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杰
(洛阳师范学院马列理论教研部,河南洛阳471022)
“正本”必须“清源”,追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起点,有助于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厘清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但是,早期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反马克思主义本质,并未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理论品质,从而给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造成了巨大挫折,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小众化”的必然恶果。毛泽东在亲身经历这些沉痛教训之后,不仅深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成功进行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而且明了:一方面,作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具有走向大众的理论诉求;另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实践呼唤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这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正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依据。因此,自毛泽东在党的领导地位确立之后,他就极力倡导和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
现有资料表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的首次内隐性表述,不会晚于1938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毛泽东指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1]534这段通常被解读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重要表述的名言,其中的深意并非到此为止。我们还必须进一步追问: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除去必然要经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之外,还必然有一个被它所“化”的对象性的“人”,这个对象性的“人”究竟是“小众”还是“大众”?毛泽东本人给予了清楚明白的解答,所谓“中国老百姓”即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所以,马克思主义所“化”的对象是人民大众,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的理论诉求。由此可见,这里内隐着一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
1942年2月,毛泽东又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内隐于文风的论述之中。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现在许多人在提倡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了,这很好。但是‘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有些人则连‘少许’还没有实行,却在那里提倡‘化’呢!所以我劝这些同志先办‘少许’,再去办‘化’,不然,仍旧脱离不了教条主义和党八股,这叫做眼高手低,志大才疏,没有结果的。例如那些口讲大众化而实是小众化的人,就很要当心,如果有一天大众中间有一个什么人在路上碰到他,对他说:‘先生,请你化一下给我看。’就会将起军的。如果是不但口头上提倡提倡而且自己真想实行大众化的人,那就要实地跟老百姓去学,否则仍然‘化’不了的。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2]841尽管毛泽东在这段话中并未说明要使什么大众化,但是,结合《反对党八股》的上下文语境,我们依然不难断定,他所说的大众化是指文风的大众化。即抛弃空话连篇、脱离群众、妨害革命的八股文风,代之以“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2]840,向广大人民群众准确、通俗而生动地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使我们的革命事业获得健康发展。所以,这里也内隐着一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
1942年5月,毛泽东又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的表述内隐于文艺思想的论述之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指出:“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2]85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旨是:广大无产阶级文艺工作者要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对于文艺工作的指导,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为人民大众服务。因此,这里同样内隐着一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
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的表述为何具有内隐性的特点呢?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3]11虽然马克思主义一经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其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历史过程便同时启动,但在不同历史时期,这两个方面则有着不同侧重。这一状况,既决定于中国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又与人们的认识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密切关联。如果说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的表述具有内隐性的特点,那么,他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论述则是外显的。
(一)作为科学的哲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61以正确解释世界和合理改变世界为己任、致力于全人类解放事业的马克思主义,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使过去在自然观和历史观方面“占统治地位的那种混乱和随意性,被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4]68。现代历史的全部经验,特别是《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都无可争辩地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正确地反映了革命无产阶级的利益、观点和文化”。[5]167因此,毛泽东认为,作为科学的哲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他指出,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具有科学性,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它向人们指明了认识客观世界的正确方法,从而使人们在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能动实践活动中获得正确的认识,并能达到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所以,“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世界中去认识世界,又从认识世界中去改造世界,就不是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中国中去认识中国,又从认识中国中去改造中国,就不是一个好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6]344自从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就始终有一部分人认为它只是众多外国理论与学说之一,既不适合中国的实际需要,也不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使之“成为中国人民百战百胜的武器”[2]1094,并在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无可辩驳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所以,毛泽东认为,作为科学的哲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只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发挥出它的无穷威力。“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7]1515因而,“为了做好我们的工作,各级党委应当大大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使之群众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所掌握,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8]323。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作为关于发展科学的最高成就”[9]252的辩证法,“应该从哲学家的圈子走到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去”[10]332。成为人们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精神武器,这也是当前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根本原因。
(二)作为党的正确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毛泽东认为,一切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对此,他指出:“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7]1357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并以此为指导思想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正确指导思想,对于未来是能够进行科学预见的,这对于确立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非常关键。因此,作为领导人的毛泽东,一生十分注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科学的预见。他说:“所谓预见,不是指某种东西已经大量地普遍地在世界上出现了,在眼前出现了,这时才预见;而常常是要求看得更远,就是说在地平线上刚冒出来一点的时候,刚露出一点头的时候,还是小量的不普遍的时候,就能看见,就能看到它的将来的普遍意义。”[11]395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关键在于她能够对中国未来历史发展道路做出科学的预见。毛泽东把我们党对历史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和科学预见能力,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对此,他曾说:“我们的眼力不够,应该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11]213
由此,毛泽东认为,既然马克思主义能够指导我们进行科学预见和正确领导,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都应该理所当然地掌握这种有效工具。首先,使马克思主义在全体党员中大众化:“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全党都要注意思想理论工作,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队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10]200—201其次,使马克思主义在工人阶级中大众化:“造成工人阶级的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专家队伍”[10]301,并使这个队伍不断扩大和提高。最后,使马克思主义走向广大人民群众,“不但领导干部懂得,而且广大的群众都能懂得,都能掌握”,从而把党的每项科学决策都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信,正是由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这条途径,我们的各项事业必将无往而不胜。因此,1945年4月20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七次全体会议上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豪迈而自信地写道:“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更普遍地更深入地掌握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结果,必将给党和中国革命带来伟大的进步和不可战胜的力量。”[2]999
(三)作为发展马克思主义途径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反复申明: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不是机械的教条和现成的公式,而是科学的方法和行动的指南。毛泽东一生谨记这个基本道理,他不仅在理论上同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而且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分析中国的实际问题,从而在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的实践中,与时俱进地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发展。
毛泽东认为,我们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有这样两条基本途径:第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即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实践;同时,在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一条从理论到实践的路线,它既表明理论必须正确指导实践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又表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检验真理的标准。第二,从理论方面科学总结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的实践经验,使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实践在理论上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升华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即中国化和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一条从实践到理论的路线,它既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源泉,又表明实践是发展真理的途径。这两条路线的有机融合就是毛泽东所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总路线:“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11]296以上两个方面的双向互动和良性循环,是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获得自身丰富与发展、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
毛泽东认为,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大众化,还是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化,即中国化和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否则,马克思主义就有沦为教条主义或宗派主义的危险。因此,早在1942年毛泽东就强调:“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把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变成为实际生活里的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有宗派主义了。不但宗派主义的问题可以解决,其他的许多问题也都可以解决了。”[2]858
(四)作为先进文化及其检验标准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多次强调,他们的理论是要掌握群众并为群众所掌握的批判武器,是旨在谋求人类解放的科学。因此,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种旨在为大众而又具有掌握大众诉求的先进文化。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按照这个方向……才能认为是发展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化。”[5]167
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是检验一切文化是否具有先进性的标准。毛泽东以五四运动中文化革命的缺陷,来阐明这个道理:“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他们反对旧八股、旧教条,主张科学和民主,是很对的。但是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就影响了后来这个运动的发展。”[2]381—382毛泽东由此认为,自身既是一种先进文化又是检验一切文化是否具有先进性标准的马克思主义,其大众化的途径是: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普及和提高;另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理论品质,用以甄别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的先进性因素,并完美地融入到构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去,从而使其具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特性。
毛泽东认为,就马克思主义在构建新民主主义文化中所起的灵魂作用而言,它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貌,铺就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伟大复兴道路,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因此,“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7]1516
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有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这也是当前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起点。恰如毛泽东所说:“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1]534的确,总结和继承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许多正确思想,有助于我们顺利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和实践发展进程。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