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群
(苏州市第一中学,江苏 苏州 215006)
新课改背景下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探析与传承
魏 群
(苏州市第一中学,江苏 苏州 215006)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是基础教育改革历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语文教育的基本观点和思想,这些思想在新课程背景下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当下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仍具有巨大价值和重要意义。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首次由吕叔湘先生提出,他指出现在有很多问题表面是新问题,骨子里还是老问题。因此,学习、探究和传承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在当下仍具有现实意义。
语文教育;叶圣陶;传承;创新
新课改背景下,叶圣陶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又屡屡被提起,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在语文教改中引发争论无数。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正确领悟其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言近旨远,博大精深,包括语文内涵、语文教材、语文教学法、语文教育的目的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一)语文内涵观
1949年8月,叶圣陶主持中小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起草工作,编撰了《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后改称《教学大纲》)。《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始用“语文”一名。关于“什么是语文”,叶圣陶曾解释说:“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纯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唯‘文’字之含义较‘文学’广,故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课本中有文学作品,有非文学之各体文章,可以证之。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1]1963年叶圣陶又进一步补充说 :“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2]138从叶圣陶的阐释,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语文概念的内涵包
含两点:一是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简言之,语文即语言(言语),全面的语文素养应该包含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语文教学阅读、写作固然重要,但口头表达亦不可偏废,缺少任何一个要素的语文教学都是片面的;二是“文”的内涵不是文化、文学,而是文章。
(二)语文教材论
叶圣陶的语文教材“凭借”说,是从教材的传递功能和训练功能而言,知识凭教材而传递,能力凭教材而养成;语文教本“例子”说,是从教材的示范功能说的,语文教本中的选文是各式文章的样品,是“举一隅”中的“一隅”,由这些例子可以推及其他同类文章。他认为:“文字的课本之外还有非文字的课本,非文字的课本罗列在我们周围,随时可以取来利用,利用得适当,比利用文字的课本更为有效。”[2]214
(三)语文教学法
叶圣陶认为,教就是引导学生学,最终达到学生不需要教而能够自学的目的。叶圣陶对“师讲生受” “填鸭灌注”的教学方法提出了质疑并进行了批判,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问”的教学方法,主张教育过程必须由教师本位转变为学生本位,由传授现成知识道理转变为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必须“把倚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教师一定要变“讲”为“导”,那种“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学生只管写,教师只管改”的做法是徒劳无功或劳而少功的。1919年,他在《小学教育的改造》一文中提出:“要使儿童经常有求知识的动机,须要根据他们的本能、欲望和兴趣,想办法来引导他们的本能,顺应他们的欲望,扩充他们的兴趣。”[4]37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在“引导自学”时,要遵循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相机启发诱导和因材导学。
(四)语文教育的目的
叶圣陶倡导“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语文教育目的观,这是他在1962年上海《文汇报》发表文章《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时提出来的,此后不断重申。关于“不需要教”, 叶圣陶曾在1983年的《教育杂谈》中做过这样的解释:“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4]543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关于“教”如何才能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他在1977年为《中学语文》题辞时做过精辟的比喻:“这好比牵着孩子的手教他学走路,却随时准备放手。”[4]477
语文教育要达到“不需要教”,其最佳途径就是“养成能力,养成习惯”。早在1945年,叶圣陶就在《习惯成自然》一文中说:“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1979年,他在《当前教育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强调:“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认为“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运用,就是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2]139他一再强调学语文要“养成认真的习惯”,具体讲就是“字要规规矩矩的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的读,练习要踏踏实实的做,作文要认认真真的完成。”[5]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语文、形成自学能力,养成自学能力和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这才是根本目的。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当前语文教育中重技能、轻能力,片面强调教学效果,不注重良好习惯培养的畸形教学状态极有教育和指导意义。语文教育如果按照这样的方法、要求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一定可以达到学生自学能力而不需要教的理想状态。
品牌自传统航海工具汲取灵感,以70颗明亮式切工钻石和帕拉伊巴碧玺组成璀璨纽带,环绕三个小表盘,闪耀呈现其精密功能。表盘右侧设有逆跳星期显示盘, 左侧设有逆跳秒盘。两者之间以环饰明亮式切工钻石的日期显示窗相隔。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对中国20世纪的语文教育影响最为广泛,最为深刻。21世纪之后,中国的教育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其语文教育思想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
(一)时代的客观反映
叶圣陶在旧教育制度下读完小学和中学,对传统语文教育的种种弊端认识得最为深刻,其教育生
涯发轫于民国之初,教育思想萌生于“五四”新文化时期。经过对传统教育思想的扬弃、对国外新的教育理念的学习借鉴以及对自身语文教育实践的思考,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叶圣陶的教育思想逐步形成,此后四十多年,他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自觉响应教育变革的要求,不断补充、发展和完善教育思想。
(二)人生经历的反映
叶圣陶青少年时家境贫寒,中学毕业后就走上了教育岗位,教过小学、中学、大学,编辑出版过大量优秀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提出了涉及语文教育方面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叶圣陶担任过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国家教育部副部长等领导职务,从事或关注语文教育长达76年。正如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专家吕叔湘先生所说的,他这样的经历,恐怕从古至今,在这个地球上很少有人可以比拟。
1912年到1931年的20年间,是叶圣陶一生中重要的教育实践阶段,这一时期他虽然兼任过一些编辑工作,但一直未离开过教育岗位。这一阶段的教育实践,对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他教过各年龄段的学生,熟悉人学习和掌握语文工具的一般规律,领悟了学习各阶段的语文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的区别与联系,因改革教学的需要,广泛地接触和吸收了当时从国外传入的新潮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又把这些理论和方法同中国的教育实际以及自身的教学体验结合起来,为形成语文教育思想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比如,他受杜威“儿童中心主义”思想影响,认为国文教学应关注儿童心灵。博大精深的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是叶圣陶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有的甚至是群体智慧的结晶,融合了那个时代优秀教育家的经验和智慧。
(三)基本教育观的体现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涵盖了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但这一思想理论核心是叶圣陶的“生本思想”。所谓“生本思想”即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语文教材的编写与语文教育方法的使用必须以学生为本位进行考虑,语文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需求,关注学生的心灵发展,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以学生的现在、未来为着眼点,语文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是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良好语文习惯的培养,提升学生应对未来生活工作所需的语文基本能力。
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上不排斥语文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相反,他认为语文教学应注重技能训练以养成习惯,但他反对语文教学中只重技能和效率,忽视“磨练思想、培养情感”的不良倾向。早在1919年,叶圣陶就在《小学教育的改造》一文中提出:“教育是有最终的目的和价值的准绳的,教育者的义务便是使儿童得到合理的系统的知识,确定他们的新人生观。”[4]371934年5月,叶圣陶在《教育与人生》一文中又再次明确提出:“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因而不能不注意教育与人生的关系。”[4]58叶圣陶一直强调,语文教育教学不仅要增加学生的知识,同时要引导学生走入正轨,使其了解世界的大势、本国的情状,以及学生所负的使命和个人所处的地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教育认识自己、革新自己,从而成就自己。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①见2001年发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新课程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与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叶圣陶的语文工具论是否排斥人文教育呢?杨斌教授认为,如果把叶圣陶的“工具性”解释为排斥人文教育,显然是对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误解或者曲解。[6]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洋溢着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从叶圣陶1949年负责拟定的《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与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之间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可以看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前瞻性。徐龙年在《语文课程标准与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一文中指出:“新课标”继承和发扬了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并且在培养目标、学科性质、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都作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规定。[7]因此,那些认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已经过时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更好地汲取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精华,与时俱进,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让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在新的时代环境和教育语境中发扬光大。
(一)全面正确地认识叶圣陶的语文“工具性”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应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2]88,“语文是人与人交际和交流必不可缺的工具,不善于使用这
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2]138。在不同时期,叶圣陶曾多次说过“语文是工具”的话。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用“工具论”来概括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新课改”之后,有人诟病“工具论”,认为叶圣陶的语文“工具论”排斥人文教育,淡化了丰富的精神和文化内涵,这是对叶圣陶语文工具本质论认识的偏颇。
叶圣陶根据知识本性和社会需求,在不同时期,提出的“语文是工具”之类的话,既有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理性精神,又包含着人文关怀。早在1924年,叶圣陶在《作文论》中就曾说过:“要使生活向着充实的路,有两个能力的目标,就是训练思想与培养情感。”[3]301其中,思想与情感就是人文性的体现;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即关于语文教育的目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以及“语文教育就是养成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的论断,阐明了现代语文教育的过程和本质,语文教育的过程和本质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学习探究,发挥主体作用,学会自学本领,适应学习化社会,养成探究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8]其中谈到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性格修养均闪烁着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光芒。杨斌教授认为,从20世纪20年代至1949年,叶圣陶曾制定过3个国文科课程标准,没有一个不是强调人文精神教育的。语文教育正是在要使学生获得生活中必需的运用言语的能力这一点上,实现了语文学科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因此,挖掘叶圣陶语文学科“工具性”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可以更好地完成“新课标”提出的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目标要求。
(二)充分发挥教材作为学好语文的凭借和例子的作用
针对新课程标准和新高考模式,进一步实践和丰富叶圣陶的语文教材观。叶圣陶的“教材例子说”强调,在语文教育中教师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本身,而不是教材。教材只是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与写作习惯的一个例子、一个工具,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应该教材为客,学生为主。叶圣陶这一观点表现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高度重视和对语文学习规律的充分尊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既不偏离文本,又不完全依据文本,既要尊重教材,又要超越教材,要做到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辩证统一,把握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处理好教材的少和短与学生必须读得多和长的矛盾。
(三)注重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培养
叶圣陶认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四个方面不应有所偏颇,并曾多次批评部分教师因中考、高考只考读写就不顾听说能力训练的片面做法。他认为:“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2]730纵观叶圣陶的语文素质观,我们领悟到语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点:第一,必须平等对待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缺少任何一个要素的语文教学都是片面的;第二,必须训练到位,即达到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能满足学习、工作和生活需要的质量水准,否则语文教学也是片面的。只要进行了语文素质的全面培养,学生自然会考出好成绩,而这好成绩与应试教育拼得的好分数又有着本质上的天壤之别。
任何事物要发展都需要创新,语文教育也不例外,但创新并不意味着对过去全盘否定,“新课改”应是在传统厚实的土壤里开出的灿烂的花朵。叶圣陶关于语文教育的诸多思想,对于今天“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育仍然有诸多启发,有进一步研究和学习的必要。叶圣陶以及以他为代表的那一代教育家形成的语文教育思想,既有深厚的国学根基,又有对传统语文教育的批判与吸收、继承与发展,是对民族语文教育文化和西方现代教育思想兼收并蓄后的宝贵智慧,是实际教育教学实践后获取的珍贵经验。我们不能轻率地动辄全盘否定或者责之曰“窠臼”,在语文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对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中符合时代要求和发展的精髓部分要予以继承,并结合时代精神和要求予以发展和创新,以指导当前及今后的语文教育发展。
[1] 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叶圣陶集:第25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33.
[2]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 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 叶圣陶教育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5] 赵乔翔.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探论[J].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9,21(3):83-86.
[6] 杨斌.完整准确地理解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J].语文教学通讯,2011(31):12-15.
[7] 徐龙年.语文课程标准与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J].教育探索,2003(10):64-66.
[8] 叶圣陶教育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632.
(责任编辑:宋现山)
The Prosp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Ye Shengtao’s Ideology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WEI Qun
(Suzhou No.1 Middle School, Suzhou 215006, China)
Ye Shengtao’s ideology of Chinese education is a fundamental concept of modern Chinese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Basic Education Reform. Nowadays, this ideology still has strong vitality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curriculum, carrying grea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urrent Chinese education. The concept of Ye Shengtao’s ideology of Chinese education was first put forward by Mr. Lv Shuxiang. He pointed out that most of the emerging problems, in essence, were leftover problems with new names. Therefore, learning, exploring and inheriting the Chinese education ideology of Ye Shengtao still have practical signifcance today.
Chinese education;Ye Shengtao;inheritance;innovation
G623.2
A
1008-7931(2014)05-0105-04
2014-06-10
魏 群(1969—),女,江苏南通人,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