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富于民与藏富于国的关系研究

2014-04-09 09:49:55
怀化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百姓政府国家

刘 盖

(青海民族大学政治学院,青海西宁810007)

财富指:那些为人所必需的、有用的、适合于他们需求的,而且不是由自然界自发地、无限地提供的物质[1]6。藏富于民就是要把这些“财富”提供给人民,服务于人民。其科学的定义是: “藏富于民,主要是指防止或消除、缓解过大的贫富差距现象,防止公共权力以及少数人对民众财富的不恰当占有和侵害,防止政府‘与民争利’现象的出现,鼓励民众积累财富,让财富向民众倾斜,使中等收入者成为主要人群。”[2]国家富裕强盛的根本在于藏富于民。百姓只有满足日常消费支出的需求,国家才会取得百姓的认同,获得民心。

一、藏富于民与藏富于国的理论关系

根据马斯洛提出的“人类需要层次说”[3]10。人民只有在满足最低级的生理需求之后,才会考虑社会需求,再其次,才会考虑自我实现及其精神层面的高级需求。“一个国富民贫的国家,是‘外强中干’的国家。民众中上不起学、买不起房、看不起病、打不起官司等等现状不容回避”。[4]。国富民贫,这就是赤裸裸的暴政,这就是典型“马太效应的劣势积累,”[5]造成的恶果。

藏富于民与藏富于国之间的不同点表现在:其一,藏富的主体不同,前者藏富的主体是人民、百姓;后者藏富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其二,藏富的方式不一,百姓要想富裕,除依靠国家各种福利政策之外,更多是依靠自己的合法劳动;而藏富于国,其主要来源就是税收,这种税收背后依靠的是国家这个机器,暴力机关为后盾。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6]191。

藏富于民意味着大多数人享有大部分社会财富,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人民群众对财富的取得,既可以来源于政府和国有企业,也可以来源于民营企业[7]。藏富于民,百姓就会认同国家的合法性,认同国家政权;而压榨,搜刮民脂民膏,就会慢慢减低百姓对国家政权的认同感,一旦百姓的认同感降低,国家政权的合法性也会跟着降低,直到国家沦为“暴政”而被人民推翻。此时,极端的需要,即生存的需要,能产生对财产的正当要求,虽然这种主张在通常情况下不能按需求来决定[8]40。这种极端的需求,就会使人民推翻“暴政”的行为,富有正义性。

最好的财政计划是节流,最好的赋税政策就是减少赋税,因为任何赋税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的发展[9]216。因此,对于国家而言,藏富于国最好是节流,缩减政府不必要的开支;而对于百姓而言,藏富于民的策略是减少赋税,增加百姓的财富收入,从而刺激消费,扩大国家的内需,从而增加国家的收入,取得藏富于国与藏富于民相互和谐发展。

人民富裕,国家才能富裕。人是社会的组成细胞,人的进步发展必定会带动社会的进步发展。马克思曾指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10]15-16也正是因为一个个人的各种活动,才促进各行各业的相互发展、相互运行。

在“藏富于民”与“藏富于国”的问题上,马克思也同样指出: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终会促进社会、国家的自由全面发展,而社会、国家的最终目标也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实,私有财产制度是自由的根本保障,这一点早就为马克思本人所认识[11]12。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其本质上就是藏富于民。国家不仅要满足百姓基本的物质消费,更要为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一切物质、精神基础。

二、中外藏富于民的反思

秦始皇嬴政自公元前221年,灭掉最后一个诸侯割据势力——齐国以后,秦国最终吞并六国,完成国家的统一大业,中国由此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对此,秦始皇进行全方位的改革。首先,开辟和完善皇帝制度;其次,在中央层面确立“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全面推行和实施“郡县制”;再者,统一文字、规范度量衡、实行货币的标准化等,这些对于巩固政权是很有成效,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大融合都具有重大意义。但其所实行的手段却极其残酷。商鞅曾说过:“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商君书·弱民》)“昔之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12]。韩非子也曾说过:“夫严刑重罚者,民之所恶也,而国之所以治也;哀怜百姓轻刑法者,民之所喜,而国之所以危也。”[13]136-137商鞅、韩非等法家学说,骨子里强调:强国弱民,愚民思想。这种“弱民”思想,的确让秦国在短短几十年内,就走上富国强兵之路。但是苛刻的刑法,沉重的赋税徭役,也给百姓带来了灾难,更为其后世的灭亡埋下祸根。

法家的治国思想为秦王朝实现了富国强兵,统一六国,最终建立第一个封建中央王朝这一宏伟目标。但所有事都不会沿着一个方向永远进行下去,而是有一个限度的了,当达到这个限度时,运动就停止了[14]16。“公等皆失期当斩,假令毋斩。而戍死者故什六七。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5]59陈胜、吴广起义时所说的话,就暴露法家这种“国强弱民”思想的弊端。公元前202年刘邦的登基,标志着汉朝的正式确立。“汉承秦制”,秦朝所建立的一整套完善的政治机构,被汉朝的统治者,全盘吸收,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新王朝的统治者分析和总结秦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抛弃法家“弱民”理论,而采取富民、民本思想作为治国策略。从而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安定百姓、恢复经济生产,尤其是被后人所津津乐道的“文景之治”,其实这种治国本质上就是藏富于民。秦朝因为施行苛法统治、国强民弱、剥削百姓,而导致其迅速灭亡;而汉朝采取怀柔政策、黄老之术,藏富于民,从而实现400多年的统治基业。

纵观历史,不论是“文景之治”、“贞观之治”、还是“开元盛世”、“康乾盛世”。这些盛世背后的根基都是:先依靠武力来夺取天下,然后依靠儒家、文治来巩固天下,而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藏富于民。民富是根本,人民是国家组成的核心。

世界上的国家可分四类。最好的是民富国强,即百姓十分富足,国家也十分强大,这类国家以德国为典型代表;其次,就是民富国穷,即国家虽然贫困,政府入不敷出,靠举债度日,但百姓的生活却非常好,民间财富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例,比如现在的美国瑞士、英国;再其次,就是国富民穷,即国家非常强大,很有实力,但百姓的生活品质并不高,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生活,如前苏联,以及一些新兴国家为代表;最差的就是这种——国弱民穷,国家也不强大,也不富足,百姓同样也很贫困,这往往以亚、非、拉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为主,这是社会阶级矛盾严重的体现,这些国家急需社会转型发展。

德国、美国、瑞士、英国等国家是福利国家的典型。这些国家之所以给国民很高的福利待遇,其实是为了缓解资本主义固有的危机。福利国家的特点就是把大量的财富从就业者方面向正在成长的一代和老的一代再分配,从高收入者向低收入者在再分配,从强者向弱者再分配,体现了一种国家“强制下的”[16]团结。这种高福利也会产生很多的社会问题,加重政府的各种开支,财政负担。 “英国病”、“瑞典病”等懒汉现象开始出现,造成了一批寄生于福利制度体系的社会“食利者”阶层[17]。

三、启示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其奠定中国经济发展的基调,促进了我国经济30多年的高速发展,以至于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虽然变得强大,但其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国民收入分配的平均化程度与“藏富于民”并非是同一层次概念。平均化不等于藏富于民,藏富于民也不等于平均化。例如,中国的“十年文革”时期,居民收入很平均,其基尼系数也非常小,但这既不表明藏富于国,也不能显示藏富于民。藏富于民和居民收入分配的平均化程度相比,藏富于民的内涵、层次更为丰富。它不仅包括了居民收入分配的合理性这一要素,而且还内涵了“发展”的内容。政府应该不断地促进和改善贸易,尤其是在和平时期,因为和平安定的环境能为贸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14]24。其次是有一个合理、公平、公正的分配机制的调节。协调处理好藏富于民与藏富于国之间的关系,既要藏富于国,更要藏富于民。

(一)继续发展国民经济,统筹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没有先进的生产力,没有国民经济的巨大发展。人民的幸福梦首先是物质生活条件[18]。中国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发展的问题。

首先,中央政府应该从宏观上对东西部的发展,不同地区的发展进行调控,为其协调发展提供政策依据。其次,加强东西部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西部地区虽说发展比较落后,人烟稀少,但拥有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可以作为原材料的供应基地,为东部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生产性资料,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进东部地区的人才、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进行深加工,进行产业升级,整合产业链,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来开拓本地区市场、甚至是东部地区的市场。此外,还要开发本地区的人才资源,为本地区发展提供本土人才。对那些高科技人才给予特殊性对待,建立合理而又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良好的激励机制,广泛的吸引、吸收一切优秀资源为本地区的发展提供原动力。

(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

社会主义那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可以最大化的发挥各种资源的效用。这种公平而又合理的分配机制,可以最大限度的促进社会民间资本以及其他资源的活力。正如缪尔达尔所认为,公平只会促进发展,越公平则增长越快,因为公平将使财富在大众之间更为均衡的分配,可以促进消费,从而刺激经济发展[19]22。

第一,完善工资机制,给予劳动者公正的回报所谓公正,就是给人应得,就是一种应该的回报或交换,说到底,就是等利交换的善行[20]28。

第二,政府还应降低百姓身上各种有形、无形的税收,降低百姓的生活成本,促进百姓的消费。而且在城镇一体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应该将国有资产,税收和国债三者做整体通盘的考虑,通过国有资产的市场收益来降低税率和减少国债[21]。将百姓土地的增值收益大部分回流到农民、困难群众之中。实现“涨价归农”,藏富于民。

(三)构建服务型政府,为人民提供高品质的公共产品

构建服务型政府,其目的就是要让政府像企业,或其他非正式组织为国家的发展、安全、稳定等提供各种服务;同时,也为百姓的生活、工作、娱乐等提供相关的公共产品。它应该致力于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增加公共服务的数量和扩大获得的公共服务的机会[22]21。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就要是要为人民提供各种服务及公共产品,明确藏富于民的具体指标。其措施如下:

1.明确服务型政府的职能,提高政府的社会效用

构建服务型政府,首要的任务就是明确政府的各项职能,定位政府。政府的职能是“舵手”,而非“划桨”,政府是“裁判员”而非是“运动员”。政府要做的事情,就是为人民、家庭、公司、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提供一个良好的秩序。服务型政府的侧重点是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市场的职能就是发展经济效益,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政府要做的就是规范市场的运作。

2.建立健全依法治国方面的机制设计

法治的含义不是政府以法律来治理社会,而是首先是政府的行为在法律约束之下[11]15。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政府的行为要首先合法,在法律的管理之下,其次才能依法去管理国家、社会。依法治国是现代政府实现其管理功能的首要要求,法律是国家机器良好运行的规则。一个良好的社会制度,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推进藏富于民这一社会理想的实现;而一个法制破坏,没有规则的社会,不仅会阻碍藏富于民的进程,而且也会阻碍藏富于国的实现。也只有这样,才会建立藏富于民的长效机制,真正实现藏富于民,实现藏富于民与藏富于国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在藏富于民与藏富于国的关系上,首选是藏富于民。百姓富裕,就会促进国家富裕。这里的富裕,不仅仅是经济层面,也包括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政府应该在各个方面藏富于民,为百姓、人民解决实际问题。国家是由人民组成,人民是国家最基础、最为核心的要素。国家最终目的也是为人民服务,国家是公民公权力的代理机构,不管是国家的表达功能还是国家的实现功能,其本质目标都是为了人民,为实现人民利益。藏富于民与藏富于国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就是:保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藏富于民。

[1]乔治·拉姆赛.论财富的分配[M].李任初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12.

[2]吴忠民.藏富于民的时代意义及实现路径 [J].探索与争鸣,2010(11):5-9.

[3]竺乾威.公共行政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廖保平.是藏富于民还是集富于国 [J].经济导刊,2007(4):83.

[5]钟萍.马太效应及劣势积累[J].黑河学刊,2006(6):141-143.

[6]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李昌麒,范水兰.正确处理收入分配改革中的十大关系——基于经济和法律的思考[J].现代法学,2011(1):20-34.

[8]塞缪尔·弗莱施哈克尔.分配正义简史 [M].吴万伟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9]大卫·李嘉图.赋税原理[M].王文新,韩东梅等译.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10]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1]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通向奴役之路[M].王明毅,冯兴元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12]谭凤兰,吕文硕.论孟子民本思想的进步性 [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2):7.

[13]韩非子[M].高平华,王齐洲,张三夕译注.北京:中华版社,2012.

[14]范德林特.货币万能[M].马冬冬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

[15]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16]周宏.从消极福利国家到积极福利国家——民主社会主义探索新福利制度[J].当代社会主义问题,2001(1).

[17]谭鹏.战后西欧社会民主党福利国家建设经验及其现实启示[J].江汉大学,2013(1).

[18]龙迎伟,谭培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路径[J].怀化学院学报,2013(1):38.

[19]鸿蒙.经济学的力量[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0]王海明.公正与人道——国家治理道德原则体系[M].北京:商务出版社,2010.

[21]崔之元.国资增值与藏富于民并进,地票交易促城乡统筹发展—— “重庆经验”探索 [J].探索,2010(5).

[22]安瓦·沙.发展中国家的地方治理[M].刘亚平,周翠霞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百姓政府国家
不让百姓撇嘴骂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百姓记着你
青年歌声(2020年10期)2020-10-23 10:05:12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支部建设(2019年36期)2019-02-20 13:21:22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百姓看家“风”
把国家“租”出去
华人时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22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