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

2014-04-09 20:12:37李娜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界别人民政协协商

李娜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协商民主研究

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

李娜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独特优势和主要职能决定其成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应切实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进一步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2014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明确强调要“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切实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既是新形势下人民政协的重要任务,也是全面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时代要求。

一、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它植根于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形成于近代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进程,发展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进一步发展于新中国成立后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共同实现的伟大创造,完善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上的不断创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

(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

协商民主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而且具有其他民主形式所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协商民主深深嵌入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发挥了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既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又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原则;既坚持了人民民主的原则,又贯彻了团结和谐的要求。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民主。

(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无论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还是国家机关施政,都必须坚持贯彻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能够实行和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协商民主的实质就是把群众路线纳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通过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形式,实现最大限度的人民民主。

二、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人民政协以宪法、政协章程和相关政策为依据,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保障,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独特优势和主要职能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一)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作为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涵盖了参与协商的人民内部各方面,能够广开言路、广求良策、广谋善举,使社会各群体中个别、分散的意见、愿望和要求通过政协的渠道得到系统、完整的反映;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人民政协是我国唯一由所有合法政党参加并以本党派名义在其中活动的多党合作组织,它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允许各界人士自由发表意见,并在充分民主、平等、真诚的协商讨论中达成共识。作为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人民政协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进行协商议政,能够更真实地实现党派民主、界别民主、广泛民主,使民主形式真实而有效。人民政协的这种性质定位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二)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第一,人民政协具有健全的组织体系。目前,人民政协已建立全国、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政协五级完整的组织体系。全国各级政协组织已达3000多个,政协委员超过60万名。从全国到地方的各级政协统一按照人民政协章程开展工作、履行职能,形成了一个有序运行的政治组织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凝心聚力、形成合力,从而为在人民政协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协商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支持。第二,人民政协具有健全的制度体系。人民政协经过65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以宪法为根本、政协章程和中共中央文件为基础、各项规定和条例为核心要件的一整套制度体系,为协商民主发展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1982年宪法首次以国家宪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政协的法律地位。1993年宪法修正案中,又增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宪法为人民政协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组织存在与发展提供了最基本和强有力的法律保障。1954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经过1978年、1982年、1994年、2000年、2004年五次修订,为各级政协设立组织、开展工作提供了根本依据。此外,还有中央和地方党委相继出台的一系列与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文件。第三,人民政协具有强大的人才优势。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作为人民政协主体的政协委员,是一个庞大的智力群和人才库,他们遍布于各行各业,拥有高知识、高智商、高技能。其中,有领导干部的楷模,有同行业的领军人物,有知名的专家学者,有在一线作出杰出贡献的各方面代表人士。他们都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骨干力量,能够在协商议政中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第四,人民政协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65年不断探索和发展,人民政协逐步形成了全体会议、常委会议等例会协商和闭会期间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多种协商形式,形成了知情知政、参会保障、协调配合、办理反馈等履行职能工作机制,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努力、社会各界配合的政协工作格局,形成了人民政协工作的丰富经验和人民政协理论研究的重大成果。这些都为人民政协进一步做好协商民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这三项职能相互联系,在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职能中有民主监督,在履行民主监督职能中有协商议政,人民政协既将民主监督寓于议政性会议和经常性工作之中,又开展专门的民主监督工作,发展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能够通过政协组织加强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加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之间的互相监督,彰显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职责,发挥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在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从人民政协的职能看,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过程就是协商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的过程,就是实现协商民主的过程。特别在我国,对重大问题,中共党委决策前、人大审议前、政府实施前都要事先通过人民政协听取和征求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界委员的意见。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实行党委和政府民主科学决策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从本质上讲,协商不仅仅是一种实践,更是人民政协的核心精神。

三、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

(一)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发挥好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最主要的在于制度机制建设。一要明确协商议题的提出程序,二要界定协商活动的具体执行程序,三要规定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参与协商的程序,四要明确及时整理并报送协商结果的程序,五要规定意见和建议处理及答复反馈程序。通过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防止和解决人民政协开展各项协商活动的随意性,避免协商民主变成违背人民利益,成为强势利益集团操纵决策的工具,更好地促进公共利益,更全面地反映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确保政治协商有法可依、有规可守、有序可循,从而构建常态化、多层次、可操作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对话机制。

(二)增强人民政协协商主体的代表性与包容性

人民政协界别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有效,直接决定着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否具有代表性与包容性。目前,人民政协由34个界别组成,体现了广泛团结、包容各界的特点。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政协界别设置也应该与时俱进。要按照体现代表性、包容性的要求,认真研究分析、科学合理地设置与调整各级政协组织的界别。要制定关于界别设置的指导性意见,使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阶层结构的发展变化,对已有界别进行适当调整。要严把政协委员素质关,把真正有代表性、责任感强、廉洁守法、有议政建言能力的人士推荐到政协组织中。这样才能充分保证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始终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和包容性。

(三)拓展人民政协的协商形式

真正做到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就需要不断丰富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形式,从而充分反映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智力优势和意见建议。目前,在各级政协组织中,主要有专题协商、对口协商和提案办理协商等形式。专题协商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充分展示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魅力,已经成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和发挥作用的重要形式。界别协商是完善协商民主制度的新方向。提案是政协经常性工作,人民政协积极开展提案办理协商,并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新形势下,要建立健全协商议题提出、活动组织、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更加灵活、更为经常地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新形式,以提高协商实效。

(四)营造人民政协的良好协商氛围

要通过加强人民政协的理论研究、教育宣传工作,努力营造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一是大力开展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理论研究工作。以问题为导向,重视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践模式、成功做法和经验,研究出一批对人民政协实践有重要指导作用的协商民主理论研究成果。二是积极推进人民政协理论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教学计划工作,编写人民政协理论教材,培养人民政协理论教师骨干,强化各级干部人民政协理论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教育,着力提高各级干部协商民主的意识与自觉性。三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创新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大众更多地了解人民政协、理解人民政协、支持政协工作、参与政协工作。

(五)更好地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其落脚点就在于更好地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可以说,更好地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是人民政协发挥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的重要体现和标志。协调关系,就是协调统一战线内部的关系,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汇聚力量,就是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努力把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团结起来,把方方面面的力量都凝聚起来,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的力量。建言献策,就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等多种形式,向党和政府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服务大局,就是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开展工作,围绕党和国家决策部署谋划工作,做到同党和国家方向一致、目标一致、任务一致,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作出贡献。只有真正做到更好地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人民政协发挥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才能落到实处。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陈家刚.协商民主[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政协,2014(18).

[4]张玲.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2).

(责任编辑 赵晓旷)

D613

:A

:1008-9012(2014)04-0050-04

2014-11-12

李娜(1984-),女,山西侯马人,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多党合作教研室教师,法学硕士。

猜你喜欢
界别人民政协协商
人民政协界别有这些变化
廉政瞭望(2023年2期)2023-03-11 04:44:37
北京市政协召开界别召集人会议
乡音(2021年9期)2021-04-14 22:33:10
我心中的人民政协——纪念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
文史春秋(2019年10期)2019-12-21 01:40:56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诞生
文史春秋(2019年10期)2019-12-21 01:40:50
论协商实效与协商伦理、协商能力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Modifed Asphalt
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以政协参与立法深化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与偏好转变
市政协首次召开界别召集人会议
北京观察(2013年12期)2013-12-18 09: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