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刘醒龙长篇小说《天行者》的美学解读

2014-04-10 19:32郑丽娜宋依洋
关键词:刘醒龙中华民族民族

郑丽娜,宋依洋

(1.渤海大学 国际交流学院,辽宁 锦州121013;2.渤海大学 教育与体育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对刘醒龙长篇小说《天行者》的美学解读

郑丽娜1,宋依洋2

(1.渤海大学 国际交流学院,辽宁 锦州121013;2.渤海大学 教育与体育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刘醒龙的长篇小说《天行者》带给读者的审美震撼,不仅来自它对中国乡村教育的历史回望,为民办教师群体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时代写真;也不仅来自它对默默劳作于山野中那些普通教师的沉重书写,彰显了对底层人物的无限深情;更重要的,则来自它对民族文化薪火传承的时代忧思,对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的呼唤高扬。

刘醒龙;《天行者》;民族精神;美学解读

有一类小说,它能触发你心中强烈的阅读激情,使你一读方休,欲罢不能,始终沉浸在作家营造的艺术世界中;它能引领你游走在崇高的审美视阈,使你心怦血沸、泪洒青衫,让灵魂在美的震撼洗礼中得到提升。审美接受告诉我们,这类作品不是昨日黄花、稍纵即逝,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美学价值和意义被不断开掘、不断彰显,并可能在严酷的文学筛选中走向经典。应该说,刘醒龙获2011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天行者》即是此类作品。

从大别山中走出的作家刘醒龙,对养育他的大山、土地,充满了浓郁的眷恋,对曾与他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的乡亲、伙伴寄予了无限的深情。从《凤凰琴》到《圣天门口》,从《清明》到《天行者》,他一直用真情的笔墨描绘着故乡的沧桑巨变,一直以忧患的情怀摹写着乡亲的跌宕人生。不凡的写作实绩说明,在当下的文坛上,他是最钟情底层写作、最长于开发审美正能量的作家之一。而他开发的审美正能量,则多是聚焦在底层民众的家国情怀、民族精神和中国梦的强烈追求上。在这方面,继《凤凰琴》发出的轰动效应之后,《天行者》无疑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部2010年推出的长篇小说,直到现在还被读者激赏热议,还被大家感动牢记,说明作品的精神穿透力、审美震撼力是何等之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迄今为止的评论和解说中,虽然有诸多专家学者的精辟新见,但真正能够透视作品思想真谛,逼近小说美学精髓的文字还不多,更有甚者,只是将其定位在对民办教师的奉上同情之心、洒下一掬清泪上。这显然没有体认潜藏在文本中的深层含义,远离了作家进行创作的初衷。因此,有必要在学者同人开掘的基础上,深入进行贴近文本真实,逼近作者创作主旨的美学探索。

那么,《天行者》的创作主旨和真意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为这部小说进行美学的、思想的定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显然,《天行者》意在讴歌自强不息的君子。这一点,作者毫不隐晦。“献给在二十一世纪后半叶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这沉甸甸的、喷火溅泪的话语,是作者在作品扉页上的题词,也是交给读者诠释文本的钥匙。在我们看来,舍此进行的评论,不是浅层次的皮相解说,就是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望文生义,因为它背离了作者的书写初衷。因此,《天行者》的审美震撼,不仅来自它对中国乡村教育的历史回望,为民办教师群体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时代写真;不仅来自它对默默劳作于山野中那些普通教师的沉重书写,彰显了对底层人物的无限深情;更重要的,则是来自它对民族文化薪火传承的时代忧思,对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的呼唤高扬。这是其中最重要的不能忽视的要义。我们以为,这既不是对文本的过度解读,也不是对小说的人为拔高。我们还以为,只有在这个站位上诠释小说文本,才能逼近作品丰富含蕴的真谛,才能领悟作者在《天行者》中弹奏的、不同此前的、那摄人心魄的、洋溢着诗情画意的、“志在高山”的凤凰琴音,亦即丰沛的、高昂的中华民族精神。

正是在这个基点上进行美学解读,我们以为,《天行者》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历史反思,字字句句都潜隐着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浓烈忧患。

无疑,《天行者》是中国当代乡村教育史的艺术回忆录,它掀开了,不,简直就是撕开了我们希望它早早尘封、快快消解在历史烟尘中的沉重之章。因为,那是我们民族讳莫如深的伤痛。20世纪的数十年间,在山村,在水乡,在草原,在边疆,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一个特殊的群体以无比执着、无限忠诚、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支撑起中国乡村教育的大厦,用自己羸弱的双肩担负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这就是由四百万人组成、名字叫做民办教师的英雄群体。他们“吃的是草,挤出的是血和奶”[2],倾注心血浇灌了几亿孩子渴盼知识的心田,将民族文化的种子播撒在乡间。如今,这个群体演绎的悲壮活剧已经谢幕,而且渐行渐远,然而,他们的时代贡献,他们的伟大精神,他们构建的绚烂风景,却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1992年,刘醒龙的一曲《凤凰琴》声,“小弦切切如私语”,使国人警醒、感奋,透过无形的遮蔽,从感情上认同了这个非凡的群体。如今,他的又一曲雪笛和琴声的和鸣,“大弦嘈嘈如急雨”,像来自大山深处的天籁之音,更让我们从理性上对乡村教育的曲折进行深入思考。如果说,当年的《凤凰琴》是为民办教师叹苦经、抒真情,那么,时下的《天行者》则是对教育版图和文化格局的深刻反思,对民族文化传承方式的痛切忧患。这种反思和忧患,正是《天行者》的思想指向和艺术亮点之一。

小说带给我们的震撼,源自对生活的直面切入。请想想吧,在寂寞群山的深处,在白云缭绕的地方,在那个叫做界岭的小山村,一排草房子,几个土台子,四五个教书匠,几十个土孩子,这是一个怎样的学校啊!然而,司空见惯,在中国的乡村,我们曾经有过多少这样的学校啊!《天行者》中,作家对界岭学校穷形尽相地描绘,对办学诸多困境的书写,对学生求学艰难的叙述,对教师生活氛围的描摹,对他们与世相交集的刻绘,丝丝入扣,细腻入微,让人汗颜,令人心酸。尽管万主任千方百计、处心积虑向其倾斜,尽管余校长呕心沥血、兢兢业业惨淡经营,尽管家长出工出力热情相助,尽管村上罄其所有予以支持,然而,界岭小学依然步履维艰,正常教学难以维系。“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在这里,成了虚无缥缈的漂亮说辞。当读到孩子们在透风漏雨的危房中认真看书学习,在瑟瑟的寒风中庄严升起国旗,在辍学后的打工中挺起稚嫩的肩膀时,我们会产生怎样的感想?

也正是在这个基点上进行文本细读,透过原生态的叙事,我们看到,在大别山深处,奔腾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洪流。

小说带给我们的震撼,更源自对教师境况的揭橥。请看看吧,在界岭学校执教多年的教师,那些传道授业的教育者,人人家徒四壁,个个身无分文,每年只有几十块钱的菲薄工资,还要整年整年地被拖欠,这是怎样困窘的生活啊!作品中余校长、明老师贫病交加,孙四海业余栽种茯苓,邓有米家实无余米……他们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接过老会计送来拖欠的工资;他们最奢侈的希望,就是梦寐以求转成“公办”。但是,对他们来说,这都是遥不可及的海市蜃楼。当我们读到明老师弥留之际填表转正的残酷文字,余校长、孙四海求告无门没钱买工龄的尴尬描写,想到他们在沉重生活中的坚守与期盼,真会欲哭无泪,扼腕长叹……

应该说,作品中的这些现实的描写,这些近乎冷峻的笔调,这些不无痛苦的披露,都不是自然主义的宣泄,而是寄意遥深的营造,是小说不可或缺的多元复调。它使我们陷入深沉的思索:在那段难忘的岁月里,我们的思维是否出了一些问题?比照二战空袭中德国为孩子开办的地道学校,日俘遣返时给孩子搭建的码头课堂,我们真是感慨良多。民族的希望在孩子,孩子的希望在教育;国家的复兴靠文化,文化的繁荣靠传承。而落实这一切重要的载体,就是自孔夫子以来长盛不衰的学校教育。只有办好了学校,民族文化的薪火才能代代相传,只有过硬的教师,民族道德的精神才能赓续高扬。因此,一个高瞻远瞩的民族,无不对此拥有不容置疑的共识,无不会将学校教育置放在高端地位。《天行者》在颠覆错位思维的同时,使我们产生了新的观念认同: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平台,是提升民族文化的阵地,谁忽视它、轻慢它,谁就是民族的犹大,历史的罪人。因此,倘若我们不加强学校的软硬件建设,不提高教育者的生活待遇,民族文化的传承就永远是一句空话;倘若我们不改变这种现状,不落实教育的“四个面向”,中华民族的复兴梦只能是天边的流云。

总之,小说对界岭小学师生困境的全方位叙述,绝不是闲来之笔,更不是无意义的蛇足,而是隐含着对教育历史的严肃叩问,奔涌着对文化传承的深刻忧患,充满着对集体无意识的强烈批判,期待着对某些现状的救赎匡正,“对中国教育的积弊,也是一剂有力的针砭”[3]。于此,小说的弦外之音,音外之旨,就不言自明了。一些论者将这些冷峻的描写要么看成是对人物塑造的手段,是衬托形象的小说修辞,要么看成对民办教师的同情、倾诉待遇的不平,不能不说是有失于肤浅和皮相,遑论其他。

同时,也正是这样的美学解读,使我们超越了心中的抑郁,产生了醍醐灌顶般的顿悟:《天行者》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开掘解剖,章章节节都凸显着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热切呼唤。

不可否认,《天行者》是为行将消逝的民办教师群体树碑立传,是为他们塑造的不朽雕像,“是献给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乡村英雄的悲壮之歌”[4]。小说的亮点在人物,人物的成功在发现。作者以其沉重的、诗意的画笔,勾画了十来个血肉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些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在当代乡村知识分子的人物画廊中,闪烁着独特的甚至是另类的光彩,给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显示了作者不俗的写作功力。然而,我们更应该看到,作家绝不仅仅是推出这些感人肺腑的形象,这些,他和他同人的小说文本中的成功范例颇多,无须复制。《天行者》的价值在于,或者说作家的可贵在于,他是要凭借这些人物,开掘中华民族深远的道德传统,彰显中华民族丰沛的民族精神,呼唤中华民族性格的凤凰涅。因此,《天行者》的超越和突破就不可小觑——它鸣奏的雪笛和琴声,已升华为震撼心灵的黄钟大吕之音;它书写的教学和转正,正演绎着乡村知识分子荡气回肠的正气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些坚忍不拔的乡村教师,个个都是令人钦敬的天行者,兢兢业业的余校长是,敢作敢为的孙四海是,不无狡黠的邓有米是,辛苦奔忙的万站长是,归去来兮的张英才、蓝飞是,来去匆匆的夏雪、骆雨是,甚至溘然长逝的明老师是,就连下岗的蓝小梅也是……

他们背负民族的希望,为了文化的传承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他们虽然顾念三亲六故,也有七情六欲,虽然时有犹豫彷徨、难免愤懑失望,但是,他们终究以民族为重,以天下为公,将中国知识分子修齐治平的传统升华成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不懈力量。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平头百姓,芸芸众生,在困境中依然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宵衣旰食,呕心沥血,真正无愧于民族的重托!说他们是麦加路上的殉道者,在理想的道路上无比虔诚地前行,说他们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精神高地的底线上默默坚守抗击,绝非过誉之辞。这不正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道德精神吗!正是凭借着这种精神,我们披荆斩棘,排除万难,打开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大门,正是依靠这种精神,我们战无不胜,一往无前,在民族复兴的大路上高歌猛进。《天行者》正是对这种精神的激情礼赞,正是对这种精神发出的热烈呼唤。

《天行者》中的这些普通教师,面对复杂纠结的生活,都是战胜困苦的强者。他们为了中华民族复兴,在艰难困窘中甘于清贫和奉献,期盼文化的薪火相传,令人为之慨叹。他们铭记民族道德传统,在艰难困窘中坚守良知和道义,实现人性的不断升华,令人为之动容。他们仰望人类思想星空,在艰难困窘中不失乐观和自信,攀登神圣的崇高目标,令人为之感叹。作品中无数次书写的升国旗的场面,意味深长:那朴素然而庄重、简陋然而神圣,原始然而崇高的升旗仪式,那回荡在大山中的国歌旋律,不正是爱国情怀、民族精神的彰显和高扬吗!而那猎猎招展的国旗,不绝如缕的弦歌,不正是山中这些乡村英雄,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雄风万里的精神力量吗!

天行者,中国山村教育的守望者;天行者,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天行者,中华民族坚韧的脊梁;天行者,实现民族复兴的助推力量。

[1]孔颖达.周易正义[M]//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14.

[2]许广平.欣慰的纪念[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1.

[3]於可训.别样动人的教育诗[N].文艺报,2011-09-19(10).

[4]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授奖词[N].文艺报,2011-09-19(9).

【责任编辑 詹 丽】

I206.7

A

1674-5450(2014)04-0048-03

2014-03-11

郑丽娜,女,辽宁锦州人,渤海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刘醒龙中华民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父女问答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刘醒龙小说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