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启立
(深圳市瀚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52)
建筑:广义上的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求,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建筑方案设计:建筑师将自己对项目的定位,构思,图形以特定的形式表达出来,为项目实施提供依据的过程。
国外建筑发展历史。古埃及金字塔拉开了世界建筑历史的序幕,这种以陵墓形式出现的建筑体现当时奴隶社会奴隶主的专制,存在于少数人的意志当中。前1350年~4世纪,古两河流域以沥青,砖,石板为材料建造城市和宫殿。古西亚以土作为原料,出现夯土墙和烧砖。古希腊延续古埃及建筑对于皇权的象征性,用完整的台基和檐部,独立的亭和圆柱来表达建筑,基本形成建筑物的形态,从基座到柱子到顶部,成为欧洲建筑文化的摇篮。
建筑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产物。古罗马时期的建筑辉煌,庄重,体现“天”的无尚权威性,宗教,成为这一时期建筑的灵魂,为满足坚固,耐用的需求,混凝土作为一种建筑材料,支撑着同时期建筑物的发展,拱券技术开始出现,恺撒广场,图拉真广场,大角斗广场等公共建筑成为不朽传说。
拜占庭建筑作为基督教的象征,体现皇权,贵族的意志,在保留古希腊,古罗马建筑拱券,圆柱的基础上,打造穹顶,帆拱的格局。
中世纪时期,西欧统一,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相继出现城堡,修道院建筑形态。基于古罗马建筑形态之上,发展变化不大。在基督教的影响下,哥特式教堂出现,这种尖拱,尖券成为风极世界的建筑体态,巴黎圣母院,意大利比萨教堂,西班牙阿尔罕伯拉宫都是哥特式的典范。
文艺复兴是宗教形态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政治产物,复兴古希腊,古罗马建筑成为时代主题,同时,一股新风潮流——艺术界的卷入给这一时期建筑定了基调,初步形成了以画家,雕刻家为主导,集结古罗马柱式,拱券的巴洛克风格。
18世纪受资产阶级革命影响,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折衷主义三大思潮引导建筑方向,基本是对前阶段建筑形态的延续。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造就了近代建筑大家,风格走向的问世,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赖特等大师以其独有的风格引领建筑方向标。
历经变革,世界经济体呈现分散开来的趋势。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地中海沿岸都成为当今世界一支重要的力量,相应也演绎出自己独有的建筑设计风格,改变着世界,建筑着世界。
国内建筑发展历史。中国最早的建筑形态出现在半坡遗址中的穴居,巢居等居住建筑中。商代开始将建筑建在台基之上,出现土木的概念。
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说法给建筑提供了一种形态可能,整个封建社会,建筑大体分为宫殿,亭,榭,寺庙,塔,阁楼等基本形态,且都体现皇权的威严。道大,天大,地大,王大的传统思想衍生出祈年殿,故宫,天津独乐寺,大雁塔,小雁塔,山西晋祠,崇山寺等建筑物,不难发现,建筑一定是满足社会需求的产物,其基本构成形态也都能反映同时期封建等级观念。
近代以来,中国古建筑延续以往台基,柱,梁,屋顶的基本构造,将雕刻,绘画,油漆等工艺技术用在建筑外立面及内部装饰上。喜庆的红色,充满尊严的黄色柱廊,灰瓦,构成了特色建筑群体,同时期的住宅建筑,更是遵循当地地形,气候规律,繁衍出了四合院,一颗印,土楼,碉楼等民居。
目前,发展中的中国,吸收国外优秀建筑设计经验,开设国外优秀设计事务所,为中国建筑增砖添瓦,一栋栋建筑拔地而起,在土地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中国大地,地标性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钢筋混凝土,玻璃,成为时代的标志,建筑趋向模块化,简约化,开放化。形态也从之前的反映等级观念的建筑转化为商业,办公,住宅,教育,酒店,休闲娱乐等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空间,时下的中国建筑,传承文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破竹之势走向世界。
1)基本原则。建筑方案设计涉及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几个阶段,其核心为空间的合理设计,本质是为人们提供一个需求的空间,基本原则则为满足功能,展示美观。
2)基本方法。材料,形式,空间作为方案设计中必须研究的三个子系统,组成方案设计方法的全部。有人把建筑定义成一个安居工程,以空间来诠释建筑,对于空间的概念,几何学里将三维向量定义为空间,用在建筑领域,更多的指一种围合。墙体之间的不同围合则形成原始意义上的空间,随着科技对建筑的注入,围合的概念演绎为封闭,半封闭,敞开的形式,具体材料则由单一的砖墙繁衍出花样繁多的玻璃,混凝土,栅栏等。
a.形式。针对任何一个类型的项目,基于需求的考虑,我们首要的任务是定义形式,和开发商初步沟通以后,结合场地周边概况,确立建筑的具体形态,公共建筑或是住宅建筑,满足当地城市规划技术措施的前提下,结合意向性指导意见,抛出建筑师的第一橄榄枝。即:做什么的问题,随后过渡到怎么做的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于酒店,我们研究的是星级标准,酒店管理公司的标准。针对住宅,遵循策划公司的市场报告,设计出合理的户型是关键。大型商业综合体,商业人流流线,集中式和分散式街铺成为主轴。教育类建筑,体现庄重与活泼的统一。
定位建筑类型以后,以平面形式定义主体效果,通常意义上的平面分为集中式和分散链接式,集中式构图注重整体性,有效整合各功能空间,一般常见于高层建筑中。分散式则更好地将室外景观引入室内,同时更加注重平面形态之间的咬合,分离,常见于中国传统园林住宅,休闲度假酒店以及一些风景优美的环境下的建筑物。
b.材料。用材料装饰里面,用形体组合空间,以空间打造建筑。任何一个建筑师,都必须认真领悟其中要义,不同时代的建筑类型,风格样式均是同时期材料科学的体现,没有玻璃,钢构的问世,就没有第一个玻璃楼——英国水晶宫的问世,更不会有密斯凡德罗“少就是多”理论的提出,当然也就没有摩天大楼的概念。安藤忠雄将清水混凝土运用到了极致,赖特则将粗狂的石材与光滑的混凝土墙有机结合,柯布西耶用简单的白色墙面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萨伏伊别墅,帕里运用方格子玻璃模块演绎了吉隆坡城市中心的双子塔。合理运用材料,打造建筑最优的空间效果成为当代大师的特定手法。
c.空间。空间决定了建筑的高度,一个没有空间概念的建筑方案设计人员是不完整的。形体穿插成为当代建筑师的基础,可以允许没有文化支撑,但基本的空间组合关系必须具备,没有空间就没有建筑。建筑的立面作为美的东西展示给大众,从立面上打造空间不单停留在表皮的多样性,更大程度上是将形体完美组合,并在合理的部位引入景观,将平面化的东西垂直化,给人一种身在空中,活在大陆的感觉。对于年轻的设计师,领会立体构成,做好细部处理,成为做好建筑的根本。
源于对建筑的热爱,毅然选择了从事建筑设计这个职业,和时下的建筑师们一样,走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缺乏理论支撑,项目经验,同时受限于设计公司承接业务的单一性,接触项目类型少,且都是专注于一个点,没有机会深入研究建筑中的每个细节问题,几年下来,停留在一个绘图员的水准,若干年后,也将定格在一个市场建筑师的画面上。
五年建筑学,三年硕士,三年博士的职业化教育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立志从事建筑的人,应该仔细品读国内外建筑史,国内外优秀建筑史的作品,总结建筑存在,发展的源头,吸收大师作品中的精髓,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对于自己亲身经历的建筑,应该多总结,归纳,随着时间的累积,当你走过那个由抄到超的过程的时候就会发现,建筑本身就是一种美。
[1]吴 云,方炜淼.寻找一种永恒的建筑——关于建筑师坎波·巴埃萨[J].建筑师,2005(5):97-99.
[2][美]伯格多尔.西方近现代建筑五书[M].周正鹏,译.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出版社,2012.
[3]姚俊杰.谈建筑的回归[J].山西建筑,2012,38(18):37-38.
[4]阿尔贝托·萨尔托里斯.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古罗马]维特鲁威.建筑十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