支持,则能够帮助个体在应对异质文化压力的时候产生亲近感和归属感。母体文化群体的支持也可能具有两面性,与母体文化群体联系较密的个体,也可能出现疏离异质文化群体的倾向;在行为因素方面,除了个体性格、年龄和文化教育背景外,影响较大的是交往能力,与异质文化交流不畅会使得个体产生孤独感和疏离感。这其中涉及到交往的模式、态度和习俗等。在认知因素方面,除了个体的认知能力因素之外,主要有时间因素、文化距离因素和社会歧视与偏见等。总之,文化适应的因素分析一般都关注于群体的“文化价值观产生变化及由此产生的文化变迁、政治经济制度变化以及宗教制度变化”[5]等方面。

整体来说,关于文化适应的研究心理学色彩较重,而普遍性和客观性不足,但相关研究也逐渐体现出多样化文化个体和普遍性解释相结合的趋势。从概括的文化整合策略逐渐转向具体文化环境中的文化适应考量,而作为一个交叉领域,文化适应研究只有借鉴其他学科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和知识体系才能更具有解释力。

[1]李加莉.跨文化传播学中文化适应研究的路径与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2012(9):80-87.

[2] Redifield.R.Linton.Herskovits,M.J.Momoradum on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J].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36(38):149 - 152.

[3]托马斯·埃里克森.社会文化人类学导论[M].董 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376.

[4] J.W.Berry.Stress perspective on acculturation.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Acculturation Psycholog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43 -44.

[5]R.F.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王卓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60-262.

猜你喜欢
异质群体个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随机与异质网络共存的SIS传染病模型的定性分析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Ag2CO3/Ag2O异质p-n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How Cats See the World
MoS2/ZnO异质结的光电特性
执政者应学习异质传播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