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媛
泽州县下村镇大南庄村牛拉桩故事传承情况研究
王泽媛
牛拉桩故事是泽州县下村镇大南庄村农历三月二十日古庙会的重要表演项目,因其独特的将扮装故事放在特制的车上,采用牛拉的形式在泽州县古庙会上独树一帜,并且将牛神信仰以及农耕文化传承都融入其中,牛拉桩庙会故事在村中通过群体传承而不断得到发展。本文主要依托于在实地考察下村镇大南庄区域环境以及牛拉桩传说的历史渊源、流传范围的基础上,对牛拉桩故事传承的濒危现状、传承人传承谱系情况以及牛拉桩未来采取的传承发展保护模式及保障措施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
牛拉桩 泽州县大南庄 传承人 传承发展模式
“牛拉桩”是泽州县下村镇大南庄古庙会的一项传统故事。古时主要用于迎神赛社以及元宵社火活动,在晋城地区具有相当影响。所谓“牛拉桩”就是把扮装故事的桩放在特制的牛拉车上。为了桩的稳固,用沙袋压座,铁索紧固,“车杆为独杆”,靠两头牛在车杆两侧拉套前行。主立桩要高达6.6米,由主桩派伸出15支左右子桩,一子桩安置一剧中人物,子桩走势按剧中人特物确定,高低错落分序编排,空间穿插各种花样。桩的前半部还可转动,四面八方皆可观赏,好似一个旋转大舞台。牛拉桩分为前中后三大乘,每乘牛拉桩要布列一剧目,分别扮装戏曲《天门阵》《三阳阵》《黄河阵》。每年农历三月二十日在泽州县下村镇古庙会上进行民俗表演,从元代开始至日本侵华战争前每年举办一次,后来由于局势动荡停办,建国后经历了文革的停办之后,从1886年到现今,一般每三年举办一次,由于耕牛是农村犁地的重要农畜,最初牛拉桩采用牛拉的形式。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1986年至2006年牛拉桩曾一度改为“铁牛”拉——汽车载运,在汽车前面用纸糊两个假牛头以装饰。到2007年牛拉桩被列为晋城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为再现原生态艺术,在制作工艺上又全盘恢复旧样,靠真牛拉动,不过由于村里道路不平和电线阻挡缘故,又增加了发动机以推动向前,采用液压支柱来升降桩子。牛拉桩在村子里的行进路线开始是从大南庄北庙即三教堂出发沿村里古道至南庙即水月庵,期间会在庙里祭祀神仙并且在庙前戏台前演戏娱神,后来由于村中拆迁改造的原因,村里南北庙之间的古道遭遇破坏,现在牛拉桩的行进路线改为绕村一圈,牛拉桩一般都有故事来表演陪衬,在三辆牛拉桩之间会参杂跑旱船、踩高跷、扛桩、竹马、扇子舞等故事,还有不少近年来加入的具有时代气息的节目,如吹打乐、铜管乐等。这些精彩纷呈的民间表演,不仅充分展示了泽州的地方风俗民情,同时也为“牛拉桩”的出场做好了铺垫。最后当庙会故事表演完之后,就会进行下村镇的赶集与交易贸易,大小商贩沿街售卖商品。
1.牛拉桩传承的区域环境与农耕文化。
牛拉桩故事所依托的区域为泽州县大南庄,在河南省沁阳一带,流传着一句民谣:“观看牛拉桩,骑驴上太行;长河南庄村,原本是故乡。”牛拉桩流传区域为晋城地区,及河南沁阳、博爱一带。由于泽州县下村镇一带为重要的农耕区域,当地的农耕文化发展独特,耕牛作为当地的重要农畜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了庆祝丰收,迎神赛社活动上都要表演牛拉桩故事。在当地北庙三教堂主殿供奉着儒释道三教神灵,在左配殿供奉牛神与马神以祭祀,在相对的南庙的水月庵中除了正殿供奉观世音菩萨外,在左配殿之中还供奉牛神、马神和圈神来主管农用牲畜,从中可以看出当地对牛神的信仰崇拜以及对农耕文化的重视。
2.牛拉桩传说的历史渊源与流传状况。
据68岁传承人张完计[1]介绍,牛拉桩的传说故事最早起源于元代,但无县志和村志等相关记载,始终处于口耳相传的状况。牛拉桩始创于元代中期,是大南庄村张家一个名叫张灵(张灵名字为传承人拟用)的后生所创。南庄村有马、贾、李、张四大家族,时逢三月二十日大南庄村古庙会,五班社首按姓氏家族摊派扮装故事。李家有在京城为官者捐小乐鼓二十面,马家有在汉口大商贾备独技走装十乘,贾家有炒炉坪冶炼大户置旱船十艘。唯独张家无有大户资助,故事迟迟筹办不成。张家有一后生名叫张灵,聪明伶俐,见族中老人为了办故事愁眉不展,忽发奇想利用耕牛拉桩,把戏曲精品搬上去。在张灵带领下,牛拉桩终于完工。现在的张家则世代从事铁匠工艺。
1.牛拉桩传承人认定标准模糊,传承谱系混乱。
张灵作为第一代“牛拉桩”传承人毫无异议。但因无历史记载,后代传承人无法排序,现在根据村里老人的回忆的传承谱系又十分杂乱。从牛拉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文本中的传承谱系可以看出:最早的传承人为1880年出生的李如海,其传承方式为师传,但笔者去大南庄考察之后发现,在北庙的主殿外面右侧的大清道光二十四年十月毂旦的《本镇捐资补修东阁附开呈原因碑记》中发现李如海为玉工,玉工从事牛拉桩事传承存疑。传承人李兰奎介绍1903年出生的李红孩为其父,其李家由于会上党梆子等戏曲,所以主要从事牛拉桩剧目的更新与新剧目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工作。较为可信,但是传承谱系将其传承方式应该写为家传比较合适。1915年出生的张安太,据传承人张完计介绍为其叔叔,和其父亲张安庆一起从事铁匠工艺。
2.牛拉桩故事表演技术更新较快,但服装道具剧目缺乏更新。
牛拉桩铁桩工艺传承人张完计几年来不断对牛拉桩的构造设计进行改造,从耕牛到汽车再到原生态耕牛经过了多次变革。为了应对村里道路崎岖等情况,在车上安装了发动机,引进了液压支柱技术,桩子可以自由升降,遇到电线阻挡时可以自动降低;为了保证牛拉桩表演的安全,其对主桩和子桩进行三角架结构的加固,并且以前小孩的坐骑由凳子改为椅子,更加舒适安全;为了牛拉桩表演的美观大方,还增设转桩来增加表演的人数,对门桩、转桩和配桩进行了技术改进,并将位于牛拉桩中心的阁楼也改为亭子。从大南庄广场舞台旁边的道具服装保管室可以看到,其中的服装比较陈旧,据介绍,服装原来是从苏州购买的,但是由于经费的原因更新速度较慢。
3.牛拉桩故事传承人稀少,面临后继无人的现状。
传承人李兰奎[2]八岁开始上桩表演,当时饰演的是杨宗保,由于年龄、体重等问题位于第一层。据说在桩上表演的小孩可以消灾祛病,长命百岁,而且参加表演的小孩一般控制在五六岁到七八岁左右。后来跟随其父亲李红孩学习戏曲和上党梆子的表演,开始对剧目唱词等方面进行改造。经历了1957年至1986年的空白期之后,李兰奎继续从事牛拉桩人物造型与服装设计等工作,但是其子女都分别考取大学,无人继续从事牛拉桩传承表演。目前在大南庄只有传承人李兰奎负责服装造型和戏曲表演,张完计负责改进铁桩结构及框架构造,传承人尹付明负责牛拉桩服装道具的保管工作。
1.与泽州鼓书结合,拓宽非遗表演形式。
牛拉桩属于艺术表演形式中的桩类。“桩类分为扛桩、抬桩、抬阁、牛拉桩、彩椅等。扛桩是由扛者肩上扛铁架(要在腰间固定),上有一两个(最多有3个)化妆的儿童。上桩者左脚固定在铁架上,右腿作前后摆动,扮作某出戏曲里的古代男女,抬桩是用人抬着,牛拉桩是用牛拉着,抬阁是桩上饰作楼阁,都是扮演各种戏曲人物,在街上和场子里舞蹈。”[3]
由于桩类形式的民俗表演一般不会进行说唱,所以民众的听觉感受不强烈。传承人李兰奎为了使牛拉桩表演艺术更加喜闻乐见,于是在2010年的大南庄元宵晚会表演中用泽州鼓书的形式说唱了牛拉桩。泽州鼓书是曲艺中的鼓书,也称鼓儿词,作为地方上的一种说唱艺术曾经十分流行。泽州县民众非常喜爱听泽州鼓书和上党梆子等戏曲,为了拓宽牛拉桩的表演艺术形式,不仅仅让牛拉桩在庙会中单纯游行,还使其成为农村晚会艺术节上农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戏曲演出,以文字语言的形式使牛拉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2.保护牛拉桩故事传承人,传承资料整理归档。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广大民间艺人的记忆和技艺,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是传统文化可以代代相传的决定因素,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就会丢失文化基因。在现代化与全球化的过程中,牛拉桩故事之所以处于濒危状态,不仅仅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更在于传承人的后继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是指民间文化艺术的优秀传承人,即掌握着具有重大价值的民间文化技艺、技术,并且具有最高水准的个人或群体。”[4]牛拉桩代表性传承人许多认定不符合国家标准,对其认定和谱系建立应该进行更加细化与衡量。对牛拉桩代表性传承人的评选认定未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传承人档案资料没有进行建立归档,传承人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等需要政府积极给予关注,传承人的角色地位以及认定之后的地位的改变还没有明确。“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5]。对于牛拉桩的原始音像资料及图片、传承人资料应该按照统一的标准程序归档,同时也应该加强牛拉桩档案管理的机构设置和管理制度建设。
3.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宣传推广当地文化品牌。
旅游开发是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牛拉桩旅游开发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6]。保护是第一位的,开发的最终目的还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文化产业。随着时空的变化,牛拉桩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以新的内容和更加完善的形式来展现,与时代同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才会使牛拉桩具有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牛拉桩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是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可以在村里设立展览馆,将牛拉桩原汁原味的表演、技艺进行记录整理,把整理好的文字、实物、音像资料送进博物馆保存,人们可以去博物馆了解这种民间文化,看到它最原始、最真实的生存环境和状态。同时也可以采用节庆模式在大南庄乡村文化节、五一黄金周和“泽州第一庙会”时候进行表演,增强群众的参与力度。可以与皇城相府联系,把“牛拉桩”故事加入其宣传行列,帮助打造旅游品牌,大力宣传大南庄的文化品牌,使之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样一来,既传承和弘扬了本土的传统文化,又能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
4.建立村委牵头、民间组织主导、村民参与的活态传承机制。
大南庄村委作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最直接指引者,应当制定出专门的村规对牛拉桩予以保护,切实履行其基层行政组织行政职能。村里的民间组织作为保护牛拉桩的先驱者,以其专业性、贴近民众等特点应被寄予主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重任。所以村里的民间组织应该充分主导牛拉桩的庙会表演,并且村民等公众也应该积极参与牛拉桩的庙会活动。牛拉桩植根于千百年农耕文明之中,公众意识的提高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终极出路,惟有回归本源,方能大放异彩。有步骤地在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课程和专业讲座,使在校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从而使大南庄牛拉桩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在农村,而且在整个社会熠熠生辉。欲实现牛拉桩等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应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申报和认定工作。加大对传承人的资助力度。培养壮大专业人才队伍。
泽州县下村镇牛拉桩庙会故事作为当地农历三月二十日重要的庙会民俗表演艺术形式,吸引着十里八村的乡民。同时作为晋城市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也需要一代代人对其加以传承与发展。尽管牛拉桩的传承现状中面临着许多难题,剧目更新缓慢,传承人认定不明确,传承后继无人等现象,但是通过政府、组织和民众的三方配合,采取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保护原则,打造乡村艺术节和庙会旅游品牌等策略和保障措施,牛拉桩将会焕发出独特的艺术活力,被民众所热爱与珍视,成为大南庄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活态非遗资源。
[1]张完计,1946.10.04,男,初中文化程度,泽州县下村镇大南庄牛拉桩技艺传承人,主要从事牛拉桩的铁桩设计与构造。2014年2月16日访谈,农历正月十七,访谈地点:大南庄村委会办公室。
[2]李兰奎,1948.09.22,男,初中文化程度,泽州县下村镇大南庄牛拉桩技艺传承人,主要从事牛拉桩的服装设计与人物造型工作。2014年2月16日访谈,农历正月十七,访谈地点:大南庄村委会办公室。
[3]晋城县志编纂委员会.晋城县志[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471.
[4]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347.
[5]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人民日报,2005-4-27.
王泽媛 山西大学文学院民俗文化与俗文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责编 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