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2014-04-10 10:42黄志高
宿州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理论课

黄志高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安徽合肥,230601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黄志高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安徽合肥,23060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不仅需要融入红色资源,还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引入和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这二者是并行不悖的。引入和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有助于实现“纲要”课程由教材体系向多样化的教学体系转化,有助于通过增加教学的乡土气息,提升教学的亲和力、感染力,同时也使得“纲要”教学获得更为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选择必须坚持相关性、适度性和科学性的要求,在运用方式要体现多样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引入;运用

2005年初,中宣部、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及《实施方案》,规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的课程设置,增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新设置的课程,“纲要”课程的建设时间相对较短,经验相对不足。为了切实提高“纲要”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各高校和授课教师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有很多新举措、新尝试。有的尝试从教学体系上加以创新,如进行专题式教学[1];有的则从教学方法上加以改革,如开展研讨式教学[2]。安徽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也积极推进“纲要”课程教学的教学改革,尝试在教学内容中引入和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这种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的积极评价。当然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本文结合安徽大学思想政治教学部在实践中积累的初步经验,就“纲要”课程引入和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问题作出粗浅分析。

1 “纲要”教学中单纯运用红色资源的不足

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方法落后,是困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问题[3]。近年来,为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很多研究者主张在教学中引入红色资源,认为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于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素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4]。所谓“红色资源”,是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改革开放前创造和形成的,今天可以开发利用,且必须经过转化才能够彰显出其当代价值的革命精神及其载体的总和[5]。可以看到,红色资源概念界定中,最根本的是强调这种资源的性质,即它是“红色”的,或者说是“革命”的,是与中国共产党的活动相关的。这是认识和界定红色资源的关键所在。

基于红色资源的特定含义,可以看到,“纲要”不能仅限于引入红色资源,还要更广泛地引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首先,“纲要”课程所讲授内容的时限是从1840年开始一直延续到当下,其中大约有80年的历史,也就是教材的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都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前的历史。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自然无法使用红色资源。引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弥补这种缺失。其次,红色资源仅限于与中国共产党相联系的革命历史资源,而在“纲要”教学中涉及的则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舞台上的诸多政治力量、政治集团和政治人物。教学中既需要从正面阐述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也要从反面阐明其他政治力量、其他社会制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近代以来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正反两个方面的论述,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红色资源的功能和价值在于正面教育,而反面教育则非其所长。这时仅仅引入红色资源就不够了,可以考虑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中选取相关的材料加以补充。例如,选择、运用有关李鸿章的史料,可以帮助学生从这个晚清重臣的宦海沉浮中看出一个封建王朝、一个社会制度的腐朽没落。此外,就安徽地区而言,还有冯玉祥、孙立人等民国时期的重要军政历史人物,其相关资料同样可以在“纲要”课程中加以运用。

基于以上考虑,“纲要”课程可以从更广阔的视野,运用广泛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强调的是这种历史文化资源的属地性,是与某一地域相联系的,但其影响则既可能是地方性的,也可能是全国性的。这些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从其相关性来说,可能是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相关的,也可能是与其他政治力量如晚清政治人物、国民党、各民主党派相关的。从其构成来说,可以是物质的,如历史遗址、历史遗迹、历史文物等;也可以是信息的,如历史影像、历史文献等;还可以是精神的,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敢为天下先的小岗精神等。

需要指出的是,主张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并不排除红色资源,反而恰恰是认同利用红色资源的必要,而且要将其置于中心地位。原因很简单,红色资源本身就是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的课程性质及其教学目标都决定了红色资源在教学运用中的特殊份量。

2 “纲要”教学中引入和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意义

在“纲要”课程教学中,适当引入和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对于“纲要”课程的教学改革创新,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其一,有助于实现“纲要”课程由教材体系向多样化的教学体系的转化。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走样、不偏差,当前全国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教材编写者的学术素养、理论水平,保证了教材的学术权威;教材又是在中宣部、教育部的统一领导下组织编写的,故又保证了教材的政治权威。但这种权威并不排除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教材体系还需要教师将其转化为教学体系。“纲要”课程教材体系是统一的,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完善的、科学的参考标准。教学体系是多样化的、丰富多彩的。把教材体系当成教学体系,照本宣科,会导致千人一面,使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变得味同嚼蜡、枯燥乏味。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可以增加不同的教学素材。引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可供选择的方法之一。

其二,有助于增加教学的乡土气息,提升教学的亲和力、感染力。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由于其地域性特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本地学生而言,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他们所熟悉的,那些历史人物在他们故乡的口口相传中更具有鲜明生活的形象,那些历史遗迹可能就在他们的身边伴随他们成长。教学中引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往往使得本地学生产生亲切感,更容易触动学生。对于异乡学生来说,接触到以往所不了解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也会产生新颖感,从而增加吸引力。更何况,不论是本地学生还是异乡学生,接触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机会更多、渠道更广、成本更低。有些历史遗迹、遗址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考察,或是动员学生自行考察。

其三,引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使得“纲要”教学获得更为丰富的内容和素材。教材的编写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体系结构合理性的追求,对学生使用成本的考虑,都会使它在内容上比较简略。“纲要”课程更是如此,它涉及180余年的历史,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纲要”教材的书写具有“纲”和“要”的特点。它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选择是有限的,只能突出那些具有全国影响的典型。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种缺憾。如在讲授抗日战争时期内容时,教师往往讲述得比较多的是毛泽东、蒋介石这些重要政治人物以及左权、张自忠、佟麟阁等著名将领,较少触及普通民众。这种讲述客观上容易让学生感觉抗战主要依靠的是这些重要历史人物,而这恰恰是教学科研中所要反对的英雄史观。引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介绍一些地方抗战的资料,如定远县藕塘烈士纪念馆、来安县半塔保卫战烈士陵园,等等,让学生更能理解人民群众是抗日战争的主体力量,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树立群众史观。各地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差异性和多样性,为“纲要”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3 “纲要”教学中引入和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原则

中国地域辽阔,又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各个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都是非常丰富的。在“纲要”课程教学中引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必须有所选择地取舍,而不能任意为之。大体上来说,在选择和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其一,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选择必须具有相关性,要能反映“纲要”的教学要求。“纲要”课程毕竟不是历史学科课程,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种课程性质决定了“纲要”课程是着力解决大学生的思想信仰问题,而不是单纯的历史知识传授。“纲要”课程明确规定,其目的在于“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6]。其中,最核心、最关键的是正确认识“四个选择”。选择和引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教学目标。不能反映这个教学目标的历史文化资源,就不能盲目引入和利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选择必须是严肃的、慎重的,不能抱着猎奇心理去搞庸俗的所谓“揭秘”,更不能将一些子虚乌有、道听途说的东西当成历史的真实。否则,就背离了引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初衷。

其二,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运用必须把握适度性,不能主次不分。引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为了补充和丰富“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取而代之。说到底,“纲要”教学要把握的是中国的“国史”、“国情”,而不是某一地方的地方史、省(市)情,不能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变为“××省(市)近现代史纲要”。同样,仅仅拘泥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也无法从整体上、宏观上认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及其规律。同时,教师在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时,还要避免诱导狭隘的乡土观点。教师要善于将学生对自己故乡的情感上升为对国家、民族的热爱。

其三,在引入和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时要坚持科学性,防止敝帚自珍心理。在涉及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人物时,尤其要注意这个问题。对于一些起过积极历史作用的人物,既要实事求是地加以肯定,又不能过分溢美夸大。对于一些存在着争议的历史人物或是起过消极作用的历史人物,更不能文过饰非,甚至颠倒黑白地搞所谓“翻案”。教学中还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历史主义原则,历史地、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同样的,在介绍与本地相关的历史事件时,也要遵循这样的原则。例如,在讲述抗战历史时,可以引入淮北抗日根据地的相关资料,既要指出这是诸多抗日根据地中的重要一块,又不能扬此抑彼忽视其他根据地的作用。又如,教师在讲述改革开放时,既要介绍凤阳小岗村、肥西山南等比较早地探索包产到户的事例,同时还要告诉学生这种探索不是孤立的,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曾经出现过,还要告诉学生在安徽探索的同时,在其他一些地方也有类似的探索。更要指出的是,安徽农民的创造之所以没有再次夭折,是与思想解放运动对“左”倾错误思想的冲刷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密不可分的。这样的讲述,才能使学生对这段历史获得比较正确的认识。

其四,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运用方式要体现多样性,善于灵活选择适当的途径与方法。运用的方式方法是多样化的,教师可以在理论教学中运用,也可以在实践教学中运用;既可以由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也可以鼓励学生以案例、项目的形式去自行搜集了解地方历史文化。安徽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此作了初步探索。例如,曾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皖南事变纪念馆、刘邓大军前线指挥部等地,在考察过程中教师进行现场教学,与学生相互交流沟通,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也有的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堂上介绍自己家乡的历史遗迹或历史人物,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教师及时加以引导、总结和提升。有的教师在讲授抗日战争时,布置学生自行搜集自己家乡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情况以及家乡民众和军队抗击日军的资料,并将这些资料在课堂上向同学进行介绍。

综上所述,在“纲要”课程中适当引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可取的,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不过,教师在相关材料的选择上必须深思熟虑,在相关材料的运用上必须讲究方法。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是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必须谨记的。

[1]袁飞,马彩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专题法教学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3(4):95-97

[2]易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开展研讨式教学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0):50-52

[3]许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0(7):90-93

[4]张泰城,常胜.论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2):69-71

[5]朱小理,胡松,杨宇光.“红色资源”概念的界定[J].井冈山大学学报,2010(5):16-20

[6]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

(责任编辑:刘小阳)

2014-03-10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2jyxm082);安徽大学校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安徽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YXM201220);安徽大学质量工程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ZYGX201302)。

黄志高(1977-),安徽怀宁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0.3969/j.issn.1673-2006.2014.07.036

G642.0

A

1673-2006(2014)07-0115-03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理论课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