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与对策浅析

2014-04-10 20:41刘志伟
教育界·下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就业对策大学生

刘志伟

【摘 要】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加快速,就业需求整体承受巨大压力,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尤其是医学院校,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医学高等教育大幅度的扩招、我国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政策的出台,给医学生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高校医学专业毕业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顺利进行的人力保障,因此,有效解决目前医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意义重大。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对策

据统计,2013年毕业生人数已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又有新的增加。再加上往届已经毕业没有就业的人员,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会进一步加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高校医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具有特殊性,就业质量整体不容乐观,城市大中型医院人员呈饱和状态,乡县基层医疗机构缺乏吸引力。就业领域更加多元化,医药营销、医疗保健行业、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等等领域急缺资源。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出现问题的原因去探析并寻求解决的办法。

一、医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医学毕业生相对难找工作,除了社会就业人才出现整体失衡这个大前提下还有它自己的特殊性,这主要包括:医学专业特殊性、学校寻求就业出路单一、用人单位因素和个人因素等。

(一)医学专业的特殊性

医学专业有其自己的特殊性,特殊就特殊在它是一个要求有着严格技能的、有经验的学科,这就为学生就业提出了很多的要求:要有至少5年甚至更长学制的学习技能、需要较多的临床实践、毕业工作后才有机会和资格去申请考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等等,而以上这些都是需要毕业生有着严格的医学技能和较为丰富的实践,甚至还需要医师资格证书,这样才有竞聘医院、门诊、医药类等相关行业的条件。这些要求使得医学专业在求学过程中需要学习更多的内容和掌握更多的技能。

(二)学校寻求就业出路单一

医学生寻求就业出路单一,其实不单单指本专业的特殊性,也有着学校指导就业方面等原因。学校作为为社会培养人才、输出人才的地方,担负着为毕业生顺利毕业,寻找就业途径的责任和任务。但是现在高校针对毕业生就业指导这个部分总是有着或多或少的欠缺,以天津某医学专业高校2013年毕业生就业指导为例:在2012年12月份和2013年4月份分别组织了两场大型的招聘会,其中有少部分单位医院和130多家医药企业进行现场招聘,除此之外不定时针对不同学院不同专业进行专场招聘,虽然招聘会和专场举办多次,但效果不大,学生当场签订就业意向的大概不到30%,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都是和医药类相关的企业和医院,并没有其他行业的企业。很多学生曾在老师面前表示,毕业后并不一定真正去从事本专业或医药类专业,还可以去从事自己愿意的销售、管理等等一些工作,可是自己了解这些行业的渠道很少,迫切希望学校能给予一些非专业行业的就业指导。很多高校在提供就业指导的同时,没有对本学校没有专业学科涉及的、但是现在就业形势好的行业给予过多的关注,这也是就业指导单一的重要原因。

(三)个人因素和用人单位因素

医学生就业自身原因和用人单位的原因也是造成现在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就个人因素而言,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心理准备不充分。在就业信息准备不充分的同时,面对社会上就业形势带来的种种竞争也处于被动。另一方面就是医学生就业期望值往往过高。许多毕业医学生就业期望值偏高,有的注重自我意识和区域观念,这些人主要凭借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就业城市、就业单位,如不少医学毕业生执着地追求大城市、大医院,这些“大”单位人员已相对饱和的形势没有认清。有的注重“一次就业定终身”,这主要是因为民营、私立医院无保障、基层医院无发展等就业思想深深影响着这部分医学毕业生,从而使他们不敢轻易选择就业单位,丧失最佳就业时机,最终把自己挡在就业大门之外

从社会原因分析,就业难是现在大多数行业的现状。一方面,每年的毕业生呈上升趋势,整体呈现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态势。另一方面,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导致城乡自然条件、生活条件、医疗条件等差距,使得毕业生普遍向往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大中城市、条件较好的县级以上医院。但是这些用人单位往往竞争非常激烈,人员相对饱和,难以接纳大批医学生就业。相反,大多数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医院难以吸引医学生前往就业,因此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大城市饱和,农村亟需大量医学高等人才的现象。第三个方面就是,现在有的用人单位存在“岗位高学历”的思想。这些单位在挑选人才时不断提高用人标准,甚至一些普通岗位也要优先聘用高学历者,使普通医学毕业生尤其是专科、本科毕业生进入医院困难重重,加剧了医学生就业的压力。

二、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对策的思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这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单是一个单纯的现象,它更多表现的是一个伴随着经济制度变革、医疗体制变革的社会问题。目前医学院校学生就业率较低的严峻形势,作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决。

首先,积极发挥政府尤其是卫生管理部门的作用,出台政策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规范医疗卫生机构招考的标准和考试秩序,调整医学生就业准入考试机制等等。如针对长期基层卫生人才短缺的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出台一些高校医学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建立起以政府职能部门为主导,用人单位和学校主动参与的医学生就业运行机制;加强中小型企业的建设工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自主个体经营,鼓励灵活就业,鼓励高校学生投身基层、西部建设等。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执业资格考试具体实施办法,严格医学就业准入考试,加强临床实践技能操作能力的考核。endprint

其次,积极发挥高校就业指导的作用,根据社会人才需求设置学制和课程,学校就业指导从单一举办招聘会向职业生涯辅导过渡,以实习带就业,多渠道多手段积极寻找就业渠道。学生管理部门的指导思想要从单一的就业指导转变为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上面转变;加强就业管理部门队伍建设;加大就业信息扩充和获取手段的投入;建立实习就业机制,在实习安排上加上一些以学生就业为目的的课程和实践,把原来的实习医院和基地建设成为实习就业基地。

再次,用人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对应聘的医学专业毕业生进行全面测试、考察,最终将合适的医疗人才筛选出来。在机构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实现能上能下的良好局面。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新医改政策中对公立医院进行改革的机遇,吸引有才华,有能力的高校优秀毕业生进入到医院机构,这样才能保证为机构创造丰厚经济效益,赢得社会声誉。

最后,从毕业生自身来看,要完善毕业生自身能力素质,要做到认清当前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提升各方面素质;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途径。医学毕业生要有长远眼光,发展的看待职业选择,学会科学、灵活、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准备找工作之前系统地学习求职技巧,这其中包括就业信息的分类处理、自荐材料的准备、笔试面试技巧的学习以及自我职业形象的设计等等。

三、结论

当前,医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困难,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这既具有一般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共性,更有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医学生就业困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形成的原因很多,既有主观原因,更有客观原因,既有个人责任,更有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及用人单位的责任。从源头去追究的话,当前造成医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高等教育改革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的。只有真正地把高校就业尤其是医学院校培养人才体制与社会需求做到一个协调和平衡,大学生就业难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丁建飞,朱慧,陈镭.浅析医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34-135.

[2]秦莉红,张涛,刘成,等.新医改体制下医学生就业指导探析[J].职业时空,2011(1):145-146.

[3]刘丛凯.医学生就业取向对其面向基层就业的影响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6):972-973.endprint

猜你喜欢
就业对策大学生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大学生之歌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