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昉
(昌吉学院初等教育学院新疆·昌吉831100;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中国梦视域下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刘昉
(昌吉学院初等教育学院新疆·昌吉831100;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新疆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新疆大学生作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型人才,身兼国家富强、民族觉醒的伟大历史使命。维护新疆稳定,建设美丽富饶的家乡更是是新疆大学生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目前新疆各民族大学生在思想认知、行为习惯、心里素质、社会意识、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公民意识认同方面受新疆独特的地域特色和社会环境影响,本文通过对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进行学理性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创新途径,以期达到进一步维护新疆民族团结、和谐发展,实现祖国繁荣发展目的。
中国梦新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特指“无产阶级从思想政治品德上培养教育人的活动”。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概念基础上,结合新疆大学生的具体心理素质、行为习惯、道德观念、公民意识认知实际,行之有效地开展针对性、时效性强的意识形态教育,从而达到影响和促进新疆各民族青年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和政治认同的深化。新疆高校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涵盖: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健康心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和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等。它以“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宗教观和新疆倡导“各族人民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系统的在新疆高校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的“中国梦”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为重心,以思想道德建设、公民意识培育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以培养综合素质过硬、专业技能扎实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终极目标的实践活动。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迄今为止最科学、最具体系性的理论,它与中国的革命实际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宝贵经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引,以创新思维引领新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进程,提出科学发展的最新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焕发崭新光彩,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科建设提供了更科学根据体系性的方法论。“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同长期以来党的理论成果、政治智慧共同成为指导新疆高校德育工作的理论根基,为新疆各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阐释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思想。在新疆跨越式发展、社会政治长治久安的重要时期,新疆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形式更为复杂,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却全面系统的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倡导为新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确的政治教育的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疆高校全面培育的创新人才指明了方向,对各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崭新要求即党和国家对社会、高校、家庭在人才培养的方式,培养目标上的导向。其中,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梦,为建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谐社会提供现实基础,而在国家和社会的科学发展基础上,以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目的的综合素质培养,这是新疆高校德育教育的理想信念基础和精神动力;是推动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步的强大动力和凝聚基础;明确了大学生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和价值倾向,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精辟概括和高度凝练。三个层面的倡导相辅相成相映得彰、有机统一,为新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科学化、规范化得指导。
(三)新疆精神、兵团精神的内核
“新疆精神”和“兵团精神”作为新疆全体人民群众的时代品质,应时、应势出台,它是新疆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我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它是融入新疆各族人民的血液之中,成为新疆各族人民的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坐标。它们是在创新新疆各族群众国家认同和思想道德认识基础上,充分考量新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实际,提出的内涵丰富、简洁凝练,综合凝聚新疆历史传统、精神积淀、社会风尚、价值观念等诸多因素的“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它们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成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的合理组成成分。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德育工作者在从事意识形态教育活动时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行为行为准则,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的应然状态,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中,指导和保障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从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来看,理论和实践教育、通识教育与针对性教育、继承与创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教育原则,对于行之有效地开展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容忽视的指导意义。
(一)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在新疆高校,政治理论以开设公共政治必修课、校园文化中的宣传教育等为主渠道,通过有计划、有目地向受教育者进行政治理论、道德规范、心理素质、公民行为等知识的教育,客观上起到了帮助新疆各民族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但鉴于教育主体和客体个体差异、理解教育内容能力的差异,这种普遍的教育范式效果会差强人意,而结合新疆大学,运用在书本知识来指导具体实践生实际,指导各民族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基层实习活动,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方法教育效果却事半功倍。在亲身参与劳动实践、志愿者服务、支教实习等实践,更能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基本国情区情的掌握。在新疆,作为高校大学生,身体力行地珍惜当今新疆各民族和睦相处,繁荣发展大好局面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通识教育与针对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的共同接受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通识教育对每一个进入高校接受教育权利大学生都至关重要,关系到大学育人工作的成效,更会深远地影响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成才。新疆在新时期,力图实现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目标,通识教育氛围下培育的高校人才是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生力军。由于地缘因素,新疆不仅在我国处于特殊的战略地位,而且也是西方敌对势力和境内外“三股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在新疆对各民族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系到新疆现阶段社会的和谐稳定,更是关系到自治区今后各项工作成败,因而秉承通识教育与针对性、时效性教育的相容相成的原则,运用于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
(三)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对多维全球化的冲击,新疆也逐渐卷入到世界变革洪流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新疆各民族大学生也在紧扣时代脉搏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下,彰显出新品格,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好新疆大学生思想、心理、认知的具体特点,在充分重视和继承各民族优秀的传统上,根据时代要求不断进行继承与创新,要以科学的态度,在继承传统中锐意创新,在改革创新中寻找发展契机,探索并践行符合新疆区域发展、符合新疆各民族大学生心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四)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原则
完成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教育思想;必须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各个方面,通过不同途径实现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才能体现新疆高校德育工作是自治区党委对各族大学生政治教育的“生命线”的作用。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只不断有改进和创新,才能做到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更好地继承,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动态中发展,永葆它的生机和活力。结合新疆青年成长、发展实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的创新,是提升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必由之路。
(一)营造氛围,广泛动员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在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区情国情、提升综合素质、培育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格、激发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意义深远重大。在新疆大学生中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能够有效促进各民族大学生理论转化能力,提升对理论知识的融汇贯通的能力,实现新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因而,新疆高校应当在营造主动参与实践,探索崭新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保障体系,积极制订活动育人的长效机制,鼓励新疆各民族青年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自身优势,参加社会服务、实习支教等,提高青年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以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为目的,强化新疆大学生政治意识
在新疆,坚定不移强化民族团结意识,维护新疆社会长治久安,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理诉求,是推动新疆政治、经济、文化不断进步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坚决反对和抵制民族分裂分子在意形态领域的不良思想渗透。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斗争,因此必须强化新疆大学生的祖国统一的政治认同、民族团结的民族文化认同,用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抵制宗教异化思想对新疆青年的危害,切实赋予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在学生身边树立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模范,发挥感染和激励教育的显性教育作用,二要采取有效的维护民族民族团结措施,加强新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教育,如在高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寓教于行,发挥隐性教育作用,实施多层次思想教育工程。
(三)培育文化自觉,提升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涵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即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新疆是一个外来人口迁入和聚集地,在这里各个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都蜂拥流入,各族青年成长在多元文化冲击的氛围中,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就不断地汲取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和养分。在这种近水楼台的氛围中,谈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自觉意识培育,即是为“中国梦”中的文化强国提供话语权,又必然为新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赋予深刻地文化意蕴新。
(四)统筹社会、家庭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立德树人”理念
社会、学校、家庭几乎是高校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载体,在参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意志品格教育过程中,这三个领域都发挥了有效载体的作用,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社会中的新媒体、家庭中的血缘亲属、学校中的师长和同辈群体成为影响大学生意识和行为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集约和统筹这些领域的资源,有效提升高校各领域德育资源合理流转,简化教育流程,最大程度地发挥教育成效。在探索“立德树人”的新型思想教育路径中,真正实现“以人文本,德育为先”的目标。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人民出版社,2006.
[3]郑永廷,徐建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创新[M].高等教育版社,2009.
[4]费宗惠,张荣华.费孝通论文化自觉[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G641
A
1009-8534(2014)01-0093-03
2013-09-20
刘昉(1981-),女,新疆石河子人,昌吉学院助教,新疆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与方法研究。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