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拟结合教学实践,探讨通过细读文本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准确的解读名作。
一.抓住矛盾——寻找突破口
文本细读强调直面文本,做到“以文解文”,联系上下文,就在文章里把课文读懂,没有必要作过多的注解分析和引证发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语言的矛盾处,进行细读,找到深入解读文章的“突破口”。《小狗包弟》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作者在文章最后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一位成就卓著的文学家,十几年后,专门写文章对一只狗表达歉意,似乎有些小题大作?但再细读文中这句话“为了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一个人的命运要维系在一只小狗的身上,要靠赶走一只狗保全自己,这显然更不符合生活常理。这一异常处,就是细读的关键。循着这一点去探求原因,发现文中写道“包弟是日本种,还有过一个瑞典旧主人”,“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晚上附近的孩子时常打门大喊大叫,说是要杀小狗”,“艺术家被扣上了‘里通外国的罪名而遭迫害”,这些真实反应了文革时期“千千万万家庭被轰毁,千千万万生命被吞噬,甚至连一条狗都不能逃过劫难”的现实。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作者生怕自己因为养了一条跟外国有关系的狗而被污蔑为里通外国的反革命,遭受残酷的政治打击的可悲处境。而既然如此,作为文革的见证者和受害者,原本可以仇视和诅咒社会,但是作者却说“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我的心仿佛放在油锅里煎熬”,透过这一超出常情的反应,我们感受到巴金先生展现出来的“一个最无责任者对自己责任的拷问”的“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从而认识到作者肩负的深沉的历史、社会责任感。
二.品味语句——深度挖掘文本
海德格尔说过:“语言是存在的家。”牢牢抓住语言进行品味、感悟和体验,是读者从全新视角深入认知文本的重要策略。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最后一段中写道:“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通读全篇关于先生“有学问,有文采”均有体现,但似乎并无一处直接表现先生的“热心肠”?那么这是不是作者的一处闲笔呢?围绕这个关键词,细读课文的三则材料“他讲杜诗时‘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他讲《桃花扇》时“悲从中来,竟至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讲《箜篌引》时‘短短十六字活画出一出悲剧”,会发现作者着力刻画的目的不仅仅在表现先生演讲投入、有感染力。当我们追问,先生何至于多次悲痛不能自已时会发现:《桃花扇》说的是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崇祯皇帝”,先生却由此想到了自己曾追随的光绪帝——这位试图变法图强的皇帝,戊戌变法失败后被囚禁,力图振兴国家的愿望最终也随之破灭。拥有炽热爱国之心的先生悲的是自己曾经追随的皇帝,悲的是国家的衰亡。同理,经过细读文本,任公先生由《箜篌引》中这个强要渡河的人想到了戊戌变法中慷慨赴死的谭嗣同,先生如此之悲是因为他曾经与谭嗣同一起为国家变法图强而努力,谭嗣同甘愿牺牲以救国民的直面死亡的勇气与爱国情操让先生为之敬仰,为之感慨。通过细读、探讨,读者认识到这个“热心肠”体现在先生“赤子般的爱国情上”。通过对文中关键语句的挖掘,学生体察了任公先生的真性情与爱国情怀,获得了全新的阅读体验。
三.知人论世——理解写作意图
孟子提出“知人论世”的文本细读原则。其中所谓“知人”,是指不仅要了解作家生活经历和创作风格,而且要注意了解作家写作该作品的意图。而对写作意图的理解依然要通过细读课本的重要语段来完成。
《囚绿记》中写道“作者因为对绿色的喜爱把它的枝条牵进室内,但绿色枝条却因此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最后作者在离开北平时才决定把它“开释”,“放在原来的位置”。作者记述这样一段经历,到底要表达什么?他想说“不能以爱之名行伤害之实吗”?这样理解似乎还很有现实意义,但是当我们把目光锁定在文章交代“放绿”原因的倒数第二段,就会觉得这个解读有点流于肤浅了。
《故都的秋》中作者说“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结合时代背景,会发现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在生活上,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受。这种感受在同一时期文学家的作品中也有表现,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文本细读,指引学生回归文本,抓住文本关键点,自觉运用各种方法,品味语言,多层次挖掘出作品的内涵。
雷艳,教师,现居湖北十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