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广播民生新闻节目的一些思考

2014-04-10 23:58李文君
记者摇篮 2014年4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民生广播

李文君

随着社会思潮、收听习惯和媒体环境的剧烈变化,广播民生新闻节目已经感受到了很大的变革压力。此际,谁家的广播民生新闻节目能够更敏锐地觉察到这些变化,并随之做出相应的改革创新,谁就能够在新一轮的广播民生新闻节目“洗牌”中抢得先机,赢得听众和市场。

从“小民生”转向“大民生”

以百姓的视角看待百姓的生活状态、生存状态、生命状态被称为“小民生”,从百姓的视角出发,反思国家各项政策对百姓生活状态、生存状态、生命状态的影响,被称为“大民生”。广播民生新闻节目要压缩一般性的过于个人化的投诉题材,腾出更多的播出时间和采访力量来报道那些更具典型意义的“大民生”题材是当务之急。广播民生新闻节目更侧重于群体的、社会的“大民生”,才会具有典型意义,才会引起广泛的社会共鸣。广播民生新闻节目要学会抓大放小,不能平均用力。要集中力量,做大当天的重点题材。广播民生新闻节目在大事件发生时要积极行动,发出广播自己的声音。

广播民生新闻节目要以更开阔的视野,多层面地关注民生、反映民生,要在老百姓身边小事与国计民生大政方针的结合点上下功夫,在“小民生”新闻题材中渗透人文关怀,提升公共意识,在“大民生”题材中强化平民视角,这样才会使得广播民生新闻节目内容更饱满,层次更丰富,新闻价值更“重要”,渗入公共领域的程度更深更广,才能拓宽广播民生新闻节目的施展空间。

强化“理性”和“建设性”

广播民生新闻节目从业人员要做一个优秀的“把关人”,不能一味地迎合听众,导致报道与观点失衡。在民生新闻传播中要强化“理性”和“建设性”,以广播人开放的心态、多维的视角反映多样的现实,以客观的态度、公正的立场展现事件发展错综复杂的背景。既要从平民的视角进行报道,也要充分体现事件相关各方的意见、行动;既要表现对立双方观点的交锋,也要提供专家或权威人士的解析。在多方的信息、情感、观点的碰撞中,发现真相,达成理解和共识,广播民生新闻才能与公众建立良好的互信、互动关系,掌握主流的舆论引导。

广播民生新闻节目从一出现就带有极其鲜明的草根性、亲民性,它的最大亮点是“为老百姓说话”。广播民生新闻节目在为百姓办实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触及某些社会矛盾和丑恶现象,不可避免地展开批评。广播民生新闻节目才能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这个意义上看,广播民生新闻节目除了像一个具有火眼金睛的敏锐的社会观察家之外,还必须具有思想家的品格和气质,具备一个会思考的大脑。新时期的广播民生新闻节目应该承载深刻的思想内涵,以更深入、系统、整体的视角和方式,通过组合报道、连续报道、跟踪报道和新闻观察、新闻评论等形式,提高对新闻事件的认知和把握能力,推进民生问题解决、制度完善和正确价值观建立,提高广播民生新闻节目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引导力,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媒介融合,拓宽信息源和传播渠道

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广播民生新闻节目产生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直接减少或分流了广播新闻听众;另一个是把广播民生新闻强制性地置于全媒体新闻供给体系当中。虽然广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通过媒介融合,却可以开辟出传统广播的新出路,广播民生新闻节目对全媒体资源的利用和挖掘还远远没有到位,广播自身的独特优势没有充分显现出来。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信息资源是充分共享的,对于广播来说,在海量信息基础上筛选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在第一时间作出权威性的深度解读,切实可行。

新媒体首先从内容来源上为广播民生新闻节目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微博传播的草根性与广播民生新闻的平民视角天造地设,都以平民为主要关注对象,微博中混杂着大量的民生信息,通过微博的评论数、转发数,我们可以发现大众的关切点所在,容易筛选出具有独特价值的民生新闻信息和线索,使广播民生新闻采编更有方向和针对性。同时,微博碎片式的文本无法对事物做系统探讨和深入剖析。因此,广播民生新闻节目要将微博线索与深度报道结合起来进行报道,既要从网络、微博中筛选信息,还要做好第二落点,充分挖掘已知新闻资源,进行深度报道,探求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与原因,为受众答疑解惑,最终实现广播影响力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民生广播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