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雪,孙 超
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安徽合肥,230000
析新农村社区建设及问题探讨
孟 雪,孙 超*
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安徽合肥,230000
在概述了新农村社区建设背景与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农村社区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如规划实施难;社区管理机制有待创新;部分地区过于注重城市化建设,忽略文化内涵建设;农民群众参建的积极性有待提高。阐述了造成新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的原因:新农村社区建设缺乏详细的规划,配套的政策不够完善;新农村社区规划规模相对较大,社区建设和发展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只重视传统文化的形式和载体,忽视了解读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群众小农意识浓厚,对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科学编制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不断完善提升农村新型社区功能;突出新农村社区文化的地区特色,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资源保护;政府主导作用要进一步发挥。
新农村建设;社区建设;社区规划;管理机制;社区文化
新农村建设在新世纪首次提出是在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五大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随着时代的脚步,在社会主义发展前提下,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把农村建设成环境优雅、设施齐全、繁荣昌盛、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3]首次完整提出了“农村社区”的概念,明确了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1.1 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论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世纪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长期历史任务。建设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不仅要解决好农民就业问题,更要解决好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问题,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4]。在农村社会建设中所需要关注的重点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就医难、住房难、上学难、就业难等较普遍的民生问题,如何有效地缩小城乡差距,让广大农民得到切实的优惠,必须大力发展基本的民生,务必保障最基层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是农业,重点在农村,核心是农民,以新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固本强基,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手段。
1.2 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际意义
新农村社区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和完善,是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延伸和覆盖,人口居住规模较大、主导产业突出的新农村,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全新模式。新农村社区区别于传统行政村和现代城市社区,新农村社区居住的环境和产业发展条件都比较好,在管理和服务方面的机构也较为齐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都相对完善。建设新农村社区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现实需要,是解决当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主要抓手,是破解城乡建设用地难题的客观选择,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必由之路,是扩大内需的主要途径。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各地在建设过程中根据农村的新变化和农民群众的需求,不断探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路子,积极开展新农村社区建设,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建设模式,新农村社区建设总体上进展顺利,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支持。但从目前各地调查的结果来看,不同地区的新型农村社区在具体建设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以下几个点是笔者认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2.1 规划实施难
很多省市新农村规划已基本完成,但实施起来困难较大。究其原因,一是新农村社区建设缺乏详细的规划,配套的政策也不够完善。不少地方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无规划建设、违规建设或私搭乱建现象。有些地方,农民还在等待观望,而有些地方,农民等不及,就自己建设,这样,你建一栋,我建一栋,私搭乱建,浪费了土地。在政策方面,还有很多政策不够完善,比如户籍管理、房屋产权、就业等方面都缺少相对应的配套政策。二是建设用地制约突出。在新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一些村庄采用了先建后拆的方法,但就当前我国土地政策来看,建设用地指标的匮乏仍是新农村社区建设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三是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审批手续繁琐、收费高,乡镇和村级压力大。四是市、县两级缺乏执行规划的监管机构,特别是乡镇政府监管无力。主要表现在:个别地方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以开发商为主导,变相成为“商业开发”;有的社区对外公开销售,违背了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初衷,影响了群众入住社区的积极性。无论是农民自建、政府投资,还是开发商统一建造,都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管。
2.2 社区管理机制有待创新
目前,新农村社区规划规模相对较大,一般需要整合几个行政村的农户入住,社区建设和发展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亟需建立党总支或“社区管理服务”机构,统一组织协调各整合村委的舆论宣传、组织动员、建新拆旧等工作。
2.3 过于注重城市化建设,忽略文化内涵建设
在传统文化保护的过程中,大多数地区采取了只重视传统文化的形式和载体,而忽视了解读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探索和细致的研究。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如果把其本身所具有的农村传统文化特点给丢弃,会严重影响到农村传统文化的根基。
2.4 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受千百年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一些群众小农意识浓厚,对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自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其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时,由于一些纯农区缺乏产业支撑,土地流转不到位,群众存在后顾之忧,缺乏参与的积极性。
3.1 科学编制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编制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应该综合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土地使用情况以及当地农民的生活习惯与经济状况等因素,要编制出切实可行的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产业集聚区内农村按照互相融合及城市的标准进行规划,同时应考虑其功能可以为产业集聚区发展提供一些服务;城乡结合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应该按照城市发展的总体规模和走向来规划;中心镇区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要结合城镇功能、特点和区域特色统一规划;其他区域的新型农村社区,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统筹做好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在加强规划衔接的同时,还应着力解决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村镇体系规划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三规合一”的问题,并做好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产业集聚区建设规划相衔接。此外,编制规划要严格遵守程序步骤,努力丰富规划内容,积极突出地方特色,确保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如河南洛阳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综合考虑交通条件、地质地貌、产业支撑等方面优势,合理选址,对地理位置偏、经济弱的村庄规划,使其向集镇、中心村聚集。创新管理机制,倾斜领导力量、人员编制和干部队伍,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5]。
3.2 不断完善提升新农村社区功能
(1)探索社区管理机制。新农村社区建设涉及到多个村庄的方方面面,建设之初,要及时成立社区建设管理部门,组成专门机构开展工作,统筹协调社区建设,用好土地整治、增减挂钩、人地挂钩等政策措施,以保证农民的合法利益为前提,一手抓建新,一手抓拆旧,确保新农村社区建设用地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社区建成后,探索开展房屋产权登记和土地使用证办理工作,解决农民购房的后顾之忧。
(2)加强对新农村社区建设专门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缺乏专门人才,应该制定培养计划,加强专门人才培养工作。如浙江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引进和培养大量专门人才,加大农村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的科研资源,开发和引进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和生态修复技术,为美丽乡村提供有效技术支持[6]。
3.3 突出新农村社区文化的地区特色,加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
(1)突出地方特色和乡村特色。在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中,加强特色文化体系建设,并以当地及乡村特色文化为核心,突出地域特色,建设具有系统性的农村特色文化体系。既要保证传承当地区域的文化底蕴,又要兼容其区域特色、传统文化的民间性和开拓性等特点,以打造农村特色文化品牌为目标,在继承的基础上,对农村社区的规划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要体现出以农为本、以本地文化特色为主的规划思路,使农村特色文化愈加明显。
(2)加强对农村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随着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一些社区在开发过程中忽视了当地珍贵的传统文化特色,忽视了当地特有的文化内涵。虽然说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但是发展繁荣的文化产业还是要树立正确的资源意识,对其合理的开发利用,不能仅仅为了当地商业性发展,造成传统文化的失真,使传统文化的价值受到不可弥补的损失。在开发社区的同时,应当做好农村文化资源的勘察和规划工作,要在保护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对于一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稀缺的民间艺术和优秀的艺术样式等更要加大保护力度,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广大农民关注和参与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如安徽蚌埠市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结合蚌埠市的实际需求,做到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全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真正实现“兴业富民生活美、生态宜居村庄美、民主和谐乡风美”的“三美”愿景[7]。
3.4 政府主导作用要进一步发挥
(1)在新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基层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全面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征地、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发挥好监管作用,保护好群众利益,保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方向正确,坚决杜绝商业性房地产开发。同时,还应该支持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到社区的建设、质量监管、工程的招标等各个环节中,加大农民对社区建设的参与力度,让广大农民群众感受到作为主人公的作用。
(2)各新闻媒体要对新农村社区建设进行大力宣传,加强新农村社区建设法条法规政策的宣传,充分发挥好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群众的意见,依靠群众,让利群众,不折不扣地让群众利益最大化,让农民群众通过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加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要我搬迁”向“我要变迁”转变。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2014-01-15].http://www.gmw.cn/01gmrb/2005-10/19/content_319036.htm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2
[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4-02-05].http://wenku.baidu.com/link?url=7BxiQmhaCiumo1ceY_ASXyBVnDdWHsEwSCKB8RVtv-nehP_sH4Eae_Y7ZWEy-ucxD-Y5ij_hj3onDqERd_flWfgDUK_S1qCgQVUfiJSDgke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J].农村工作通讯,2013(3):7-12
[5]王冠珠,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2:9-41
[6]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EB/OL].[2014-02-12].http://www.mof.gov.cn/mofhome/nczhggbgs/zhuantilanmu/xcjssd/yd/201306/t20130613_917811.html
[7]韩永廷.建设蚌埠美好乡村,实现“三美”愿景[J].蚌埠党校学报,2012(4):16-18
(责任编辑:周博)
宿州学院学子在安徽省“创青春·中国联通”创业大赛中获佳绩
2014年6月4日至6日,“创青春·中国联通”安徽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终审决赛在安徽工业大学举行,宿州学院管理工程学院《“行随我动”大学生旅游咨询工作室》、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勘查工作室》、体育学院《宿州市速派物流终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选送的三件作品脱颖而出,均获得银奖。
2014-04-02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别山道路’及其文化价值研究——基于安徽农业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模式”(SK2013ZSK2013ZD03D03)。
孟雪(1989-),女,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10.3969/j.issn.1673-2006.2014.07.002
F320.3
A
1673-2006(2014)07-0005-03
*通讯作者:孙超(1966-),安徽霍邱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