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致鹏
(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呼和浩特010000)
高中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均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家庭电脑的普及,网络教育的兴起以及校园网的建设,对于高中生来说,网络对他们的影响是全方面的,而整个社会现行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也会被网络这种新的教育手段冲击。
本文运用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其基本思路是,阐释网络环境对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高中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此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对策。笔者将网络环境引入高中,其目的是想通过对高中生这一特定群体,研究高中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及时进行针对性教育,以便更好地完成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所承担的诸如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和国情教育等基本任务。
作为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的高中生来说,个体在不同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行为习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这为高中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渠道,改变了他们以往的交往方式和思维习惯,他们的思想、观念和对社会的态度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对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
1.丰富了学科内容和教学途径,增加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选择性
网络为高中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资源共享平台,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各类信息都可以在网上随时查阅到,高中生不再仅仅依赖课本上有限的内容,他们可以利用网络这种快捷的方式进行学习,这使得他们开阔了学习的视野,培养了全球化意识。同时作为思想政治学科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途径也不再单纯依靠教材和教案,而是更多地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网络既满足了学生多方面学习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对教师业务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2.更新了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变了落后的教学观念
随着网络教学的普及应用,大部分学校的教室里都已安装了多媒体,教师上课也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这对高中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大多数思想政治课由教师在讲台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高,学习效果也不明显,故而形成了思想政治课“教师-黑板-粉笔-课本-学生”的传统授课模式。而借助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借助网络的多媒体技术教学,不仅大大丰富了教学的内容,而且为学生们提供了比较真实的表现效果,极富感染力,大大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对于教师而言,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如何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引导高中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单纯地为了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而进行教学,他们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网络教学改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对他们思维和情感的影响是更为深远的。借助网络的多媒体教学,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储备了人才资源。
在网络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网络环境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变革。网络技术的开放性和互动性等特点既给思想政治学科建设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是这些特点同时也增加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使得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1.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观念面临挑战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内容“不再刻意追求科学体系的完整性、严密性、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规划和设计。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部分思想政治任课教师对此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仍禁锢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另一方面,在一些人的传统观念中,思想政治学科有教科书就足够了,道理不需要用心学,甚至产生排斥心理,因此学生的学习性不高,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如何利用网络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在实际中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
2.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环境面临变化
在网络时代,学校教学中的各种因素不断影响着教学秩序的进行。李秉德教授在谈到教学环境时指出,“有一个常被人们忽略的教学因素,那就是教学环境。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这一定的时空条件就是有形的和无形的特定教学环境。”[1]544但在实际教学中,学校却只注重显性教学环境而忽视隐性教学环境。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和匿名性,加之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单纯依靠学校和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对高中生的显性教育远远不够,而高中生的年龄特点使网络的负面效应对他们的影响更为明显。这一现状不利于正处在塑造期的高中生们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3.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要求面临改革
打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利用网络与受教育者进行平等自由的沟通交流,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新形势下对思想政治任课教师提出的全新要求。但是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一部分思想政治任课教师并没有坚持与时俱进,去熟悉网络对高中生的影响,仍保持原有的保守观念,没有发挥运用网络等新教育手段对高中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
4.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针对性面临冲击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新兴学科,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然而,在当今世界全球化发展的潮流中,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不断影响和冲击,使人们更加注重自我价值及自身经济利益的实现,同时一些西方国家不断地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导致一部分人对共产主义的思想产生动摇。高中生正处于心理和价值观尚未成熟时期,这些思潮也会动摇思想政治学科在他们心中的地位,给学科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也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内容、方法和理念等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面对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要全面把握网络的特性,充分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将上述挑战转化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机遇、新契机。为此,笔者认为,以学科前沿理论知识为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导向,结合当代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我们应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网络的出现是科技不断进步的产物,不同于强调“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把信息传递出去”的传统媒体,网络则更加注重于“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的交流与互动”。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师要重新理解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依托网站、手机等新兴媒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结合起来,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思路,从而借鉴传统媒体的优势,有机结合新媒体尤其是网络的特色,更好地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转变传统落后观念,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将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有机结合,努力营造积极进取的学科发展氛围。
“所谓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充分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并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转换为积极因素,使环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手段,充分发挥其促进人的发展的作用。”[2]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作为思想政治学科教师,更应该注重对学科教育环境的把握,“充分发挥客观事实和科学理论的力量,对受教育者进行正面教育,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以理服人,启发自觉,激发其内在积极因素,引导人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水平。”[3]
人的思想观念是受社会存在的影响和制约的,因此在各种条件下,都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把持在可控制的范围内,把教育内容融入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中,在相对合理的活动范围内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把教育环境尽量做到最优化,使其教育效果达到最大化。
网络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借助网络的教育功能,将课堂教育和课下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将网络环境下的舆论阵地、学习阵地和生活娱乐阵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切入点,积极整合网络优势资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采取多种形式,用先进的主流文化占领网络阵地,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传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教育全局,构建起从学校到家庭,从课堂到课余的全方位教育体系,从而发挥新形势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建设。
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上信息的无序发展和不良信息的泛滥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严峻挑战。为此,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管理,提高对新兴媒介的信息监控,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重要任务。作为思想政治任课教师,首先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媒介素质,利用网络这个平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通过与受教育者的互动交流,利用如飞信群、QQ群及论坛讨论等形式,及时发现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教育,切实建立和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监管机制,提高网络时代信息监控的实效性。其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做有准备的教学计划,将时政新闻热点等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让高中生切实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功能。
总之,在网络快速发展的当下,研究在网络环境下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挑战,探索网络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实践与总结中推动思想政治学科建设不断向前发展,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发图强,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继续努力。
[1]朱智贤,朱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1986.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王建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