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12345”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以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4-04-10 05:01:23刘春丽
韶关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系部淮北高职生

张 亚,刘春丽

(1.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院长办;2.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学工处,安徽 淮北235000)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体现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有助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发挥,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工作范型[1]。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以提高高职生心理素质为目标,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预防性、补救性三种功能,探索构建了高职院校 “12345”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2345”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坚持一个中心目标”: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建好两支师资队伍”:专职心理教师队伍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完善三级工作平台”:院级心理中心、系部心理辅导站和学生心理健康组织;“抓好四个教育阵地”:课堂教学、日常教育、学生活动和心理咨询;“做好五个工作亮点”:数字宣传、心理普测、危机干预、特殊群体、教研研究。

一、坚持一个中心目标

高职生不仅要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更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作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包括性格品质、认知潜能、适应能力、内在动力等多个方面,它是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对其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为中心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既要满足高职生的心理需求,为他们的身心发展提供发展性指导,促进全体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又要及时发现个别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个体,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2]。

二、建好两支师资队伍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包括专职和兼职两个方面。专职教师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负责设计、组织和实施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包括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讲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群众性的心理健康专项活动、提供心理测评和咨询服务、预防和处理重度心理问题学生等等,要选拔和配备既具有相关学历和专业资质又具有组织管理能力的教师担任,并注重对其业务素质进行培养。

兼职教师主要指辅导员,他们与学生直接接触,最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是系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组织者,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支柱,要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加强对其工作能力的培养,促使其掌握高职生心理的发展特点、心理问题的类型及援助策略、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能等,并鼓励和支持他们报考心理咨询师等相关职业资质。

三、完善三级工作平台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要依托校、系、学生三级工作平台。校级工作平台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要负责全校性宏观的心理健康工作规划、资源配置、活动组织和人员管理。完善校级工作平台的建设,需要在人力安排、资金拨付、软硬件配备上给予政策性的倾斜,比如,确保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专职工作人员的绩效待遇、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项经费、在个体咨询室和团体辅导室等办公用房上给予保证等等。校级工作平台统领整个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有不断加强建设,才能发挥实效。

系级平台指系部心理辅导站,主要负责系部心理工作的开展,并配合校级工作平台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系级心理辅导站由系部分管学生工作的系领导挂帅担任站长,由专职辅导员担任组员,确保系部心理健康工作始终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抓。对系部心理辅导站注重业务辅导和年度考核,确保其既具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又保证有足够的工作激情,能够结合系部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学生平台指班级心理委员,主要工作包括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关心关注同学的心理健康、反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信息等,班级心理委员是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员”、班级同学心理健康情况的“观察员”和同学们遇到心理问题时的“咨询员”,是全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石。对学生平台的建设要注重管理和教育两个方面:管理上,实行校级工作平台垂直管理和系级工作平台日常管理两级管理办法;教育上,定期通过团体工作坊的方式提升心理委员的专业素养,既确保这支队伍“形散而神不散”,又确保这支队伍具备开展工作的能力,能够较好地发挥朋辈辅导的作用。

四、抓好四个教育阵地

课堂教学、日常教育、学生活动和心理咨询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四个重要的教育阵地。

课堂教学,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把《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全校大一学生的必修课程,主要教授心理健康基础知识、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生涯规划、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和恋爱及性心理、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生命教育与危机应对八个部分的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切实提高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等综合心理素质。为了使这个阵地的作用得以最优化发挥,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探索出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2+1”教学模式。“2”指课堂上采用团体活动和知识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1”指课堂下采用小组合作做法,通过课堂内外的全方位教育达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塑造健全人格、开发心智潜能的目标。

日常教育,就是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它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支柱。它遵循“早发现、快处理、细询问、全预防”的原则,主要由辅导员实施。早发现,就是在和学生的日常接触中及早发现容易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的情况;快处理,就是在相关事件发生后,迅速开展心理健康专项教育;细询问,就是在发现学生心境持续低落的时候,耐心细致的询问近况;全预防,就是针对高职生普遍性心理问题,利用班会的事件进行集中引导、教育、预防。如新生初入校时容易出现环境适应问题,临毕业时容易出现就业焦虑问题等等,都需要辅导员做好心理健康日常教育工作。

学生活动,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包括集中教育、专题教育和专项教育三方面。在集中教育方面,淮北职业技术学院连续八年以“5·25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为契机,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集中开展学生群众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校园心理剧、心理征文评选、心理电影展播、手语舞比赛等多种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在专题教育方面,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生涯规划辅导、积极心态训练、情绪管理训练等。在专项教育方面,针对贫困生、女学生、学生干部等,开展自信心、人际交往、领导力等相关学生活动。

心理咨询,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内容。国内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高职新生UPI测试中,一类学生的比例较高,如果这部分学生没有及时地进行相关的专业干预和治疗,那么他们轻则影响学业,影响生活,重则会转化为严重的心理疾病,所以高职院校需要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工作。而高职生的心理问题往往集中在人际、情感、学习、择业等方面,同质性较强,所以,非常适合用团体心理咨询的方式解决。

五、凸现五个工作亮点

数字宣传、心理普测、危机干预、特殊群体、教育研究是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五个工作亮点。数字宣传,指通过网络、短信、微博、微信等数字化渠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如通过手机短信给系部心理工作站和班级心理委员发送“心晴周报”,再由心理委员转播给各班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心理教育天天在、时时有、日日新。心理普测,每年新生入学时统一参加《大学生人格问卷》心理测试,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危机干预,在心理普测的基础上,锁定重点人员,动态应对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事件。特殊群体,包括贫困生、女大学生、学生干部,分别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研究,通过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工程建设、课题项目等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项研究,将实践升华为理论,再践行于实践,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总之,淮北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构建了高职院校“12345”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该模式经过实践的检验具有良好的效果和较强的可操作性,符合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和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

[1]魏义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学术交流,2008(11):273-276.

[2]俞国良.现代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27-130.

猜你喜欢
系部淮北高职生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淮北枳》
学生天地(2016年10期)2016-04-16 05:14:49
淮北 去产能的黑色面孔
能源(2016年10期)2016-02-28 11:33:25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基于ISO思想系部层面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思路探索
高职院校系部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职教通讯(2014年2期)2014-08-15 00:47:29
基于辅导员管理的高职院校系部社团管理探究
台儿庄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系部制改革稳步推进
职业·下旬(2014年3期)2014-07-03 16: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