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自尊促进民族健身舞教学的机制分析

2014-04-09 00:55:38王俊鹏胡安义
关键词:练习者体育锻炼舞蹈

王俊鹏, 胡安义

(1.中南民族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湖北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身体自尊促进民族健身舞教学的机制分析

王俊鹏1, 胡安义2

(1.中南民族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湖北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身体自尊是运动心理学中的常用概念,属于自尊研究的范畴,民族健身舞则是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悠久的体育文化瑰宝,它因其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姿态优美而深受民族院校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喜爱。以身体自尊概念为切入点,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和逻辑分析,对身体自尊如何促进民族健身舞教学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身体自尊主要是通过激发高校大学生的学习以及锻炼的兴趣和运动参与的动机来促进民族健身舞的教学活动。

身体自尊;民族健身舞;体育锻炼

身体自尊,简言之也可称为身体自我感觉,是自尊概念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已经成为运动心理学界广泛关注的概念,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身体自尊的概念和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非常密切。民族健身舞是各民族智慧、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民族院校具有独特的民族环境和教学条件,在推广和传承民族健身舞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民族健身舞促进了广大舞蹈爱好者的身体自尊总分,合理利用身体自尊概念同样也会促进民族健身舞的教学。

1 身体自尊概念的提出

1.1身体自尊的概念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身身体特点、个性、社会身份和行为的认知评价及情感反应(Sonstroem,1984)[1],

身体自尊(Physical self-esteem)是自尊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通常被学者定义为“个体对自我身体的不同方面的评价”,它的变化能引起整体自尊水平的同方向变化,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身体自尊在体育锻炼领域有着广泛的研究,诸如身体自尊与锻炼参与情况以及身体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等变量的相关研究。

1.2身体自尊的测量

目前,国内有关身体自尊的研究经常采用的测量工具是徐霞(2001)[2]编制的身体自我知觉量表,英文简称PSPP。也有些研究者采用Franzoi和Shields(1984)[3]编制的身体自尊量表,英文简称BES。BES量表共有35个条目,考察被试对身体各部位和功能的接受性评价,PSPP和BES量表均有较高的信效度。除了以上测量工具,在身体自尊测量时部分学者还会选择身体自我描述问卷[4]。一般的身体自尊测量主要包括1个主量表即整体身体价值感(general physicalself-worth)的测量和4个分量表即运动技能(sport competence)、身体状况(physical condition)、身体吸引力(attractive body)和强壮维度的测量,因为研究的不同和需要,也经常会把这几个量表中的某个或者某几个维度单独应用于研究当中。

2 高校民族健身舞的锻炼价值

民族舞活动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产生和衍化至今的,比如我们常见的土家族摆手舞、湖北当地特色的清江舞以及目前城市体育健身组织广为流传的民族广场舞蹈等等,它们均无定式,但是却广为流传,易学易会并且跳起来姿态优美,深受广大健身爱好者和学生的喜欢,是目前比较普遍的大众健身项目。高校当中将民族健身舞引入大学体育课堂,它的健身价值和锻炼功效是不言而喻的。

2.1民族健身舞可发展大学生的多项身体素质

民族健身舞融休闲、娱乐以及表演和健身为一体,大学生不仅可以得到身体锻炼,还可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和提高涵养,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除此之外,民族健身舞活动对学习者的身体素质也提出了一定的特殊要求,比如练习者的平衡能力、柔韧性以及动作的协调能力等等,均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经常参加民族健身舞活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多种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技能具有非常明显的实际价值。

2.2可提高大学生体育运动兴趣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又产生强大的动力,在体育教学中也无一例外,兴趣在体育教学中依然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民族健身舞一方面继承了我们国家少数民族的优秀舞蹈精华,另一方面又把现代舞蹈的风格和特色融为一体,标新立异,同时追求时尚,娱乐与健身共融,民族与现代一体,是一种形式特殊的少数民族文化瑰宝的传承和发扬。高校学生猎奇心理强,接受能力出众,同时精力和体力旺盛,参与民族健身舞无疑可以让大学生有全新的锻炼体验,突破传统项目和现代竞技的束缚,既满足好奇心又符合锻炼的本质需求。因此,通过学习民族健身舞可进一步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浓厚兴趣,从而进一步激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

2.3可满足大学生运动参与的多样化需求

当前,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矛盾是学生运动参与需求的多样化同教学大纲中教学项目之间的矛盾[5]。比如,虽然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开设教学内容和教学项目多达几十项,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常见的却仅有太极拳和毽球等极少的几个项目,还占不到全部体育课程项目的二成。从目前的实际来看,许多西方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虽然十分流行并且非常引人瞩目,但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项目的多样化需求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无疑将会给高校体育教学带来更大的阻力。因此,特点鲜明且深受大家喜爱和观赏性极高的民族健身舞蹈,无疑可以成为大学体育课程的有益补充,使高校教育教学体系更加完善,进而满足大学生运动参与的多样化需求。

2.4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众所周知,民族健身舞活动流行广泛,易于普及和开展,同时民族健身舞所需的场地和着装以及器材等方面的要求都极低,所有这些特点均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锻炼和健身的机会,大学生同样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对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进行适时的调整,可培养学生最基本运动的自我控制能力,从而有更大的优势让大学生从中得到运动乐趣,显然,民族健身舞活动对大学生而言是一项非常理想的终身体育项目,通过民族健身舞教学无疑可以树立大学生终身体育的信念。

除此之外,民族健身舞活动自身的特点有利于成为诸如学校、社区以及社会各界各层面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载体和纽带,更好的将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联系在一起,为提高国民体质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3 身体自尊和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

国内外锻炼心理学已有的研究均不同程度表明,体育锻炼能够不同程度的改善或者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身体自尊本身又是反映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学者对体育锻炼和身体自尊的研究大多采用的是实验干预的研究。尽管大家一致认为体育锻炼对身体自尊的影响很大,但是这些影响却是不完全相同的,薛林峰和徐金尧(2006)以BES为测量工具筛选出120名低身体自尊的大学生,随机平均安排在篮球、羽毛球、慢跑、健美操4个锻炼小组中,每周锻炼3次,每次1h,共锻炼8周,8周后的施测结果表明:健美操对男、女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及各维度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篮球对男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及“身体状况”和“身体强壮”维度上的作用比较显著;羽毛球对男大学生“身体状况”和“身体强壮”维度上的作用比较显著;慢跑只对男大学生“身体强壮”维度上有显著的调节作用[6]。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锻炼项目对身体自尊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具体表现为影响身体自尊的强度不同和影响身体自尊的不同维度。宋广霞(2011)通过测定普通职校女生经过八周45min体育舞蹈锻炼后心理状态和身体自尊的变化,结果显示四周45min体育舞蹈锻炼后,PSPP总分效果显著,八周后更加明显(p<0.05),主要表现在身体吸引力、身体价值感和身体状况三个方面[7]。白冰等(2011)通过采用实验法和心理测量法,对大学生进行15周的有氧舞蹈训练,结果表明:有氧舞蹈训练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在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及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提高明显[8]。

4 身体自尊对民族健身舞的教学促进作用

体育锻炼因锻炼的项目不同而对身体自尊的各个维度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不同强度和不同频率的体育锻炼同样对身体自尊的影响也不一样。被广泛接受的民族健身舞因为其对身体灵活、柔韧和协调等的特殊要求也对练习者和学习者的身体自尊提出了较高要求。高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规律把身体自尊概念加以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练习的强烈动机来促进民族健身舞的教学。

4.1身体自尊有效激发学习和练习民族健身舞的兴趣

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无论思维还是身体都处于生命阶段的最活跃期,对自我要求较高的大学生群体无疑会对自己身体各方面都提出相应的高要求,即对自己身体自尊的较高要求和对自我感知的认同、身体吸引的要求。民族健身舞教师和教练应该充分迎合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要求,加大民族健身舞对提高身体自尊的宣传力度,让学生亲力亲为体验民族健身舞的健身价值和锻炼功效,自发自觉去接受民族健身舞,改善身体自尊程度,产生浓厚的锻炼兴趣和学习要求。

4.2身体自尊促进学生的练习动机

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部动力。良好的兴趣是形成动机的主要组成因素。民族健身舞融合传统民族舞蹈和现代各种时代舞蹈的元素,因此民族健身舞的学习和练习无疑会对学习者和练习者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同时身体自尊的满意程度也会刺激学习者的练习兴趣,形成练习动机。首先,身体自尊满意度高的练习者,为了寻求别人对自己身体吸引等各个指标的认同,会积极练习,在体育健身舞之中找到自己身体的自信以及在练习之中得到愉悦体验,这种喜好和愉悦的运动体验便久而久之成为学习者参与体育健身舞练习的原动力;而身体自尊满意度稍微差的学习者会积极寻求提高身体满意度的途径来改善目前的不满意状态,达到对自我身体自尊要求的平衡,体育健身舞蹈无疑可以很好的改变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以及身体自我满意度,所以这无疑也会吸引很多练习者投入到体育健身舞的学习和练习之中,以求改变身体自我的不满意状态,以求对身体自我要求趋于平衡状态,简言之,体育健身舞虽然对练习者的身体自尊要求较高,但是反过来也正是由于体育健身舞对身体自尊的影响才可以使得一些身体自尊满意程度较低的学生来选择民族健身舞去改变自己的身体自尊。所以我们可以说,身体自尊概念的正确运用可以转化成为学生练习民族健身舞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5 结论

身体锻炼影响了个体的身体自尊即对身体自我的感知觉,同样身体自尊也反过来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即身体自尊概念有助于激发民族健身舞学习者和练习者的学习兴趣,形成锻炼动机,从而对民族健身舞教学起到非常积极的推进作用。

[1]Sonstroem. Planning for self-self-esteem change through exercise[J].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 V,1991(5):355~363.

[2]徐 霞,姚家新.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的修订与检验[J].体育科学,2001,(2):78~81.

[3]Franzoi S L,Shields S A. The Body Esteem Scale:Multidimensional Structure and Sex Differences in a College Popula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1984,48(2):173~178.

[4]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社,2010.

[5]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薛林峰,徐金尧.不同体育锻炼对身体自尊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7):916~917.

[7]宋广霞.体育舞蹈锻炼对职校女生身体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影响[J].体育科技,2011,(1) :74~76.

[8]白 冰,刘双红,肖宁宁.有氧舞蹈课程对普通大学生身体自尊影响的实验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2):45~48.

2013—08—15

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民族健身舞对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MWJY11004)

王俊鹏(1980— ),男,河南洛阳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G883

A

1009-2714(2014)01- 0107- 04

10.3969/j.issn.1009-2714.2014.01.023

猜你喜欢
练习者体育锻炼舞蹈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2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24
学舞蹈的男孩子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34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孩子(2019年10期)2019-11-22 08:06:01
健美操训练中舞蹈意识的培养方法探析①
我和舞蹈
低单杠弧形下的教法
体育教学(2012年12期)2012-04-29 00:19:31
冰上瑜伽
环球时报(2010-02-03)2010-02-03 12:56:59
“绳子拉吊法”
体育教学(2009年6期)2009-07-19 02:43:44