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综合素养的理解及培养
——兼析深圳提出的中小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行动

2014-04-10 08:09熊冠恒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素养能力教育

熊冠恒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000)

学生综合素养的理解及培养
——兼析深圳提出的中小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行动

熊冠恒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000)

“桶板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桶板;要提高桶的装水量,就需要改善那块最短的桶板。人作为一个整体,他有各种各样的素养和能力,而他的潜能发挥往往受制于他的最弱的素养和能力。同样,“1+1>2”综合效能的道理是说:个别与个别的组合得来的不只是它们的简单之和,而是组合后产生的协作“智慧”与增殖“能量”。今天强化素养、综合素养两个概念的意义正在于此。中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和增进知能的重要阶段,一方面要掌握全面素养以承继和光大人类创造的全部精神财富,另一方面要提升综合素养以适应和应对未来世界的加速变化。

素养;综合素养;理解;培养

社会生活中常使用的“素养”一词,严格说来不是一个心理学术语,而是日常用语或者多用于教育活动中的词汇,通常用来衡量个体某个方面或总体的知识、能力或者文明程度。到目前为止,它并没有统一公认的界定,因此,我们还得从它的概念与理解谈起。

1 素养、综合素养的概念

在讨论素养时,不能不涉及另一个类似的词“素质”,词典把它们视为有区别的两个词:素质偏重于材料原本或与生俱来的性质,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素养被视为后天的、人为生成的状况,一般用于人。其实,在实际使用中,它们没有那么大的区别,很多情况下可以互用。例如,人文素质或人文素养,学科素质或学科素养等。

人的素养是生命力量、人文熏陶和知识习得共同作用的结果。通常,在评判个体接受文化教育多少时,会用人文素养或科学素养等词汇;在衡量个体道德水平的高低,会说某某没素养,作出道德价值判断;在讲职业素养的时候,一般会强调劳动者的职业态度、责任感、技能熟练度等方面;等等。这里,实际上它们分别指称了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

因此,我们认为,素养是在个体身上所形成和体现的,以价值理念为引领,积极态度为动力,知识与方法为基础,技能与能力为表现的心理(结构)系统。该定义表明素养涉及价值、态度、知识、能力等要素,是它们组合而成的有机结构体系,外在表现为整体素养的高低分别。素养后天形成的特点,决定了中小学生的素养是一个逐渐增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是在教育影响和实践训练之下形成的;而学习又是分门别类进行的,所以这些不同类别素养的总和反映的是某个时期学生个体的全面素养。随着学习的延续,各种素养之间不断磨合,相互交融,互为促进,联结增强,使得全面素养变成具有增殖效应的综合素养。

2 综合素养的内涵与结构

人们根据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对综合素养的内涵与结构做出了不同的构想,这些构想大致可概括为三种模型:

2.1 分层模型

分层模型,即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呈现格式塔结构,其构成要素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不同学者又有不同分层观点:有的学者提出德智体美劳分层说,认为体是生理基础层面,德智美是心理发展层面,而劳属于实践层面;有的将素质由低到高划分为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有的划分为生理素质、一般心理素质、文化心理素质和个性心理素质等层面。还有的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专业素质。

这种模型较为简化,有助于我们理解素养的总体结构,依据该模型培养学生素养,具有很好的方向感,但显得过于笼统,无法作为深入教学的凭依。

2.2 “评价”模型

“评价”模型,即从评价入手提出综合素养的组成成分。教育部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中[1],提出学生的综合素养主要体现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以及学科学业成就等方面。山东省将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概括为六个方面: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合作与交流、学习态度与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2]。浙江省则把综合素质与学习状况和成长环境并列作为全面教育质量的三个一级指标之一,包括道德品质、体质健康、心理健康和艺术素养等四项内容。[3]

该模型是从目标及评价领域出发构想出来的,有助于教学与评价的一体化实施,但是其中各成分的内涵多有重叠交叉之处,欠缺严格的区分度。

2.3 弥散模型

弥散模型,即人的综合素养是由身心、观念、知识、方法、能力等要素组成的错综复杂的多层多维结构模型。一是身心,指人的生理、心理、意志、情感等表现生命特征方面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意志品质、情感,身体素质的衡量标志就是健康,意志品质包括果敢与坚韧,情感包括和善、怜悯、感恩与忏悔之心。二是观念,是指支配人的行为的主观意识。观念根植于人的大脑中,得到强化的观念即信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不易改变,信念支配下的行为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作为当下的社会人,应该树立的观念包括以人为本、市场经济、遵守规则、科学意识、创新意识等等观念。这些词条还可以继续细化,例如以人为本的观念又包括尊重人的生命,人享有自由,民主是组织的基础,诚信是社会关系的根基等等。三是知识,包括语文、数学、哲学、经济、法律、信息技术、历史、时事、琴棋书画、专业知识、兴趣知识等等。四是方法,方法是实现目的的路径和桥梁。方法有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之分,微观至解决某一特定问题而采取的途径、步骤和手段等,宏观至人生、宇宙,凡能提供解决之道的,都可称之为方法。五是能力,能力是个综合概念,是身心、观念、知识、方法等多方面素质在具体生活、工作、学习中处理实际问题过程中的客观体现,体现在最终结果中效果好,能力就强;效果不好,能力就差。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4]

第三种模型比较复杂,价值感较为隐晦,但是该模型与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结合,能够很好地对接当下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对教与学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3 综合素养的理解

3.1 素养的形成分析

从教育实践来看,素养的形成跟儿童成长发展的过程相联系。我们知道,孩子的动作思维早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早于抽象逻辑思维,在儿童的早期,空间的知觉是模糊的,没有前后左右上下高低之分,随着脑的成熟和受已有人文世界的影响,认知、情感得到不断发展。素养是在形式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形成后才具备的,如果没有具体形象做基础或支撑,就不可能有形式概念的产生,反过来有了形式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认知后,又似乎不需要这些有形的东西就可以独立地存在和运作。当这些形式概念在头脑中有越来越多的积累后,它们又组成独立运作的一套系统,如果把这个系统当成个体的素养的话,那么素养实际上就与知识挂上了钩,似乎知识越多素养就越高。然而,现实生活中对素养的理解又不是这样的,素养有概括迁移功能在里面,我们常说某人素质(素养)很高,实际上是说他看问题的视野不一样,站得高看得远,联想迁移的能力强、智慧多,很容易就把从来没碰到过的难题给解决了。其次,素养还有社会性及其道德价值在其中,我们会说某人素质(素养)很高,他不会轻易地占别人便宜,这里实际上指称了人的道德素养。由此,素养的发展是由单一到多样,由认知到知情意宽领域,由个体性扩展到社会性的过程。

3.2 素养、全面素养与综合素养

如果把素养视为构成综合素养的部分或要素来看待,素养与综合素养就是一对矛盾范畴,有综合素养就有个别素养,或者说有个别素养就有综合素养,它们共同组成矛盾的统一体。单从实践操作视角看,素养应该从不同的实践领域入手,遵循不同的学习规律来进行培养,比如身心素养、学习素养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全面素养不等于综合素养,素养之间相互关系以及跨学科联结不同领域的公共要素在个体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要比各单项素养的掌握来得重要,比如价值成分、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等,唯有这些具有横向意义的协同“智慧”的掌握,才能使全面素养转化为综合素养,使个体身上的素养发挥整体的效应和合力。由此,素养的培养既需立足现有学科来推进,更要注意它们的全面性和协同性,注重学科之间的配合兼顾。具体说来,当个体学习知识与技能以及过程与方法后,都首先会在头脑中建立起某种生物学意义上的联系,如果在实践中得到加强的话,这种联系也不断增强,同时也会影响其它信息的接收,并系泛化到更广的大脑区域,形成我们认为的素养。这个过程需要以方法为线索不断累积知识,同时不断统整知识和观念,提升它的统摄力,才能强化它的迁移本领。也许这正是综合素养的协同“智慧”与增殖功能。

3.3 素养与相关概念

3.3.1 素养与智力的关系

按照现代心理学的划分,智力分记忆力、形象力、抽象力、信仰力、创造力等。智力是素养形成的基础,也是素养的核心要素,对于素养的形成起重要支持作用。智力的先天差异一定程度地决定了个体综合素养的结构差异,反过来,综合素养的提升可以促进先天智力的不断优化,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3.3.2 素养与能力的关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含其中》[5]中提出“四个学会”,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是从为人处事的界面提出的能力预期,可以理解为素养的外在直观表征。“四个学会”直观地对接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将静态的综合素养转变为动态能力的行为体现。3.3.3 素养与发展的关系

发展包括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个性是指个体在其众多发展领域中某个领域的相对超常表现,而社会性是指他在社会规范的要求下融入群体过程中的表现。“人的个性伸展,社会性发达”[6],素养是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的决定力量,没有素养的差异性作前提,就没有多元的社会性发展。

3.3.4 素养与职业的关系

人社部重大课题组1998年把职业分解为: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八项核心内容。[7]这八项内容是从所有职业里面提取出来的,具备这些知识和能力意味着掌握了职业的核心能力。可以认为,这里的知识和能力也是素养的另一种诠释。

4 综合素养提出的主要动因与借鉴

日益加速变化的世界以及前所未有的国内经济社会转型,我们的基础教育该如何是好?这是目前国内外同行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于2014年上半年提出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品德、身心、学习、创新、国际、审美、信息以及生活等八大素养组成的综合素养[8],是这座年轻城市在回望历史与前瞻未来的发展中对基础教育作出的迈步与探索。

4.1 主要动因

(1) 经济技术全球化,要求将年青一代培养成为国际公民与人才。(2)文化全球化要求民族融入世界,而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面临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3)日新月异的科技,要求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网络虚拟生活方式正威胁着传统生活价值和习惯。(5)社会转型经受的震荡和传统家庭遭遇的人际疏离,正动摇着旧有的亲情教育和学校教育。(6)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全面革新。

4.2 主要借鉴

首先,综合素养与我国的教育方针一脉相承。八大素养既涵盖“德智体美劳”五个基础领域,又增加了面向未来的创新、国际和信息等素养的要求,可以说是对教育方针的补充与完善。

其次,综合素养暗合了东南亚儒家文化圈对基础教育培养领域的要求。港台地区普遍以“德智体群美”为基础教育的培养领域,把我国教育方针中“劳”换成了“群”,主要强调合作与共处的需要。后者把“群”隐含于“德”之中,所谓“德”主要指道德,它是指人们群居共处的行为规范,所以从这个视角来看,“德”里面确实包含了“群”的意涵,而前者的“体”其实也可以指称前者“体”与“劳”两方面,用于教育时是指身体锻炼或劳作。[9][10]所以,从大中华教育圈来看,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领域大同小异。另外,新加坡在经历20世纪90年代那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后,提出三大教育措施因应未来世界变化:创意思维教育、信息科技教育和国民教育,其中国民教育更加强调了灌输核心价值观、培养国家认同、加强历史认识和面对未来挑战等内容,这些新增或强调的内容恰恰也是深圳新提出的素养领域。[11]

再次,八大素养也与西方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有共同的关切。例如日本初等教育培养目标包括:养成合作、自主和自律,以及国际协作精神;掌握生存生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正确理解和使用国语的能力;能理解和处理数量关系;科学观察和处理自然现象的能力;掌握健康、安全和幸福生活所必需的习惯;形成音乐、美术和文艺的技能。美国初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为:(1)增进儿童健康和发展儿童体格;(2)增进儿童认识;(3)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4)发展儿童有效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5)发展儿童符合民主生活的价值观;(6)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活动。德国初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有关读、写、算方面的基础知识,促进智力发展,为今后的深造提高打好基础,并培养他们具有民主精神,爱国、爱人民的品格和具有责任感。英国基础教育强调:道德教育、健康教育和公民教育,培养生活技能,促进全面发展,国际教育强调“为全球经济、社会工作和生活,而培养我们的(英国本国的)儿童、青年和成人”。[12]

5 综合素养的培养

综合素养的培养通常有三种途径:一是从现有中小学各学科出发的“学科—养成”途径,二是借助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锻炼”途径(如“七彩少年”系列活动),三是查遗补漏的“缺失—修补”途径。前两种已经在中小学得到开展,目前最缺的是跨学科的层面知识、方法和精神价值等内容,也反映了当下中国学生的普遍弱项,更应该引起重视和弥补。

5.1 对品德素养缺失——查找弥补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虽然当下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全面,教学计划周密,内容丰富,活动多彩,但其实效却差强人意。在浮躁功利和教育缺失双重影响下,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仍然大行其道[13],这说明理想信念、信心诚信在学生心里并没扎下根。一方面,这与大环境有一定关系。这里举个反例,据称在美国,找工作从来不会让你出示毕业文凭、学位证书等,几乎任何像样的机构录用人才,都会认真阅读教授写的三封推荐信。[14]社会诚信,教育也让人信服。另一方面,学校不能抱着“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心态,放松自身的教育责任,要切实抓好理想信念、信心诚信等品德教育。

5.2 对身心弱化趋势——减轻负担

“视力下降问题严重,睡眠时间不足,体育活动时间偏少,”这是当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15]针对中小学生身心弱化的趋势,建议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运动1小时,中小学生至少掌握1-2项终身受益的非功利的体育锻炼项目。开展家校合作,跟进学生体质发展状况,建立体质体能发展档案,关注、观察、施加适时和有效教育与干预。同时,依据青少年心理与情感发展规律,跟进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加强重点关注,施加适时干预和有效教育。

5.3 对批判性思维不足——矫正方法

“批判性思维的缺乏,一直被视为是中国学生的最大弱点。”[16]批判性思维,通俗地说,是指在讨论一个问题时,作者引述多种意见,比较其得失,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批判性思维包括对认知的质疑,对思维的审视,对论证过程的校正及得出结论的反思。培养批判性思维应在日常的各科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建议加强以下四个方面训练:一是辩证思维,即正、反、合的思维范式,正是指从正面思考,反是指从反面思考,合是指联合起来思考。二是反省性思维,即要对知识或理论的支持理由以及它所指向的结论,予以能动和缜密再思考。三是元认知,即对认知的认知,突出对认知的监控和调节。四是高阶认知,源自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系统,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估;后三级被视为高阶认知,教学中要适时地开展高阶认知练习,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5.4 对学习能力不强——改进教学

学习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来自动力不足,文理偏科,课程缺陷,方法不当等问题。解决中小学生学习能力不强的首要任务是要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把重点放在学生身上,教师的教应立足于学,激发和调动作为学习主人之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乐学、会学直至学会。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包括加强生涯规划,激发学习动力;政策上限制过早的文理分科;课程上加强建设,完善知识体系;教学中建立个别化教育机制,如导师、咨询师和教育顾问制等等。

5.5 对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欠缺——优化评价

创新精神源于创新的文化土壤、政策环境、教育理念和创新人格。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首先端正评价导向,改变一元化的唯考试分数的评价模式。其次,要给学生一个相对宽松的氛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评价中肯定与鼓励每一次有意义的进步与创造。第三,要在创造性活动中,激发创新意愿,培养创新能力,锻炼创新意志,塑造创新人格。

实践能力欠缺,要训练创新思维的方法,激发认知、联想,想象,灵感,直觉等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训练包括发散与收敛,分析与综合,组合与推理,观察与发现,激励与检核等模式与方法。说到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扎根于社会实践,要开展综合学习和提供各种实践机会。

[1]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Z].教基[2002]26号.

[2]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实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深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Z].鲁政办发[2008]2号.

[3]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实施方案[EB/OL].http://www.bhxx.net/xxgl/ShowArticle.asp?ArticleID=27164,2013-10-15.

[4]吕瑞华,刘琪.素质结构: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J].安徽文学,2 0 0 9(5).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编.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01.

[6]梁漱溟.梁漱溟全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7]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研究报告,1998,9.

[8]深圳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意见[Z].深教〔2014〕274 号.

[9]香港教育局http://www.edb.gov.hk/.

[10]台湾:教育基本法.http://pub.mlc.edu.tw/files/000057/ LAW-articles/07.2.pdf.

[11]王学风.21世纪新加坡中小学国民教育的特色[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5(11).

[12]刘宝存.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EB/ 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f5f63c0100gmte.htm, 2013-10-24.

[13]谢湘, 堵力.钱理群:北大等在培养利己者[N].中国青年报, 2012-05-03.

[14][16]薛涌:跟着薛涌留学去:怎样留美[EB/OL].http:// blog.ifeng.com/article/34213801.html,2014-11-12.

[15]五大城市中学生发展状况调查:青少年身体素质指标提升[N].北京晚报,2006-05-13.

The Understanding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Literacy

XIONG Guanheng
(Shenzhe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Shenzhen 518000, P.R.China)

The barrel theory tells us: the capacity of a bucket depends on the shortest piece of stave, therefore, to improve the capacity, we need to improve the shortest stave.Likewise, a person, as a whole entity, has all kinds of qualities and abilities.However, his career achievements are often limited by his weakest point.Similarly,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iveness of ”1+1>2” theory reveals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one individual and another is not a simple combination of their abilities, but after the combination, there is cooperative wisdom and energy resulting from it.For nowadays, that's exactly wher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wo concepts strengthening the quality an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lies.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re in the primary stage for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On the one hand, they have to grasp the overall literacy and ability to inherit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human spiritual wealth;on the other hand, they also need to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literacy to adapt and respond to the accelerating changes of the world.

literacy;comprehensive quality;understanding;training

G633

:A

:1672-6332(2014)04-0008-06

【责任编辑:夏晋祥】

2014-11-02

熊冠恒(1965-),男(汉),江西石城人,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小学教师教育、中美基础教育比较。E-mail:xionggh2007@163.com

猜你喜欢
素养能力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题解教育『三问』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