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栖居

2014-04-11 17:27张艳
江苏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意义德育生命

张艳

生命化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融于”生命、“成全”生命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依据生命的特性,尊重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创造适合生命发展需要的教育。它以生命为基点,把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教育过程之中,使教育尊重生命的需要,完善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

“融于”生命的教育应该是追求生命的完整,凸显生命的灵动,激发生命的动力,张扬生命的个性的教育。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犹如金字塔的三面,构成了有机联系的完整的教育图景。要高度尊重儿童,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内在本性,必须把儿童看做生命发展的主体,始终珍视他们发自天性的自然的主动权。要把儿童当做灵性的生命体,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教育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建构和自我超越。教育过程要“尊重意愿、满足需要、培养兴趣”,凸显“自主、自信”的主体精神,唤醒儿童自我发展的内在意识,激发其内在的发展动力。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划一,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空间,创造一个崇尚开放、多元的环境。

人生必须追问意义,活在意义之中。教育需要使人们明了人生的意义,追求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人生,这才是“成全”生命的教育。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包括三个依次递进的层次:第一,珍惜、尊重、欣赏生命;第二,开启生命的智慧;第三,提升人生的境界,实现生命的意义。教育拯救现代人,就要拯救他的灵魂,使他认识“人生的意义”“价值”“境界”,乃至最后的“幸福”。这是生命化教育最艰巨的任务,也是最高的目标。综上所述,生命化的教育,在起点上,直面人的生命;在过程中,通过人的生命,遵循生命的本性;在结果上,润泽灵魂,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生命的质量。教育只有三者协调一致,才能实现其生命的本质,才是完整的生命化教育的内涵。

学校实施“生命化教育”,可以从生态的校园文化建设、自主习得课堂的创建、生活化德育的实施、个性化教师的培养、服务型教育管理的改革以及生命化的学校课程建设等六个方面展开具体的工作。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呵护学生的生命,培养学生的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致力于每一个生命全面而和谐、自由而充分、独特而创造地发展。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学校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其他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学校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对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具有深远意义。要对校园文化进行整体规划,使学校每一个楼层的展示均指向生命化教育的主题。生命的全面发展需要温暖的舒展空间,要合理利用校舍,创设良好的氛围。生命化教育视域下的课堂,应该赋予学生发展的主动权,在学生自主习得的实践中,师生双方实现生命的彼此成全。因此“有生命的教学”,强调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鼓励,相互沟通,彼此启发,共同分享与协作。“教育即生活”,展现生命的德育应当是一种生活化的德育。生活化德育,就是在德育过程中,以尊重生命为前提,以学生发展现状为基础,以德育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体验道德情感,认同道德标准,内化道德信念,衍生道德行为,最终实现促进学生个性与道德成长的教育目的。生命化的教育,实施个性化的教师培养,即在教育过程中认可教师的主体地位,尊重教师的个性特征,鼓励教师个体的最优发展,彰显教师的生命属性。学校管理是学校体现教育服务性的重要方式,深化服务型的学校管理,遵循生命自我成长、完善的本质规律,通过为生命主体即教师和学生提供适切和有效的服务,对内赋予师生自主管理的权利,挖掘师生的管理潜能,与生命教育的需求相契合;对外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品牌,实现学校的教育服务功能。生命教育以生命奠基为根本,以生命成长为目的。生命化的学校课程旨在构建社会化与个性化相统一、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相统一,适应学生个性发展与潜能开发的课程体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切的发展载体。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大马路小学)

猜你喜欢
意义德育生命
有意义的一天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