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林毅夫激辩所带来的思想的自由性

2014-04-09 06:30张臻
华东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张维迎林毅夫父与子

文 张臻

于近日举行的杨小凯十周年追思会上,两位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与林毅夫“打了一架”,两人就“现代社会市场经济领域,政府到底该如何作为?”展开激烈辩论。

所谓文史不分家,政治与经济也从来要一体来看。35年的改革开放,林毅夫对此依旧持乐观态度。他认为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说明政府做的大部分是正确的。他也主张,讨论的重点不应该是“政府要不要干预”,而是哪一种政府干预能够真正促进经济发展,哪一种干预会失败;而张维迎则表示对此越来越悲观,他强调大量的事实证明,政府无论怎么做都不可能做得更好。

而在论证自己观点的时候,林毅夫讲到了美国也有对重要产业与新产品背后的国家支撑。他重点谈到:“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家要发展新产品,此前的那些公共知识,要是没有国家的投入,实际上也不会出现。所以,应该是企业和政府的合作。”

张维迎则以工业革命论证自己的想法,在美国产业革命时期,大量新产品的出现,没有什么国家支持;同时英国的工业革命很多也没有国家支持;很多基础的研究,美国最好的大学都是私立大学。更重要的一点,“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不是政府资助的,创造思想不一定需要政府资助。”

那么,政府干预市场能不能更有效?科研与创新到底需不需要政府支持?张维迎以企业家精神为旗帜,“创造思想不一定需要政府资助”;而林毅夫则在外人看来显得理性而保守,“企业家要发展新产品,此前的公共知识和基础设施,如果没有国家投入也不会出现。”

事实上,就笔者来看,政府干预企业家精神则更像表和里的关系,也更像父与子。抛开国有企业不谈,政府应在市场环境如创造自由的发展、知识产权、法制建设、诚信体系做出良好的建设与制度的保证,在良性游戏规则的前提下让民营企业去竞争。而企业家精神则更多的是与人文环境相关,是否具有企业家精神是个遥不可及的话题,也是没法用“培育”这样的词来简单形容与概括的,其更多体现在企业家个人修养、处世哲学以及视野格局等方面,过于私人与形而上了。因此,张所说的“没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是没有办法存在的”这句观点或许有失偏颇,企业家精神或许真的没有,但小作坊精神则遍地都是。只是当下,张维迎更警惕的,依旧是父与子共同“游戏”的大环境,制定规则的人下场踢球,让市场的活力减弱,公平性衰退。所以,让国企官员有企业家精神在张看来就是个悖论。或许能够这样解读,林着眼于当下,张则着眼于未来。两者观点讨论的本身并不在同一层面,因而会出现林多次说到张误解他。

那么,对于每个观看此论战的人来说,角度的不同也就让解读变得不同了。这或许就是本次论证的最大贡献。就像“打架”最后,张维迎这样表达了思想的自由性,他说,“谈到思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科学家只是一人之见,而且经常带有自己狭隘的、领域的偏见。包括我自己也可能有偏见,你也可能有。所以我们只能通过公平、公开的争论,然后让每个人去思考问题。”

确实,两位让更多的人去思考一个问题,正如这次会议所追思的人物曾经思考过的——中国应向何处去。

猜你喜欢
张维迎林毅夫父与子
父与子
张维迎寓言经济学
有趣的父与子
父与子
林毅夫:去产能需要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协同发力
张维迎 在骂声中捍卫理念
张维迎:市场信仰者
林毅夫:探索中国经济“哥德巴赫猜想”谜底
大学、大学教育与大学教师
父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