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领
侯双庆
烟台南山学院,山东 烟台 265713
1998年中国加入WTO,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和走向,文化战略的部署和调整,已然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虽然市场环境繁复多变,但是却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革新意义的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政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约以及各地方性保护条例。传统工艺美术在学科专业、产业与市场、与现代工业发展之间的联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等方面,均逐渐走向新的产业形态。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工艺美术产业的出口外销,在对外合作的渠道和方式上,均呈现出了政策性的变化。尤其是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对保护和发展传统工艺美术起到了重要作用[1]。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一系列地方政策法规的追随,直接促进了各地工艺美术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多传统型的企业开始转制,加之技术的流转,很多的新型民营企业或个体企业兴起。
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形成两条发展路径:一是国内国际市场并行。从出口外销创汇的政治、经济要求,发展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物质文化需求。二是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工艺美术行业的主体。1996年国家正式完成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后,大多数工艺美术企业转制转型,非公有制企业成为行业主体,形成自1978年以来的工艺美术产业的第二次格局转变,在产量、品种、企业数量上都有相当的发展[1]。新世纪到来,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渠道、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实施‘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等规定指引下,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积极参与工艺美术品展销会、出口商品交易会、旅游产品博览会等,提升文化产业“走出去”的路径,并纷纷出台地方性的对接政策[2]。“中央外贸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专项资金等,也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海外参展、进行市场调研、组织培训人才,有力促进了新时期工艺美术产业的国际化。”[3]
可以说,从资源到资本,从文化到产业,传统工艺美术已实现了两次政策上的质的飞跃,行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但是,面对具体的市场状况,尤其是面对创意产业的不断兴起和传统工艺文化的回归相互竞争的态势之时,传统的创新能动滞后的工艺美术品类,开始显现出它的市场疲态,有些甚至逐渐淡出工艺美术行业。
2009年4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出《关于提高轻纺、电子信息等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其中涉及工艺美术行业部分商品,包括景泰兰雕塑像、地毯、其他木制小雕像及其他装饰品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市场萎缩对工艺美术产业的冲击[3]。
从“图案”到“工艺美术”再到“艺术设计”,历经百余年。传统工艺美术在新的形势下,从新的视角又被重提。探讨依然进行着,争议依然存在着[4]。例如,田自秉所著《中国工艺美术史》(1985年版)中,将几千年的传统工艺,分为实用工艺品和装饰欣赏品。这使得人们对于工艺美术的历史走向,及其在设计视野下的功能发挥等方面,有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这方面的问题也成为新的研究走向。
从上述富有概括性的言论中,我们可以梳理出这样一条线索: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到当代,有两个大的方向,即:一部分为传承的特种工艺品——纯欣赏性的工艺品,成为传统经典工艺文化的表征。另一部分是在工业设计达不到的领域,继续为现代社会生活服务的实用工艺品设计。至此,传统工艺美术似乎完成了它上个世纪的使命,成为新时代下的造物艺术。
关于其方向的探讨,在学界有几次比较重要的会议,具体如下:
一是1996年举办的“当代社会变革中的传统工艺之路”研讨会。研讨会形成了《保护传统工艺发展手工文化》倡议书,提出:“中国手工文化及产业的理想状态应是:一部分继续以传统方式为人民提供生活用品,是大工业生产的补充和补偿。一部分作为文化遗产保存下来,成为认识历史的凭借。一部分蜕变为审美对象,成为精神产品。一部分则接受了现代生产工艺的改造,成为依然保持着传统文化的温馨的产品。同时,还要建立适应现代生活的新手工文化。”[5][6]
二是2008年《装饰》杂志发起的“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研讨会。著名艺术理论学家张道一先生多次在他的讲话中,阐述在中国的设计教育历程中,经历图案学、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三者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角度的转换,甚至以为“图案学的‘归去来兮’将是设计艺术学科建设的关键”[4]。清华大学设计史论学家杭间教授认为,“‘工艺美术’有可能是唤醒中国本土设计面向世界的重要源泉……”,“‘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不是截然分开的东西,而是需要重新认识的中国设计的两个过程”[4]。工艺美术似乎“归去来兮”,而对于传统工艺美术或者说造物艺术的分类,杭间在其《手艺的思想》一书中,将传统工艺的生产分为:实用的传统工艺品生产和观赏性传统工艺的生产。
传统工艺美术的产业化发展有一系列的优势,例如,就地取材、加工,能耗低,污染少,附加值高,收益高,等等。21世纪以后,由于创意产业的发展,传统工艺美术一方面成为设计创意的价值取源,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被机械加工所代替,失传了它的工艺本质和技术传承。这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矛盾之一。
2004年4月8日,我国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指出“保护工程”是在以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新情况和新特点,由政府组织实施推动的,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保护的一项系统工程。并指出,要具体实施“保护工程”[1][7]。
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的技术更新和进步加快,与此同时,遭遇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一是机械加工工艺取代了不少的传统手工技艺,二是一些传统工艺技术已经失传或消亡。在当代,这种失传的速度在加快,失传的可能性在加大。由此,形成了技术更新所带来的对传统工艺技术保护的矛盾,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矛盾[1][2]。当下,走上产业化之路的工艺美术企业,表现出对人造智能的依赖,大量控制性工具如自动雕刻机、自动化系统和电脑之类的支持技术,被大量运用到工艺美术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流程之中。
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环境状况不断异常化,划时代的批评家维克多·帕帕奈克(Victor Papanek),于1971年出版了《为了真实世界的设计——人类生态学和社会变化》,为人们的社会行为敲响了警钟。之后,1995年召开的巴西里约热内卢会议,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自此,可持续观念一时成为各行业发展的箴言。可持续发展观成为了近几十年来的主流发展观,这对于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影响,也是深刻的,其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传统工艺文化和技艺的可持续性方面。
随着研究的深入,从物觉到固化的深入,不断走向系统化、理论化,由于博物馆相关机构的不断介入,以及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诸多的民艺实验室、工作作坊以及老工艺传承人等相继获得重生,这不仅将民艺日用的传统工艺保存展陈给后人,而且将展藏研究贴近大众,以底层视角的普惠关怀对区域经验予以实践推广[8]。
文化生态是生态学产生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与文化嫁接的新概念,是一个多种多元的文化要素组成的动态的、全面的生态系统,是一个比自然生态更为复杂的系统。工艺文化生态,包括有形的传统工艺文化资产与无形的文化资源。涵盖着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民众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等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境界等相关的文化存在[8]。由于传统工艺美术的属性大多从属于自然性质,社会精英文化对传统工艺美术的选择以原生态的为主,提出整理、保护、发展的构想,也是面向原生态而不是面向市场的工艺美术。
我们所关注的工艺文化生态,是从自然生态与人的关系、工艺造物文化与人的关系入手,去关注那些已经或正在被社会丢弃的人类文明,即那些与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文化生态[8],并侧重于手工文化和民艺领域。
21世纪伊始,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以下简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于2003年9月29日至10月17日在巴黎举行的第32届会议,首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取代“民间传统文化”的概念,并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其中,《公约》中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5个层面,即是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又进一步发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即“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9]。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家通过法律条文的形式,提出关注传统工艺美术本身如何处理技术传承与保护文化的关系问题弥足珍贵,也促使了一大批院校和民间研究、关注、喜好工艺美术的人才自主、自觉地发展工艺美术,更促进了工艺美术创新经济价值的研究。许多创意产业园区的建立,也多与地方影视文化、工艺时尚和展演出版等内容结合起来,推动了社会、经济价值的创造性发展。
工艺美术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物态形式,它不仅是一种“物化”的精神产品形式,而且是一种具有精神因素的物化存在,是从人们为生存而进行劳动生产活动中演化而来的结果。它不仅具有物质性,同时还具有精神性,是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的统一体。审美所接受的是一种心灵的顿悟,它是审美主体的内心感受,是人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修养。张道一先生曾经在《跨世纪的造物艺术》一书中说道:“一般的人造物按照通常的说法,名称作为‘物质文化’;它是相对于‘精神文化’而言的。……严格地说,这方面的‘人造物’,不能算作纯‘物质文化’,而是带有文化的综合性……。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工艺美术是以民族的传统文化为特质的,具有文化遗产的性质,它既是物质文化又有非物质文化的诸多成分。作为物质文化,其物质材料是工艺美术的基础,因材施艺,材料是物质的基础,也是非物质的工艺技术的基础。”[1]
(1)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传统工艺文化,作为有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类别,被列入其中。《公约》指出,“所谓非物质性,并不是与物质绝缘,而是指其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晶”[10]。这标志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的世界各国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达到了新的水平和进入了新的阶段。《公约》还具体指出了“保护”的具体措施,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得到保障,其中包括对“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10]。这里,国家要求全社会关注传统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则是为传统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而工艺美术行业本身,如何处理技术更新与传统技艺传承的关系,则又是关键所在[2]。
(2)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方面,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保护是相当重视的。传承人一般是家族产业的继承者,他们掌握着核心的手工技艺,秉承言传身教、艺德双育的原则发挥其社会功能。在庞大、繁荣的市场面前,在地方性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不断出台的今天,工艺美术的生产现状依然不容乐观。品类生产的地域性特征式微,工艺水平的走低,仿制工艺和仿制品泛滥、原料稀缺、秘技外流,特别是人才流失、断档的问题依然严重,这些都成为制约工艺美术长足发展的瓶颈。
时至今日,活跃在工艺美术各个行业的专业人员,主要是国家在1950年之后培养起来的工艺师和一部分通过以师傅带徒弟的个性化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手艺人,还有是由美术院校工艺美术专业以及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员,可说是中国工艺美术未来发展传承的有生力量。1949年之后,各种工艺美术的生产合作社、生产小组以及工厂企业的成立,由国家组织对学徒工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企业中的师傅只能起到一般的指导作用,师傅和学徒工的社会地位是平等的[11]。之后由于体制改革、公司合营的需要,一部分仍旧以师徒传承的方式培养人才,一部分则分化为驻厂工艺师和自由文艺工作者。虽然历经制度变革,但手艺人坚守的仍旧是祖辈的老工艺。20世纪90年代,有了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由于历史原因又停办了10年,之后又重新评选,而其中正统传承人的甄选,则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和家族传承的法则,变得十分艰难。
目前,全国约有1 014 所院校,设立了艺术设计院系或相关专业,原有的工艺美术在八大美术院校里仍然保留,有的称工艺美术系或称工艺设计系、装饰设计系等,下设传统手工艺专业方向,且常常作为该院校富有特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行业从业者及后备队伍的素质,相对于领悟和理解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及对传统文化实施有效传承、保护和发扬的要求,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11]。同时,现在对工艺美术的保护,多为整理归档层面,距离《公约》中所要求的“考古发掘,整理归档,收藏保护,展示利用,传承人保护,宣传弘扬”[10],还是甚远。
传统工艺美术是一个大概念,它既是指具体的工艺品,又包含工艺技能,有时又是作为一个专业或学科的名称出现。目前,我国有3 000多个群艺馆、文化馆和近40 000个文化站,有各类博物馆1 500多座,从事民族民间文化研究的大学、研究机构等约有200家。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领域,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开展了大量学术和理论研究工作,积累了一大批研究成果。这些为实施保护工程,奠定了组织基础、学术基础和人才基础。同时,少数民族由于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也获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别规定。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强调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要有计划地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并“尽快列入保护名录,落实保护措施,抓紧进行抢救和保护”[12]。
2006年11月18日至19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工艺美术的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06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年会在苏州召开,根据其讨论纪要记载,清华大学李砚祖通过实际调研,对现代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遭遇到的三大矛盾及存在的问题作了概括性发言,他指出这些矛盾中,其一,“经济产业与文化事业的矛盾”,从品类属性层次对工艺美术的经济性和文化性进行界定,是不同的发展视角导致的矛盾。其二,“技术更新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矛盾。工艺美术既是物质文化又是非物质文化。它从材料到产品均有显见的物质内容和形态,而工艺技术、方式方法、过程,乃至设计创意、作品功能都是非物质的”[1][13]。然而,市场经济的营销法则,是机械工艺取代传统工艺,技术更新和创意成为发展工艺美术的新途径。这必然造成传统工艺的技术创新和手工劳作之间的不均等价值,即在同一个产品系商品的价格会不同,但是,传统工艺美术要求的手工性既是它最大的卖点所在,也是其限定因素。其三,文化变迁与传统工艺美术传承的矛盾,指出工艺美术的有限度创新。对此,苏州大学的诸葛铠先生结合纷繁的实际情况,做了题为“适者生存:工艺美术的蜕变和再生”的发言,他指出,手工艺的蜕变不是消亡,而是再生。针对推陈创新的要求,手工艺的再生,可通过形式与思想内涵的分离和移植、形式与技艺的分离和移植,以及形式与实用性的分离与移植等途径,来实现脱胎换骨性的改变。另外,从业人员的水准问题,以及传统工艺美术的社会属性问题,都被与会人员直接揭露出来。市场上作品的文化内涵低、设计创意单一,以及传统题材和造型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等,就是最直接的反映[1][13]。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民间传统工艺和其传播媒介都产生了巨大变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方式通过某种特殊的载体进行,这些特殊载体也就构成了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桥梁或媒介,起着联系和沟通的作用。在现代主义的进程中,“工艺”一词有了手工艺和现代工艺的分化。手工艺人的社会分工角色,被现代生产中各个环节的设计师、机器生产以及经营者所代替。这些主要依赖市场的需求,依托产品销售实现自身的发展的传统技艺,由于在现代市场中不能实现相应的经济目的,已经逐渐从人们的生活实用领域退出,处于濒危状态。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虽然传统工艺的生产、生存方式因不适应现代经济生活而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其中的文化根源,是不会就此被斩断的。相反,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传统工艺文化的向往,又有了比以往更深的渴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工艺文化的回归,是其文化根源性的必定使然。大众传媒势将成为其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因为大众传媒对民间传统工艺文化遗产的传承,除了要规避因媒介属性而带来的各种缺失之外,更为主要的是要发挥其媒介功能和传播手段上的优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创新创造良好的传播环境,所以,在传播过程中,大众传媒不仅要整合社会各个层面(政府、组织、民间、个人)的力量,而且还要通过宣传和教育等活动,为传统工艺文化的传承提供优良的土壤和发展的环境。
消费社会中,我们在崇尚消费的同时,总是忘却物质资源的有限性才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最大限制。人们有着发挥创造力的自由,但是,当人们过分挥霍这种创造的自由的时候,自由也就会变成束缚人性的枷锁。
在当代大工业生产技术为主的社会中,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绝大多数产品的生产,已经由大机器工业生产所承担,而手工艺在日益衰落和稀少的过程中,所保留的那部分已经上升或转化为一种艺术,成为一种艺能。这些不能被大机器生产技术所取代的手工技术的存在价值和生命力,正是由于这种内蕴的艺术性所决定的[14]。传统工艺美术是具有人文形态的、独一无二的美术作品。整齐划一的物质产品,并不能够满足人们丰富的个性化需求,同样,基于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之后,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则成为更高层次的目标。对自然物的寻求、对原汁原味的艺术品的体验,由此就成为新的可能。
如果说工业社会的核心,是生产满足人们衣食住行之类物质需求的产品,那么,“后工业社会”、“网络社会”的核心,则是生产知识、美感、体验与符号等各种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产品。正如很多文化研究者所指出的,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实践正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各种研究表明,“一个新的以文化为中心的发展范式正在显露”,整个全球经济也在进入一个以发展“内容产业”、“体验经济”的时代。
当设计的体验导向“交互”的时候,进入公众视野的传统工艺美术也借助传媒的力量,在特定的文化空间中谋求与大众的互动。这部分内容即可归结为体验。说到底,就是人们对工艺和文化的体验,是传统工艺美术以教育为宗旨、以推广为目的,对人们所有意为之的互动行为。体验经济作为一种超前消费经济,它对于传统工艺美术应该导向两个具体层面:一是在工艺流程的体验中获得对工艺传承文化的认识,如宁波的天工之城,即是对工艺文化的集中体验。二是对工艺造物的体验。即通过对文化空间中的工艺造物的观赏,获得对传统工艺造物的文化自觉,从而确立其文化的主体性。
随着中国加入WTO,工业设计专业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面临竞争。在“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转型的过程中,工业设计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约翰·赫斯科特在其文章《设计政策在中国的发展潜力》中阐释,设计政策有两大目的:一是创造一个代表政府的形象,体现其地位和效率。二是制定能通过产品效能和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为国家获取经济优势的政策[15]。相对于文化产业政策来说,具体的“设计政策”是失语的。
200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制定了《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政策(讨论稿)》,对工业设计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强调通过推广普及工业设计,促进各产业领域的设计创新和经济增值。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工业设计”首次被正式提及。可见,随着设计的不断发展,设计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地集合了政府、企业、社会的力量,并从企业行为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一背景下,传统工艺美术是否能够制定新的条例,获得分门别类又重点有序的发展,将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中央美术学院许平教授认为,设计、工艺美术在创意产业中融合,设计的创新会成为促进工艺美术创新的有效机制。这又回到了一个老问题:传统工艺美术能否成为现代设计的创新之源?
在产业政策层面,目前正处于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助推与调整期,是全球共存的文化语境,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形态繁复多样,政策层出不穷,其归属上的重叠交叉,也带来新的分类难题。总体来看,传统工艺美术在产业上的发展是借政策之力的。也就是说,只有在多元化的语境下,传统工艺美术在产业上的发展,才会具有更为多元化的路径。
[1]李砚祖.物质与非物质: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J].文艺研究,2006(12):106-117.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EB/OL].(2006-09-13)[2014-05-02].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9/13/content_5086965.htm.
[3]康兴洲.中国工艺美术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对外合作[J].国际经济合作,2010(1):37-41.
[4]周静.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基础课程的回顾与思考[J].美术大观,2009(6):194-195 .
[5]杜大恺,杭间,潘鲁生,等.保护传统工艺,发展手工文化倡议书[J].装饰,1997(2):6.
[6]杭间,曹小鸥.“移风易俗”后的中国民间艺术之路[J].文艺研究,1997(3):112-119.
[7]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EB/OL].(2006-05-18)[2014-05-02].http://www.cpll.cn/law6907.shtml.
[8]李金领.基于文化空间的民间工艺文化生态研究[J].生态经济,2010(10):197-199.
[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2005-08-15)[2014-05-02].http://www.gov.cn/zwgk/2005-08/15/content_21681.htm.
[10]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EB/OL].(2003-10-17)[2014-05-02].http://www.chinaich.com.cn/search_detail.asp?id=91&nclass=%B9%FA%BC%CA%CC%F5%D4%BC.
[11]徐艺乙,董静.中国工艺美术的传承发展状况分析报告[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5):38-40.
[12]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EB/OL].(2005-12-22)[2014-05-02].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_185117.htm
[13]李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工艺美术的可持续发展[J].装饰,2007(2):5-7.
[14]李砚祖.生活之物与艺术之物:中国传统陶瓷的艺术与文化[J].文艺研究, 2002(6):108-118.
[15]约翰·赫斯科特.设计政策在中国的发展潜力[A]//杭间.设计史研究:设计与中国设计史研究年会专辑.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