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田中学主题校园文化的实践与思考

2014-04-10 11:28:50陈万钟
珠江教育论坛 2014年4期
关键词:银杏校园文化校园

陈万钟

(南雄市坪田中学,广东 南雄 512442)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中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怎样才能凸显校园文化,笔者认为: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和凸显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多年来学校主题校园文化建设成效不显著,主要是对主题凝练不准,缺乏特色提升,作用发挥不够。本文就坪田中学的银杏主题校园文化建设实践,对主题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坪田中学银杏校园主题文化建设的实践

(一)校园文化主题的确定

坪田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对学校办学历程的回顾与思考,对当地人文历史、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进行了深入了解和研究,坪田的“中国银杏之乡”“银杏染秋”的特色,以及郭沫若先生在其所著《银杏》一文中提到:“你是真应该称为中国的国树的呀,我是喜欢你,我特别的喜欢你。但也并不是因为你是中国的特产,我才是特别的喜欢,是因为你美,你真,你善。”银杏的这种“真、善、美”的精神品格,正是学校致力于培养的师生精神品格。

银杏以其“叶染风霜显金黄”之品格展现出一种“磨砺成才”的真我风采和“求真”品质。作为南雄市东部偏远、条件相对艰苦的初级中学,一代代坪中人以苦为乐,一路艰辛一路歌,不断取得成绩,发展进步,展示了坪中人的真我风采。

银杏外形奇美,可供人观赏,坚守亿万年把全身的宝献给世人。“厚德弘善、感恩回报”的永恒坚守,将其“向善”和坚韧不拔的本质完美地呈现出来。这种精神也正是学校教育工作致力于培养的重要品质之一。

银杏夏天一片葱绿,秋天金黄可掬,给人以俊俏雄奇、华贵典雅之感。因此古今均把银杏作为庭院、行道、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银杏更以其“全身皆是宝”和深秋“叶染风霜显金黄”的完美而独特本质,与学校培养“全面发展,张扬个性,发挥特长,追求卓越完美”的目标相吻合。这种“尚美”、自信的精神正是坪田中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自办学以来,虽然许多条件相对较差,但坪中人从不自我放弃,而是不断在进取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在成绩中更加自信。

坪田中学达成了以“求真向善尚美”为核心价值观的“银杏”主题校园文化的共识,并围绕主题制定了学校的“三风一训”。该校园文化主题既切合学校的实际,又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更能体现学校的精神,符合学校的发展目标,得到了高度认同。

(二)银杏主题校园文化的实施

在“银杏”主题校园文化建设实施过程中,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到活动文化等,都紧紧围绕以“求真向善尚美”为核心价值观的“银杏文化”为主题。

1.精神文化建设

校徽是学校的文化标志。坪田中学校徽(见图1)整体设计为圆形,象征太阳的形状,寓意全校师生员工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念和优良校风。“1968”是学校创办的年代,体现了历史的沉淀。边框是学校的全称及汉语拼音,中心是一片银杏叶,代表坪田的银杏文化。

图1 坪田中学校徽

圆环采用绿色,寓意坪田中学是一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绿色文明校园,宁静、和谐、纯洁。

底色一部分为橙红色代表土地,寓意学子生活在美好的社会中,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栋梁。

蓝色代表着活力和真理,象征着天空和博大。

黄色代表着沉思和丰收,寓意思想和收获。

中心图标是银杏的一片金黄叶子,彰显历经风霜显本色的品格。

银杏叶又像一本展开的书,寓意开卷有益;像一只张开翅膀的鸟,寓意展翅高飞;像大海的波浪,寓意乘风破浪;像一座山,寓意攀登高峰;像园丁的双手,寓意培育人才;像一株参天大树,寓意经过学校培养,学生成才。

富有特色的校徽设计对培养全体师生意志,强化凝聚力、向心力和集体荣誉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并引导着师生自觉追求“真善美”的银杏精神。

坪田中学确立了“培养具有银杏精神之才”的办学理念和“求真、向善、尚美”的校训,形成了学校的“三风一训”。

校训:求真 向善 尚美

校风:自尊自信坚韧不拔 全面发展 追求卓越

教风:敬业爱生务实创新 重视过程 实现价值

学风:乐学善行磨砺成才 发展特长 超越自我

办学理念和“三风一训”体现了坪中人“求真向善、尚美自信”的共同追求,从而内化为思想,外化为行动。

2.物质文化建设

一是在校园绿化、基础设施中凸显银杏特色。在校园内广植银杏,并精巧布置为“银杏大道”“杏林”“杏园”等,在校园建设中营造浓厚的银杏文化。来到校园,眼前看到的是银杏的俏姿,可以触摸到银杏的脉博,感受到银杏的精神,使人感觉恍若身处银杏世界。

二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凸显银杏文化的特色。如在行政综合楼放置凸显银杏文化的校徽;在校门处有校训、校风的宣传栏;在多处镶制具有银杏文化特色的对联,其中一副上联为“银灯春读术业宜从勤学始时时处处皆学问”,下联是“杏园秋染韶华不为少年留点点滴滴俱人文”。在接待室悬挂有关银杏的书画;在教学楼悬挂具有银杏精神的书法;在学校大门的北面设置坪田银杏摄影作品和具有银杏内容的古诗;在银杏大道的东面设置了以“银杏”为主题的长廊;在路边安装了具有银杏特色的阅报栏。班级文化布置、学生宿舍、学生作品等也都彰显了银杏文化。教师佩戴的校卡和学生校服设计等也体现银杏文化特色。

3.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自尊自信、坚持不懈、敢于负责、追求卓越、磨砺成才、成绩突出,弘扬银杏“真善美”精神的教师,授予“银杏式园丁”的荣誉称号。从“文明之星”“学习之星”“进步之星”“文艺之星”中评选出综合的“银杏之星”予以表彰奖励。优秀班级则授予“银杏式班集体”,鼓励全体同学努力弘扬银杏精神。

4.育人文化建设

为了将银杏精神和银杏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坪田中学秉承活动育人理念,每年都举办系列的“银杏”主题文化活动,培养师生的银杏精神,促进学校全面、健康、特色发展。

在“银杏文化艺术节”上,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全面发展的平台,培养学生追求完美,发挥个性特长,展示真我风采的“银杏”精神。成立了“银杏文学社”,编辑出版《银杏》文学校刊,解读“银杏”精神。由学生提供作品,写生活、写自己、褒贬真假,让学生领会实践出真知之精神,弘扬“学做真人”之风气。校本教材《坪田与银杏》一书,介绍了德育故事,刊载银杏与德育文章,弘扬银杏精神。学校“银杏”广播站,报道学校的好人好事和不良现象,厚德弘善。编辑印刷的《银杏通讯》,报道班级学生活动,展示优秀师生风采,促进“厚德弘善、感恩励志、追求卓越完美”之银杏精神发扬光大;学校的《银杏简报》,报道学校各项活动开展情况,展示积极向上的教师风貌,弘扬“求真向善、自信完美”之风。

5.教学文化建设

在教学上,我们实施银杏文化育人模式下的“银杏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凸显“合作求真知、分享弘善德、展示自信美”的教学理念。

“银杏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成员的合作优势。在学习中成员合作寻找答案,解难释疑,求得真知。在小组内进行广泛的交流,体现了与人为善、团结互助的精神。

学校开展的“银杏式合作教学模式”,从形式上实施真正的分组,固定组员,固定形式,小组成员有明确分工,真正开展合作学习。设立了加分考评制度、优秀合作小组评选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促进和保证小组成员的合作。事实证明,这样的合作,给教学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课堂纪律有了进步,学生学习自觉性高了,合作、交流、分享、展示的能力增强了,表达能力提高了,体现了因自信而卓越,因卓越而更加自信的银杏精神。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

在以“银杏”主题文化引领下,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健康、特色、优质发展。学校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南雄市“德育示范学校”、“韶关市德育示范学校”等。师生在各项比赛中大面积获奖,教学成绩稳步提高,多人次荣获省“南粤优秀教师”“山村优秀教师”和韶关市“师德标兵”“最美乡村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学校以“真、善、美”的办学精神赢得上级领导和省内外同行和领导的高度评价。学校还被评为南雄市“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南雄市首次“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在坪田中学召开。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建设路径

通过坪田中学主题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笔者认为,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先要确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和路径。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具有育人功能,主要由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三部分组成。精神文化包括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以及师生所体现的精神风貌;物质文化包括校园自然环境,校园人文景观及校园基础设施等;制度文化包括学校为开展教学和研究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校园文化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学校的内涵。可深层次反映学校特点与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的核心是组织精神,而组织精神的核心是教育价值观。它是通过一系列组织活动而形成的,同化着群体中的每个个体,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真正的目的所在。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1.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

每所学校由于地域、历史、现实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文化特点,学校的文化建设离不开主题设计。主题文化是学校文化中引领学校环境建设、品牌建设和理念形成的重要切入点。

从学校主题文化价值理念上讲,学校主题文化就是一种具有学校核心价值的文化形态。它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也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指导着学校办学理念的提炼,在学校文化中建设中具有统领和提升作用。它贯穿和融合学校文化之中,是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的完美凝聚,不乱不散。

2.围绕主题进行全方位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校园精神文化也可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教育价值观。学校应该围绕主题,有意识地进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等等,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保证校园各项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但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负责的组织机构。因此,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机构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使其真正起到规范校园人言行的关键环节。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努力,对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三、主题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强化主题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

1.发挥“领头人”的主要作用

主题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离不开学校领头人的带头作用。学校的校长及班子必须对这个问题有足够的认识,形成共识。这一点,具有非常重要的典型作用。

2.重视教师和学生地位及作用

在主题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过程中,要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学校无论进行什么教育教学活动,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得归结到人,主题校园文化建设更无例外。所以,必须唤起师生在主题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人意识,让师生主动参与到整个主题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来。只有师生主动参与,才能形成真正的影响师生、促进学校发展的主题文化。

(二)提升校园文化主题的作用

不管是哪一所学校,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一致的,但如何全面去贯彻实施好,各自的切入点可能不同。主题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个引领学校健康发展的切入点,学校的“魂”,就更要结合当地和学校自身实际,从地域、历史、发展、人文底蕴等诸方面,深入发掘,找到师生员工认同的,与学校相适应的“校魂”,才可能真正深入心,起到内化师生群体思想、外化师生群体行为的效果。这种文化应该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经过自身努力,外部影响、历史沉淀而逐步形成的学校文化,这种文化主要凝聚在学校所拥有的办学理念、学校制度、管理、行为等深厚底蕴中,能够促进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综合实力的形成。

(三)做实主题校园文化建设

主题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需要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诸方面实实在在去建设。

1.围绕主题建设学校精神文化

要具体从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建设。校风主要表现在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上。好的校风具有深刻的“强制”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的心理和行为,时刻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形成与集体特性相协调的心理状态。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具有内在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能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包括工作作风建设)。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人才的摇篮,而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理应在“三育人”(即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只有在干部职工中树立起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勤政廉政、团结协作、高效严谨、服务周到、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和在教师中树立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才能引导和促进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优良学风。

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的集体,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这些方面都需要认真的建设。

2.围绕主题建设学校物质文化

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应高度重视围绕主题进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3.利用好网络载体进行主题文化建设

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平台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突破了时空界限,改变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模式。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重视网络这个载体,有效利用,促进主题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4.从细节入手并长期坚持

“细节决定成败”,“细微之处见精神”。当我们把师生员工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做为主题校园文化后,并使之内化每一个个体的思想,形成自觉的精神价值追求。在建设中必须要注重细节,使得全体师生在日常的每一个细节上都感受到主题文化的熏陶,良好的习惯成自然了,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真正目的。

四、主题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要实施好主题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领导要认识要到位,要认识到主题校园文化建设是建立在必要的学习研究基础之上。还要认识到主题校园文化建设要主题鲜明,全方位不偏废,更要认识到它的持久性。

主题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也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指导着学校办学理念的提炼,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起统领和提等作用。如果不能准确定位文化建设的主题,则不能形成师生的共识,更不能形成师生共同的价值观。“主题”的频繁变更,没有特色,发挥不出主题校园文化应有作用。

主题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严肃的课题,在主题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上要从实、从细,否则无法达到应有实效。另外,主题不能大而化之,实施起来只停留在口号、标语和几次活动上。

参考文献:

[1]李保强.学校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李甲奎,刘如文.学校美育管理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3] 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与校长[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4]江月孙,赵敏.学校管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杨波.在学校管理中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6).

[6]唐文红.“法儒道”与学校管理的三重境界[J].湖北教育.2003.1

[7] 马丽娜.高品质校园文化的建设与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2).

[8]郁宝荣.学校管理与学校文化建设刍议[J].管理探索2001.(1).

[9] 岳春峰.名校校园文化构建力[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0]朱国庆.当前我国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6.4.

[11]江凤艳.浅谈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1):1-2.

[12]秦力.学校文化是“做”的学问[N].中国教育报,2006-9-26(6).

猜你喜欢
银杏校园文化校园
活化石——银杏
银杏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论银杏的栽植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06
校园的早晨
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 14:49:04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4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1
开心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