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需要增强创造活力

2014-04-10 16:22于平
艺术百家 2014年1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活力建设

于平

摘 要:“中国梦”最基本的内涵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必然包含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而且必然由中华文化来驱动、来支撑、来引领。因而要实现“中国梦”,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本质上是在当代历史条件下使这种曾有的“强势文明”创造出“新的辉煌”。中国“有令人敬畏的帝国历史以及慎重而耐心的战略传统,并对未来越来越感到自信”。这就是当代历史条件下的“强势文明”。 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增强全民族创造活力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还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我们的文化建设之所以要大力推进各方面的创新,就文化自身发展而言,是增强自身活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其中有两个最为重要的方面:一是顺应现代信息科技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新趋势,抢占文化发展制高点;二是适应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我们需要关注“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创新的特质,从增强创造活力的视角来看这个“两手抓”,我以为“文化传承”这一手要抓的是“继承创新”,而“文化发展”这一手则是要抓“集成创新”。“城镇化”进程使我们的文化强国建设不得不考虑“转型发展”,在这一进程中我们相对于“继承创新”而言更需要“集成创新”。实现“集成创新”,我们需要培养、强化自主意识、跨界意识、协同意识、前瞻意识这四个方面的主要工作重点。

关键词:[HTK]当代中国;中国梦;中华文化;创造活力;改革;文化创新;集成创新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梦”要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关于“中国梦”已有很多很多的阐述。刘云山同志指出,“中国梦成为当今中国高昂的旋律,成为中国走向未来的鲜明指引”。他还指出,“实现中国梦实际上就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是我们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中国梦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对团结动员全体人民开辟党和国家事业新境界,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是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鲜明提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此后又有过多次表述。总书记认为“中国梦”是一种形象的、群众易于接受的表述,他对“中国梦”的总体表述有两个维度:一是历史的维度,申说“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二是世界的维度,强调“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于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于各国人民”。

作为中国理想的通俗表达,“中国梦”的提出体现了三个“顺应”:一是顺应了当今中国的发展大势,昭示了党和国家走向未来的宏伟图景;二是顺应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反映了全体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共同心愿;三是顺应了世界发展的进步潮流,展示了中国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的意愿。“中国梦”的提出本身就是“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中国梦”最基本的内涵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意味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也意味着要建设强盛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与美丽中国。事实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必然包含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而且必然由中华文化来驱动、来支撑、来引领。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遵循,就体现出中华文化的驱动、支撑和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说明了这种文化不仅“悟觉早”而且“可持续”。中华文化的“可持续”一在于自强不息,二在于厚德载物,这是中华文化作为既往“强势文明”的基本特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本质上是在当代历史条件下使这种曾有的“强势文明”创造出“新的辉煌”。

二、当代历史条件下的“强势文明”

那么,什么是当代历史条件下的“强势文明”?我们当然不能不用目光审视美国。被称为美国最睿智的政治家和最具远见卓识的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在其《战略远见:美国与全球权利危机》一书中委婉暗示了什么是“强势文明”。书中在描述“衰落中的西方”和“美国梦的消逝”之后,认为“可预见的未来(例如未来20年)仍将在很大程度上由美国来塑造”;前提是美国能充分利用六个方面“尚存的实力”。

所谓“尚存的实力”,其实是美国自认为曾经创造了“强势文明”并能持续拥有它的根本原因。它包括总体经济实力、创新潜力、人口活力、民众响应能力、地理基础和民主吸引力。在这里,我觉得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创新潜力”。布热津斯基的“创新潜力”指的是美国创业文化和优秀的高等教育机构为它带来的非凡的技术创新能力,他认为这是美国经济成就及其实力构成的重要因素。他依据上海交大对全球优秀大学的排名,自豪于“名列前十位的大学中有八所是美国大学,前二十名的大学有十七所美国大学”。

布热津斯基的“战略远见”当然不能不论及中国。虽然他看到的基本现实是:“中国尚未做好在世界上扮演美国的全部角色的准备,再过几十年也不会”,但他仍有较为深入的分析。他认为中国“有令人敬畏的帝国历史以及慎重而耐心的战略传统,这两点对它极其成功的几千年悠久历史至关重要。因此,中国慎重地接受现有的国际体系,尽管它并不认为流行的等级体系恒久不变……中国谋求增大影响力,渴望国际上的尊重,并且仍然对自己的‘百年耻辱怀恨在心,但它对未来越来越感到自信”。

三、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从“中国梦”的视角来解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可以将其理解为“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也即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了两个要点:一是“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二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就后者而言,《报告》要求“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让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

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我对“增强全民族创造活力”这一“关键”有六点认识:一是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文化建设的第一要务;二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三是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四是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五是必须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六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实际上,十八大《报告》论述文化建设专节中的四个部分,正是发挥文化作用四个关键词的具体展开:引领风尚,旨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教育人民,旨在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服务社会,旨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发展,旨在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总揽这四个部分,可以看到我们“文化强国建设”的核心意蕴是“文化强民”,在根本上体现为精神价值的追求和集体人格的建构。在文化强国建设的体用关系中,“以人为本”是体而“以文化人”是用,“以文化人”不仅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在于引导人格的不断攀升。

论及“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还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很显然,没有文化的改革创新,就不会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谈不上文化强国建设。

四、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是根本动力

2008年第22期《求是》发表了李长春同志的署名文章,强调“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同时,大力推进各方面的创新”。文章特别强调了五个方面的“创新”:“一是要加快建立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二是要不断推进文化内容形式的创新,推动不同艺术门类和文化活动的相互融合;三是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四是要整合优势文化资源,集聚各领域最新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以项目为平台带动文化创新;五是要鼓励探索与市场接轨的商业模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内容集成、加工、制作、传播的生产机制”。我们的文化建设之所以要大力推进各方面的创新,就文化自身发展而言,是增强自身活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就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而言,是适应各领域改革深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此外,还要两个最为重要的方面:一是顺应现代信息科技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新趋势,抢占文化发展制高点的迫切需要;二是适应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新形势,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布热津斯基在论及“美国与全球权力危机”时强调,“美国若想成功实现自我进步,就必须重塑社会文化的重心,即美国人如何定义自己的理想和‘国家梦的道德成分”。为此他自我设问:一、物质利益的获取是否大大脱离了便利、舒适和自我满足这些对美好生活的终极定义?二、耐心而坚持不懈地进行国内改革,能否把美国变成一个建立在充满效率、活力和创新力基础上,在文化、学术和精神上更进步的智慧型社会?他认为,“美国更加有必要避免退缩到一种无知和闭关自守的心态,或者沉溺于自以为是的文化享乐主义之中”。

我们说“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无论是“抢占文化发展制高点”还是“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都说明我们“文化强国建设”的一个重要评价参照是当今世界“文化列强”的软实力。前述已占尽“文化软实力”先机、一直握有“定义权”的美国都自省要“重塑社会文化的重心”,要“建立更进步的智慧型社会”;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紧迫感可想而知。因此,我们要实现包括中华文化复兴在内的“中国梦”,必须要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五、“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创新的特质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预言:美国的新技术革命和中国的城镇化,是21世纪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这两大“引擎”其实不在一个层面上,前者是创造力的驱动,而后者只是需求力的拉动。不过,“城镇化”作为需求力的拉动对于我们当下的文化建设却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现代化是依托工业化、城镇化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城镇化”也是我们扩大文化内需、发展文化的最大潜力之所在。

在人类发展史上,城市是迥异于乡村的社会形态。在我们这个“以农为本”的国度,城市更可视为乡村社会的集聚、扩张、建构和提升。相对于乡村社会而言,城市有着更为庞大的人口流动和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因此生成更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更为包容的人文精神。城市精神就其本质而言,是流动中的融通和包容中的凝聚。在我看来,城市文化在其本质上是淡化并漠视地域特征的。某些城市在一定时期呈现的地域性特征,其实也是整合了更多“小地域”而形成的“大区域”特征,并且它还将在更大的区域流动、融通、包容和凝聚中被“去地域化”。

指出城市文化乃至城市精神的本质特征,在于关注“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创新的特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文明古国,对于这样一个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资源大国,我们文化建设要一手抓文化传承,一手抓文化发展。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两手抓”观念。从增强创造活力的视角来看这个“两手抓”,我以为“文化传承”这一手要抓的是“继承创新”,“文化发展”这一手则要抓“集成创新”。

六、文化的“转型发展”与“集成创新”

其实,文化不仅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产物,也是支配人类创造性活动的行为模式。中华民族数千年由农耕文明陶塑的文化品格,因其漫长的积淀和缓慢的变迁而铸就了“继承创新”的文化发展理念。虽然我们也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申说除旧布新、革故鼎新和推陈出新,但我们遵循“没有充分继承就难以有有效创新”的方法论,认同“创新的价值在于更好实现着继承”的目的论。

“城镇化”进程使我们的文化强国建设不得不考虑“转型发展”,在这一进程中我们相对于“继承创新”而言更需要“集成创新”。我们既往较多申说的“继承创新”,类似于对创新主体“格式化”后再驱动其“建模”,这在信息源较为单一且社会发展较为平缓的时期是切实有效的。但在信息多元汇聚、冲撞激荡、交融变量的时代,“格式化”的主体难以应对甚至难免茫然。纵览中华文化千年文脉,其实也体现为“继承创新”与“集成创新”的交替进行,前者讲的是“通中求变”而后者讲的是“变中求通”。在这方面,孔老夫子因对先贤高论的“述而不作”而成为第一位“集大成者”。[JP2]

“集成创新”在当下是科技进步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理念,它与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共同构成科技进步的三种创新模式。所谓“集成创新”,在此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设备工具,对各个创新要素和创新内容进行选择、集成和优化,形成优势互补、有机整体的动态创新过程。也就是说,“集成创新”是格外遵从创新主体意愿的创新,其目的是有效集成各种要素,在主动寻求最佳匹配要素的优化组合中产生更有针对性、更有影响力的集成效应。

从文化建设的创造性成果来看,我们对“集成创新”应当并不陌生。内省文化传统,我们自诩为“龙的传人”之龙,用闻一多的话来说,是“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的“大蛇”,“龙”是我们祖先“集成创新”的产物。外鉴“他山之石”,先有日本动漫形象“铁臂阿童木”,形象与内涵都集成自美国文化的“超人”(力量)和“米老鼠”(智慧);后有美国动漫电影《功夫熊猫》,在中国文化元素的集成中传递出西方价值观念。这也让人发出“中国有功夫有熊猫但没有《功夫熊猫》”的感喟。

七、培养、强化“集成创新”意识

“集成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值得特别关注的创新理念。它对主体的要求并非“格式化”后再去“建模”,而是主体听从“问题”这一“时代声音”的召唤,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逐步“建模”。实现“集成创新”,我们需要培养、强化四种意识:一是自主意识。即集成要素及其模型建构要服从主体创新的需要。二是跨界意识。这包括开放集成要素的空间跨界和主体建模的思维跨界。三是协同意识。即善于围绕应对“问题”来借助外脑,集思广益以谋篇布局。四是前瞻意识。这就是通过应对“问题”,创新“价值”来预测把控未来。

在我看来,实现中国梦需要增强创造活力,一是需要增强全民族创造活力,二是需要增强“集成创新”的创造活力,前者是“体量”的问题而后者是“质量”的问题。布热津斯基谈论“战略远见”时正视着“美国梦的消逝”,但他借德国总理默克尔之口说许多人希望投身“美国梦”,因为默克尔认同“每个人通过个人努力取得成功和实现人生理想的机会”;不过布热津斯基认为“美国梦”的实质是“把理想主义和物质主义这两大激励人类进步的精神结合到一起”。与之有别,“中国梦”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一端深深植根于历史自豪感,一端也受“百年耻辱”的强烈驱使。

为此,我想引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的一段讲话作结语。总书记说:“对世界形势发生变化,对世界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对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我们要加强宣传报道,以利于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由此,我们也坚信: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责任编辑:楚小庆)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活力建设
寒露
活力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
活力青春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