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接续传统与现代

2014-04-10 04:00管宁
艺术百家 2014年1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建筑传统

管宁

摘 要:大规模、高速度的城镇化建设,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来说,却面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艰难、最危险的时期。本文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城镇化对传统文化的毁坏;二是浸淫在欧风美雨下,我们的传统文化何处栖息?三是如何提高民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并加强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四是传统文化如何接轨现代?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化产业;文化创意;城镇化;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代中国,正发生着两个规模空前的实践活动:一个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城镇化建设,一个是风头正劲、方兴未艾的文化产业发展。这两项实践活动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也由此成为正在崛起的中华民族的一个表征。但也正因为这两项实践活动,尤其是城镇化建设,具有前所未有的规模速度、覆盖广泛的领域与复杂庞大的体系(城镇化涉及社会、文化、经济、建筑、城乡规划、能源、交通、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而不只是单纯的以人口在城乡中的比例来衡量),也不可避免地导致许多偏差和失误的出现——许多问题未经深思熟虑便匆忙行动,许多想法未经科学论证就付诸实施,许多事情未作充分准备就急切动手,许多创意不分优劣就草率采纳……其中最令人担忧的,便是大量历史街区、传统村落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破坏与毁损,大规模、高速度的城镇化建设,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来说,却面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艰难、最危险的时期。在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并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建设中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注意保护村庄原始风貌等新的城镇化建设精神与任务的当下,我们的确需要沉下心来对一些问题进行认真反思和辨析。

一、城镇化:自毁传统文化何时休?

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构成之一就是城镇化,在迈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拥有广阔乡村的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建设高速发展时期。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稳定了农村经济基础,缩小了城乡差别。但由于这个过程来得十分迅猛,使得城镇化如何将中国传统乡村文化、尤其是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在不受破坏、损害的情况下平稳地进入现代社会,尚未找到一条科学、合理的路径,以致大量的城市历史街区和大批的传统村落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一个接一个地永久性消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除了历史文献和文化经典之外,相当一部分体现和保留在城市的历史街区和传统村落之中,同时也以活态形式保留在这些历史街区和传统村落的生活习俗、民间文化之中,正是它们构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根基和源泉。但是,在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城镇化浪潮中,号称东方文明古国的中华大地,“文化水土”正在大面积地流失,中华文化的根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震撼与动摇。

——我国现有国家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114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50个,其中名镇181个,名村169个。但这些顶着国家级文化遗产名头的城市和村镇,真正完整保留并在整体上具有古城古镇古村落风貌的已经所剩无几。就名城而言,能够点得出的几乎也就只剩山西的平遥古城,那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古代城市——有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古民居建筑格局,整座城市没有任何现代建筑。而其他所谓的名城,都已经成为现代都市,只是在规模空前的现代建筑群中依然拥有众多古建筑群落而已,难以被视作严格意义上的古城。——湖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课题组曾对我国(长)江(黄)河流域,以及西北、西南17个省113个县(市)中的902个乡镇的传统村落进行实地考察,结果显示:2004年以来,这些地区颇具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研究价值的传统村落总数为9707个,至2010年仅存5709个,平均每年递减7.3%,每天消亡1.6个传统村落。在一些发达地区,传统村落消亡的速度更快。——自2007年以来,我国在大规模城市化和城镇化建设中,因为决策和人为的因素,导致3万多个文化遗产永久性消失。而在这个过程中被破坏的,还不包括那些在许多人眼里算不上文化遗产的近现代工业遗产、农业遗产和20世纪遗产等。——我国号称文化资源大国,实际的文化遗产数量并不让人乐观。国土面积只有中国1/74的英格兰,文化遗产数量竟然比我国还要多:就建筑文化遗产而言,拥有登录保护建筑50万处,而登录的保护区则有8000多处;相比之下,我国登录的不可移动文物只有40万处,保护区也只有数百处。在欧洲许多发达国家,现代化程度远比我国高,但文化遗产并未因此受到大规模的破坏和其他明显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重视,先后公布了若干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以及数量众多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文化遗产保护奠定良好基础。但这些上了国家保护名单的文化遗产,虽然避免被损毁的厄运,但许多遗产因经费、管理等原因,保护情况并不令人乐观,尤其是一些大体量、综合性的名城名镇名村,其整体景观、建筑格局等未能得到有效保护,依然遭到各种形式的破坏和损毁。——一些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文化遗产,虽然被较为完好地保留下来,但由于过度的旅游开发、超负荷的人流等而导致的破坏现象也屡见不鲜。最典型的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丽江古城,大量酒吧、餐饮、小商铺和人流带给古城带来的破坏,已引起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关注,并在新西兰召开的第31届会议上作出决定,启动反应性监测机制,对丽江古城的保护状况进行评估,其理由是“注意到遗产地未加控制的旅游业和正在进行的其他开发项目所带来的问题,可能会给遗产价值带来负面影响”。①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从更为专业化的角度,一连用了5个“不分”一针见血地指出城市建筑规划和设计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不分气候特点与自然条件、不分地理位置与环境关系、不分历史渊源与文化背景、不分原有风貌与特色景观,不分城市性质、规模布局的种种差异,而是采取简单的模仿、盲目的复制,以及立足于推平头式拆迁后再重新建设的方式。”②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警示我们:在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在大规模的城市扩张、改造以及城镇化建设中,必须看到文化遗产所遭受的“建设性破坏”和“保护性破坏”的严重性,其后果,是许多我们先人用智慧和汗水构筑起来的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珍贵遗产的永久性消失,最终将导致民族文化水土的大量流失和文化根基的动摇。对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我们许多知名学者和文化专家早有深刻的分析。单霁翔就指出:“人们常说中华文明是绵延不绝、没有断裂的,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但是在现实中却对传统文化缺乏应有的认知,视而不见,未能使传统文化在城市发展中得到应有的传承和弘扬。”③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人将传统文化与封建文化相提并论,”“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批判多于继承,否定多于肯定,导致一些人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知,缺少自尊与自信。”④两院院士、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也指出:导致城镇化建设中古建筑遭到破坏,“尽管情况错综复杂,其共同点则可以归结为对传统建筑文化价值的几乎无知与糟蹋,以及对西方建筑文化的盲目崇拜。”⑤认知决定行为,对什么是文化遗产,对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不到位,就不可能有相应的保护行动,更不会有科学理性的规划;而认识的深浅和是否到位,则决定着保护意识的强弱、保护决心的大小。在今天,尽管经济建设依然是我们工作的中心,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日益高涨也无可厚非,但由于对什么是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缺乏认识,便往往导致以经济建设的需要替代、覆盖了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建设的需要;或者采取不正确的方式进行所谓的文化遗产保护。事实上,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刻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撑。割裂和损毁几千年积淀、构筑起来的各种形态的文化遗产,就阻断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文脉,失去我们民族赖以存在的独特文化标志、文化精神。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创造当代文化新辉煌的起点和出发点,也是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今天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快的情况下,我们要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充分认识到——现代化不是西方化,城镇化既不能将传统文化“化为乌有”,也不能照搬国外的模式,而要着眼于长远,慎重对待传统文化,同时结合中国本土的特点和需要进行改造和建设,走适合中国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正是形成中国独特发展道路的精神依据和精神指南。从这个意义上说,城镇化过程中对传统文化遗产的破坏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尽快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阻止——有效的保护措施每延迟一天实施,中华民族的文化水土就会多一分流失! 二、欧风美雨:传统文化何处栖息? 如果说大规模城市建设主要构成对传统物质文化遗产的威胁,那么,来自西方文化大规模的入侵,来自当代大众文化的挤压,则从另一个方面构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吞噬和侵害。在电视、网络尚未普及的年代,报纸、图书所传播的主要还是中国本土文化,西方著作文章的译介虽然也曾一度兴盛,但总体数量还占少数。如今电视广为普及,互联网也进入千家万户,移动互联网更是方兴未艾,西方强势文化以更加便捷的渠道大规模入侵,导致西方文化、西方价值观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从城市建筑文化角度看,便形成对西方建筑文化的盲目崇拜,在每年有大量历史街区、传统村落消失的同时,却有大量复制、效仿、照搬各国文化符号的建筑样式雨后春笋般涌现,如此发展下去,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许多城市将从建筑、街道、园艺,到指示系统、公共艺术等,都完全失去本民族文化符号,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彻底断裂。我们的城市乃至乡村,将失去自己民族的记忆,这是非常值得担忧,也是非常可怕的。甚至连外国专家都意识到这种危机的严重性,著名人居环境科学家、院士吴良镛曾引用过前英国皇家建筑学会会长帕金森的话:“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是太可珍贵了,不能允许它们被西方传来的这种虚伪的、肤浅的、标准的、概念的洪水所淹没。我确信你们遭到了这种危险,你们需要用你们的全部智慧、决心和洞察力去抵抗它。”⑥一个西方学者尚能向我们提出如此重要的警示,作为中国人更应该幡然警醒,刻不容缓地拯救和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深刻地指出: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我们要牢记这一教诲,切不可为了西方式的现代化和粗放的城镇化建设,而去冒失却民族记忆的危险!从大众文化消费角度看,由于相当一部分媒体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受到商业利益的驱使,舆论导向出现偏差,形成对西方流行文化的追捧——从电影到流行音乐,从动漫到网络游戏,甚至西方的各种时尚文化,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当然,在这个方面,本土的流行文化虽然也有不少宣扬民族风的通俗文化产品,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崇尚和扩大其在当代社会传播的努力,甚至可以看作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发展。但是,大部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存在的传统文化,在流行文化的挤压下,难以进入当代文化消费领域。流行文化背后,因为拥有商业社会强大的资本力量的推动,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它不仅拥有数量众多的消费者,还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追随者,甚至大众本身也参与到流行文化的创造之中。流行文化抢夺了广大的文化市场,也吸引了广大的消费者,相形于流行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传统非物质文化则不仅处于受冷落的地位,而且面临严重萎缩、衰退和消亡的命运。尽管今天的人们也在利用包括历史文献、古典名著、民间文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内的传统文化资源来创作、生产文化产品,但在商业逻辑的制约下,却没能很好地遵循基本的尺度和标准,或将传统文化庸俗化地演绎成低俗作品,或将历史文化中不适合现代社会甚至是腐朽没落的东西作为取悦今人的元素大加宣扬,这就本末倒置地将文化的正能量丢弃一边,而利用现代传媒的便捷去扩散文化的负面效应。倘若以这类文化产品为主流充斥于我们今天的娱乐市场,其后果可想而知。事实上,在流行文化盛行的欧美,传统文化依然得到很好的保护,并不因为流行文化的商业价值而放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法国拥有世界最前卫的现代艺术,蓬皮杜艺术中心汇聚全球现代艺术的精华,引领着世界现代艺术的发展潮流。但法国对本土文化却始终给予最大限度的保护,无论是法律的制定,还是资金投入,抑或国际贸易中文化例外原则的提出,都体现了政府乃至民间对传统文化多维度的保护网。就是历史短暂的美国,也十分重视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其结果,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行发展、互相促进的格局——传统文化作为根基和源流,为现代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与营养,现代文化的创新理念也为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当代发展提供了活力和途径,二者并行、互动的发展,才使文化多样性成为可能。 三、何以拯救:传统文化怎样补课? 在今天,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公民的整体文化素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现实生活中,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缺乏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甚至对什么是文化遗产缺乏完整、正确的认识。要正确、科学地认识什么是文化遗产,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这是因为文化遗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文化遗产不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凝固不变的对象,对于文化遗产的认识也将永远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⑦在当下,文化遗产包含的范围要远比我们所意识到的范围宽广得多。不仅文化遗产的类别不断扩大——由文物、古建筑、古遗址,扩大到历史街区、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再扩大到文化环境、文化景观、文化线路、系列遗产、工业遗产、农业遗产、20世纪遗产等等,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城市、乡村本身就是一个巨型的文化遗产;而且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从保护建筑艺术精品,如宫殿、教堂、寺庙,到保护与普通人生活密切相关的一般建筑,如乡土民居、工业建筑等;从保护文物到保护文物的环境;从保护单体的文物古迹扩大到保护历史地段、历史城市;从重视古代文化遗产到重视近现代的文化遗广;从保护与当今生活已无关联的古建遗址,到保护现在还有人继续生活、继续使用的建筑遗产、历史街区等;从保护单一要素的文化遗产到保护多种要素的综合性文化遗产,如保护包含若干国家、若干城市的“文化线路”;从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研究二者的关系,保护二者的综合体;从专家保护、政府保护到民众保护、社会保护。因此可以说,全面了解文化遗产的内涵、外延,树立新的保护观念,是有效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 文化遗产的价值不仅在于其不可再生性,还在于其独有的文化特质所形成的文化个性,更在于其所蕴含与彰显的文化基因与文化理念。同时,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还是维系文化多样性的前提,没有了文化多样性,就如同没有了生物多样性那样,人类的精神家园将因此黯然失色。但文化遗产的价值还远未被公众所认识,这造成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随时随地在流失。曾经有位文化专家,对周边的文化存在有非常敏锐的感触,许多在常人眼里与文化遗产毫不沾边的事物,在他眼里都被视为文化遗产。正如加拿大学者保罗·谢弗所言:“当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人类文化遗产时,最清楚地突出在我们眼前的是数量之巨大和无所不包的丰富,并且它无处不在。”⑧然而我们现实中太缺乏这种认知和意识了。事实上,这种认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尤为重要。由于非遗是以传承而非物质的形态存在,在现代化过程中许多传统手艺、技艺和工艺逐渐失去了实用的、现实的价值,这也就很容易被人忽略甚至遗忘。同时,非遗多分布和散落民间(更多地是散落于乡村),且与民众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民众的认知程度决定着保护的好坏;而处于行政管理末端的乡镇,相对薄弱的行政执行力使得民众自发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乡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的现实,又很难期望民众有必要的认知。在乡村考察中,笔者曾目睹一位企业家的大宅院里堆满了大量民间淘来的石刻、木雕及各种工艺品,甚至在自家的山庄里建起一个整体小型的博物馆,以及由整体拆卸搬迁再重建起来的“古民居”,足见在乡村改造中文化遗产遭破坏的程度。那么,我们该怎样去提高民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又怎样去加强民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呢?最近,法国总统奥朗德正着手酝酿和制定一系列旨在进一步保护和促进法国文化、推动文化发展的法律,其中包括“表演艺术指导法”、“资助表演艺术法”、“文化例外法案”、“视听管理改革法”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系列法律中有一个旨在进一步提高法国艺术教育水平的“国家普及艺术教育法”,其主要内容是让法国的孩子能够在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读书期间免费享受艺术教育。这一法律的深远意义在于,它不仅有助于提升法国艺术教育水平,更是为了通过艺术审美水平的提高以达到提升整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目标。我国的全民艺术教育显然还处于起步阶段,应当尽快采取相关措施,从长计议,从现在做起,补上这一课。与新的文化遗产概念相呼应的,是要树立新的保护意识和保护原则。新的保护意识要体现对文化遗产的高度尊重,我们宁可将发展的速度放慢一点,也要审慎对待遗产的处置。整体性保护原则,即要将相互关联的文化遗产,以及与文化遗产有内在联系的其他因素如自然环境、人居环境等,作为一个整体或一个体系来看待,“要求将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环境作为一个整体,保护不仅限于其本身,还要保护其背景环境,特别是对于历史性城市更要保护好历史街区的整体环境。”不仅如此,还要进一步做到真实性保护,避免搞假古董式的保护,即不能随意改变文化遗产的原来面貌,包括其拥有的全部历史信息,“正真的保护不应该使原有居民成分发生急剧变化,不应让传统的生活方式骤然消失,而应该在整体上保持一种渐进演化,让历史街区和其中的居民共同讲述真实的故事,把历史遗存、传统记忆与地域文化同时留下。”⑨对文化生态保护区,还要探索系统性的、活态保护方式,即让保护对象中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等相关元素,进行整体、系统、活态的保护。 四、大师创意:传统文化何以接轨现代? 传统文化保护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使得我们身处的世界多彩多姿、生机蓬勃。文化多样性的维护关键在于持续不懈地保护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推动当代文化以及流行文化的发展。任何的偏废,都将导致文化同质化,并最终走向千篇一律的、单调无味的大一统文化。但是,文化多样性的维护在当代遇到重重阻力,可谓步履维艰;探索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接轨,更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在此,我们仅以若干当代建筑领域的成果案例,来简要考察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社会接轨。建筑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独特而精美的建筑往往承载着丰富多样的文化符号,通常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和形象表达。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建筑已不仅仅是满足人们居住、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而是凝聚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城市历史、文化和精神的建筑语言表达,需要精雕细琢。而目前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建筑师们静心思考设计的时间越来越短。”⑩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博大精深,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与深厚的美学内涵,成为人类建筑史上自成一体的建筑文化,其中不乏巧夺天工、精美无比的经典之作,不愧为人类建筑文化的瑰宝。但传统建筑文化如何适应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如何与自成体系的当代建筑相融合,如何延续众多历史街区和传统村落的文脉,一直是多年来人们孜孜探求的难题。建筑设计从广义上说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组成部分,在英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13个分类中,就包含有建筑设计。而在城市改造和城镇化建设中,不可避免的要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富有创造性的建筑设计,尤其是在历史街区和传统村落的改造中,更需要依靠人们高度的智慧和创造性的思维来解决传统与现代的接轨问题。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北京这座世界闻名的历史古都如何保护和建设,如何适应作为现代城市和首都的现实需要,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陈占祥曾提出过在今天看来非常富有远见和创意的方案。两位建筑学家在1950年2月正式提出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史称“梁陈方案”,该方案的核心观点是:为疏散旧城压力,行政中心西移,在西面建立新城。即在旧城区之外的近郊建设新的行政中心,将中央政府的办公区域设在旧城区之外。考虑到保护北京古城原貌的需要,方案陈述到:“北京为故都及历史名城,许多旧日的建筑已为今日有纪念性的文物,不但它们的形体美丽,不允许伤毁,它们的位置部署上的秩序和整个文物环境,正是这座名城壮美特点之一,也必须在保护之列,不允许随意掺杂不调和的形体,加以破坏”。“如果把大量新时代高楼建造在文物中心区域,它必会改变整个北京街型,破坏其外貌,这同我们保护文物原则是相抵触的”。考虑到提高首都行政中心办公效率的需要,方案建议:“现代行政机构所需要的总面积至少要大于旧日的皇城,还要保留若干发展余地。在城垣以内不可能寻出位置适当而又具有足够面积的地区”,因此,“我们必须决心展拓新址,在大北京界区内建立切合实际的,有发展性的与有秩序的计划”,并指出这是“新旧两全的安排。所谓两全,是保全北京旧城中心的文物环境,同时也是避免新行政区本身不利的部署”。方案还富有预见性地指出,如果北京旧城改造的原则发生错误将导致的后果:“今后我们则应由自觉的责任,有原则性的来保护它,永远为人民保护这有历史艺术价值的文物环境,”“如果原则上发生错误,以后会发生一系列难以纠正的错误的。”“梁陈方案”还全面阐述了所提建议的理由:北京的城墙是适应当时防御的需要而产生的,无形中它便约束了市区的面积。在新时代的市区内,城墙的约束事实上并不存在。城乡不应尖锐对立。今日城区的拥挤,人口密度之高,空地之缺乏,园林之稀少,街道宽度之未合标准,房荒之甚,一切事实都显示着必须发展郊区的政策,其实市人民政府所划的大北京市界内的面积已21倍于旧城区,政策方向早已确定。方案的最后,连续用了8个“为着”来强调建议的依据和目的:“为着解决北京市的问题,使它能平衡地发展来适应全面性的需要;为着使政府机关各单位间得到合理的且能增进工作效率的布置;为着工作人员住处与工作地的便于来往的短距离;为着避免一时期中大量迁移居民;为着适宜的保存旧城以内的文物;为着减低城内人口过高的密度;为着长期保持街道的正常交通量;为着建立便利而又艺术的新首都,现时西郊地区都完全能够适合条件。B11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这一观念超前、设想合理、理由充分、富有远见且无可辩驳的方案却没有被采纳,导致一个举世无双、不可再生的东方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典范之作不复存在,这个由中华民族卓越智慧所创造的人类文化的无价瑰宝,从此永远地消失了。那个年代的北京城,从总体轮廓上和城区范围说,基本保留了明清时期古都的格局,内城面积32平方公里,环绕内城的城墙长23公里,紫禁城的中轴线决定着整座城市的中心,从永定门到钟楼,全长8公里的中轴线上分布着23座建筑。这样一个精心设计、格局完整、底蕴深厚、历经数百年历史保存下来的古都,其中所蕴含的人文历史、民俗文化等信息,是难以想象的丰富与厚重。如果完整保留下来,现今北京城的旅游量起码会增加几十倍之多;更重要的是,它能保存更多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古城北京的损毁,不仅是中国建筑文化的最大悲剧,也是人类文明的悲剧。然而,历史的烟尘已然消退,历史的遗憾也无法挽回。我们今天除了要吸取教训之外,更重要的是探索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去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从建筑文化领域看,我们一些大师级的建筑学家经过不懈的探索,在借助创意来接续传统与现代的尝试中,提供了富有价值的案例。如第一个获得世界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的中国建筑师王澍,以及同样获得过该奖且誉满全球的建筑大师贝聿铭,都以他们杰出的智慧和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深刻理解,为现代建筑如何融入传统元素,找到了一条成功的路径,积累了十分有益的经验。案例一:王澍——找回传统建筑元素作为建筑师的王澍,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有着浓厚的传统文人情结,并对传统建筑文[JP2]化格外痴迷。王澍同时又是一个在学生时代就具有很强叛逆性的建筑师,不仅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而且对现代建筑艺术有其独到理解。王澍最大的建树,或者说他之所以能成为获得普利兹克奖的最年轻的建筑师,就在于他创造性地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将中国文化符号完美地嵌入其中,出色地解决了民族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的有机融合,从而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成为现实。[JP]

从王澍的代表作品宁波博物馆以及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来看,其颠覆性的创意设计,在现代建筑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也因此获得国际建筑界最高荣誉。但王澍的作品在一段时间里并未被人们所理解,这当然与其超前的设计理念有关,更与国人的视野和观念的局限相关联。宁波博物馆位于宁波新区,周边都是现代造型的高层建筑,在这样一个地方应该设计一个怎样的博物馆,的确非常具有挑战性。当王澍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将一个外观显得陈旧而且黯淡的建筑造型摆在人们面前时,起初让人觉得似乎与周边的环境很不搭调。但当人们真正理解了这一设计的良苦用心时,就能体会到其奇特和美妙之处。宁波博物馆建筑外观造型融合传统文化、自然与现代三种元素,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的建筑,体现出中国的建筑特点和符号;而博物馆的内部空间则又能充分满足现代博物馆展示、交流等功能需求,同时装饰也兼具传统元素(图1)。建筑的整体造型非常具有现代感的,有着典型的后现代建筑特征(图2)。但正是从这个建筑的外形中,王澍运用独特的材料和处理方式,找回了中国传统民居的元素以及自然的元素,使得这个建筑体现出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王澍从宁波周边29个被拆迁的传统村落那里,收集了大量旧砖瓦,按照一定规则砌到博物馆外墙上,使其具有历史记忆和传统建筑符号;而在没有旧砖瓦的水泥墙面,则独创性地用竹片作模板,使浇筑出来的水泥墙体具有了自然的痕迹,既完成了传统与现代的接续,又实现了人文与自然的融合,在颠覆传统与现代的创意设计中,寻找到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最佳方案。王澍的独创之处,就在于很好地将中国古村落、古典园林的建筑元素如古典园林水系元素的借鉴和象山校区假山形状的移植历史印记,融入到由现代建筑材料构筑的建筑造型与空间之中,让经典的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中找到新的生命。

案例二:贝聿铭之苏博——融汇传统园林精华的现代建筑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封笔之作苏州博物馆,同样也是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典范之作。苏州博物馆选址与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以及忠王府、贝氏祖居相毗邻,在这样一个由杰出的古典园林环绕的地方构筑现代博物馆,其挑战性可想而知。贝聿铭充分考虑了建筑的周边环境,更考虑到博物馆新馆虽然为现代建筑,但必须吸收和融合中国建筑文化的精华。如何做到这一点,对贝聿铭这样誉满全球的建筑大师来说,也并非容易之事。贝老以85岁高龄,多次深入现场考察地段,尤其是对拙政园、忠王府一带的环境、建筑特点等作了细致的现场调查,并查阅大量苏州古建筑、城市规划等资料;与此同时,还邀请了国内一流的建筑学家和文化学者如吴良镛、罗哲文、周干寺、张开济、陆文夫等,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继承和创新的“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以及为了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不大不高不突出”的设计原则,创造性地阐释了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方案。值得特别提及的是,贝聿铭在设计中体现对传统历史街区很强的保护意识,并在具体的设计中充分贯彻了这种意识。他充分考虑了对所在街区历史风貌的尊重,“博物馆新馆建筑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一层为主的结构方式,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4米。修旧如旧的忠王府建筑作为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新馆建筑珠联璧合,从而使新的苏州博物馆成为一座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具有独一无二风格的综合性博物馆”。B12苏博创意看点之一:外观造型兼具传统与现代。对于苏博的外墙用调,贝聿铭好不犹豫地选择了粉墙黛瓦,这些江南水乡民居以及古典园林典型的的色调,既接续了传统,又达到了与周围建筑和街道环境的高度融合。但它同时又摒弃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的结构,采用具有贝氏风格的三角形几何图形与钢构件,解决了采光问题,并使建筑具有现代感。

苏博创意看点之二:古典园林建筑布局与山水的巧妙借用。苏博不是单体建筑,而是借鉴、融合了古典园林平面铺展式布局的方式,设计出一个主庭院和若干个小庭院,在结构上可谓与古典园林异曲同工;而主庭院里的创意山水园,则用现代材料和手法,创造出具有古典意味的境界来(图3)。其妙处在于亭子以现代钢构为材料,形状则是模拟传统园林中的凉亭;水系中的石桥,则采取古桥中的平桥形式;山水园里的假山是贝聿铭独创的片石假山,避免了与太湖石雷同,又具有米芾水墨山水画的意境。

苏博创意看点之三:古典园林长廊及借景手法的借鉴。苏博虽然采用的是现代建筑材料,但仍然保留了许多古典园林的元素与技法。博物馆中若干个室内长廊,就借鉴了传统园林回廊的方式,而随处可见的各种古典形状的窗口,起到了借景的独特效果,令人如同穿行在古典园林之中。苏博创意看点之四:古意盎然而又新颖简洁。苏博虽然采用了大量古典园林的建筑元素,但同时又给人全新的现代感受。博物馆内部设有一个水系,其构筑方式则具有很强的现代感;室内天花板的结构方式有传统木构屋顶的影子,但借助百叶片透下的光线所形成的特殊效果,实现了用灯光来做设计的理念,使博物馆室内呈现不同空间明暗对比和层次变化,富有诗意和美感。

大师创造性地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成功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具启示性的典范和样板——倘若我们在城镇化过程中,能以文化遗产保护为出发点,以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为落脚点,用创意思维去接续传统与现代,去规划、设计既具有传统文化符号,又具有现代文化气息的城市街区、现代村落,那么,我们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就能在现代化的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璀璨光芒。

科学、合理地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是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基础。在今天,我们不仅要推动文化“走出去”,还要设法“请进来”——文化走出去是让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请进来”则一方面是要吸收世界各国优秀的、先进的文化,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是要让更多的外国人到中国来,欣赏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欣赏中国的建筑文化、服饰文化、美食文化、民俗文化等等。如果我们的历史名城名镇名村在城镇化建设中,都被改造成千篇一律的现代化城市和村落,完全丧失中国特有的城市美学和建筑景观,又如何吸引外国人来观光、来定居?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对城市历史街区和传统村落的保护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刻不容缓。

(责任编辑:帅慧芳)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建筑传统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Tough Nut to Crack
少年力斗传统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清明节的传统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