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纯
(江苏省商贸职业学院基础部江苏·南通226000)
浅议高职语文课堂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
高纯
(江苏省商贸职业学院基础部江苏·南通226000)
语文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符合高职语文课程“基础性、实践性、发展性、开放性”的要求,符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并能够适应高职学生的职业需求。本文从高职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实用性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以江苏省职业学校语文教材为参考,将课堂教学中的语文实践活动分为基于课文的语文实践活动和有独立主题的各单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两部分,并分别探讨了各部分的实施策略。
高职语文课堂实践活动实施策略
语文实践活动是我国语文课程改革中新建立的一种学习方式的改革,它超越了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通过组织活动将教学内容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延伸,能够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标》)提出,高职语文教学应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实践为主线”的教学原则,《语文课标》还正式将语文实践活动作为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指出“它主要是基于语文综合性的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旨在实现语文学习对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将语文实践活动融入高职语文教学完全符合高职语文课程“基础性、实践性、发展性、开放性”的要求。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以杨九俊为主编的江苏省职业学校语文教材,已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每单元必修的模块之一,根据专业指向、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安排活动内容,创设活动情境,设计活动项目,使学生在课堂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不同的体验。在这里,笔者便以该教材作为参照谈谈关于课堂语文实践活动实施方式的个人见解。
尽管教材中将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都分为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个模块,但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这三个模块不可以完全割裂,而应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统一,相互融合的关系。例如,第一册第一单元“飞扬的诗情”中,“阅读与欣赏”模块是五首现代诗歌,“表达与交流”模块是“口语交际·说好普通话”,如果按照教材中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就应当是先阅读欣赏现代诗歌,然后进行普通话的读音纠正。但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说好普通话的训练其实是和阅读欣赏现代诗歌同时进行的。诗歌是感情和语言的艺术,在理解和欣赏现代诗歌时,朗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辅助方式。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反复咀嚼,再三玩味,才能从微言中晓其大义,走进作品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所谓朗诵,是用标准的普通话,清晰、响亮而富有激情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独立的语言艺术。可见,在阅读鉴赏诗歌之前我们就应做好读音辨正的工作。说好普通话不是两节课的课堂教学就能达到的,而应当是贯穿语文教学始终的一项任务。语文实践活动也是如此。我们所倡导的语文实践活动融入语文教学是指将实践活动贯穿于高职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它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基于课文的语文实践活动和有独立主题的各单元语文实践活动。
基于课文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指在阅读和鉴赏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时,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内涵,更广泛地思考与作品相关的社会问题,围绕作品鉴赏而设计的相关语文实践活动。这部分实践活动对于整个高职语文教学活动来说尤为重要。
首先,高职学生职业语文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而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占据了语文教学内容的70%以上,只有在解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融入语文实践活动,才有可能实现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
其次,基于课文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各单元实践活动的参考。高职学生语文基础较为薄弱且良莠不齐,对于他们来说,要求全员参与的单元实践活动是有较大难度的。尤其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习惯仍停留在初中三年的应试语文教学模式中,初次接触有独立主题的单元实践活动,他们对于活动主题很难有自己的想法,即使有了想法也很难想出创新的形式来展现。此时,教师平时的课堂教学便为学生的活动设计提供了参照。据观察,大部分一年级学生在上半学期的单元实践活动中会有模仿的痕迹。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并穿插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没有形式要求的单元实践活动中,这些多样的形式和教学方法也会被学生运用起来,成为他们的常用形式。
再次,基于课文的语文实践活动,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不断创新,在带给学生新鲜感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意识,有利于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优势显著。
语文实践活动以其趣味性和开放性深受学生的欢迎,但也正因如此,教师在设计和实施基于课文的语文实践活动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基于课文的语文实践活动应当紧贴教学目标和课文内容来设计。阅读与欣赏模块意在训练学生掌握文体阅读与欣赏的方法,提升学生内在的人文精神,使我国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人格修养。在设计语文实践活动时不能忘记教学的初衷,应紧扣作品主题,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其次,每堂课的语文实践活动尽量不超过二十分钟。基于课文的语文实践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主题、了解作品写作特征、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辅助教学方式,它是为阅读欣赏作品而存在,不可喧宾夺主。在教学过程中,语文实践活动时间应尽量控制在二十分钟之内,以免学生沉溺在实践活动的欢乐中而不愿再投入到对作品更深入的理解与鉴赏中去。
再次,基于课文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设计时应注意形式多样。为了避免学生长期面对语文实践活动而产生倦怠心理,随着作品主题的变换和意境的不同,教师应当安排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开放地对待教学,不断地带给学生更多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在讲授《我的母亲》一文时,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母爱的诗歌、散文,课上让学生演唱一首《烛光里的妈妈》,低吟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回忆一段自己与母亲之间的动人故事,足以让课堂氤氲着母爱的味道,让学生真正品味出作者自然朴素而又充满感情的写作,体会到平凡而令人感动的亲情;在欣赏《我的空中楼阁》时,准备一段夹杂着鸟鸣的空灵飘渺的音乐,让学生配乐朗诵,再让学生展示出课前搜集来的山水风光的图片,在图片、文字、音乐的欣赏中,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中,跟作者一样亲近自然,洗去灵魂上的尘埃,在体会文章主旨、领略课文意境之后,还可以安排一场小型的辩论,学生自由发言,探讨作者是在消极避世还是在亲近自然,让学生了解在热爱大自然的同时也不要漠视现实生活的存在;在文言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学习中,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角色朗读,体会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揣摩他们各自的志向,再要求同学们将文言文改编为现代文剧本并表演出来,在复习了常用字含义的同时让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主张慢慢浮出水面;在鉴赏《荷塘月色》时,还可以让学生在体会作者第4、5段优美的语言之后,尝试运用多种修辞,选择校园中的某处景色进行片段描写……
在穿插了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的作品鉴赏课中,学生不再是消极的,由于有了兴趣,他们已从学习的奴隶变成了学习的主人,有了自觉性。同时,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高。
单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每个单元的指定文学作品学习完之后,专门利用两节课时间进行的全体学生参与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各单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对本单元文学作品主题或写作特征的一次回顾,是对平时基于课文的能力训练的一次巩固,同时也是学生独立组织活动的一次锻炼。教材中已经为我们明确了每单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活动目的和活动指导,学生分小组完成活动任务。为了让活动收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应提前对学生进行单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准备。教师作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宏观调控者,应当合理地安排好时间,比如,活动主题的分析、活动形式的建议等需提前两周左右的时间,在提前一周的时候要进行材料搜集的检查监督,提前半周时要进行活动准备的检查,这样才能确保单元语文实践活动的质量。
其次,鼓励创新,给予学生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每次单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确定的,若形式也基本一致势必会造成各个小组千篇一律的局面,久而久之,学生失去兴致,活动也就会流于形式。因此,学生的展示也要有吸引力,否则,上面展示的同学自我陶醉,下面的同学觉得了无生趣,甚至需要老师不惜打断台上的同学来组织课堂纪律,那么,活动将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活动主题的定向不应当影响学生思维的开放,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形式上的创新,放手让学生去做,给予他们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
例如,第二册第五单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成语、名句、典故交流会”,若两节课的时间每个小组上台都是介绍自己搜集的成语、成语的源流、名人典故等等,整个课堂就会显得枯燥乏味。在笔者所执教的班级中,就有小组利用自己所搜集的同主题成语设计了“成语猜猜看”的小游戏,让台下的两位同学上台,一个表演一个猜,引得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参与,一时间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另有一个小组搜集的是关于亲情的成语、名句、典故,他们将曹植《七步诗》的创作背景、曹丕与曹植兄弟之间的政治斗争改编成了情景剧表演出来,生动形象,博得了台下同学的阵阵喝彩。之所以学生能有这样的创新意识和表现欲望,和平时教师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密不可分的。
当然,当学生在天空自由翱翔、领略无限的风景时,教师也不要忘了牵好手中的线,避免学生偏离主题。
再次,制定完善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斗志,营造你追我赶的氛围。长期规律性地组织单元语文实践活动易使学生产生疲乏、机械性地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对待每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就需要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去激励他们,鞭策他们。每次单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都应当有一个独立的评价标准,教师在活动时按照这个标准为每一小组评分,保证评分的客观、公平、公正。在期末时,组织开展各小组自评、小组之间互评,并将自评分、互评分及教师的平时打分以2:3:5的比例算成总评分,并纳入语文学科的期末考核。每次语文实践活动的评价标准应在课前进行活动指导时就提出,这不仅仅是给学生的活动设计提供了参照标准,同时也为学生的活动质量提供了保障。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语文实践活动对教学对象进行广泛地指导和能力训练。然而,由于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数非常有限,仅靠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不够,我们还应当创设丰富多彩的校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将语文能力的培养延伸到课堂之外。如为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模拟招聘会;为提高写作能力开展征文比赛等。由于是全校性的活动,学生会显得比课堂活动更加积极,斗志昂扬。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也应当作为组织者、或作为指导老师、或作为评委参与其中,帮助学生设计活动过程,指导学生如何搜集资料、撰写演讲稿、分析辩题、撰写辩论词,调整声音、语速和情感的表达,或对学生的表现作出点评,以期在今后的活动中加以改进。
[1]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杭州: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徐宏博.浅谈高职语文教学活动的定位[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6):163,171.
[3]王燕.对高职语文课程转型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55-156.
G642.421
A
1009-8534(2014)01-0098-03
2013-07-21
该论文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立项课题“五年制高职语文实践活动研究”(GX12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纯(1983-),女,江苏海安人,江苏商贸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汉语史。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