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三个面向”与中国梦

2014-04-09 06:55周长明杜乾举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面向世界终身教育现代化

周长明,杜乾举

(四川警察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的战略构想,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为了这个梦想,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间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献出满腔热血和宝贵生命;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求索民族解放之路和强国富民之策献出毕生精力。六十多年前诞生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梦想变为可能;而三十多前开始的改革开放,赋予了中国梦以科学的内涵和强大的动力。社会主义六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而邓小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对实现中国梦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三个面向”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经验的历史总结

“三个面向”作为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整体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是直接针对教育提出的,但其理论指向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它事实上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民族复兴的方法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宣言。

“三个面向”,最初是针对教育工作而提出的。在1984年建国34周年之际,邓小平高屋建瓴地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题词,不是对一个学校提出的一般要求,而是邓小平教育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入发展和高度概括,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提出的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指导方针。这一战略指导方针既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又从战略高度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它是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的构想一脉相承的,是邓小平教育理论中重要的指导思想。邓小平正是从当代世界发展的高度,从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高度,来观察一切、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因此,“三个面向”对于坚定不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步伐,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意义。

(二)“三个面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文化复兴的纲领性目标和根本指针。

根据时代特点和中国国情,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从此,“三个面向”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此后,胡锦涛同志在第八次全国文代会、第七次全国作代会上的讲话中又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伴随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显著标志。”[1]“三个面向”由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要求,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性目标和文化发展战略,成为实现中华文化复兴并能反映时代精神及发展趋势的指导方针,反映出时代发展对文化的要求,又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充分体现。

(三)“三个面向”是中国当今改革、发展、开放成果状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概括性描述和深刻总结。

2009年10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新中国建立60年后的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2]。“三个面向”进而成为我国改革、发展、开放成果和状况的概括性描述和深刻总结,显示出中国对未来和世界的责任与信心,体现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豪和自信。“三个面向”经过三十年的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充分证明了它的普遍正确性和广泛适用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三个面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指导价值和作用,深刻领会其内在意蕴和精神实质,继续通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改革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多年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思想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对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同时,“三个面向”的内涵也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如今,人们又将“三个面向”的内涵延伸到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领域,作为众多领域和行业改革开放工作的指导方针和行动口号。因此,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始终要站在时代、社会和世界发展高度,“从大局看问题,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3]。

二、“三个面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和总体定位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邓小平“三个面向”方针的指引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好局面正日益展现在我们面前。

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世界的东方,中华民族昂首阔步走上复兴之路,其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复兴之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复兴理论。这条复兴之路和复兴理论,是新时期我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科学复兴、和谐复兴、和平复兴,所进行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系统化综合集成。“三个面向”既是复兴之路和复兴理论的重要内容,又是其总体定位。“三个面向”既是邓小平对教育发展的总方针,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总定位。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和复兴理论不仅具有“三个面向”的宽广视野和时代精神,而且具有“三个面向”的本质规定和基本特征。

(一)面向现代化确立了中国梦的目标追求和中心内容。

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长期追求,也是中国近现代发展的主旋律。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意义。他说:“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他深刻地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指出:“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不搞现代化,科学技术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生活得不到改善,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4]中国的现代化历经了旧中国海市蜃楼般的幻想与建国后一段时期被拖延、搁置的命运,如果再度落伍,则很难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向现代化的定位构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内容和目标追求。

(二)面向世界确立了中国梦的必要手段和必然趋势。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从“地域的”和“民族的”历史走向“世界的”历史的过程。面向世界就是要突破地域和民族的界限,向世界各国学习,吸取人类共同创造的知识财富。一个国家要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有所作为,就必须放眼世界,实行对外开放。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5]“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6]面向世界,实行经济开放的同时伴随以政治、军事、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不同程度的开放,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列宁早就指出过:“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7]邓小平也强调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8]面向世界,确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外部空间和国际舞台,有利于建立开放型的复兴模式和复兴机制,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的资源和市场,推进现代化建设,同时以中国的和平复兴,促进世界的共同发展。

(三)面向未来确立了中国梦的历史方位和根本走向。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未来社会发展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对未来社会的判断与选择。立足现实,放眼长远,筹划未来,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要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国家若不放眼未来,就容易留下遗憾,甚至带来灾难。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完全实现现代化之前的一个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立足现实的同时,更要放眼未来。只有坚持用长远的、战略的眼光来审视中国,科学预测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规划,才能搞好现代化并成功地迈向未来。“三个面向”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核心,在空间上面向世界,在时间上面向未来,充分展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

三、“三个面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思维和创新理念对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该深刻领会 “三个面向”的内在意蕴和精神实质,研究“三个面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战略指导地位,探索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人才的新思路、新途径,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面向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构建科技、教育和人才三位一体的人力资源开发建设的新思路,树立“教育是基础、科技是核心、人才是关键”的重要理念,并以此作为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选择。

面向现代化,核心问题是必须充分开发我国人力资源,普遍提高国民素质。众所皆知,进入知识化、信息化时代的21世纪,经济的增长主要靠科学技术发展推动,而科技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未来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科技人员在一个国家中所占的比例与其经济实力成正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6年度人力资源开发报告》中指出:“一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三是靠人力资源,四分之一是靠资本资源。国家地区之间的竞争,是知识与技术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谁拥有数量更多的优秀人才,谁就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虽然取得巨大成就,但由于历史原因,至今人口总体素质不高。为此,必须构建科技、教育和人才三位一体的人力资源开发建设的新思路,明确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发挥教育在人力资源劳动能力开发、发展和提高中的影响和作用,着力发挥教育在培育创新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所具有的关键作用。

(二)面向世界,要求我们须有开放思维和开阔视野,善于把握历史机遇应对挑战。

要面向世界,“揭示了教育的开放性,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的时代和国际特点,指出了现代教育改革的世界性内容”[9]。教育要面向世界,是经济关系国际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密切。已经发展变化了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要求教育的发展方向也随之转变到面向世界的轨道上来。面向世界,就是要放眼全球,在世界发展大势中把握好我们的前进方向、应对世界风云变幻、广泛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使我们的科技经济文化向着世界最新最高水平前进。

面向世界,还包涵着既要把握历史机遇,又要能够应对现实挑战。中国的经济、社会及教育越开放,西方社会就越有可能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其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这将对我国的教育主权带来巨大的挑战。民族精神是任何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教育越是面向世界,就越要求我们更加注意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全过程,使广大学生和全体人民始终以爱国主义及昂扬向上的自尊、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面向世界。

(三)面向未来,要求我们要有前瞻性思维,要善于预测未来发展大势,着眼长远,善于谋划,科学决策。

前瞻性思维,其实质是一种理性思维,是领导者在深入调查研究、统筹兼顾基础上超前预见、超前谋划、超前决断的一种科学思维。面向未来,要求我们“要培养人才的知识素质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性,人才队伍所具有的知识素质能力,在未来的不同时期,能够随时解决科技经济领域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新环境中保持领先地位。”[10]因此,我国整个教育系统与广大学校都应把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真正落实到人的培养与教育工作中。面向未来,还要求我们树立远大理想,不满足和拘泥于已经取得的成就,每走一步要筹算后面几步,使现在所做的事情能为将来发展打好基础,能够经受住历史、实践和人民的考验。

(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三个面向”,并要始终保持“三个面向”的胸怀和姿态。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的建设、改革和发展,我们走出了一条完全适合自己国情的“中国道路”,创造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目前,在世界各国排名中,我国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仅次于美国,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但是,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诸多不足。我国的GDP总量只相当于美国的50%,如按人均计算只相当于日本、欧美等国家的十分之一。我国中西部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水平还很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以“三个面向”的眼光看问题,我们就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按照既定的目标,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中国的崛起是一种必然趋势,我们的国际地位、国际竞争力、世界影响力将与日俱增。强大起来后,能否永远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对我们的重大考验。历史上,盛世之后拒绝变革、限于僵化、不思进取,最终导致落后、国势衰微的教训非常深刻。当今时代中国在发展,国外也在发展,这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有些许迟滞,我们就有可能在竞争中再次落伍。具有“三个面向”的胸怀和姿态,要求我们清楚,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已取得的成绩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固步自封;要求我们明白,在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模式;要求我们懂得,必须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增进交流,取长补短,互利共赢,以自己的和平发展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四、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不断创新理念、开拓思维,着力深化教育改革,着力提升人才质量,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够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11]。因此,当前世界各国普遍掀起了一场广泛、深入、持久的教育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了“当前我国教育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诸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前进,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空前而严峻的挑战,提出了极为紧迫的要求。因此,根据“三个面向”的要求,我国教育必须随着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从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迅速的革新,抛弃那些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过时的、陈旧的东西。一句话,就是逐步把传统教育改革发展为现代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

(一)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公平性是中国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我国人口众多,普及大众教育的压力更大。尽管“目前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增长速度在10%以上,但是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5%以上的水平。”[12]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和科研投入上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已逐渐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不同性别之间﹑年龄段之间和城乡人口之间受教育水平差别较大,这就造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无法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要想在激烈的世界经济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应加大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除了把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外,还应完善投入资金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尤其要加大对边远地区的教育投入和农村的教育投入,支持农村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使教育从整体上得到均衡发展。在此基础之上,学校不仅要改善办学环境的硬件设施投入,更要在“软”件上下功夫留住高水平的专家和人才。

其次,要高度重视教育体系的完善。当前我国教育体系尚不完善,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发展还存在偏颇,为此需要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着手改革:一是全方位。从纵向方面来看,教育改革要贯穿于幼儿教育到老年教育;从横向方面来看,教育改革要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延伸到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管理等方面。二是长跨度。国家不仅要有近期的教改计划,还要有中期、长期的教改计划。三是整体性。教育改革要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密切配合、协调。四是前瞻性。教育改革不再把重点放在总结过去、修补现在的弊端上,而是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

再次,要高度重视教育的公平性问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教育公平历来是崇尚民主的教育家的理想和追求,无论是柏拉图的《理想国》,还是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其间无不充满了对教育平等的向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但不可否认,我国教育发展中还存在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具体体现在:不同阶层教育的不公平性;不同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公平性;招生体制中的不公平问题等等。因此,在当前情况下,我国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应该是教育的公平性问题。只有关注并重视教育的公平性问题,提倡教育机会的均等,让更多的人享受教育福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我们的经济发展才会有保障,民族复兴才会有希望。

(二)提高教学质量、改变教学模式、建立创新性教学思想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

已故科学泰斗钱学森曾向温家宝总理提出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这一问题在教育界引起了旷日持久的讨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十分重视教育发展,无论从教育规模、受教育程度还是师生数量上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目前的教育体制却再也没有培养出像新中国成立前培养的邓稼先、杨振宁那样的大师,也没有出现上世纪70年代中国杰出的张广厚、陈景润等人才。从200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设立到现在,得奖的一共有14人,其中有11人是1951年前毕业的。究其原因,一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观念和教育价值观禁锢人的思想。二是我国在教育管理方面缺乏有个性的管理体制,千校一律,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盲从性。我们不重视对创造性人才管理的研究,不懂得创造性人才识别与管理的规律。三是从教学上看,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以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这总体上说是不利于培养创造性素质的,其致使广大青少年的潜在的创造力被压抑或遭到扼杀。因此,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已然是当前中国教育迫在眉睫的大事。

首先,中国的未来教育首先应该以创新性教育为发展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能力。“营造创新型校园文化,完善创新教育体系建设,加强创新型师资和学生团队,”[13]这是我国教育实现创新教育的根本途径。

其次,切实改进教育方法。说到教育方法,我国的课堂经常被戏称为“填鸭式教学”,老师重复地向学生灌输,力求学生能储备这些知识,用单一固定的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或者用明确的标准来判别答案的优劣,让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而西方国家则多采用发散式教学,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的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有自己的不同见解并在课堂上积极提出,同时,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行个性化思考习惯的养成,而不是将自己禁锢在一个黑盒中,正因为如此西方学者总是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在科学前沿独树一帜,这一现象与西方独特的教育方法不无联系。因此我国的创新教育应该从基础教育抓起,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育,着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再次,要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要切实改变传统的静态、平面的教育模式,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与知识储备,只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培养。要建立一种动态、立体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培养他们利用各种办法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教育要采纳创新教育的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使得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水平上都得到全面的提升。

(三)以实施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为抓手,把提高全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作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宏大工程。

江泽民同志曾高瞻远瞩地指出,“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14]。从而把教育工作与我们当前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紧密结合起来,说明教育不仅是国家民族的最根本的事业,也是现在迎接激烈国际竞争的重要基础。民族素质的提高,是一项关系到民族兴衰与荣辱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我们必须以“三个面向”为原则,站在长远的、发展的高度认真对待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有计划、分步骤地长期加以实施。

首先,要着力抓好全民教育工程。在中国,如果问起素质教育,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若问起全民教育,可能知者不多。其原因也许在于人们对全民教育的表面理解,似乎全民教育主要与扫盲相关,或与普及文化相关,没有什么重大理论意义。其实,自1990年开始,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发计划署、儿童基金会和世界银行共同组织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为标志的全民教育,是迄今为止世界教育发展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教育运动。“全民教育不仅是对人权理念的最好诠释,也是从教育的角度对人类命运最深切的关怀,它使各国能够在世界范围上比较自身教育的发展水平,同时最大程度地动员了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的政治资源和财政资源,为人类教育发展展示了一条新的路径”[15]。1993年,中国政府签署了九个发展中人口大国的《德里宣言》,并正在积极履行对国际社会的承诺。在中国政府的推动下,中国的全民教育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到2007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94%,青壮年文盲下降到4%,女童入学率达到98.9%。全民教育的蓬勃发展,直接推动了中国举世瞩目的巨大变化。

但是,还要看到我国全民教育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当然,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我国的全民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还没有建立可供监测的全民教育指标系统,也未实行经常性的评估与监测,因此并不能把握现在的少年儿童,即未来的就业人员的知识与能力的基本素质状况。如果立足于素质教育的国策,借鉴全民教育的理念,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将会呈现出更高层次的崭新面貌。也可以说,推进我国的全民教育工程不仅是我国政府向世界的承诺,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要求。

其次,要着力抓好终身教育工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概念,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的负责人格郎提出来了。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使现代教育思想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这一思想与现代教育诸多特点相适应,与现代人本思想相吻合,不仅对于各个国家、各个组织的人力开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个人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以应对快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对其职业、社会和生活等方面带来的挑战,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和价值也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我国必须将终身教育思想作为国家教育制度改革的一种重要的指导思想,建立起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相联系、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包括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这样的一种终身教育体系。

其一,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是终身教育发展的先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终身教育理念作为重要指导思想,说明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大力提倡发展终身教育。今后国家应该继续通过各种方式推广终身教育的理念,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国民参与终身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社会风气,使终身教育理念真正深入人心。

其二,搞好终身教育立法是终身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终身教育的范围和影响的日益扩大,而通过立法来规范和保障终身教育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目前有关终身教育的法律法规还仅是在《教育法》等正式法律条文中有所提及,或是仅局限于个别城市的促进条例,还没有专门为终身教育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终身教育在我国的发展。针对我国目前终身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我们应该尽快制订出一部整体规范我国终身教育政策、制度的法律,最终形成能够“从国家层面上明确终身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法律地位、服务对象、实施方式、责任权益、运作机制、实施途径、监督评估以及终身教育的范围和机构的《终身教育法》,从而为终身教育的发展提供切实可靠的立法保障”[16]。

其三,建立形式多样的终身教育机构和设施是终身教育发展的重要平台。终身教育法律的执行、政策的实施都需要有专门的行政管理机构来监督和执行,同时还需要形式多样的民间推行机构和设施作为终身教育发展的平台。国家应当设立专门负责终身教育的行政管理机构,全面负责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在省、市、区也相应的设立相关部门,形成自上而下的完整管理系统。

结 语

“三个面向”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的哲学智慧,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思想中的时代在“三个面向”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一定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新曲折,但只要我们深入领会“三个面向”战略意义,并赋予时代性的内涵,以改革的姿态、开放的观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复兴之路,就一定能够“到新中国成立10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17],并最终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胡锦涛.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11-11.

[2]胡锦涛.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

[3][5][6][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00、64、90、373.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8.

[7]列宁文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7.

[9]魏 东.论“三个面向”在人才培养中的战略地位[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

[10]张嘉慧.重新解读“三个面向”,构建现代大学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11]吕 华.从教育政策学视角看当代世界教育改革[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1)

[12]李建忠,曾天山.中国和欧盟未来十年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比较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9):20.

[13]唐根丽,王艳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78.

[14]江泽民.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教育振兴全民有责[N].人民日报,1999-06-15.

[15]王晓辉.深刻理解全民教育[N].中国教育学刊,2007,(1).

[16][法]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周南照,陈树清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17]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09:35-36.

猜你喜欢
面向世界终身教育现代化
面向世界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牵引大湾区纵深发展
边疆治理现代化
立足康巴,面向世界——康巴文学“走出去”的翻译话语再释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面向世界 服务全球——百超天津工厂展示日活动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QQ群(110278383)“共享好文”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我国终身教育制度建设的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