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晓华
【摘 要】在全国实行新课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将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充分理解和把握新课改的内涵与实质,切实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思维模式,努力在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方法、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做到思想与行动上与时俱进,达到改革创新、提高素质、增强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相长;实践;创新
“教学相长”这个成语本来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思是教和学两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都可以得到相应提高。在新课改背景下,师生要在学习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次的交流和对话,学生要参与积极地去思考,老师在渗透给学生科学方法的同时,也要适时地融入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观,让学生在体验母语优美和魅力时,能够自觉加强运用母语的实践创造等,这些问题都是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注意加强的,而我觉得“教学相长”这个经典的教学理论不仅可以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而且能找到教和学的最佳的结合点,即使在新课改形势下也可以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和指引。
下面我就从老师的角度来浅谈一下我的做法和收获。
一、认识消除学生恐惧心理
教育家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至于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消除师生之间的对立关系很重要。要让学生明白师生之间不仅仅是对立的,更是相互依存、共存亡的;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再者作为老师应该做到微笑面对学生,教态平和、大方,语言清晰生动,讲课有条理重点突出,尤其问题设置上要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已知到未知,有感性到理性,观点和材料的前后统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羚羊木雕》一课,本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孩子们的状态不是很好。我就及时进行了引导:你可以试想着你是其中的“我”,这件事就发生在你的身上,你的爸爸妈妈和你最要好的朋友之间的故事。带着这样的感情去读去理解,那么你就会收获很多。于是孩子们开始想象揣摩了,认真的小脸上开始有了丰富的表情。之后我又鼓励孩子们要勇敢的表现出来,课堂上,孩子们的声音虽然有点稚气,但富有的感情投入是不能够否认和抹杀的。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学生成功克服了对于语文原本的恐惧和厌倦,变得积极起来了。课堂上也及时对家庭作业完成好的学生进行了赞赏和鼓励,孩子们对于语文的陌生恐惧也就自然消除了。
二、实践探索,摸着石头过河
具体实践中老师要发挥自己引导的职能,要随机应变,诱导,努力创造环境条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启发调控的作用,“教亦多术,运用在于人”叶圣陶如此说。七年级上下册中都有课外古诗词背诵的环节,利用闲余时间我大胆地采用学生自主解析老师辅导矫正的方式进行。学生重在诵读,结合导读部分的提示和课下字词的注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讨论和交流,这些都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有十足把握之后,展示成为重要的一环,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使所讲的诗歌多姿多彩,老师要注意纠正错误或误区。之后学生也说,学习诗歌的方式让他们耳目一新,同时也收获颇多。
在诗歌《秋天》,其中孩子们“悟秋——感悟人生”这一环节我觉得非常成功,虽然我自己也有准备,但学生的发言结合具体语句对秋天美的分析细致而全面,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秋天的感悟,更启发了我对于秋天的理解和体会。变学生的“学会”为“会学”,要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新课程逐步了解,适应,习惯和喜好,并且勇敢的投入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积极参与进来,“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
三、创新创造,学出真我风采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有着这样一个目标我们责无旁贷。大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效率,大胆发言动手动口做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结合自身的特长技能发挥语文的特色,真正提高语文的素养和学习能力。
正所谓“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陶行知文集》)。对学生我想也是一样的,可以一面学一面用,正真做到“学以致用”。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孩子在这方面的引导和培养。这就是一种创造,能够展示学生的内心世界,能够显露学生的文字功底,能够反映学生的美丽心灵,真正能够把语文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成为不可替代的精神财富。
借用教育家陶行知的话:“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后生可畏,正是此意。我们极愿意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们前头,这是我们对于后辈应有之希望。学术的进化在此。但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此。所以我们要一面教,一面学。”
参考文献:
[1]仇英慧.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