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道德建设

2014-04-10 11:17朱贵芳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朱贵芳

(福建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深度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道德建设

朱贵芳

(福建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高校学生问题层出不穷,引起了人们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反思。深度心理学揭示了高校道德建设的偏差源于对人性预设的偏差,要走出道德建设危机,只有接受、整合人性的阴影,重建健康的完整的道德教育。

阴影深度心理学道德建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的道德教育出现了滞后现象。从清华大学刘海洋的伤熊事件到云南大学马加爵的杀人事件,从陈小良的无视父母卖血供其上学到复旦大学博士生跳楼自杀……高校学生问题层出不穷。高校的道德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审视历史,会发现问题根源在于我们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出了偏差,而造成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出偏差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对人性的预设的不正确。这种人性的预设将人格的善与恶,理智与情感,意识与无意识分裂开来,否认、压抑、排斥人格的“阴影”。正是这种人性的预设影响了高校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从而影响了高校道德建设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等,最终影响了高校道德建设的实效。

一、深度心理学与道德

分析心理学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原型,即人格面具、阿妮玛、阿妮姆斯、阴影。阴影是精神中最隐蔽、最神秘部分。由于它的存在,人类就形成不道德感、攻击性和易冲动的趋向。深度心理学是新分析心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阴影问题,即对阴影的认识、接受和整合。深度心理学理论是由意大利心理学家诺伊曼所创立,他旗帜鲜明地指出,人类应该学会接受阴影、接受邪恶、接受自己的罪。承认阴影就是承认自己的不完善,人总是不完善的。他向旧道德挑战,认为只有把阴影整合到人格中,人格才能臻于完善,这就是新道德。阴影作为极重要的一种原型,是人性中阴暗的、未被意识的一面,它包括一切的激情和不道德的欲望和行为,是本性中一种非常严实的一部分,我们只有接受阴影并把它整合到整个精神系统中去,才能使我们的道德具有活力和创造性,才能使我们的人性符合本真,符合自然。

二、我国高校的道德建设

整个人类社会的道德建设基于以分裂人格为基础的人性理论之上,我国高校的道德建设架构也不例外。

(一)培养“完人”为目标的道德教育观

自从启蒙教育运动以来,培养“完人”成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完人”教育认为人可以达到一种没有缺陷的完善,同时,所有人的理想状态是一致性的,而且这些都可以在教育过程中完全得以实现。强调“完人”的教育目的将导致:一是使人在受教育过程和与他人交往中,人格越来越面具化,人人都尽量虚伪地扮演完美的角色,这种表面人格都是非本质的,是理想化和形式化的,而本质的都被压抑到无意识中去。二是教育过程强调统一性,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三是使学生用“完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和别人,人都是有缺陷的个体,当我们用完善无缺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和他人时,就会使人一直处在内心苛求、斗争、焦虑和痛苦中,无法与他人坦诚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使人格中的阴影不是内投就是外投,两种结果都会导致心理疾病。

(二)建立在现代性之上的道德评价标准

本文所指的现代性是指“自启蒙运动以来,以科学和理性为基础所形成的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它主要在思维与存在,现象与本质,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之间建立起等级价值”。[1]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科技飞速发展,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威胁。依附于这种现代性之上的道德评价标准,也就忽视了人与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相处,割裂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人们关注的是自我,自我的利益、价值,忽视社会价值的重要性,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主宰。依附于现代性之上的这种道德评价为标准,既是以分裂人格为基础的科学和理性发展使然,同时又使人格分裂更趋严重,使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善良与罪恶越来越难以整合。

(三)以现代主义课程为内容的道德教育

现代主义的课程(包括道德教育课程)是以理性主义、西方逻辑中心主义为导向,主张以科学知识为中心进行课程编排,呈现出统一性、确定性、整体性、直接性等特点。这种课程体系的建构缺少开放性、动态性、发展性的特点。[2]体现在道德教育内容上,在现代性支配之下的道德教育具有固定的内容,包括人性人权、战争和平、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体系内容,缺少批判的、怀疑的特性和恰当的不确定性,缺少现代人普遍关心的诸如艾滋病、同性恋、安乐死、人类的素质提升等正视人类阴影的课题和领域。

(四)以僵硬实施为准则的道德教育

在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上,以僵硬实施为准则。只注重课本理论的传授,不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只注重传授“正面”的理论,不注重阴影面的认知整合,只注重强制性的外部灌输,不注重人文性的自主接受。在这种准则观之下的学校道德教育,只会造成受教育者知识的贫乏,能力的欠缺,个性的缺失。

三、高校道德建设危机

分析我国高校道德建设的架构,会发现从培养目标、评价标准、教育内容到实施准则,一致存在着对人类人性阴影的否认、忽视和压抑。而这已给现代高校带来了令人忧虑的道德危机。

(一)对阴影的压抑,导致完美主义化倾向

个体在道德社会化的过程中,其接受社会道德准则规范的过程,也是个体用社会道德准则规范克服、排挤、战胜个体精神世界中不符合社会道德准则规范的欲望、价值、观念的过程,不符合的部分就压抑它,从而强迫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系统达到社会规定的标准范式,并将之内化。“凡是作为‘好的’而被奖赏的东西,我们自己便将他们培养起来;凡是不被赞成或者作为‘坏的’而被处罚的东西,我们就试图从我们的行为和自我意识中摒弃。”[3]因此,我们学会了分别什么是美好、善良,什么是丑陋、邪恶,并形成追求完美的的倾向。与此同时,我们的心灵也越来越脆弱,道德的约束力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弱,现实生活中一点挫折就使人不堪一击。复旦大学博士生的跳楼自杀,是因为无法忍受自己的不完美而轻易将生命撕毁,北京某高校的陈小良无视父母卖血供其上学而逃学,也可以说是因为他无法直面内心良知的拷问而采取的一种极端的逃避行为,许许多多的学生迷恋网络,离家出走,难道不是因为他们不堪忍受也无法达到社会、学校、家庭强加给他们的完美要求?

(二)对阴影的压抑,导致“恶”向他人投射

对阴影的压抑、排斥、否认并不能让人产生道德上的优越感,而是一种极度压抑后的投射——即在别人身上发现“邪恶”,同时憎恨这“邪恶”。“被否定和被否认的东西,都会在另一个人或另一群人身上找到,在那儿他们被视为低劣的和非人的东西,视为坏人和敌人,这是一个更为令人满意的安排,当一个人鄙视、谴责和攻击他投射在别人身上的邪恶时,现在他可以感到心安理得,没有耻辱的痕迹了。”[4]那些被过度压抑的阴影,投射到外部世界,当自己无法接受时,它就被当作别人的外部的异己而进行批判、惩罚和毁灭,而不是作为自己的内部问题来对待。所以当极度自卑、人格极度扭曲的马加爵扬起罪恶的魔手向他的同学伸去时,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内疚,当刘海洋把硫酸泼向黑熊时,全然不顾黑熊也是一个生命体。这些事件令我们震惊、愤怒的同时,也敲响了高校道德教育陷入危机的警钟。

(三)对阴影的压抑,导致自我意识的割裂

个体的自我意识在发展过程中,遵循其内在的规律,使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和谐发展,使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融合、统一。但由于旧道德是一种强制的道德,它抹杀人的“阴影”,割裂人格,使个体的自我意识在发展中生物性和社会性相割裂,使得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无法和谐发展。由此个体丧失了完整的自我,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越来越疏离,在自我的发展道路上迷失了方向,寻找不到心灵的家园,为了那虚幻的完美,焦虑、抑郁、恐惧、人格解离、失忆、精神分裂、反社会人格等种种精神疾患纷至沓来。据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机构调查表明,高校学生高达30%心理不健康,心理障碍者18%,这与传统道德抹杀人性的完整性有一定的关系。

四、思考

构建高校道德建设的体系中,我们需要接受一个真实、完整的个体,他是理性和感性统一,光明和黑暗的统一,善和恶的统一,我们需要对光明的认可、欢迎,也需要对阴影的承认、接受,从而建构整合人格基础上的道德建设体系。

(一)培养具有自我发展的自我和谐的人为目的

要打破“完人”教育目的观的“神话”,道德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培养具有统一标准的完人,而是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去发现个体的错误、阴影,同时承认、接受、转化它,进行潜意识结构的正向积极的调整,以达到深层人格的升华。培养具有批判的、创新能力的个体,引导学生学会认识、接受道德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同时,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不断创造自己,创新自己。让学生明白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能超越偶然达到必然,而在于能将发生在他身上的偶然转变成属于他自己的偶然,[5]让每个人都成为完整的独具特色的个体。

(二)构建和谐的道德价值标准

自己、他人、社会、自然都是不完善的,我们承认、接受、整合自己的阴影、不完善,也要承认、接受、整合他人、社会、自然的不完善,从而构建和谐的道德价值标准。首先,在认识人与人的关系上,认识、接受、转化“私我”,提倡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要和他人协调统一,以平等真诚的心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包容。真实、坦诚、友好、信任和宽容将永远是做人的最高原则。其次,在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要重视社会价值的重要性,促进受教育者加深对社会的全方面的认识和了解,既要了解社会正向阳光的一面,也要认识社会负性阴暗的一面,培养社会责任感,促使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使整个社会充满和谐。第三,在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让受教育者认识到每个人、每个物种在整个生态系统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只有当他有助于这个生态系统时,才会有自己的价值。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以及对自然、土地的伦理观念。

(三)建立全新的道德教育内容

以理性主义传统为导向的课程编制是唯科学主义的、僵化的、封闭的课程体系。道德教育的内容是陈旧的,单一的,稳定的。要培养学生形成开放的、发展的、宽容的眼光看待多样的世界,完善他们的人格,重建道德教育的内容。建设开放性的道德教育课程,以开放的知识来进行道德教育内容的改革和创新,使道德教育内容具有批判的、包容的、丰富的特性和适当的不确定性,涉及人性所能辐射的范围,既有阴暗面也有阳光面,既涉及美好的也涉及丑恶的,既有传统的人性人权、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国际关系等内容,也有涉及环保、心理健康、爱滋病、同性恋、无性生殖、宗教情感等人类普遍关注的课题和领域。

(四)建构自主接受的实施途径

在道德教育的实施途径上,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道德教育跟一般的知识教育整合起来,实行科际融合,使道德学习和一般的知识学习融合在一起,成为学生主动的需求;要改变传统的外部强制的刚性教育,注重学生的实际,做到以生为本的柔性教育;要改变传统的只传授正面的理论,加强学生对阴暗面的认知整合能力,提倡要关注社会生活实际,认识社会全面真实的人生百态,加强学生分析道德问题、判断道德问题、解决道德问题的能力,使得知识和能力得到和谐发展,使认识、转化、整合阴影的能力不断提高,使学生的人格不断丰满。真正使传统的他救道德转化成自救道德。学生学习道德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接受阴影,转化阴影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使学生成为既具理性又有感性的真实的丰满的人。

总之,现代高校的道德建设应该建立在统一人格的理论基础上,承认、接受、整合人格中固有的“阴影”,用我们的智慧和我们对完善自我的执着期待精神去与它和谐共处,进而转化、整合它,从而使人走向人格的完整,走向全新的道德完善与崇高。

[1][2]李三福.论后现代主义的道德教育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2003(6).

[3][4](德)埃利希.诺依曼著,高宪田,黄水乞译.深度心理学与新道德[M].东方出版社,1998.1.

[5]郭昌发.当代法理学的生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5(4).

[6]叶湘虹,李建华.道德的深度心理学分析[J].求索,2005(7).

[7](美)克里斯托弗.彼得森著,徐红译.积极心理学[M].群言出版社,2010.

G641

A

1009-8534(2014)01-0084-03

2013-09-25

朱贵芳(1967—),女,福建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心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