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业中学开展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4-04-10 13:16牟生河
教育界·下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创业精神职业中学

牟生河

【摘 要】在职业中学开展创业教育十分的必要的,也是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重点,积极探索创业教育的途径,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业人才,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中学 创业教育 创业精神 创业能力 理论与实践 研究

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规定:“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职业中学的创业教育是指充分挖掘职校生潜能,以开发中职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他们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冒险精神,进行从事某项事业、企业、商业规划活动的教育;是以提高自我就业能力为目的,尤其注重培养他们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让中职生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的教育。

一、在职业中学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 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开展创业教育

由于每年有大批的大学、大专毕业生就业,冲击着人才市场,下岗分流人员不断增加,使劳动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创业教育能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创业教育,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就业压力。

2. 开展创业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只限于“从业教育”,教学只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不是全面创造能力。而创业教育则通过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的培养,开发和提高创业的基本素质,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和生存能力;培养适应各种需要并能在社会上自谋职业的复合型、创造型人才。因此,开展创业教育是必然趋势。

3. 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需要开展创业教育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另外,鼓励和允许学生走出去创业,能够让学生增加实践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可以增强其动手操作能力、组织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不仅是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的一种延伸,更能使学生的自身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最终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中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和特色决定了实施创业教育是学校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因此,应该顺应时代的特点、适应市场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重点,开展创业教育。

二、在职业中学开展创业教育的途径

1. 建立创业教育管理体系

为保证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应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即“教务处—学生处—培训处—实训处”。教务处负责创业教育的理论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学生处负责创业素质训练,培养基本素质;培训处负责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创新思路;实训处负责见习实训,让学生体验创业过程。

2. 设立创业教育实施环节

规划好中职学生三年的创业教育环节:“入学—学习—实训实习—就业”。入学时,对学生进行专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参观专业建设、了解专业特点、明确学习目的,及早做好就业与创业心理准备。围绕《职业·就业·创业》学习创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树立创业意识,塑造创业心理品质。利用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开展专业技能训练,通过社会调查、参观企业、顶岗实习等实践,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学生毕业时,学校与企业合作举行招聘会,尽量帮助学生实现首次就业,为将来创业发展奠定基础,也鼓励学生自主择业、自主创业。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创业意识

学校要加强对创业骨干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或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参与创业实践。也可聘请当地的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任兼职教师,强化师资队伍。另外,学校通过校园广播、画廊宣传,举行创业主题班会、演讲等活动宣传创业扶持政策,形成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转变学生“等(等待就业)、靠(靠关系)、要(向家长要钱)”的思想观念,树立自主创业意识。

4. 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应加强研究工作,形成丰富的理论体系,构建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围绕创业意识学、创业技能学、创业社会学、创造学、科技发明学、创业指导等课程内容,让学生多方位地了解创业知识。

5. 加强创业教育学科渗透

结合专业和学科教学特点,将创业知识、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品质培养、创业能力训练与提高等,渗透在相应的教学实践中,在学科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

6. 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创业实践活动是创业意识形成、创业素质发展和创业能力提高的现实条件,是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一是在校内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利用学校“前店后厂”的有利条件,将专业实训与创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二是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市场经济。三是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参观学习、见习和顶岗实习等,走校企联合的模式,搭建创业平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

7.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学校通常有学生会、学生自治会、团委,团委下设有多个学生社团。社团定期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和社会活动,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创业能力。

总之,中职学校教育开展创业教育,能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创业人才,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论与实践创业精神职业中学
集体记忆中的大庆创业精神建构与整合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路径探究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实用人机交互”教学改革
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浅谈职业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方法
徐小平:硅谷创业精神与精英定义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