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衍梅,李 娜
(山东女子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近年来,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日益增多,但受学校人事编制等因素的影响,辅导员的数量存在着相对不足的问题。辅导员管理的学生人数多,涉及的工作面广,她们往往要超负荷运转,长期高强度的工作使其身体和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状态,从而产生职业倦怠感。
由于辅导员的工作任务重、工作待遇政策落实不到位、评价激励体制不健全等原因,一些辅导员认为其工作没有前途,只把辅导员这个职位当作自己跨入高校的一个跳板。部分辅导员没有把精力主要放在工作上,存在“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心态。由于对自身的价值不认可,没有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意义,这样也致使其职业成就感低。
女辅导员在工作几年后,就要面临家庭、孩子的问题。传统的性别角色定位使女性除了要生育孩子外,还要承担着家务劳动等大部分的家庭责任。由于比男性承担了更多的家务劳动,这就使得职业女性难以专注于自己的职业发展。辅导员常常面临着夜间值班、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等等工作时间以外的事情,这对女辅导员来说就是很大的矛盾,一边是年幼的孩子,一边是自己的学生,常常会感到分身乏术。
20世纪7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教授、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埃德加·H·施恩提出了职业锚理论。所谓职业锚,就是个人在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点,也就是指当一个人在必须做出职业抉择的时候,他始终认定的职业中的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施恩教授从大量的跟踪调查研究中总结归纳了五种职业锚类型,分别为:技术能力型、管理能力型、创造型、安全稳定型、自主独立型。职业锚理论对女辅导员的职业生涯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女辅导员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分析,寻找到自己的职业锚,可以确定符合自己实际和特长的职业生涯线路,正确设定职业发展方向和制定具体行动计划。职业锚增强了个人的职业适应性,能使个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从事某种职业活动,而且在工作中有较高的热情和效率,有利于个人的职业目标的实现。因此,职业锚的确定,可以使女辅导员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安心从事辅导员工作,有利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持续性、创新性。
女性在职业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障碍,使她们对自身的能力产生怀疑,对自己的职业前途丧失信心。而职业锚是经过长期的职业实践,有了丰富的工作阅历,通过工作经验积累后产生的,它反映了个人的才能、需要和价值观。因此,女辅导员确定了自身的职业锚,就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能力和潜力,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长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效率,当一步步实现职业目标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在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中找到自身的价值。
职业锚的确定可以使女辅导员更好地把职业工作与自我价值观相结合。在职业锚理论指导下进行职业生涯管理可以帮助女辅导员从客观、理智的角度看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和选择,心情愉悦地工作,使工作富有成效,职业生活更加充实,最大限度地达到工作同个人理想、家庭生活的平衡。
职业生涯管理从管理主体的角度可分为两种类型:个人生涯管理和组织生涯管理。个人生涯管理是指个体为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进行自我生涯的分析、认知、定位、开发、设计、规划,最终实现个人的职业生涯目标。组织生涯管理是指组织做的职业生涯管理工作,包括职业分析设计、职业定位规划、职业发展评估、职业培训、人事调整等方面。女辅导员要取得职业生涯的发展和成功,必须在找准自己职业锚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女性的优势、才干与特长。
1.帮助女辅导员找准自己职业锚的类型。职业锚理论认为,一个人在踏入职场之前,很难判定自己是否适应做出的职业选择,因为在没有真正从事实际工作之前,是不能真正、客观、实际地了解自己的能力、需求和价值的。大多数女辅导员在从事这项工作之前,一般都没有认真仔细地考虑过自己的职业选择和职业目标,是否真正喜欢热爱辅导员这个职业。她们选择辅导员职业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很多人是因为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为进入高校先选择辅导员职位。这些辅导员在从事学生工作一段时间后,高校要指导她们开展职业生涯管理,找准自己的职业锚类型。高校要针对每个辅导员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地安排适合辅导员职业锚类型的岗位。如果不考虑辅导员的实际情况,要求所有辅导员全都要走职业化道路,实际上也是不可行的。对于那些职业锚类型适合长期从事辅导员职业的人,要为她们创造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提供职业资格认证、日常培训及进修的机会,提升其工作技能,推进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2.引导女辅导员对职业成功标准的认识。根据施恩教授的职业锚理论,一个人的职业锚是在工作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逐步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它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外在的成功评价标准对职业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高校要引导辅导员正确看待职业成功的标准,引导其树立积极的职业价值观,使其不仅仅把自身的职业看做是单纯谋生的手段,而是作为一项崇高的事业来看待,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教育引导她们形成更加适合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要求的职业锚。
3.从政策上为女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提供保障。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让高校辅导员看到了希望。但不可否认的是,政策措施还有待进一步落实。高校要从政策、措施方面着手,从宏观上对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进行长期规划。要为辅导员职业发展制定政策,完善各种保障措施,从职称、职务、待遇上给予保障。完善辅导员的考核激励机制,将考核结果与职称评聘、职务晋级、奖惩等挂钩。设立专项思政科研课题,提供专项经费,鼓励辅导员结合工作开展研究。加强对辅导员的培养,通过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讲座、研讨会、外出考察等各种途径,调整辅导员的知识、能力结构,使其掌握科学的管理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技巧,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专业化水平。
1.发挥女性的特色和优势。女性较男性而言有自身的特质:温顺、和蔼、细腻、灵活、耐心等等,这些特质决定了女性有语言能力强、形象思维能力强、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强、管理能力强、责任心强等等优势。女辅导员若能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很好地利用自身的特点来开展工作,则很容易博得学生的好感。女辅导员要善于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学生工作的效率。
2.加强学习,提高专业化水平。当代的大学生思想活跃、富有个性,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女辅导员已有的学历和知识储备是不能满足需求的,必须努力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掌握新的技能,探索学生工作的新规律、新途径。另外,辅导员的工作涉及到学生的方方面面,包含了思想引领、党团建设、求职就业指导、贫困生资助、心理健康教育等等,要想在每一个领域都突出发展成为专家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女辅导员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工作实际,给自己选定一个研究方向,争取在某一领域有所突破,成为心理咨询、就业指导或思想教育等方面的专家,真正走专业化、专家化的路子。
3.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生活的关系。女辅导员在制订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角色冲突,实现整体平衡。整体平衡是指自己的健康、家庭、工作能够得到均衡发展。女性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自己所承担的角色,正确认识家庭、工作及其相互关系,分清在不同阶段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女辅导员无论对家庭还是对工作单位,都应抱有同样的热情,在工作中做一个积极肯干的能手,在家庭中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主妇。在工作与家庭发生矛盾时,一定要取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不能因为工作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和与家人的感情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