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课程下高中历史发展性学生评价

2014-04-09 20:30卢丽嫦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3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程

卢丽嫦

【摘 要】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领域改革的一个重点,构建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有效地实施学生评价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指导下,今后学生评价应突出学生的发展性,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并致力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结合新课程下教育的目标重点论述了高中历史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特点、原则以及如何开展发展性学生评价。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发展性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改革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由于过去高中过分强调升学率,使得分数成为了高中历史学生评价的主导方式,学生评价太过强调选拔和甄别,违背了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2003年教育部针对历史课程出台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必须科学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对学生价值观、知识等做出合理的评价,切实发挥学生评价的教育功能,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甄别的学生评价方式。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指导下,今后学生评价应突出学生的发展性,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并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新课程下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重点论述了高中历史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特点、原则以及如何开展发展性学生评价。

一、高中历史发展性学生评价概述

针对传统评价存在的问题和弊端,20世纪80年代有人提出了发展性评价这一评价理念。学生发展性评价强调学生和谐人格的发展,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发挥自身能动性来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概括来说,它具有以下特点:

1.发展性特点

高中历史发展性学生评价要求学生不能单纯地掌握历史事件、历史影响等知识,而是注重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明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道理,促使自己在原有的认识水平上得到提升,从而更加积极的追求自身的价值目标。在发展性评价体系下,学生要通过学习和了解历史上发生的事件、人物以及历史现象等知识,在认识人类历史进程中诸多重大问题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从而实现自身在知识、情感以及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多元化特点

以往的评价往往是局限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新课程下高中历史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要有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又要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在新课程下,高中历史学生发展性评价强调的是实现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针对自身弱势查缺补漏,从而更好的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高中历史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原则

发展性学生评价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下必须要做好的一项教育改革工作。做好高中历史发展性学生评价,必须遵循一些具体原则:

1.坚持导向性原则

学生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它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发展性学生评价要求对学生的评价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面向学生未来的,它以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而不是仅仅为了甄别学生、奖惩学生。高中历史发展性学生评价不是仅仅为了改善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现有的问题和不足,然后引导学生将历史学习与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

2.坚持情景化原则

以往的高中历史学生评价存在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通常用抽象的、结构化的知识来考察学生的能力,结果造成许多历史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社会后却很难学以致用。发展性学生评价十分强调情景化评价,主张在现实情景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在进行高中历史发展性学生评价时一定要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情景中进行,不能把对学生的评价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分隔开来,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历史知识。

3.坚持学生中心的原则

新课程下,“以发展为本”成为高中历史发展性学生评价的重要价值取向。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目标是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应该成为评价的主体和关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主动意识,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成长。此外,对于学生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等也要以学生为中心并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为了学校的升学率或者提高教师的业绩而去评价。

4.坚持差异性原则

教育学中提出,个体的发展受到遗传、主观能动性以及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个体之间的发展往往存在着差异性。以往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往往统一要求,采取“一刀切”的办法,显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关注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具体特点制定不同的评价内容和标准,做到因人而异。

三、高中历史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实践

1.坚持评价类型多种化

高中历史发展性学生评价是指对学生的评价应该从多个角度、用多种类型展开,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以及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考察。以往高中历史老师经常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分开,比如在学生学完整个单元后才对其进行测试或检验,然后针对学生的测验结果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但是对于历史这门学科,如果不对学生的认识进行及时的纠正,时间长了会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错误的认识,并且很难改正。因此,高中历史老师要将形成性评价也纳入到学生评价中来,比如在学完一小节内容的时候通过提问法、访谈法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另在,在评价内容上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历史课本上的知识,而应该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特别是学生的历史知识运用能力。只有综合利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评价的导向和发展功能。

2.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

传统的学生评价一般都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但是在新的课程背景下,评价主体变得多元化,学生、家长甚至同学都成为了评价的主体。首先,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主体意识得到强化,对自己历史的学习情况有了评价权;与此同时分小组学习、合作性学习也开始逐渐出现,同学之间、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也有了可能性。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也成为了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主体。因此,在新课程下,应该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打造一个包括学生、教师以及家长等在内的多元化的主体评价体系。

3.坚持评价模式多样化

传统的高中历史学生评价一般都是以量化评价的模式展开,最为常见的是单元测验、期末测验等试题测验方式,教师通过学生考试所得的分数来评价学生。虽然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发挥学生评价的部分功能,但是在新课程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学生评价不仅要关注量化评价,质化评价同样重要,毕竟学生在学习中价值观念、情感态度等的变化都是难以量化的。因此,做好高中历史发展性学生评价,需要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学生有一个客观合理的评价。

四、结语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发展性学生评价更加突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以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来达到引导、激励学生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志宏.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03.

[2]刘树芳.新课程下高中历史发展型学业评价研究——以石家庄市西部山区为个案[D].河北师范大学,2009.

[3]王永帅.新课程下高中历史发展性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外阅读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