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莉
(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 110131;沈阳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当代我国人民幸福观的嬗变特点
徐凤莉
(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 110131;沈阳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改革开放前后当代中国人幸福观出现破与立、消解与生成的复杂矛盾运动,呈现出单一到多元、稳定到冲突的嬗变特点。探究改革开放前后幸福观特点,归结出嬗变规律,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人民幸福观要在传统、本土和现代之间合理整合,在嬗变中发展适合时代特点的科学幸福观。
改革开放;幸福观;嬗变;特点
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幸福就是人们在社会劳动实践中合理目标或者理想的实现而产生的满足感、愉悦感。幸福观属于人生观的范畴,其指向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为什么要实现幸福、幸福是什么、怎样实现幸福。幸福观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各内容之间互为条件,它归根到底是来阐述在幸福基础上的根本看法和观点,稳定地存在于一个人对幸福问题的判断中,是幸福的质的方面。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决定着有什么样的幸福感,幸福感是幸福量的方面,它是对幸福的反映。幸福观是在具体幸福感基础上抽象而来的,并且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制约和影响着特定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具体幸福感[1]。当不同人的幸福感上升到认知层次,就形成了幸福观。同样的客观活动,不同的人能否产生幸福感觉,在于他的幸福观状况。
“嬗变”一般地指向为某种事物特征或者条件的彻底改变,略同于自然意义上的“蜕变”,从社会科学角度而言,与质变同义。对于幸福观嬗变而言,指向的是幸福观在一定发展阶段中所发生质的飞跃,即幸福观的主线和内容发生了变化。当前我国人民幸福观的主线和内容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发生了颠覆与重构性的变化。从淡漠物质跨越到在物质魔瓶中找寻满足,人们被推进物质财富大网、权力大网、消费与享乐等网络中,影响和制约幸福观的因素多元和多变。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物欲充斥现实矛盾交错的结果,是在社会分化的多种社会矛盾交错中破与立的必然结果,是幸福观在传统、本土与现代之间实现整合的必然产物。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社会各方面发展变化而起起伏伏,在幸福观上表现为中国古代传统幸福观的延续和发展,并因为特定的时代而有新的特点。“社会本位”幸福观影响下个体幸福被漠视,在政治生活或政治运动中谋求幸福成为幸福观的主题。劳动虽然成就个人幸福,但人们的基本需要被掩盖,物质需要被看得无足轻重,政治需要遮蔽人的其他所欲,人的本质被限制在“政治人”范围内活动,在一个激情狂热的时代生成了片面的幸福观。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传统幸福观在融合中断裂,特定时代没有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实质。具体来看,改革开放前我国人民幸福观的特点如下:
(一)讲究整体理念
整体理念是中国传统幸福观的特点之一,在中国传统儒家幸福观中,整体至上的特点贯穿整个封建社会,改革开放之前表现得亦很明显。马克思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2]整体主义思想与公有制经济基础相匹配,与计划经济相适应。1949年到1957年,整体主义价值观表现更加明显,以集体为荣为乐的幸福观体现出来。个体为实现整体利益而感到幸福,个体实践的内容是以整体为目的。这种整体主义思潮一方面促进国家利益的实现,另一方面却去除了个人
的个性化思想,完全否认和抹杀个人幸福,使得“个人幸福在政治挂帅的主导下”[3],变成了“服从组织安排就是幸福”[3],使集体幸福脱离个人幸福,集体利益背离个人利益,形成高度政治化、高度同质化的畸形社会心态,造成幸福观的扭曲。
(二)注重奉献为荣
建国初是一个激情澎湃、典型辈出的时代。人们出于对新生政权的无限感激,把自身火和热都无私奉献给党、国家和人民。“只有中国共产党才使中国人民真正当家做主、扬眉吐气……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心里感到万分高兴;回首解放前的情况,两相对比,激动之情难以言表。”[4]人民乐于奉献,以奉献为荣,在助人为乐中体会到幸福滋味。一大批典型广大的干部和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涌现出来很多模范,他们包括战场上舍己为国的英雄模范,也包括社会主义建设中公而忘私的劳动模范等英雄楷模,“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5]这是黄继光、邱少云等战士真实的表达,向集体奉献自身成为骄傲一生的事情。
(三)崇尚劳动光荣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6]毛泽东指出劳动为理想境界的实现创造了源泉。辛勤劳动是发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优良传统,是继承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文化品格,是新生政权的迫切要求,也是人民内心的表达。毛泽东呼吁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勤奋劳动、创造富强的国家。劳动因此成为人们奉献社会的途径,成为报效国家的方式,也成为人们幸福的源泉,热爱劳动风气蔚然成风。人们在艰苦的劳动中怡然自乐,形成了以“劳动为荣、剥削为耻”的观念。人们忘我工作,把强大的爱国热情转变为认真工作的精神。在劳动光荣的号召下,人们欢天喜地进行大生产,争当劳动模范。
(四)轻视物质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物质生活虽然艰苦,甚至经常食不果腹,但人们淡漠物质生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得以养成。人们不觉得清贫生活是苦,相反以苦为乐。广大干部“和普通群众一样,吃糠麸、吃青菜。”[7]“不计劳动报酬、只讲政治觉悟”[3],“只要苦奋斗,不要吃穿住,[8]”“贫下中农最革命、一穷二白最幸福”[8],物质生活越为贫困,人们越不在乎,相反苦中作乐,认为贫穷是光荣的。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社会变化也触动着人们幸福观的变化。幸福观演变过程是对幸福进行反思、审视后重建并趋于稳定的过程。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幸福观状况
文革后,人们精神世界处于迷茫状态,传统幸福观在很多人心中轰然坍塌。使得1978年到1980年,人们的幸福观呈现空白时期。20世纪80年代,由于改革开放逐渐开展起来,社会重心发生变化,经济建设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心,压抑多年的人的创造性被无限激发出来,人们的幸福观走向觉醒,人们不在压抑幸福而是热情迎接新生活,关注改革和开放,心态由对政治生活追随的狂热趋向冷静对待。
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随后进行的各项改革,使中国历史翻开新的一页,社会改革进入高潮。经济体制的转变带动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随之变化,也引发幸福观念的变化。“从一统到多元,从趋众到分化,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9],幸福观随着价值观变化而变得自主和多元、务实与理性,单一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被改变,相对稳定的价值观逐渐形成。
进入21世纪以来,受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人们的幸福观受到严重冲击,传统、现代与本土幸福观交错对抗,这是社会结构整体变迁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们自身认知多元的产物,既有社会心态变化因素,也有个体消费心理变化所致。由改革开放之前的单一注重政治进步、政治表彰的幸福观发展为多元的幸福观,幸福观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幸福的因素增多了,导致不幸福的因素也变化了。劳动创造幸福这根红线走入了歧路中。一些人仍在践行“劳动光荣”,一些人在质疑“劳动光荣”,一些人在远离“劳动光荣”。劳动与幸福的亲密关系没有建立起来,一些人感觉到在劳动中并不幸福,劳动创造幸福的标尺被蔑视了,劳动被否定了,劳动没有能够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幸福。“片面、畸形的错误观念泛滥起来,污染了幸福观念的领域。”[10]科学的幸福观与片面畸形的幸福观并存,劳动的地位作用日益下滑,人们陷入了幸福观的误区中。
(二)改革开放后人们幸福观的特点
1.注重物质性
比较改革开放前,人们追求幸福的个体性、主动性意识明显增强。人们逐渐试图抛弃“政治本位”思想束缚,从个体的现实生活出发,从人的内在本质角度追求物质财富,满足自身变动着的不同层次的需要。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带动着所有制制度、分配制度的转变,幸福的“魔瓶”被冲破,穷困光荣的思维逻辑被消解,谋求物质财富、追求个人收入成为人们思维常态,这体现出幸福规律实现的必然。诚如马克思曾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1]无论什么样的幸福观,都要建立在能够满足人吃饱穿暖的物质需要基础上,这是绝大多数人在实现幸福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具备的条件。马克思指出当一个穷人忧心忡忡时,最美丽的景色对他也没有什么感觉。
但是随着物质财富由被歧视转变到被高度重视的同时,社会心理却又偏向另一个极端,即一些人以追求物质财富为最大的快乐,以个体收入增加为幸福感的全部内容,物质财富既充当手段又成为全部幸福的内容,物质财富被异化了。
2.体现代际性
当前,幸福观呈现明显的代际性特征,不同年龄的居民表现出不同的幸福感,反映出不同的幸福观。研究表明:居民年龄与幸福感呈现正比的关系。因为幸福观影响因素多元,既有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影响,也有个体认知、情感等因素影响,其中个体幸福认知能力起到决定性作用。不同年龄人群对幸福认知能力明显不同,幸福需要自身的理解、感悟、体验与创造,即幸福观的养成需要个体认知幸福能力和培养幸福能力的协同作用。
通过一些调查可知,年轻人在幸福观上更多受困于自我奋斗与消费享乐的矛盾,模糊幸福观的途径;但老年人往往由于阅历等原因在个体认知上较为成熟和理性。往往年轻人幸福感相对低,老年人幸福感相对高。2008年唐山市老年人幸福指数调查报告中可知[12],其调查对象为唐山市区60岁以上的人群和未满60退休在家的老年人。结果显示:多数老人对自己现状满意,幸福指数都比较高,43.3%的老年人幸福指数介于91%-100之间;说明被调查老年人总体幸福感高。
3.呈现多元性
当前影响幸福观的因素明显多元化。物质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因素凝结一起打破原来单一政治因素对幸福观影响的格局,改变了改革开放前人们幸福观的相对单一性状态。收入、医疗、健康、社会保障、住房、就业、环境、人际关系、消费、事业、道德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的幸福感,从而制约着人幸福观的形成。多因素的影响既生成着新的幸福观,也消解着原有的幸福观。改革开放以来,物质财富增长直接影响人的幸福感,人们财富的急剧增加与过去贫困生活形成对比,也最易使人产生满足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深入进行,社会变迁加速,社会各方面变化激烈,住房因素、社会保障等因素逐渐占上峰影响幸福观。进入新世纪以来,婚姻情感因素、人际关系因素、教育因素、环境因素等逐渐前移,表明以年为单位,人们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在发生变化。
4.展现相对性
由于幸福具有的相对性性质决定幸福观变迁中呈现出相对性特点。相同的个体对影响幸福感因素呈现不同反应,不同的个体对相同的幸福感影响因素呈现不同反应。具体来言,当前,相同的人对收入、住房、养老、医疗、教育、就业等因素反应不同,幸福感程度不同,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收入、住房、养老、医疗、教育、就业等因素反应不同,体现出不同幸福感。即便对相同的影响因素,比如收入因素,对于相同的个体起到的作用也不相同。在个体收入达到一定临界点时其作用发生转折性变化,出现所谓的“幸福悖论”,即“伊斯特林悖论”,较低收入与幸福感呈现正态相关态势,但当收入达到一定临界点后,幸福感不升反降,表明幸福影响因素对相同个体具有相对性影响。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人民幸福观的嬗变是中国社会变迁中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必然结果,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为基本主线,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和社会诸方面的全面发展为背景,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为主要内容,伴随劳动与幸福关系的若即若离,以实现经济上共同富裕、政治上人民当家作主、文化上提升为根本目的,表现为从一元到多元、封闭到开放、盲目到自觉的复杂转变过程。
(一)经历从传统到现代转变
改革开放之后幸福观的嬗变回应的是社会存在的剧烈变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决定着什么幸福观。社会存在是幸福观嬗变的社会依据。幸福观每一次调整和变动的背后是社会诸领域的深层次变迁,这些变迁表现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迁,触动着人们社会心理的变化,分离出不同幸福观。社会存在的变化从总体看呈现出上升、进步的特点,也夹杂着从传统到现代社会变迁中体制变动、经济制度变动所引起震荡的特点,这带动着人们适时调整自己的观念,以应对社会存在的变化。社会经济急剧发展要求人们思想观念与之相匹配,一种新的幸福观的产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新幸福观的生成中必然会面临原有幸福观的激烈对抗,它要在原有幸福观基础上发展,原有幸福观是新幸福观的根基。原有的并不一定都是落后的,新幸福观也必然脱离不了原有幸福观的影子。因此,生成新幸福观过程中,完整意义上的断裂是不存在的,这种“破”与“立”必然会涉及到传统幸福观与现代幸福观的交融,在交融中有激烈对抗冲突,在冲突中必然又有取长补短的借鉴,这一冲突又融合过程充斥整个幸福观生成的过程始终,构成了幸福观嬗变的全部内容。
(二)从一元向多元转变
社会的转型触动着人们幸福观念的转型。从改革开放之前以追求道德、政治为核心的幸福观发展到改革开放后追求经济为中心的幸福观,其转型的过程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增长、观念的进步和文化的提升。社会的转型以经济的转型为基础和条件,经济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受益者,即社会转型最终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社会转型促进了人的转型,也必将促进幸福观的转型。同时,幸福观发展也必将经历否定之否定规律影响,从一元到多元变迁后再回到一元,最终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最佳状态。
当前传统幸福观没有被彻底解构,科学幸福观需要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在传统、本土和外来幸福观的交错运动中进行整合,在幸福观的碰撞中重新建构。
[1]邢占军.测量幸福——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0-3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84-85.
[3]孙春晨.中国人幸福观的演变[J].政工研究动态,2008(23):6-7.
[4]黄其兴.风雨同行矢志不渝[J].民主与科学,2001(5):22-25.
[5]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N].人民日报,1951-04-1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4.
[7]高远.20世纪50年代勤俭节约社会风尚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7(5):116-120.
[9]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M].北京:中华书局,2011:25-26.
[10]杨德广,晏开利.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80.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3-104.
[13]曹行船,向平萍,董红展.2008年唐山市老年人幸福指数调查报告[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33-34.
【责任编辑 王凤娥】
D616
A
1674-5450(2014)05-0036-03
2014-03-02
2012年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L12DKS025);2013年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L13AZS004);2014年辽宁省教育厅项目(W2014329)
徐凤莉,女,辽宁喀左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博士研究生,沈阳工程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