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支持路径研究

2014-04-09 16:00何慧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融资

何慧

摘 要: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国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城镇化发展模式亟待转型。金融支持是推动新型城镇化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通过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融资困难问题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明确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容,最后提出完善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6-0137-02

引言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目前中国城镇化进程成效显著,到 2012 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 52.57%,但传统的城镇化模式积累的问题较多,城镇化发展模式亟待转型。为此,2012 年十八大报告中多次提及“城镇化”,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指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新型城镇化不仅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也是现阶段扩大有效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现实选择,更是中国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所在。然而由于存在融通资金制约难题,推进城镇化需要金融政策的支持,而且金融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的互动机制也揭示了金融方式的转变、信贷结构的调整等必然对城镇化进程产生极大的影响;特别是现阶段新型城镇化的特点对金融支持提出新需求,如何使金融适应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要求、创新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路径成为现阶段需要探索的重大课题。

一、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缺乏战略眼光

中国金融机构对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缺乏战略眼光,重视程度明显较低,没有将金融发展同城镇化战略紧密结合,没有充分意识到有效运用金融杠杆的作用能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主要体现在:

首先,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与城镇化发展战略存在矛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多定位于大中城市,只有少数银行定位于立足城乡,服务三农。金融服务体系对小城市、农村的金融支持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城镇化发展的需要。一直以来,金融机构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保障、就业等各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政策措施,难以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和指导作用。其次,金融机构对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需求变化趋势的认识不足。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乡二元结构的打破必将带来巨大的金融需求。农户在城镇化进程中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是多元化的,然而金融机构缺乏多元的金融产品提供给客户,做到个性化服务。再次,金融机构之间存在恶性竞争。金融机构没有认识到金融合作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金融机构往往利用存贷款利率市场化进行恶性竞争,极大地降低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二)金融支持手段单一

在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支持手段上,中国主要运用银行信贷方式,形式单一,商业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力度有限,缺乏多渠道的融资机制。从融资结构而言,中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比重比较低,难以满足城镇化进程中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集团化的发展战略,信贷权力主要集中在总行以及各省分行,分支机构并没有设立在城镇地区、欠发达地区,由于县级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缺乏信贷自主权,主营业务是吸收存款,最终导致城镇地区的资金大量外流,自身的金融信贷需求却难以得到满足。目前,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服务需求主要由农村信用社来解决,而农村信用社的定位是面向三农服务,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不到有力的金融支持。金融市场水平决定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由于中国目前金融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未能发挥其协调配置金融资源的作用,不利于城镇化建设中资金的供给,严重地影响中国城镇化的顺利推进。

(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严重

城镇化建设的金融需求主要来源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住宅建设,这些投资项目普遍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等公共产品属性,然而公共物品建设所需资金量巨大、建设周期长,而且还款来源受限制,政府承担提供公共物品的首要责任,但是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是无法满足的,必须促进金融机构发挥融通作用。对于商业金融而言城镇化建设投资收益低但是风险大,金融机构的逐利目标与城镇基础建设的公益性产生矛盾,因此在当前信用体系不完善的城镇建设初期,商业性金融不愿意过多地为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农村信用社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的金融支持更是受到诸多限制,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国家开发银行,虽然信贷业务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但其主要定位是支持国家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因此,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供需严重失衡,国家应该加强相关政策增加对城镇化发展中的资金供应。

二、健全中国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政府政策指导和协调

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鼓励各地探索相关政策和办法,合理确定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的规模。各地政府应该做好政策指导和协调,促使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服务部门依据城镇化相关发展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城镇化顺利向前发展。政府通过与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等手段,根据当地的经济环境、产业规模和城镇发展规划确定相关投融资计划。政府应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机制协助金融机构防范信贷风险,包括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把好贷款发放关以及把好贷后管理关。政府还应建立完善的农村信用评级制度,制定中小企业以及农民信用等级评定规则,准确反映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和偿债能力,为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提供保障。

(二)探索多元化的筹资方式

当前,中国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以“政府主导、市场辅助”提供金融支持服务,今后应该建立“市场主导型”的资本形成机制。(1)继续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公益性项目的财政投入,充分发挥财政杠杆机制,通过减免税、贴息、税率、利率等途径鼓励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大量资金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2)在难以依靠传统的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方式的情况下,积极利用直接融资渠道,充分发挥资本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作用,发行城投债、市政债券等来解决新型城镇化资金不足问题;(3)制定积极的政策制度促进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相关项目,采取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鼓励商业金融机构以优惠利率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发放中长期贷款;另外利用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社会性、公益性、超前性等特点,使其进入新型城镇化领域,扩大开放性金融在城镇化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建设等领域中的资金投入。

(三)准确识别新型城镇化关键投资领域

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城镇化是以物为核心的城镇化,而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将转变为以人为核心,即围绕人的需求发展城镇化建设,将产生很多新的投资领域。为做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规划,防止投资低效问题,政府准确识别新型城镇化投资的关键领域,才能在此基础上正确引导资本流向,提高资本运作效率。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投资领域主要包括:

第一,环保领域。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与此同时,工业生产消耗过量的原材料,大量工业废物没有得到有效处理,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同时,由于空气质量下降、水污染等造成的严重健康问题,全社会对于环境知识以及信息的了解增强,环境质量已经成为衡量社会幸福感和满意度的重要指标。因此,环保领域必将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投资领域。

第二,健康领域。目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日益加快,各方面压力的增加导致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同时,环境污染对于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剧,国内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普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趋势逐步显现。未来,这种趋势还将随着城镇化的建设而继续加强,因此,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健康领域必将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投资热点。

参考文献:

[1] 黄勇,谢朝华.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效应分析[J].理论探索,2008,(3) .

[2] 饶华春.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进程[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9,(4) .

[3] 谷小菁,王定祥.中国金融发展与城市化进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9) .

[4] 孙浦阳,武力超.金融发展与城市化:基于政府治理差异的视角[J].当代经济科学,2011,(2) .

[5] 赵峥.金融支持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实证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2,(1) .

[6]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发展报告 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Z].

[责任编辑 陈凤雪]endprint

猜你喜欢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融资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