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管理让多维治校成为可能

2014-04-10 15:02李莺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立场爷爷奶奶食堂

李莺

上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梅奥(E.Mayo)提出了“参与管理”的形式,让员工在不同程度上参加企业决策的研究和讨论。后来,麦格雷戈(D.McGregor)等人提出了“自动人”的人性假设,认为在适当的条件下采取参与式的管理,鼓励人们把创造力投向组织的目标,使人们在与自己相关事务的决策上享有一定的发言权,为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提供了机会。这种参与式管理同样适用于我们今天的学校管理。因为学校管理,面对的是老师、学生,以及学生背后的家长乃至社会群体,涉及到大众的切身利益,涉及到人与人的相处和协调。同时,随着信息的公开化和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学校作为服务于社会大众的机构,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监督。学校各条线部门忙忙碌碌,活动众多却不一定受老师、学生、家长欢迎,教育经常受到大众的指责。如何跳出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状态,调动各方积极性,让学校管理行之有效呢?我们尝试参与式管理方式,让被管理者、旁观者、监督者,变成参与者,因参与商讨和自己有关的问题而受到激励,体验自己利益与学校利益的密切关系,理解学校的决策,从而调动每个人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强烈的责任感,释放自我向上的内在。

一、食堂沙龙——教师建议制度

学校管理,首先面对的是老师,他们既是被管理者,又是执行者,同时也是评价者。随着精致化管理的深入,学校教务、教科、德育、后勤各司其职,老师长期处于被“管”的状态,很多时候,疲于应付,有想法也被逐渐淹没,工作缺乏激情。学校管理如同河道治理,不能强“管”,需重在疏“理”。我们借助沙龙的形式,调动老师工作的积极性,听取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在主动参与过程中受到激励,为实现学校的目标管理提供保证。

1、饭厅开辟午间沙龙。

“沙龙”,源于欧美各国文化界,演变到今天,已是志趣相投者聚会一堂,无拘无束地就共同感兴趣的各种问题抱膝长谈的聚会。这种聚会人数不多,是个小圈子;自愿结合,三三两两,自由谈论,各抒己见,所以常常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

老师工作繁琐,每天徘徊在教室办公室之间,唯有中午在食堂用餐时,不同办公室、不同学科的,才能聚在一起,放松闲聊。相同的工作环境,大家聊的也无非是学生家长,且有一呼百应之效。语文老师谈的这个学生情况,能引起数学英语美术科学老师的共鸣;不经意间抛出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大家热议,碰撞出不少火花。因此,不值班的日子,大家都喜欢在食堂里慢慢吃饭,吃完了,也不会马上离开。看到这种情况,我们特地在食堂一角开辟了茶水间,放上红茶绿茶咖啡报纸,让老师们用完餐后小憩,同时也听听大家的想法。渐渐的,食堂午餐,成了每天的食堂小沙龙。

2、组建爷爷奶奶学校。

争取爷爷奶奶不溺爱了,我们老师也省力点。确实,我们以往家长会一直要求父母来,把爷爷奶奶排除在外,事实上,现在爷爷奶奶管得很多,应该积极引导。德育处根据这个意见组织了爷爷奶奶的家长学校,反响热烈。

3、就餐秩序再协调。

日常管理无小事,但也时时都有“小”事。一次,老师们在食堂里争论学生的就餐问题。因为学生多,学生是分批到食堂就餐的。按照惯例,低年级第一批就餐,高年级第二批。但是低年级尤其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无论领饭还是用餐、清洁,动作都非常慢,经常会影响第二批,多次交流无效,老师们说低年级孩子就是动作慢的,没办法。高年级老师很有意见,觉得应该让高年级先就餐。没想到一年级的老师反对意见很大,都认为一年级孩子容易饿,第二批就餐起码晚半个小时,对刚从幼儿园上来的孩子来说是不行的。大家各抒己见,一起讨论如何加强一年级就餐管理,老师们自己提出了若干具体措施,要求试试。结果,皆大欢喜。老师自己参与了整个决策讨论过程,理解也了解了一些细节问题,自己执行起来就非常自觉。教师参与管理,是自主与自律的双重奏。

二、儿童立场——珍视童年价值

学校管理,面向老师,更面向儿童。学校管理的目标,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时光不可逆,童年如此短暂而珍贵,学校教育应该给人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应该是由一个个温暖的细节、美丽的瞬间和令人感动的故事所组成。能否站在儿童的立场来思考、实践教育,反映了我们的教育观与价值观。近年来,我校坚持儿童立场,让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自主管理自己的校园,享受童年的美好。

1、因需设岗。

一直以来,学校教育往往站在成人的立场,以成人惯有的思维,把成人的需求当作儿童的需求,以成人的兴趣代替儿童的兴趣,以成人的想法代替儿童的想法,实现预定的教育意愿和目标。教育立场应该是儿童立场,儿童立场需要学校教育对儿童的本质有深刻认识和精准把握。儿童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有多少潜力?有多少想法?学校首先从管理岗位出发,设立了人人岗位制,让每个孩子成为主人,成为学校管理的一份子。

2、过自己的节日。

玩是孩子们最喜欢、最开心的事,他们喜欢过节。很多学校也因此设立了诸如体育节、艺术节、阅读节、科技节等。但这些节日,多半都是从成人立场出发的,其中的教育意味实在太浓了。不快乐的节日,就是虚伪的节日。过快乐的节日,从而有所得,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三、多方评教——改进学校评价

教育,历来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各方关注是件好事,大家关心了,才能更好地实现监督和提升,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好这种关注,被动的“亡羊补牢”,不如主动的请进门来。

1.家长评价——监督与评价的转向。

在日常管理中,我们发现,有的老师,按学校的考评体系考评,并不突出,但在家长学生中,口碑却很好。其实对老师的考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区分高低优劣,而是帮助老师分析改进问题,不断提升,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家长。这部分老师,已经达到了这一点,怎么不能被认定为好老师呢?所以,我们邀请家长评价老师,将此作为对老师评价的重要依据。

2.教育行风监督——开启监督型模式。

近年来,教育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教育系统行风建设也日渐完善。我校自觉接受全社会对教育工作的监督,提升学校形象,提升公众满意度,从纪检监察、教育督导、学校安全、食堂餐饮、招生收费等方方面面, 接收监督。

人的工作以社会需要为动机,人们希望管理者能够满足自己的社会需要和自我尊重的需要。老师、学生、家长、社会参与学校管理,提高了工作满意度,改善工作生活质量,从而提高了学校管理的效率。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实验小学 江苏】endprint

猜你喜欢
立场爷爷奶奶食堂
“互助孝老食堂”值得推广
设计立场和手工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
我的爷爷奶奶
食堂
幸福食堂值得推广
我的爷爷奶奶
三千食堂
向爷爷奶奶致敬
我的爷爷奶奶
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