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英语专业教育实习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4-04-10 10:09:06
宿州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英语专业指导老师

叶 超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高师英语专业教育实习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叶 超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从当今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出发并基于笔者多年的教育实习指导经历,分析了当前高师英语专业教育实习的基本状况与存在的问题,认为: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中,准备充分,工作认真、负责,收获较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实习时间偏短,少数实习生实习态度欠端正、英语专业基本功欠扎实、师范技能显弱。并据此提出了提高实习质量的基本对策:一要适当延长实习时间;二要完善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三要强化日常专业学习;四要师范技能训练常态化;五要加强实习教学环节的有机联接;六要充分发挥指导老师的作用。

高师英语专业;教育实习;师范技能

教育实习,作为高师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之一,能全面考察并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从教能力,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和理解,有利于培养高师毕业生入职教师职业的适应能力,缩短其入职适应期。本文从当今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出发并基于笔者多年的教育实习指导经历,分析了当前高师英语专业教育实习的基本状况与存在的问题,旨在为英语专业教育实习的改进和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为增强高师英语专业毕业生入职教师职业的适应能力,缩短其入职适应期提供一些可行、有效的方法。

1 高师英语专业教育实习的基本状况

在多年的高师英语专业教育实习指导中,笔者对所指导的全部实习学生进行了全程跟踪,并对部分实习学生进行了访谈,全面地了解了当前高师英语专业教育实习的基本状况。

1.1 实习准备充分

在校内准备阶段,除了召开实习动员大会并举办一二次实习专题讲座外,实习指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两轮试讲培训,然后让学生参加师范技能考核,考核合格者才能进入实习学校进行实习。多数学生在实习前均做好了较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说明他们较重视教育实习这次难得的经历,且对未知的实习状况和过程表现出一定的紧张感、新鲜感、好奇感、兴奋感和期待感,希望通过实习提高自己的从教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为毕业后从事中学英语教师这一职业做一定的能力储备。

1.2 实习工作认真、负责

在校外实习阶段,见习、听课、备课、讲课、批改作业、阅卷、担任班主任、家访等是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主要任务。多数实习学生都能尽力克服困难,勤奋工作,任劳任怨,尽心尽责地为实习学校的师生服务。基本没有擅自脱岗、空岗现象。

1.3 实习收获大

一般情况下,所有实习学生都要承担4~10节的教学任务。大部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课堂节奏与进度、课堂纪律与秩序等能较好地把控,已具备独立上好一节课的基本能力。在实习班主任过程中,能在实习带队老师和所在实习学校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独立地完成班主任岗位职责所要求的相关工作,经受了管理学生工作的锻炼,形成了一定的领导、组织、管理等能力,特别是处理突发事件与人际交往的能力。多数实习学生听从指挥,遵守学校和实习学校的相关纪律,课堂教学与班主任工作能按时按质完成,得到了实习学校的好评并受到所带班级学生的欢迎。

2 高师英语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实习时间偏短

按照学校教学计划的安排,教育实习时间一般为6周,其中包括2周的校内培训和4周的校外实习,采取集中实习为主、自主实习为辅的实习模式。在4周的校外实习时间内,实习学生主要完成授课与当班主任两大实习任务。具体而言,实习学生先要在实习学校听课,向指导教师学习写教案、备课、讲课,向班主任学习班级工作的管理内容及方式方法,了解所带班级学生的家庭、思想、成绩、纪律等情况;然后,正式上岗,承担教学与班主任工作,包括上课、早晚自习的监管、监考、学生作业或试卷的批阅、主题班会的召开、部分学生的家访、学生参加校内校外竞赛的辅导等。实习结束时,还要进行实习总结。完成这些既定任务后,实习学生刚刚有了一点站在三尺讲台成为一名中学教师的感受时,实习就戛然而止了,实习安排紧凑但显得仓促,实习学生还来不及完全适应和深切体会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也谈不上对中学英语教师职业有深入的了解。

2.2 实习学生态度欠端正

在部分学生中,一般存在两种由主客观不同原因导致的不良实习态度。其一,个别学生认为“实习不过是走程序、搞形式”,正好可以借此逃避学校的纪律约束和枯燥的学习生活,难得自由自在。思想上不够重视,迟到早退,对待听课、备课、上课、批阅作业等敷衍了事,对当班主任也心不在焉,在实习时间用手机上网、聊天、打游戏等,在公共场所不注意自己的言语行为,给实习学校和所带学生均会留下不好的印象。其二,由于实习时间较多地被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对于考研学生来说,实习与考研在时间上发生了冲突,实习便成了他们“不得不啃也只能随便啃啃的硬骨头”。在当今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竞争异常激烈的大背景下,加上部分学生急功近利的不良心态作祟,“重考研,轻实习”也似乎变得顺理成章、合情合理,考研与实习抢时间、争精力成了普遍的现象,造成极个别学生甚至可能出现怠慢或抵触实习的过激情绪。这对实习能否顺利进行、能否达到预期效果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2.3 英语专业基本功欠扎实

一些学生进入师范院校以来并未感到学习压力,这并非因为他们自身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水平较高,而是出于“一名中学老师并不需要那么多、那么高深的专业知识”的荒谬观念。因此,学习缺乏动力、兴趣和积极性,马马虎虎、得过且过,成绩平平,专业水平一般,到实习实战时才深切体会“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痛苦。语音语调不准确,单词拼写错误频频,语法搭配混乱,口语不流利、不得体等最平常不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却成了他们的薄弱环节,严重限制和阻碍了其专业水平的发挥和专业能力的展示。

2.4 师范技能显弱

“长期以来,高师院校的学生普遍有轻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师教育类课程学习的倾向”[1],且“普遍存在从师任教的职业意识不强”的问题[2]。

(1)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的实习学生缺乏自信、心理素质较差或精神状态欠佳,缺乏饱满的热情。普通话不标准,说话声音偏小,语调平淡、单一、没有起伏,语势未呈现强弱变化,他们并未意识到教师亦是公共演讲者,学生是其观(听)众,语言控制能力及特色是形成强大吸引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还有部分实习学生口语组织、表达能力较弱,造成表述欠准确到位、欠流畅连贯、欠逻辑性和整体性,这势必对课堂知识的讲解、沟通交流、情感融通等造成极大的影响。

(2)PPT的设计和应用存在认知误区。多数实习学生认为PPT越复杂、越花哨越好,越多越好,未意识到PPT用语、教案用语和讲课用语之间的差异性。“PPT为主,教师为辅”的角色错位现象和“一切听从PPT指挥”的现象普遍存在。对PPT的使用原则、合理使用时间及比例等一知半解。

(3)有的实习学生缺乏板书基本功,板书设计凌乱、布局不合理、字体不工整或与所呈现的PPT重复,导致板书成了多余的摆设,没有发挥其明示、提醒、强调、分析、归纳等诸多重要作用。

(4)有些实习学生上课时,没有遵从“温故知新”、“循序渐进”的原则,急于求成,各教学环节之间缺少过渡性语言,教学内容的转换显得生硬和突兀。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也欠合理,主次不分,重难点不明确,致使教学内容无法按时按质完成。有的实习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活动时,由于事前准备不足,又不具有随机应变、灵活处理的能力,要么轻率地开一下玩笑,要么严肃地不近人情,既活跃不了课堂气氛,也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

(5)多数实习学生“对基础英语教学和课程标准不熟悉,对其先进的教学理念理解不够准确”[3]。他们仅重视课本知识的准备,而忽视了对教学对象的关注和深入了解,造成有的实习学生不考虑教学对象现有的知识水平,在讲课过程中使用了一些生僻、晦涩或学生无法完全理解的词汇、外行话或不得体的表达方式;有的不考虑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整堂课都用英语表达。此外,极个别实习学生不顾及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完成与否,执意按照自己的兴趣点和擅长点安排教学内容;有的教案写得很好,但并未做到“烂熟于心”、“胸有成竹”,造成讲课中出现停顿、空白、迟缓等尴尬局面或是既定重要知识点的遗漏或敷衍了事,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3 提高高师英语专业教育实习质量的对策

3.1 适当延长实习时间

实习时间可以从6周延长至8周或10周。因为高师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定位一般是中学英语教师,从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来看,必须要加强从教基本功与师范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这就需要时间保障。建议适当减少非师范性质的课程比重和教学时间,延长教育实习时间,保证每个高师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更加完整地、深刻地体会和经历教育实习全过程。

3.2 完善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高师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教育实习工作,加强教育实习的领导与指导。应选派责任心强、指导能力强、教学和指导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指导教师,引导实习学生尽早熟悉实习教材,认真撰写教案,认真组织试讲、评讲,通过师范技能考核来严格把关,杜绝走程序、走过场现象。同时,对指导教师也要提出明确要求,增强指导教师的使命感和积极性,为顺利完成教育实习任务做好组织保障和人员保障。

3.3 强化日常专业学习

高师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尤为重要。要引导他们热爱英语教育专业,热爱教师职业,刻苦学习,精益求精,努力掌握专业理论,为日后从事教师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积极学习与教师职业紧密相关的学科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思想道德修养等。认真学习演讲艺术,增强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尽量做到多才多艺、一专多能。只有这样,在教育实习中才能够进一步有意识地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为毕业后缩短入职适应期做好心理上和能力上的双重准备。

3.4 师范技能训练常态化

教师职业要求高师学生的培养包含思想、智能、心理等较全面的职业素养,因此,高师学生的教学技能培养与训练必须常态化。例如,“三字一话”能力、心理素质、中英双语组织和表达能力、演讲能力、英文歌曲演唱能力、PPT课件制作能力等均是必备能力,靠临阵磨枪或临时抱佛脚都无法实现,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

3.5 加强实习教学环节的有机联接

只有把见习、听课、备课、讲课、课后评价等一系列步骤有机而紧密地联接起来,才能称之为一次完整的教育实习从教过程。在见习期间,实习学生要按规定尽可能多听所在实习学校指导老师讲课,注意观察其仪表仪态、教学方法和步骤、教学用语等;认真学习备课方法、研究教材、精写教案,试讲前要多默记教案,做到讲课内容了如指掌。讲课时,尽量做到不翻教案,不看讲稿,轻松自如地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课后应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重视授课对象对本节课的反应和收获,同时多征求指导老师和同组实习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修正下一节课的教案及相关准备工作。

3.6 充分发挥学校指导老师的作用

一方面,指导老师要加强与实习学校教务管理人员和任课老师、班主任老师的联系,及时沟通双方的需求,传递双方的信息;另一方面,要进行精心、全面的指导。不仅在课堂教学与当班主任的方式、技巧上给予有效的经验指导,还应加强对实习学生的政治思想、职业操守、情感培育、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指导,对实习学生要严格要求、管理到位。此外,指导老师也要以身作则,模范遵守教师职业操守和教育实习纪律,给实习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共同确保教育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1]罗明礼.浅析高师英语专业学生教师素养的培养[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1):114-116

[2]张勇.高师生职业技能培养探讨[J].教育评论,2008(4):75-77

[3]张哲华.地方高校英语师范生实习问题与对策[J].英语广场,2013(12):53-56

(责任编辑:刘小阳)

10.3969/j.issn.1673-2006.2014.05.037

2014-02-18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学初任英语教师入职适应期研究”(JG10025)。

叶超(1980-),女,安徽芜湖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国文学。

G642.44

A

1673-2006(2014)05-0122-03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英语专业指导老师
就差半分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
中等卫生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分析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Me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